第165章
要知道“天下文章一大抄”啊,会不会“抄”,是写文章的重要能力。
当然,这里的“抄”不是抄袭,而是参考借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看了之前的材料,才能心中有数,知道之前的重点是什么,现在应该怎么着手,让中心思想一以贯之,一脉相承,从而达到混元一体的境界。
这不是有心人是什么?
“下等人用棍棒教,中等人用语言教,上等人不用教”,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聪明!有心!有悟性!
其次,梁江涛这个意见提得很好,实事求是是共产党人的三大法宝。
理论学习是从实践中来,还要到实践中去,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指导实践。
一个走深走实。
别看只加了一个字,却多了一层意思,境界明显升华了。
有画龙点睛之感!
他想起了古代写文章的最高境界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梁江涛是“只加一笔,画龙点睛”!
梁江涛的表现让他想起了一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领导,也是他的好朋友,齐云飞。
以前只有齐云飞有这种让他拍案而起的冲动,也让他真正佩服。
可今天同样的感觉,却出现在了梁江涛身上。
梁江涛大学才刚毕业啊,昨天是第一天进机关,就能有这样的见解,实在太神奇了。
要知道,自古文人相轻。
一个文人发自真心欣赏敬佩另一个文人,是难能可贵的事。
可梁江涛,如同齐云飞一样,让他有了欣赏,甚至一些敬佩。
如果今天之前有人告诉他,他会对一个新入职的干部产生这样的感觉,他绝对以为那人疯了。
周密歪着脑袋仔细打量梁江涛,这眼神在旁人看起来有些奇怪。
梁江涛被周密看得发毛,道:“周处,是不是我说的不对?”
周密摇摇头,郑重道:“不,你说的很对,非常好!就这么办!梁江涛,你很不错!”
“谢谢周处夸奖。”
周汉阳他们震惊了,周处是有名的高标准、严要求,来这儿借调好几个月了,他们每天拼尽全力,也只是少挨一点骂而已。
什么时候看见周处如此夸奖一个人了?
“对了,周处,和小标题对应,我建议正文中也加入一些实践方面的内容。”
“好!”周密点点头,接着对周汉阳他们几个说:“江涛虽然刚入职,但很有悟性,也很用心,你们都要向他学习,知道了吗?”
“好的!”
“知道了周处!”
“一定,周处!”
几人看梁江涛的眼神明显不同了。
以前他们虽然表面上也都尊敬梁江涛,但那是因为梁江涛身上带着省委组织部正式干部的光环,内心深处还是觉得他只是个刚入职场的小孩儿,肯定什么都不会。
可从昨天到今天,梁江涛展现出来的能力水平实在太高了,甚至高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
好像他跟周密是一个层级的存在,可以平等对话,而他们,连听都听不懂。
这实在太让人难以理解了,他们有那么差吗?
“还有其他的意见吗?”周密问。
“没有了,周处。”梁江涛摇摇头。
虽然有几处还可以改,但本着“只提硬伤,可改可不改尽量少提”的原则,他选择了闭口。
周密点点头,又说了他改的几处,两人合计着又加了一部分实践方面的内容。
梁江涛清完稿子,又认真核对了修改的几处,发现没问题,打出来拿给了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