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 尽可能送粮

姜茯谣此时也没心思关心三皇子那边的百姓了。

入了暑后的京城,天气蒸发,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燥热的气息。

街边的柳树无精打采地垂着枝条。

更让人心焦的是,今年的雨水似乎格外吝啬,已经许久没有好好下过一场雨了。

南方的庄稼都没长成,为了逃灾,人已经往北方走了。

姜茯谣和荣珩回到王府时,管家急匆匆地迎了上来,满面愁容:“王爷,王妃,不好了,城门口聚集了好多灾民,说是从南边逃荒来的,现在城门口乱作一团。”

姜茯谣的心猛地一沉,看来这场旱灾,比她想象的还要严重。

“王爷,我们去看看吧。”

姜茯谣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沉重。

荣珩点点头,两人立刻赶往城门。

城门口的景象比姜茯谣想象的还要糟糕。

烈日炙烤着大地,城门前尘土飞扬,衣衫褴褛的灾民们拖家带口,一个个面黄肌瘦,眼神麻木而绝望。

哭喊声、呻.吟声、孩子的啼哭声混杂在一起。

像一把把尖刀,狠狠地刺痛着姜茯谣的心。

“求求你们,行行好吧,给口吃的吧。”

一个老妇人颤巍巍地跪在地上,朝着来往的行人磕头,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见。

她的身旁,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无力的躺着,瘦骨嶙峋的小手紧紧地抓着老妇人的衣角,嘴唇干裂,气息微弱。

姜茯谣的心仿佛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撞击了一下。

连忙蹲下身,从袖中掏出水囊递了过去:“老人家,先喝点水吧。”

老妇人浑浊的双眼顿时迸发光芒,颤抖着手接过水囊,小心翼翼地喂给小女孩喝了几口。

“姑娘,你是个好人啊。”

老妇人感激涕零地看着姜茯谣,浑浊的眼中流下了两行泪水。

“老人家,你们从哪里来?怎么会变成这样?”

姜茯谣问道。

老妇人叹了口气,声音嘶哑地说道:“我们是从南边的永州府逃荒来的,已经走了快两个月了。这一路上,我们经历了千辛万苦,很多人,很多人都死在了路上。”

说到这里,老妇人泣不成声。

姜茯谣心中五味杂陈。

环顾四周后,姜茯谣发现这些灾民的情况都差不多,一个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麻木。

“王爷,我们该怎么办?”

姜茯谣转头看向荣珩,眼中充满了担忧和焦急。

荣珩面色凝重,他看着眼前这人间惨剧,心中也十分沉重。

“茯谣,我知道你心软,但这件事,我们怕是管不了。”

荣珩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姜茯谣打断了。

“王爷,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我们不能见死不救!”

姜茯谣的语气坚定而决绝,“他们是来京城求生的,我们不能把他们拒之门外!”

荣珩看着姜茯谣坚定的眼神,心中不禁有些动容。

他知道,姜茯谣虽然外表柔弱,但内心却十分坚强,而且充满了正义感和同情心。

“好,我答应你。”

荣珩最终还是妥协了,“我会尽力帮助他们的。”

姜茯谣笑了,她知道,荣珩答应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

“来人,传令下去,打开城门,让灾民们进来!”

荣珩对着身后的侍卫吩咐道。

“王爷,万万不可啊!”

一个身穿深蓝色官袍的中年男子连忙站出来阻止道,“这些灾民身份不明,若是放他们进来,万一混入了奸细或是。”

荣珩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我们不能就这样放任不管。"

他转身对身后的侍卫下令:"立刻调集府中所有能用的马车,准备粮食和水,先安置这些灾民。派人去各个粮仓查看存粮情况。"

侍卫们立即行动起来。

姜茯谣则在一旁安抚着那些惊惶失措的灾民。

这时,一名穿着内侍服饰的人赶来,向荣珩行礼道:"王爷,皇上有旨,请王爷与王妃立即入宫。"

荣珩与姜茯谣对视一眼。

"现在?"荣珩皱眉问道。

"是的,王爷。皇上说事关紧急,刻不容缓。"内侍的声音略带紧张。

荣珩点点头:"茯谣,我们先去见皇上。"

他又转身对程纪吩咐道:"程纪,这里的事情就交给你负责。务必妥善安置这些灾民,不要让任何人受到委屈。"

"是,王爷。属下一定尽心尽力,不负王爷所托。"程纪恭敬地行礼。

城门口灾民的问题果然迅速传到了御前。

御前内…

皇帝压抑着怒意的声音:"诸卿倒是说说,这灾民该如何安置?"

"臣以为当以运河疏浚为先!"工部尚书跨步出列。

"自前年黄河改道,漕运淤塞已非一日之寒。若能将南直隶的存粮经修缮后的河道北运,半月即可解京城粮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