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当言悦出现在丞相夫妇面前时,两位老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们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像是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亲人分别整整两载,再见时,竟是在这样的地方,以这样的方式。

言悦看着眼前形容枯槁的爹娘,眼泪“唰”地一下就流了下来,怎么也止不住。

原本风度翩翩的父亲和雍容华贵的母亲,如今都已是满头华发,脸上布满了风霜和皱纹。

即便有霍辰和仇王的暗中关照,免去了劳役之苦,可北地的苦寒,又岂是那么容易熬的?

言悦扑进爹娘的怀里,放声大哭,像是要把这两年来的思念和委屈都哭出来。

她紧紧地抱着爹娘,生怕这只是一场梦,梦醒了,爹娘又会消失不见。

丞相夫妇也老泪纵横,他们颤抖着双手,抚摸着言悦的头发,嘴唇哆嗦着,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他们有太多的话想问,有太多的苦想诉,可话到嘴边,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小点声!别让人发现了!”

童雨薇站在屋外放风,警惕地观察着四周,还不忘压低声音提醒。

“要是被人发现,以后可就没机会再来了!”

言悦一听,连忙收住哭声,她胡乱地擦了把脸,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从圈地出来,言悦一路眼睛红肿,像是被人揍了一顿。

寒风呼啸,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她却浑然不觉。

童雨薇在一旁,好一通劝慰,总算让言悦的情绪稳定了些。

至少,爹娘还活着。

“对了,你跟咱爹娘都说了些啥?有没有好好介绍我?”

童雨薇还是有些不死心,他眼巴巴地看着言悦,希望她能说出些让他满意的话。

“说了啊!”

言悦吸了吸鼻子,努力挤出一个笑容:

“我说你是姐姐收的小弟,这次多亏了你,我才能见到爹娘。”

“还有呢?”

童雨薇追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

“没了。”

言悦摇了摇头。

“就这?”

童雨薇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脸失望:

“你咋不多说两句呢?真是的!”

他有些懊恼,早知道就该自己进去,好好跟丞相夫妇“推销”一下自己,说不定还能混个“准女婿”当当。“得了吧。”

言悦撇撇嘴,余光扫过童雨薇,心里嘀咕,还真把自己当盘菜了?

面上,她却乖巧应着:

“行行行,下回您老钮意,先写好,我保证照着念,一个字都不带差的。”

童雨薇这才满意,眼皮一翻,算是放过了言悦。

言悦暗自松了口气,提笔,兴冲冲地给京城的姐妹们写信,分享一路上的见闻。

——

京城,沈家。

日子一天天过去,铜钱一天天减少,沈家两位公子依旧每日早出晚归,四处奔波。

子玥把一切看在眼里,心疼却不敢多言。

哥哥们要强,不愿被人看扁,她只能默默地在背后支持。

子玥开始学着做各种汤羹饭菜,变着花样,只希望他们回来时能吃上一口热乎的,感受到家的温暖,稍稍忘却求职的艰辛。

这日,古子晖一脸疲惫地回到家中,还没进门,就闻到一股浓郁的炖肉香。

他脚步一顿,心头涌上一丝暖意,但随即又被烦躁取代,闷头走进屋里,一屁股坐在桌边,开始狼吞虎咽。

不一会儿,古子书也回来了。

他眉宇间笼罩着一层阴霾,脚步沉重,似乎比往日更加疲惫。

“子书,你那儿混得咋样?有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古母小心翼翼地问道,生怕触动儿子敏感的神经。

古子书摇了摇头,眼底一片黯淡。

子玥连忙拉着四郎坐下,给他盛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肉汤。

“我说什么来着?每天穿得跟个唱戏的似的,一点求职的诚意都没有?”

古子晖用筷子扒拉着碗里的肉,眼角瞥着对面的古子书,阴阳怪气:

“就这副打扮,哪家正经铺子敢要他?”

古子书端着碗的手微微颤抖,指节泛白,但他没有抬头,只是默默地喝着汤,仿佛没听见弟弟的嘲讽。

“子卫!有你这么说自家哥哥的吗!”

古母看不下去了,拉下脸,语气严厉。

“难道我说错了吗?”

古子晖梗着脖子,一脸不服气:

“找工作就该有个正经样,整天穿得跟个逛窑子的似的,谁家会要他?”

“啪!”

古母猛地一拍桌子,厉声呵斥:

“你给我闭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现在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你还在这儿窝里横!”

古子晖被母亲的怒火吓了一跳,他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又无从说起,只得悻悻地放下筷子,独自生闷气。

他也不是有意找四郎麻烦,这么久都没找到工作真是烦死了,心里憋屈,有气没地方撒。

子玥看着剑拔弩张的两人,心里一阵难受。她知道哥哥们在外面受了不少委屈,只能默默地给两人添着汤,希望这碗热汤能让他们消消气。

——

东宫。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皇后在太子和清漪的陪伴下,气色好了许多。

这日,皇后突然想到一件事,连忙召来清漪。

“清漪,哀家有件事要你去办。”

“母后请吩咐。”清漪恭敬地垂手。

“你去卫府,把婉药接进宫来。”

皇后顿了顿,又补充道:

“哀家已经下旨,封她为良娣,让她即日入东宫。”

清漪领命而去,太子正在书房中独自习字。

“太子哥哥,母后宣宁姐姐进宫,封为良娣了。”

清漪轻快的嗓音在安静的书房里格外清晰。

太子写字的手一顿,笔尖在纸上晕开一团墨迹。

他猛地抬起头,眉头紧锁,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他搁下笔,冷冷地看着清漪:

“所以,你是来给我送人的?”

“是啊,娘娘让我把人接来,”

清漪眨了眨眼,一脸无辜:

“太子哥哥,多个姐妹陪伴也是好事嘛。”

“好事?”

太子怒极反笑,声音里充满了嘲讽:

“我与她之间,你真不明白?”

“我当然明白,”

清漪摊了摊手,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可这是娘娘的懿旨,宁姐姐也愿意。再说,就算太子哥哥对宁姐姐无意,但念在旧情的份上,也不该让她孤苦无依啊。”

太子步步逼近,目光如炬,语气冰冷:

“你可还记得,上次她为何会出现在天师观附近?当时正值寒冬,野兽出没,寻常人根本不会靠近。”

他停顿片刻,目光更加锐利,

“她身为宁家小姐,不可能不知,却依旧独自前往,你不觉得可疑?”

“太子哥哥,您是说……”

清漪脸色微变,她立刻反驳道:

“您是说宁姐姐故意制造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