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汉东省委,那间最高规格的会议室内。

空气,仿佛被沙平光那份长达百页的《风险评估报告》,彻底抽干了。

一百零八个问题。

四十八小时。

每一个问题,都如同一个精心设计的、布满了专业术语和数据陷阱的迷宫,刁钻而又致命。

别说四十八小时,就算是给汉东大学整个经济系的专家团队四十八天,也未必能给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这是一场来自“专业”和“程序”的、赤裸裸的降维打击。

也是沙瑞金为赵峰,精心准备的、一个无解的“死局”。

会议室里,所有汉东方的干部,脸色都变得无比凝重。他们看着那个被推到风口浪尖的年轻人,心中都捏了一把冷汗。

赵立春和高育良,更是几次想开口反驳,却又被沙瑞金用“我们这是对汉东负责,对国家的财产负责”这种大义凛然的话,堵得哑口无言。

然而,就在这片令人窒息的沉默中。

作为风暴中心的赵峰,却缓缓地,站起了身。

他没有去看那份厚得如同字典般的报告。

他只是看着沙瑞金,脸上露出了一个平静的、甚至带着一丝歉意的微笑。

“沙书记,各位领导。”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会议室。

“首先,我要感谢考察组的各位专家,为我们汉东的改革事业,提出的宝贵意见。这份报告,很专业,很详尽,体现了各位严谨的科学态度。”

他先是客客气气地戴上了一顶高帽。

随即,话锋一转。

“但是……”

“恕我直言。”

他环视全场,目光最终落在了沙平光的身上,那眼神,平静,却又如同在看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这份报告,从根本上,就犯了一个错误。”

“它太‘专业’了。”

“专业到,完全脱离了我们汉--东的实际,脱离了我们汉东三千万人民,最真实的愿望。”

“所以,”赵峰的嘴角,勾起一抹让沙平光感到极度不适的、云淡风轻的弧度,“对于这份报告,我们,不需要四十八小时来答复。”

“现在,我就可以给各位,一份更真实,也更生动的……答卷。”

赵峰没有再多说一个字。

他只是对着身后的秘书陈铮,轻轻地点了点头。

陈铮会意,立刻走上前,将一个早已准备好的u盘,插-进了会议室的中央多媒体系统中。

下一秒,会议室那块巨大的投影幕布上,画面亮起。

出现的,不是任何复杂的数据报表,也不是任何专业的理论分析。

而是一段段,由汉东卫视的记者,走遍了全省,采访了上百位普通民众后,剪辑而成的、充满了烟火气的……纪录短片。

第一份“答卷”:来自西风里的笑脸

画面里,是绿藤市那片热火朝天的棚户区改造工地。

一位曾经的红星机械厂劳模,正站在刚刚封顶的新楼房前,他黝黑的脸上,露出了质朴而又灿烂的笑容。

“专家说有风险?”

“啥叫风险?俺不懂!”

“俺只知道,以前俺住在漏雨的破瓦房里,一家三代人挤在一张床上,看不到一点希望,那才叫他娘的风险!”

“现在,赵部长给俺们建新房,给俺们发高工资!俺们浑身都是劲!年底,俺就能住上这亮堂堂的新楼房了!这日子,有奔头!”

第二份“答卷”:来自田间地头的歌声

画面切换,是汉东西部的偏远乡镇。

村口的打谷场上,数百名村民,正围着一台“辰星vCd”,聚精会神地看着《人民的王牌》海选。

一位皮肤黝黑的村支书,对着镜头,激动地说道:

“专家说我们这个vCd项目,回报周期长?”

“啥叫回报?俺也不懂!”

“俺只知道,以前我们这的年轻人,晚上除了打牌赌钱,就没别的乐子!现在好了,有了这个‘辰星影院’,大家晚上都有地方去了!村里的风气,都变好了!”

“这就是最大的回报!”

第三份“答卷”:来自抢购现场的狂潮

画面再次切换,是京州市最大的百货商场门口。

数千名市民,正顶着烈日,排着长长的队伍,抢购刚刚上市的“辰星vCd”。

一位成功抢到一台的年轻母亲,抱着崭新的包装盒,兴奋地对着镜头说道:

“专家说有金融风险?”

“我们老百姓不懂什么金融!我们只知道,这东西好,我们愿意花钱买!”

“我儿子说了,里面的《仙剑》游戏,比小霸王好玩一百倍!我老公说了,这东西能看电影,以后再也不用去录像厅了!”

“我们全家都支持!这就是我们老百姓的投票!”

一段又一段,真实得不能再真实的画面。

一句又一句,质朴得不能再质朴的话语。

这,就是赵峰的答卷。

他没有去反驳那一百零八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

他只是用最直接、最有力的方式,向所有人证明了一件事——

民心,就是最大的数据。

人民的认可,就是最硬的道理。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那些从京城来的、高高在上的专家们,看着屏幕上那一张张鲜活的、充满了希望的笑脸,脸上第一次,露出了茫然与困惑。

他们发现,自己那些引以为傲的、建立在模型和理论上的“专业”,在这些最真实的人间烟火面前,是何等的苍白无力。

而沙瑞金和沙平光父子,脸色更是难看到了极点。

他们那份自以为天衣无缝、足以一击致命的报告,就这么,被赵峰用一种他们根本无法理解、也无法反驳的方式,轻描淡写地,彻底化解了。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打脸了。

这,是降维打击。

就在沙瑞金还在思考着该如何扳回这一城时。

赵峰,却仿佛根本不准备给他任何喘息的机会。

他微笑着,对考察组,发出了他今天的,第二个邀请。

“沙书记,各位领导。”

“光看影像,总归是隔了一层。”

“不如,明天,我亲自陪同各位,去我们汉东的基层,走一走,看一看。”

“我们不去那些早已准备好的示范点。”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了那份被所有人遗忘的、关于“京州能源”的审计报告上。

“我们就去,问题最多的地方。”

他看着沙瑞金,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比如……”

“京州能源集团下属的,那几家正在面临破产重组的……老大难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