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案结返程

回仙台的绿皮火车吭哧吭哧地跑着,车轮有节奏地撞击铁轨接缝,发出单调而催眠的“哐当”声。

赵建伟和陈默面对面坐在下铺,中间的小桌板上放着两只磕碰掉漆的搪瓷缸,里面是沏得浮着梗子的茶叶末子。

案件的主要收尾工作已正式移交兴源市局,杨千成和李松益被钉死了逮捕手续,等待他们的将是冗长但结果既定的司法程序。

连续多日在寒冷山里的奔波、蹲守、审讯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疲惫,此刻像退潮后的淤泥般沉沉地返了上来。

赵建伟眼里的血丝还没退净,下巴上的胡茬也冒了老长,精神头透着一种松快后的虚乏。

他端起缸子,吹开浮沫,小心地吸溜了一口滚烫苦涩的茶水,长长吁出一口气。

他抬眼看向对面,陈默正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一片片冬日光秃秃的田野和远处灰蓝色的山峦出神,侧脸看不出什么情绪。

“老陈,”赵建伟开口,声音带着熬夜和抽烟过度后的沙哑,“这回,真得多亏你了。”

陈默把目光从窗外收回来,落在赵建伟脸上,没接话,只是安静地看着他,等他说下去。

“说实话,这趟要是没你跟着,这案子估计够呛。”赵建伟摇了摇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搪瓷缸粗糙的边沿,那里积着一层深色的茶垢。

“就算最后运气好,能摸到成旭那个五金店那儿,中间也得走不少弯路,摸多少黑,耗上多久都不好说。”

“真的,老刑警的功底,不服不行。”

陈默摆摆手,打断他的话,脸上没什么波澜:“老赵,打住。别说这种话。全中国警察没了我,还不破案了?”

“活儿是大家干的,兴源的兄弟前前后后也没少出力,爬山搜洞的。我就是恰好在,搭把手而已。”

“话是这么说,”赵建伟叹了口气,语气却更加诚恳,“但你这‘搭把手’分量太重。我心里有数。”

他知道陈默的性格,不爱居功,更不喜欢这种带着个人感激色彩的场面话,便也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拿起缸子,“行了,不说了。以茶代酒,敬你一个。”

陈默没再推辞,端起自己面前那只缸子,跟他伸过来的杯子轻轻碰了一下,发出沉闷的“叮”一声。

两人各自喝了一口,滚烫、苦涩的茶水流过喉咙,带来些许暖意。

“回去总算能消停过个年了。”

赵建伟向后靠在隔板上,望着车厢顶棚随着行车微微震颤的行李架,声音里带着卸下重担后的倦意,“你家小凤肯定早盼着了。你这刚调来警校,第一个年节,就该好好陪陪家里。”

“嗯。”陈默应了一声,目光又投向窗外。年关将近,沿途停靠的站台上,拎着编织袋、拖着拉杆箱的人流明显多了起来,熙熙攘攘,带着一种忙碌而期盼的春运气息。

火车在傍晚时分喘着粗气驶入仙台站。

站台上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广播里女声一遍遍重复着车次信息,脚步声、呼喊声、行李拖轮声混成一片巨大的嘈杂。

“直接回家?”赵建伟提高嗓门,压过周围的噪音。

“嗯。”

“成,我也得回局里再看一眼,跟潘局做个简单汇报。回头电话联系。”赵建伟拍拍陈默的胳膊,转身汇入了另一股走向出站口的人流,背影很快消失在攒动的人头之中。

“直接回家?”赵建伟问。

“嗯。”

“成,我也回局里再看一眼。回头电话联系。”赵建伟拍拍陈默的胳膊,转身汇入了另一股人流。

陈默独自坐上公交车,晃悠了近一个小时才回到警院家属区。天色已经暗透,家家户户窗口透出暖黄色的灯光,空气里飘着若有似无的饭菜香味。

他掏出钥匙打开家门,一股温暖的气息裹挟着炖肉的香味扑面而来。

“回来啦?”李小凤系着围裙从厨房探出头,脸上带着笑,目光快速在他身上扫了一圈,像是确认他是否完好无损,“正好,饭快好了。妈,陈默回来了!”

李红梅抱着陈晓从里屋出来,小家伙裹得严实,睁着乌溜溜的眼睛看着风尘仆仆的父亲。

“事情办完了?”李小凤一边盛饭一边问,语气随意,但陈默能听出里面的关切。

“嗯,完了。”陈默脱掉外套,洗了手,走到饭桌边坐下,“案子破了。”

李小凤盛饭的动作顿了一下,脸上立刻绽开一个轻松又带着点解气的笑容:“破了就好!那种害人的玩意儿,早该抓起来!这下能安心过年了。”

她把盛满的饭碗放到陈默面前,又转身去拿筷子:“我也正想跟你说呢,出去用的东西我都收拾得差不多了。妈也帮着归置了。咱就按之前说好的,过完年初二,咱就出发?”

陈默看着妻子眼里雀跃的光,点了点头:“好,初二出发。”

李红梅抱着孩子坐下,插话道:“放心去,晓晓有我呢。你们俩难得出去一趟,好好玩,别惦记家里。”

饭桌上气氛暖融融的。陈晓咿咿呀呀地挥着小手,李红梅絮叨着过年要准备的年货,李小凤则小声跟陈默商量着还要不要再往行李里添点什么东西。

陈默吃着热乎的饭菜,听着家人的话语,连日在山里积下的寒气似乎正被一点点驱散。案子的血腥和山林冰冷被关在了门外,屋里是热汤热水,和即将到来的、平淡而真实的旅行。

他低头扒了一口饭,心里想着,得抽空去把旅行社最后的手续办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