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谨慎采购

秦浩突然想到什么,脸色变得难看,工商局...上次搜查时没收了我们的样品和图纸!

沈薇点点头:肯定是马库斯在押前安排好的。先通过工商局拿到我们的技术,再通过香城壳公司抄袭生产,最后低价倾销...一套组合拳。

秦浩感到一阵寒意。莱茵科技的手段比他想象的更系统、更专业。这不是一时兴起的打压,而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商业绞杀。

更糟的是,沈薇补充道,他们已经开始散布谣言,说我们抄袭莱茵的技术。

荒谬!秦浩一拳砸在桌上,明明是他们抄袭我们!

但普通消费者怎么分辨?沈薇苦笑,莱茵科技在国际上大名鼎鼎,我们只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

正说着,电话铃突然响起。秦浩接起电话,听了几句后脸色大变:什么?...这不可能!...好,我们马上过来。

怎么了?沈薇紧张地问。

赵院长来的电话。秦浩的声音有些发抖,商方决定暂缓我们的订单,说要重新评估技术来源。

沈薇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莱茵科技的谣言已经传到商方了?

两人匆忙赶到商务科工委,赵院长正在办公室等他们。与往常的和蔼不同,今天的赵院长面色严峻,桌上摆着一份文件和一台拆开的适配器。

坐。他简短地说,推过那份文件,看看这个。

文件是一份技术鉴定报告,结论是华创科技的适配器与莱茵科技专利技术存在高度相似性,建议谨慎采购。

这完全是颠倒黑白!秦浩激动地站起来,赵院长,您了解我们的研发过程,这技术明明是...

坐下,秦浩同志。赵院长叹了口气,我当然相信你们。但这份报告来自电子工业局的技术专家组,商方不能完全无视。

沈薇冷静地问:院长,这份鉴定是基于什么标准得出的?

主要对比了信号处理部分的电路设计。赵院长指着拆开的适配器,专家组认为你们的脉冲调制方式与莱茵的专利技术过于相似。

因为这本来就是打印机接口的标准协议!秦浩忍不住反驳,就像插头必须符合插座的标准一样,接口适配器当然会有相似之处!

理论上没错。赵院长点点头,但莱茵科技声称这种特定实现方式是他们的专利。现在的问题是,商方采购必须规避任何潜在的法律风险。

沈薇突然想到什么:院长,这份鉴定有没有对比我们最新的商用型号?就是带温度补偿的那个?

赵院长摇摇头:没有。他们分析的是你们早期的民用版本。

那太不公平了!秦浩愤慨地说,我们商用型号有70%的设计是全新的,特别是沈薇的温度补偿系统,国内外都没有先例!

我理解你们的心情。赵院长站起身,走到窗前,但流程就是流程。商方已经决定暂缓订单,直到完成全面技术评估。这可能需要...两到三个月。

两三个月?秦浩如遭雷击,华创等不了那么久!我们为了商方的订单已经投入了所有资金...

我很抱歉。赵院长的声音中带着真诚的歉意,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转机。如果你们能在评估期间证明技术的原创性,或者...他犹豫了一下,拿出更突破性的设计,事情可能会有转机。

离开商务科工委时,秦浩和沈薇的心情沉重得像灌了铅。商方的订单是他们唯一的现金流来源,现在突然中断,华创科技立刻面临生存危机。

我们账上还有多少钱?沈薇问。

秦浩苦笑:付完上个月的元器件货款,剩下的勉强够发下个月工资。

也就是说...

也就是说,如果两个月内没有新资金注入,华创科技就要关门大吉了。

回到店里,他们发现张明远已经回来了,正坐在工作台前发呆。他弟弟的诊断结果比预期的还要糟糕——需要立即进行骨髓移植,费用高达三万元。

沈教授帮忙联系了北京医学院的专家,张明远木然地说,但手术费...我根本凑不出来。

三人相对无言。华创科技面临倒闭,张明远的弟弟命悬一线,莱茵科技的倾销如火如荼...似乎所有的路都被堵死了。

不,还有希望。沈薇突然打破沉默,赵院长不是说,如果我们能拿出更突破性的设计,商方可能会改变主意吗?

秦浩摇摇头:问题是时间。两个月内完成从设计到样机的全过程...

不一定从头开始。沈薇的眼睛亮了起来,还记得我父亲联系的那边专家吗?他们提供了一种新型商用绝缘材料的技术资料,可以耐受极端温度和辐射环境!

她从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资料刚到。如果我们将这种材料用在适配器上,配合我的温度补偿系统...

秦浩迅速翻阅资料,眼中的光芒越来越亮:这...这太完外了!这种材料的性能参数比外国同类产品还要好!

但材料从哪里来?张明远提出了关键问题,国内能生产吗?

沈薇神秘地笑了:巧了。沈阳橡胶研究所三年前就仿制成功了这种材料,只是因为没有应用需求,一直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希望的火苗再次燃起。三人立刻分工:秦浩负责与沈阳方面联系获取材料样品;沈薇完善温度补偿系统的设计;张明远则开始重新设计适配器的机械结构,以适应新材料特性。

三天后,秦浩带着一包黑乎乎的材料样品从沈阳回来,兴奋得像捡到了宝贝:不仅性能达标,价格还只有进口产品的十分之一!

与此同时,沈薇的设计也取得了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