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青石商会,规范市场
“锦绣行”的登门谢罪,在南阳府的商圈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所有人都知道了,那个来自偏远山村的“青石张家”,不仅手握奇珍异宝,更有着雷霆手段和滴水不漏的智慧。
一时间,再也无人敢轻易仿冒“青石优品”,市面上的那些劣质仿品,也如同退潮般,迅速销声匿迹。
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这日,在府城的悦来客栈里,赵四海设宴款待前来送货的石头。
酒过三巡,赵四海的脸上,却露出了一丝忧色。
“石头贤侄,‘锦绣行’这头大鳄是倒了。”
“可这水里,却钻出来一群更难缠的小鱼小虾。”
他叹了口气。
“如今府城里,新冒出了十几个小布坊、小酱坊。”
“他们不敢再仿冒你们‘青石’的名头。”
“可他们学着‘锦绣行’的样子,用最差的料,做最次的货,再用最低的价钱往外卖。”
“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他们这么一搞,把整个麻布、酒酱市场的名声都给做坏了。”
“如今,好多客人一听说是本地产的,都下意识地觉得是劣等货,连看都懒得看。”
“长此以往,咱们这些做正经生意的,怕是也要被他们给拖累死。”
石头听完,也紧紧地皱起了眉头。
他知道,赵叔说的是实话。
这种无序的、恶性的低价竞争,伤害的,是整个行业的根本。
他带着这个问题,回到了青石村。
张大山听完石头的汇报,出人意料地,并没有生气。
他只是在堪舆图前,静静地站了许久。
然后,他缓缓开口,说出了一句让所有儿子都感到震惊的话。
“堵,是堵不住的。”
“既然堵不住,那就不如‘疏’。”
“既然他们不守规矩,那咱们就自己来定规矩。”
“爹的意思是?”石头不解地问。
“咱们要成立一个‘商会’。”
张大山一字一句地说道。
“把咱们青石村,以及周边所有愿意跟咱们合作的、做正经生意的作坊和商户,都联合起来。”
“咱们自己定品质,自己定价格,自己创牌子。”
“咱们成立一个——‘青石商会’。”
这个想法,是如此的大胆,如此的具有开创性。
以至于连一向机灵的石头,和刚刚归家、自认见多识广的小山,都听得是半天没回过神来。
几天后。
一张张由小山亲笔书写的、盖着“青石”钢印的请柬,通过“青石快运”和赵四海的渠道,送到了南阳府及周边各县、数十个中小规模的布坊、酒坊、酱坊、以及商铺掌柜的手中。
请柬的内容很简单。
诚邀各位同仁,于十日后,至青石村,共商“南阳商事”,同谋“共赢大计”。
十日后。
青石村学堂旁那片新建的、用来集会和晾晒谷物的巨大晒谷场上,人头攒动,车马不绝。
来自南阳各地的数十位商户掌柜,都带着几分好奇、几分敬畏、也带着几分疑虑,聚集于此。
张大山没有搞太多虚礼。
他直接让人在场子中央,摆上了一排长桌。
桌上,陈列着“青石优品”的全系列产品,以及……那些粗制滥造的仿冒品。
他站在台子上,声音洪亮,传遍了整个晒谷场。
“各位掌柜,各位师傅。”
“把大家伙儿请来,是想让大伙儿看看这些东西。”
他指着那些仿冒品。
“这些,就是如今市面上,那些无良商家做的东西。”
“他们用最低的价钱,最烂的货色,在砸咱们所有人的饭碗。”
“他们在毁掉咱们‘南阳货’的名声。”
“今天,俺张大山把话放这儿。”
“咱们单打独斗,只会被他们各个击破,被他们拖进价格战的泥潭里,最后大家一起完蛋。”
“但如果我们能拧成一股绳,就能形成合力,就能自己说了算。”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如炬,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所以,俺提议,咱们成立一个‘青石商会’。”
“自己定规矩,自己做主。”
他伸出手指,开始阐述加入商会的四大好处。
“第一,统一品质。”
“凡是加入咱们商会的,无论是布、是酒、是酱,都必须达到一个最基本的品质标准。”
“咱们可以共同研究技艺,互相帮助,提升品质。”
“达不到标准的,不能用咱们商会的名头。”
“第二,统一品牌。”
“所有会员的产品,只要通过了咱们商会的品质检验,都可以使用‘青石商会’的联合印记。”
“咱们用一个牌子,共同的信誉,去闯市场。”
“让客人一看到这个印记,就知道是好东西,是放心货。”
“第三,统一价格。”
“咱们商会,会为各类商品,制定一个合理的指导价格区间。”
“禁止任何会员,进行恶意的低价倾销,搞乱市场。”
“也禁止任何人,漫天要价,欺骗客人。”
“咱们要保证,大伙儿都有钱赚,市场也稳定。”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条,资源共享。”
“加入了商会,大家就是一家人。”
“咱们‘青石快运’的车队,可以为大家提供最低价的运输。”
“咱们从府城、省城得来的最新市场消息,可以第一时间共享。”
“甚至,哪家兄弟要是遇到了困难,周转不开了,商会也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共同出资帮助,共渡难关。”
品质、品牌、价格、资源。
这四条,条条都说到了这些中小商户的心坎里。
他们常年被大商帮打压,被市场乱象困扰,最渴望的,不就是这些吗?
在场的所有人,都开始交头接耳,脸上露出了意动的神色。
就在这时,赵四海第一个站了出来,走上台子。
他对着众人,大声说道:“我赵四海,在南阳府也做了几十年生意。”
“张先生这番话,说到了我的心坎里。”
“我第一个支持成立‘青石商会’,我‘四海商行’,第一个加入。”
有了他这个南阳府商界名人的带头。
剩下的商户们,再无半分疑虑。
“俺们也加入!”
“算俺一个!”
“张先生,以后俺们就跟着您干了。”
呼应之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
当天,“青石商会”正式宣告成立。
张大山,在所有与会商户的一致公推之下,成为了这个南阳府新兴商业联盟的、第一任“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