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准备庙会
“师兄!”苏瑾忍不住开口,却被赵无尘及时制止。
离开铁匠铺后,苏瑾还在为那一百两金子心疼。她知道这笔钱对赵无尘来说并不算什么,但想到自己是个累赘,心里就不是滋味。
“师兄,这也太贵了……”她低着头,声音里带着歉意。
“赵铜梁是难得的大匠,”赵无尘解释道,“他的手艺值这个价。更何况,你的安全比金钱重要得多。”
“他也姓赵?”苏瑾好奇地问道。
“是啊,”赵无尘笑道,“我们赵家人才辈出。不过这赵铜梁,可不是什么善茬。”
回程时,苏瑾发现自己对飞行的恐惧似乎减轻了些。也许是因为有了更好的材料,也许是因为赵无尘的陪伴给了她安全感。
赵无尘看出她的变化,语重心长道:“小师妹,外面的世界不比山上,你得学会克服恐惧。飞行不过是个开始。”
苏瑾点点头,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要战胜对高空的畏惧。她不想永远做个需要保护的小师妹。
“对了师兄,”她突然想起什么,“那块陨石本来不是要留给微虚她们的吗?”
“她们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赵无尘说着,从怀中取出一本手札,“拿着,这里记载了不少天材地宝的线索,你们也该学着自己寻找材料了。”
苏瑾接过手札,翻开泛黄的纸页,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各种材料的特征和位置。她的心中涌起一股期待,开始憧憬起和师姐妹们一起探险寻宝的日子。
回到山上,小丹正百无聊赖地荡着秋千。院子里落满了枯叶,显然已经很久没人打扫了。
“一帮人全跑去拜山神去了。”小丹有气无力地说,身形在阳光下若隐若现,“我现在只想做个清闲鬼。”
苏瑾这才知道,原来小丹是被大家的差遣弄得心生倦意。平日里,从打扫院子到准备饭菜,几乎都是小丹在忙活。
看着飘忽不定的小丹,苏瑾心中一阵怜惜。她决定以后要多帮着做些家务,不能让所有重担都压在小丹身上。
“小丹,”苏瑾轻声说道,“要不要和我一起去找些有趣的材料?师兄给了我一本手札。”
小丹的眼睛亮了起来,飘到苏瑾身边:“真的吗?我都快闷死了!”
“当然是真的,”苏瑾笑道,“不过在这之前,我们得先把院子收拾干净,然后去山神庙帮忙,等把这些事情完成了,哇哦再带你去找有趣的材料。”
小丹撇了撇嘴,但还是开始帮忙打扫。
夕阳西下,院子里终于恢复了整洁。苏瑾和小丹坐在台阶上,翻看着手札。
“这里说,在北面的悬崖下有一种会发光的苔藓,”小丹指着一页说道,“我们明天就去看看吧!”
“明天不行,最近天冷,我们明天先去山神庙看看有没有村民需要我们的帮助,等忙完这一阵子,我们就去。”她温柔的安抚小丹,小丹听了,听话的点点头,同意了。
第二天一大早,寒风凛冽,山神庙前的广场上,三三两两的村民缩着脖子,搓着手等待着。
苏瑾下山时,看到这一幕不禁有些意外。这么冷的天,竟然还有人这么早来山神庙。她裹了裹身上的斗篷,脚步不由放慢。
“庙祝大人……”一个衣衫褴褛的妇人弓着腰,战战兢兢地开口,手里紧攥着一个破旧的布包,“我们是来应工的,现在天冷,好多人没活儿干,吃不饱饭,求您给想想办法,不然这冬天我们就……”
妇人身后站着十几个村民,有老有少,衣着都很朴素。有的衣服打着补丁,有的甚至露出了棉絮。他们神情忐忑,却又带着几分期待。
看着这些村民身上单薄的衣裳,苏瑾心头一软。她快步走到庙门前,推开那扇略显沉重的木门,朝众人做了个请进的手势。
“都进来吧,外面太冷了。”
村民们面面相觑,迟疑片刻后才小心翼翼地跟着进去。山神庙内虽然也冷,但总算挡住了呼啸的寒风。
“我们现在还需要找人缝制福袋,你们针线可都带齐了?”苏瑾环视一圈,温声问道。
“带了带了。”众人纷纷点头应和,有人甚至迫不及待地展示自己带来的工具。不过也有几个男子显得不太自信,偷偷瞄了眼庙里的山神像,似乎在祈求保佑。
人数比预想的多得多。苏瑾轻轻拍了拍肩上的黑猫:【去把微虚他们叫来。】
黑猫眨了眨琥珀色的眼睛,一溜烟窜上山去。苏瑾则开始分发布料和针线,让大家先试着缝制。
庙内很快响起了此起彼伏的说话声。
“这布料真好。”
“是啊,摸着多舒服。”
“我还从没见过这么好的料子。”
不一会儿,微虚、微宁和孟林杨也赶了下来。见庙前挤满了人,三人都露出惊讶的神色。
“微虚检查针线,微宁和林杨去生火。”苏瑾简单吩咐完,转身去取稻草。她知道这些村民大多没吃早饭就来了,得让他们暖和暖和。
她扛回两大捆稻草时,额头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微虚已经检查完毕,大部分人都过关了,只有两个男子因手艺太差被刷下来。
那两人站在一旁,低着头,脸上写满了失望。其中一个年纪稍长的叹了口气:“果然不该来的,这针线活哪是我们能干的……”
“留下来打杂吧,工钱一样。”苏瑾及时开口,打断了他们的自责。
两个男子猛地抬头,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就像寒夜里突然看到了一盏明灯。
“每天二十文,管一顿午饭。”苏瑾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坚定,“布料发多少,就得还多少福袋,大小不许改。这是规矩,都记住了吗?”
“记住了!”众人异口同声地应道,声音洪亮,驱散了几分寒意。
她指着稻草道:“没有凳子,大家自己扭个蒲团坐。手艺好的可以教教旁边的,做得快的也别着急,要把针脚缝实了。”
村民们熟练地搓揉稻草,很快就各自有了个临时的坐垫。苏瑾让他们分散在庙内各处,围着火堆而坐。有经验的妇人已经开始教导身边生疏的人,整个山神庙里充满了温馨的氛围。
微宁在外面支起大锅,开始熬制驱寒的药茶。孟林杨在一旁切姜片,浓郁的香气渐渐弥漫开来,让人闻着就觉得暖和。
“中午……”孟林杨犹豫着开口,手上的动作也慢了下来。
“让两个杂工去准备。”苏瑾笑着说,“买些骨头和肉回来,煮一锅大骨瘦肉粥。再买点青菜,荤素搭配。”
“这……会不会太奢侈了?”孟林杨迟疑道,“毕竟人这么多。”
苏瑾望着认真干活的村民们,轻声道:“天寒地冻的,他们能来帮忙,这是情分。再说了,饿着肚子怎么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