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家业传承,后继有人
青石商会的成立,像一块投入湖中的巨石,在南阳府的商界激起了千层浪。
张大山的名字,也第一次,不再仅仅是作为一个“奇人”或“富户”,而是作为一个能制定规则、影响一方经济的“会长”,被人们所敬畏和谈论。
随之而来的,是数不清的会议、拜访和需要他亲自出面协调的事务。
他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忙碌。
然而,他的心里,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踏实。
因为他知道,就算他不在家。
这个庞大的家业,也早已能有条不紊地,自行运转了。
这日傍晚,他处理完商会的事务,从府城回到家中。
夕阳的余晖,将整个张家大院都染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他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静静地站在院中的那棵老槐树下。
他看到。
铁牛正赤着上身,在铁匠铺里,耐心地指导着几个新来的徒弟,如何正确地使用风箱和控制火候。
他的声音洪亮,动作沉稳,已颇有几分一代宗师的风范。
他看到。
柱子正带着木工房的匠人,在一张巨大的图纸前,激烈地讨论着一座新式水车的改良方案。
他的眉宇间,充满了对技术的痴迷和专注。
他看到。
花儿正坐在布坊的窗前,她的面前,摆放着十几种不同颜色的丝线,她正在一张新纸上,绘制着一幅比“喜鹊登梅”更加繁复、也更加华美的全新提花图样。
他又看到。
石头和豆子兄弟俩,正凑在账房里,一个手持账本,一个拨弄着算盘,为刚刚成立的“青石商会”,建立一套清晰明了的、统一的财务制度。
就连栓子和丫丫,也都在各自的酒坊和药圃里,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看着眼前这欣欣向荣、各司其职的一幕。
看着自己这些早已能独当一面的孩子们。
张大山的心中,涌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自豪和……欣慰。
他知道,是时候了。
是时候,将这个家的重担,正式地,交到他们的肩上了。
当晚,他召集了所有成年和半成年的子女,以及妻子王氏,开了一场最正式的家庭会议。
“今天叫大家来,不是为了解决什么麻烦。”
张大山看着围坐一圈的家人,微笑着开口。
“是想跟大家伙儿,把咱们这个家的未来,明明白白地定下来。”
“我如今当了这个商会的会长,外面的事情会越来越多。”
“家里的这些产业,我也该慢慢放手了。”
他的话,让在场的孩子们都屏住了呼吸,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所以,爹今天,要给你们每个人,都正式定下一个‘名分’和一份‘担子’。”
他的目光,首先落在了大儿子铁牛身上。
“铁牛,你为人最是稳重,技术也最扎实。”
“从今天起,咱们家所有的工坊,包括铁匠铺、木工房、砖瓦窑、琉璃坊、以及新开的纸坊和糖坊,都由你来做‘生产大总管’。”
“你负责所有产业的生产、技术改良和工坊的安全。”
“你手下,要有计划,眼中,要有图纸,心里,要有一本质量账。”
铁牛猛地站起身,高大的身躯微微颤抖,他对着父亲,重重地一躬。
“是,爹!孩儿绝不负您所托。”
张大山满意地点点头,又看向二儿子石头。
“石头,你脑子活,善交际。”
“咱们家所有的对外生意,包括‘青石优品’的销售、‘青石快运’的管理,以及‘青石商会’的具体事务,都由你来做‘外务大掌柜’。”
“你负责卖出东西,结交人脉,管好银钱。”
“你要记住,咱们家能不能富,能富多久,都看你这张嘴,这双腿,和你这颗心。”
石头也站起身,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是,爹!孩儿一定让咱们‘青石’的牌子,响遍大宁朝的每一个角落。”
“花儿,”他的目光转向长女,变得无比温和。
“你的纺织和印染手艺,如今已是咱们家的金字招牌。”
“以后,整个‘锦绣堂’,从桑蚕、缫丝,到织造、设计,都由你来当家。”
“你是咱们家的‘织造大总管’。”
“爹希望,将来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都能以穿上你织的布为荣。”
花儿眼圈一红,站起身,对着父亲福了一礼。
“女儿……领命。”
接着,是柱子和栓子。
“柱子,你为‘营造副总管’,协助你大哥,主抓营造和新式机械的制作。”
“栓子,你为‘酿造总管’,家里的酒、酱、油、糖,都归你管,要做出最好的味道来。”
然后,是丫丫和豆子。
“丫丫,你为‘医药总管’,咱们家的药圃和将来可能开办的医馆,都交给你。”
“豆子,你年纪虽小,但天分最高。以后,你就是咱们张家的‘财务大总管’,家里所有的进出账目,都要经过你的手,你要做咱们家最铁面无私的‘大账房’。”
孩子们一个个起身,郑重地领下了自己的新身份和新责任。
最后,张大山拉起了身边妻子王氏的手,对着所有人,郑重地说道。
“而你们的娘,就是咱们这个家,所有产业的‘定盘星’。”
“她不管具体事务,但家里所有重大的决定,她都有一票否决之权。”
“你们做任何事,都不能忘了孝顺你们的娘,要多听她的意见。”
王氏早已是泪流满面,却又笑得无比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