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武痴
芒种刚至,本应是草长莺飞、万物勃发的季节,然而此刻越是接近长安城,越是饿殍满地,满目疮痍。韦雪和李泌马不停蹄,在几日后终于接近了长安城西。此时不仅难民越来越多,伤兵和长安逃出来的百姓也越来越多。一问之下,果然潼关已然失守,安禄山二十万大军即将兵临长安,恐再不几日,西京就会被围。
更可悲的是,面对兵临城下的威胁,朝廷竟然疏于防范、无心恋战,韦雪和李泌一路飞驰进城,居然没事受到任何的阻拦。看来潼关的失守,让从上到下都知道大势已去,长安四门洞开,尽是逃亡的百姓和士兵。
此时已近子时,韦雪却也顾不得许多,连夜入城,将李泌送到东宫的门口,史天赐已经在此迎接。
“李郎君、韦姑娘,你们终于来了!”多日未见,史天赐已是一副东宫宿卫的打扮,英姿煞爽的模样让韦雪都有些不认得了。
“太子已经等候你们多时了,请速速随我入宫!”
“我就不进去了,天赐大哥可否借一步说话。”
韦雪把蒋灵儿怀有身孕,留在终南山的事情告诉了史天赐,天赐表示现在长安告急,蒋灵儿在终南山反倒更加安全,等到局势稳定再去接他们母子。韦雪觉得史天赐说的也有道理,自己急于回相府,便也不再多说,转身离去。
李亨终于等到了他心心念念的李泌,二人随后的谋划也将彻底改变大唐的命运的走向。
“父皇本已有意让位与我,怎奈那杨氏姐妹衔土死谏,逼着父皇又收回了成命。”东宫的书房里,李亨急不可耐的向李泌问计,身边还站着广平王李俶、建宁王李倓和宦官李辅国。
“他们知道殿下一朝登基,便是他们的末日,又怎会善罢甘休。”
“如今叛军将至,官军已无可用之兵,寡人回京是不是个错误的决定?”
“陛下若不回京,更会给人拥兵自重的口实,如今天下大乱,更要名正言顺方能四方归心。”
“那杨国忠发迹在益州,又兼任剑南节度使,他一定会怂恿父皇逃奔蜀地。蜀地是他杨国忠的地盘,若真是去了,恐怕我等都会被他捏在掌心之中。”
“那我们就让杨国忠到不了蜀地!”
“此话怎讲?”
“社稷凋敝,君王蒙难,四海离乱,民心积怨,大唐需要一个人为这所有的罪孽负责,这就是殿下的机会。”
“你是让我杀了杨国忠?”
“我愿为殿下联络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看到李亨犹豫不决,一旁的宦官李辅国上前一步说道。
“父王,天命所归,机不可失!”广平王李俶和建宁王李倓也随声附和道,“如今只有父王能够匡复社稷,挽救众生!”
“若是父皇怪罪下来......”若说李亨不动心是不可能的,但是长期生活在谨小慎微当中的太子还是表现的举棋不定、畏首畏尾。
放下东宫的密谋暂且不说,大唐本就实行宵禁,此时兵荒马乱,长安的街巷里更是空寂无人。韦雪抹黑前行,却突然遥见火光烛空,人声喧沸,好像前面有什么大集会似的。及至走近,突然疾风怒起,车灯为风吹灭,马匹受惊嘶鸣。韦雪定睛一看,只见黑影重重,不计其数,如群乌上下,飞腾跳踟,怪状不一。最后一巨人身长丈余,掠马而过,群拐从之,向西行去,只留下遍地的断脰洞躯,转眼之间,一切复于寂静。
未死魂先泣,难道这是即将罹难的长安百姓的魄兆,提前现了鬼形的魂灵。
韦雪不寒而栗,却顾不得停留,快马扬鞭,向着宰相府疾驰而去。韦宰相府门口停着一辆马车,大门却是紧闭,韦雪使劲拍门却无人应答,耐不住性子的她飞身越过府门,反倒是差点撞在赶来开门的管家身上。
“阿爷呢?”韦雪一口闷气撒在管家身上,大声地问道。
“二,二小姐,你回来啦!”管家跌跌爬爬,结结巴巴的说,“老爷在书房。”
韦雪还没等他说完,已经向宰相书房方向奔了过去,管家从地上爬起来,跌跌撞撞的急忙跟上。
韦见素的书房门口,阿大和老三、老四都守在门口,见到韦雪到来也都感到非常惊讶。
“二小姐,你回来了。老爷正在跟内侍官商量事情。”韦雪正准备夺门而入,却被阿大伸手拦住了。
韦雪虽然心急如焚,但见阿爷无碍,又有太监内侍前来商议,一定是大事情,也不敢造次,只能在门前等着。
过了一炷香的功夫,韦见素的书房终于打开了门,只见韦见素引着一位禁军统领打扮的太监走了出来,身后还跟着一人,乐山不认得,韦雪却认得是多日不见的贾至。初见韦雪立在门口,韦见素也是一愣,但随即拱手向内侍监拱手说到:“王将军,请回去禀报高大将军,大将军的嘱咐下官一定照办,请大将军放心。”
被称作王将军的宦官也还了礼,并未说话就匆匆离去,老三护送着出了府门。
送走了内侍监,韦见素脸色略微一变,呼唤韦雪进了书房。
“阿爷,潼关真的失守了嘛?长安能守得住嘛?皇帝打算如何,阿爷准备怎么办?”韦雪急不可耐的问出了一连串问题。
“你还知道回来?”韦见素没有正面回答韦雪的问题,而是把书桌上的一卷文书收了手,缓缓的问道。
“女儿一路去寻那青城之宝了,闻听长安危机,担心阿爷,才速速赶回。”
“那你找到了嘛?”
“说找到也算找到了,说没找到也没找到。”韦雪把从武当山和赵无极那里得来的消息向阿爷简单的陈述了一番,然后故意问道,“那孩子是太平公主的什么人?”
韦见素听罢,未置可否,转而道:“怎么就你一个人回来了?”
“阿爷一直在派人跟踪我?”韦雪愣了一下,立刻明白韦见素是在说李乐山。
“你回来就是为了质问为父嘛?”
“阿爷,青城之宝到底是什么?”
“现在这些都不重要了。”韦见素长叹一声说道。
“不重要了?”
“潼关已失,长安亦危已。这青城之宝原本关乎国运,如今社稷已然颠覆,找不找的到又有什么意义呢。”
韦雪抬头看着韦见素,这才才发现,一年半未见,阿爷突然苍老了许多,看着这战事已到了覆巢之下的境地。
“守军呢?皇帝呢?太子派回来的几万大军呢?”
“长安本无险可守,潼关是唯一的天堑。太子派回来那些人,大部分去支援潼关之时已经殆尽。刚刚那位内侍监大人你也看到了,正是骠骑大将军高力士的人,他就是来传高力士的话,皇帝已动了迁都的念头,不日即将离京西行,让吾等重臣做好一并随行的准备。”
韦雪惊的目瞪口呆,堂堂一国天子,国难当头,竟然临阵脱逃,难怪整个长安城人心涣散,原来皇帝准备把国都拱手送人。难怪阿爷说青城之宝已经不重要了,如今江山已经即将落入贼人之手,这些东西当然就没有意义了。然而自己该怎么办,阿爷定会随着昏君而去,自己又将何去何从?
“阿姊怎么办?”韦雪突然想起了姐姐韦晴,如今两国正式开战,身为安禄山妻妾的韦晴不知道怎么样了。
“为父把她安排到安禄山身边,一方面是想让她安抚住安氏一族,一方面是要她带给我更多那边的消息。不过我已经很久没有收到她的消息了,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派老二带着老五老六去寻她的原因。当时我已收到信报,说安禄山有意谋反,本想派他们去和你姐里应外合,或坐实了消息向皇帝禀报,或干脆斩草除根。没想到他们和你姐姐一并没了消息,不过为父现在也顾不上这些了,皇帝若离京,如何安置朝廷的各种事宜才是当务之急。”
“阿爷,青城道人是君子卫杀的嘛?”韦雪道出了心中另一个疑问。
韦见素抬起头看了看女儿,未置是否,就在这时,忽听得院子里喧嚣声起,隐隐有金戈之声。难道安禄山这么快已经攻进城来了嘛?韦雪脑子里一片乱麻,刚刚进城的时候还未见贼寇,怎么会这么快。
随即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大人!”是老三的声音。
韦见素推门而出,韦雪跟在后面,宰相沉吟道:“何事慌张?”
“老二带着人闯进了前院!”
韦见素和韦雪都还没有搞清楚老三这句话的意思,已经有一帮黑衣人闯进了后院,相府的守卫,以及『君子卫』的锦衣高手们边打边撤,明显不是这帮人的对手。
韦见素在阿大,老三、老四的保护下立在后院的中央,有他们几个在,尤其是阿大的武功,韦见素不相信有人能够轻易近的了他的身。
韦雪也走出了房间,站在韦见素身后,她此刻多么希望李乐山能够站在自己身边。天色已经逐渐亮了起来,后院里已经又进来了许多人。能看清为首是个青年,锦衣华服,未持兵器,却拿了把扇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入夏的长安已有些许闷热的缘故。在他身旁是一个书生打扮的人,正是大家口中的老二。再后面跟着一男一女,和一些拱卫司的人。
“老二,别来无恙啊。”见此情形,这几个曾经的『君子卫』已然是反了,阿大冷笑着问对方的来意。
“韦大人,恕小人无礼,我家主人专程来拜会大人。”老二没有接阿大的话,而是面向韦见素引荐锦衣青年。
“你个狗奴才,换主人到快!”韦雪忍不住骂道,之前韦雪一直怀疑君子卫里有奸细,如今落实了,却已经晚了。
“小姐说的没错,我们就是狗,谁给吃的谁就是主人。跟着大人也是为了荣华富贵,安主子给的更多。”老二奸笑着说道,“何况这天下也即将易主了,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二小姐,原来你也在。”老二谄笑道,“那更好,大小姐也让我给二小姐带好,让我请二小姐一起帮着劝劝老爷。”
“你胡说,阿姊怎么可能跟你们同流合污。”
“韦大人,在下安仁执。”锦衣青年打断了他们,说道:“父皇让我问韦大人好。“
“原来是安禄山的儿子,来的正好,你兄长正在奈何桥上等你。”韦见素威而不怒。
“我兄长那可曾是大人您的女婿,你不救他,却任由那昏君取了他的性命,大人可真是心狠啊。”年轻人反唇相讥,原来安禄山叛乱之后,玄宗皇帝方才醒悟,立刻将滞留在长安的安庆宗与荣义郡主夫妻坐罪赐死。
“乱臣贼子,好大胆!”
“父王想请大人带在下进一趟宫。”
“你想让我带你进宫面圣,你好行刺皇帝嘛?”
“洛阳、潼关皆在我父王手中,长安也指日可待,何必行刺李隆基那老儿。我是劝他早日禅让与我父王,以免生灵涂炭,死无全尸。”原来安禄山的大军还未到来,先派了儿子和一干高手赶到长安搅局。
“就凭尔等,你以为你威胁的了老夫嘛?”虽然不清楚安仁执的武功,但是阿大、老三、老四的武功绝对比老五、老六高了许多。
“我们的武功是威胁不了大人,但有一位故人,您恐怕很久没见了。”安仁执打开了折扇,冷笑了一声。随着这一声冷笑,一座木制的轮椅被从门外推了进来。
椅子上坐了一人,头发披散,皮肤苍白,双眼紧闭,神情萎靡,乍一看以为是个死人。众人都非常讶异,不知道这么一个行尸走肉是何故人。然而韦见素再定睛一看之后,却是大惊失色,连声音都是变得颤颤巍巍。
“你,你还活着?!”
“韦大人当然希望我已经死了。”轮椅上的人并没有睁眼,也没见他开口,声音不知道是哪里传出来的,鬼魅般的嘶哑。
“阿爷,他是谁?”韦雪问出了所有人的问题。
“他是你阿爷的老朋友,他叫武痴。”安仁执洋洋得意的扇着扇子,娓娓道来,“四十年前,他帮着李隆基铲除太平公主,你阿爷那时候虽然年轻,却也是隆基老儿的得力帮闲。”
原来他就是武痴,韦雪听过他的名号,心中不寒而栗。
“当初你一介黄口小儿,替李隆基拿湛卢来骗得我去为他卖命。我舍命战剑圣断了经脉,你们却把我丢在荒野任我去死。当日,我就已经死了,今日是回来向你们索命。”游魂般的声音又响起,但随即又消失,仿佛说完这几句话,就已经断了气。
韦见素的脑海里翻滚起了四十年前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