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决大事

在简单安抚了盛明兰一番后,贾琅离开了房中,处理起了旁的事情。

在目送着贾琅离开之后,盛明兰也是陷入了沉思之中,思考着自己该如何弥补过失。

时间一晃,转眼又过了几天。

这段时间里,凌不疑终究还是按耐不住对于复仇的渴望,开始暗中调查起了当年孤城案的背景。

考虑到沈从兴如此的胸有成竹,凌不疑也是多加了几分小心,一切行事都隐秘至极。

而因为天佑帝非常信任凌不疑,所以锦衣卫也并未对凌不疑有什么监视,只是象征性的有些人手留意凌不疑的举动,属于是锦衣卫对高级官员的惯例监视。

有心算无心之下,凌不疑的行动也并未引起锦衣卫的主意。

这天傍晚,凌不疑府上书房内,凌不疑此时坐在椅子前,面前的书案之上,堆满了有关当年孤城案前后的调查。

凌不疑脸上带着一丝绝望之色,整个人精神萎靡不振。

经过他这些时日搜集资料,详细研究,此时的凌不疑心中对于当年旧事已经隐隐有了轮廓。

前文书讲过西海之战的情况,当时的主帅南安郡王,本就是铁杆的太子党,就连天佑帝,也都要佯装屈服在太子之下。

若是再让南安郡王拿下西海,太子的地位必然更加不可撼动,稳如泰山。

那任何想染指皇位的之人,都将彻底失去机会,再也无缘帝位。

而从后来天佑帝毫无征兆发动兵变,斩杀了隐太子满门来看。

天佑帝当时选择臣服在太子之下,更像是在麻痹太子。

在西海之战失利后,南安郡王气急攻心,郁郁而终,太子的声望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也就是在此之后,天佑帝左右逢源,趁着太子受挫之时,快速积蓄了一批属于自己的力量。

等太子反应过来的时候,天佑帝已经尾大不掉,羽翼丰满,难以钳制。

此后便是天佑帝与太子的夺嫡大战,一直延续了七八年之久,最终以天佑帝发动兵变杀掉太子,囚禁太上皇夺位而收尾。

从西海之战的结果来看,天佑帝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

西海之战使得太子之位险些不保,毕竟就是太子力主命南安郡王为主帅的。

而因为当时人人都知道天佑帝与驻守孤城的霍将军是结拜兄弟,两人兄弟情深。

在霍将军死战孤城后,也没有人会怀疑天佑帝在其中扮演了不风光的角色。

而且自此之后,凌益并不曾立下什么战功,也没有在天佑帝发动宫变时做出什么功绩。

但在天佑帝登基之后,却将凌益册封城阳侯,打的还是怀缅义兄的旗号,这怎么看怎么别扭。

试想一下,如果凌益出卖霍将军是天佑帝指使的,那一切不就都合情合理了嘛。

对于自己的父亲,虽然凌不疑没有什么深刻印象,但是从自己的姑姑霍君华口中不难得知,自己的父亲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绝不会做通敌叛国之事。

在完整的将整个孤城事件的来龙去脉串联了一遍后,凌不疑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和答案。

那个一直关心爱护自己的君上,很可能就是害的自己霍家满门被灭的幕后黑手。

城阳侯凌益,不过是他的一个工具而已。

一想到这里,凌不疑只觉得自己胸中有一团烈火燃烧,使得自己整个人都难以平复心情。

但这终究也只是自己的猜想,想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凌不疑觉得也只有联系沈从兴了。

毕竟事情就是他挑起来的,那么对于此事,他肯定比自己知道的更多。

打定了主意后,凌不疑吩咐下去,命下人更换了府门前的灯笼。

接下来,凌不疑便准备静静等着沈从兴登门了。

转过天来下午,依然是上次僻静的别院,凌不疑再次和沈从兴见了面。

在看到了凌不疑后,沈从兴露出了一丝笑容说道。

“凌将军,你的速度,比我想象的要更快。”

凌不疑懒得废话,直截了当看向沈从兴询问道。

“国舅爷,关于当年的孤城案,你到底还知道些什么。”

“你有没有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凌益为何要出卖我父亲,他到底是受了谁的指使?”

沈从兴气定神闲说道。

“凌将军果然是快人快语,既然如此,那我也就不必遮掩什么了。”

“其实你心里应该已经有了答案,能够有动机、有能力做到这些事情的人,唯有今上了。”

“你想要证据的话,诺,这里便是证据了,相信陛下的笔迹,你一定能认得出来吧。”

沈从兴说完取出一份书信交给了凌不疑。

凌不疑接过书信一看,整个人都陷入了愤怒之中。

这封信乃是天佑帝写给城阳侯凌益的亲笔信,内容便是命其在孤城联合敌军,坑杀凌不疑的父亲,使得孤城失守,进而整个西海战场陷入僵持之中。

心中许诺了凌益,只要按照吩咐行事,来日必以公侯之位待之。

凌不疑对于天佑帝的笔迹异常熟悉,一眼便确认了,这封书信,肯定是天佑帝的亲笔。

最后的一丝期望也没有了,凌不疑面色冷峻如冰霜,整个人散发着冰冷的气息,杀意已经是要横流出来。

沈从兴见状趁热打铁说道。

“凌将军,以你一人之力,是不可能裹挟整个殿前司禁军报仇雪恨的,禁军也不会为了你的个人私仇,就去行谋逆之事。”

“你想报仇,唯一的机会便是依附于大皇子,以拥立大皇子的名义发动兵变,如此才能报仇雪恨。”

“只要你愿意效忠大皇子,那等宫变之后,你便可大仇得报了。”

凌不疑犹豫了一下后说道。

“你们难道还能让我杀了他不成。”

沈从兴意味深长说道。

“对于陛下这种人而言,一刀杀了他,他不见得多么痛苦。”

“把他送到大明宫,去与太上皇作伴,对他来说,必然是生不如死。”

“有的时候,想报复一个人,从精神上杀死他,远比从肉体杀死更残忍。”

凌不疑略一思考后微微点头,认同了沈从兴的看法。

随后凌不疑看向沈从兴说道。

“我在殿前司的力量,不足以控制整个殿前司,我只能做到把自己的军队安排到特定的日子执勤,为行动创造便利。”

“这一点你要有充分的认识,一旦稍有变故,我很难掌控全局,我们的时间很有限,最多也不超过两个时辰。”

“若是不能在这个时间内搞定,后边会异常麻烦的。”

沈从兴淡然一笑后胸有成竹说道。

“凌将军,你该不会以为我会把全部的希望都押注到你的身上吧。”

“你尽管放心就是,我可以向你确保,只要禁军不出动,半个月内,陛下得不到任何援军。”

听到这里,凌不疑很是诧异说道。

“你连宁国公和安化侯都摆平了。”

沈从兴微微点头后笑着说道。

“凌将军果然聪慧,陛下刻薄寡恩至此,你该不会以为宁国公是个圣人,对此毫无怨言吧。”

“放心吧,只要我们得手,很快就能掌控全局的。”

“到那个时候,一切都好说了。”

凌不疑淡然说道。

“看来你们早就处心积虑了,如此也好,倒也免得功败垂成。”

“你们这边把打算举事的日子时辰告诉我便是,我会全力配合。”

“如此甚好,凌将军放心,等事成之后,大皇子绝不会亏待各位从龙之臣的。”

沈从兴信誓旦旦的许诺起来,一切看来都在计划之中。

两人简单商议了一番后,凌不疑便离开了别院。

凌不疑走后,沈从兴也是不由得面露笑容,心中佩服楼太傅这个老奸巨猾的老狐狸。

其实沈从兴方才交给凌不疑的所谓天佑帝亲笔手书,完全就是虚假的。

当然了,这封亲笔手书上的每一个字,都是天佑帝的真迹。

只不过这些文字是沈皇后通过杨美人的途经,将多年来收集的天佑帝的笔迹书信送出了宫中,而后楼太傅请来高手匠人,将这些字从原来的书信中挖下,通过二次装裱做成了这么一份足以以假乱真的亲笔手书。

越是对天佑帝熟悉的人,就越不会怀疑这份亲笔手书的真假。

至于说当年的孤城案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其实沈从兴和楼太傅也不清楚。

但单纯的从利弊得失上来看,既然天佑帝是当年孤城案的得利者,那他自然也就有着重大嫌疑。

楼太傅确信,凌不疑只要了解到了孤城案的背景,就会自然而然的怀疑天佑帝。

然后沈从兴再将这份高手匠人精心制作的手书往凌不疑手中一递,那大局可定。

事情的发展也正如楼太傅预期的一般顺利,凌不疑对于报满门血海深仇的执念尤为深沉,即便是天佑帝,凌不疑也敢挥刀相向。

如今的事情可谓是万事俱备,就差找一个黄道吉日,发动兵变了。

当然了,具体的细节,沈从兴还是需要再跟楼太傅商议一番,另外还需要宫中沈皇后配合。

这一切还需要一些时间来彻底完善。

毕竟他们要做的事情,都是提着身家性命在做,无论怎么谨慎小心,都不为过。

万一失败了,那等待众人的下场只有身死族灭这四个字。

就在沈从兴忙的不亦乐乎之时,宁国府书房之中,在收到了沈从兴等人的动向之后,再加上沈从兴给自己送来了消息,让自己随时准备配合响应举事。

因此贾琅也是开始了自己的最后一步布局。

两日后的上午,宁国府天香楼内,贾琅正与英国公宋墨、安化侯顾廷烨一起议事。

眼看着贾琅屏退左右,一脸严肃的样子,宋墨和顾廷烨一看便知道要来大活了,随即面色郑重看向贾琅。

贾琅也不废话,看向两人后淡然说道。

“砚堂,仲怀,决大事的时机来了,我能完全信任你们吗?”

宋墨和顾廷烨听后二话不说,直接跪在了贾琅身前说道。

“愿为公爷效死,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他们两人都受了贾琅天高地厚之恩,在系统面板里,对于贾琅的忠诚度近乎满值,属于是死忠分子。

贾琅搀扶起两人后说道。

“你们二人只知我乃宁国府之后,但这并非我的身世。”

“这里有太上皇圣谕,里面详细说明了我的身份,你们二人拿去看吧。”

宋墨和顾廷烨接过圣旨之后认真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两人的眼神之中满是惊喜与激动。

随后两人放下圣旨后不约而同看向贾琅说道。

“公爷竟然是皇家之后,妙,妙,妙啊。”

“天下大位,合该殿下居之。”

“殿下,您下令吧,京营和京师巡防营的将士枕戈待旦,愿为殿下效死,诛杀伪帝,匡扶殿下。”

贾琅微微点头后说道。

“孤父王及皇祖母遭伪帝迫害,不幸蒙难。”

“孤身为父王仅存血脉,自当报仇雪恨。”

“不过眼下还不是京营与京师巡防营出动的时候。”

“你们大概还不知道,沈从兴已经说动了殿前司都检点发动政变,准备效仿伪帝,谋夺大位。”

“这件事也是孤一手促成的,为的便是让伪帝感受一下,众叛亲离,身败名裂的绝望感。”

“你们只管做好准备,从今日起,日夜坐镇京营与巡防营之中。”

“孤一声令下,你们便展开行动便是。”

“孤王若能夺回江山,宋顾两家,与国同休,永享富贵。”

“臣等多谢殿下。”

两人郑重行了一礼后,按照贾琅的吩咐便展开行动了。

一切就绪后,接下来贾琅要等待的就是宫变正式拉开帷幕了。

就在京师波涛汹涌,风雷韵动之时,乾清宫中,天佑帝莫名觉得有些心血来潮,总感觉有些不安。

一旁的夏守忠看着天佑帝这般,赶忙关切询问道。

“陛下,您似乎有些心神不宁,可需要奴婢安排太医院为您准备些安神药物。”

天佑帝摆了摆手后有些不自然说道。

“这两日不知为何,朕总觉得不太安心。”

“夏守忠,这些时日宫中京内可有什么异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