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高昌会盟
邓荣和华光大师步入高昌宫,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心中微微一紧。
耶律大石,这位西辽皇帝,已经端坐在主位上,身披戎装,气势威严。而他们昔日的君主——高昌回鹘的毕勒哥汗,却坐在旁边,满脸堆笑,显得有些拘谨。
邓荣深吸一口气,迅速调整心态。他们不是高昌的臣民,而是明国的使者,肩负着外交使命。
华光大师微微一笑,率先拱手:「见过成吉思皇帝,毕勒哥可汗。」
邓荣也随之行礼,但他的目光仍落在毕勒哥汗身上。昔日他曾受这位可汗派遣,前往中原传播摩尼教,如今归来,却已物是人非。
毕勒哥汗的目光略带一丝复杂,但旋即笑道:「骨咄禄——哦,不,邓大师,你一路辛苦了。」
邓荣心中微微一叹,知道可汗已经默认了自己的「明国人」身份。他不动声色地答道:「为光明奔走,乃贫僧分内之事。」
耶律大石微微一笑,目光锐利地打量着他:「光明?你们明国似乎也自称‘光明’?」
邓荣坦然道:「明国的‘光明圣火’正是源自此地的摩尼教,而摩尼圣教从波斯开始传承千年,无论国祚如何更迭,光明永存。」
华光大师也适时接话:「正因如此,大明愿意与大辽共享光明,建立互惠互利的关系。」
耶律大石轻轻敲了敲桌面,笑道:「你们明国,能战胜金军一个整编旗,确实让人刮目相看。」
毕勒哥汗连忙附和:「是啊,成吉思皇帝,如今东南的大明国实力不容小觑。」
邓荣听出他语气中的小心翼翼,心中有些不是滋味。曾经自负强盛的高昌回鹘,如今却成了西辽的附庸。
耶律大石笑了笑,看向邓荣:「你们远道而来,想让我大辽与明国结盟?」
邓荣坦然点头:「大明希望与大辽建立通商互市,互通有无。」
耶律大石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饶有兴趣地看着他们,目光深邃:「既然如此,何不先饮一杯酒?朕对你们的光明教,也颇感兴趣。」
宴席已然摆好,西辽武士和高昌贵族围坐四周。邓荣和华光大师对视一眼,知道今日这一席,恐怕少不了一番试探与较量。
他们缓缓落座,举杯相迎。
高昌宫中的灯火映照着金樽玉盏,烛影摇曳间,一场关于国运的交锋,才刚刚开始。
金色的长幡垂落,耶律大石端坐主位,目光深沉如漠北的冬夜。而高昌宫外,风雪夹杂着西域商旅的驼铃声,昭示着草原狼主的统治已然稳固。
邓荣和华光大师端坐客席,明国的国书已然呈上,摆在耶律大石的案前。他随手翻阅,嘴角微微勾起一抹笑意,目光却不曾离开二人。
耶律大石端起酒盏,目光在邓荣与华光大师之间游移,片刻后,开口笑道:「摩尼圣姑……当年她远在江南绿林,却能洞察我心之所向,委实是个奇女子。」
他语气虽轻,却令在场所有人心头一震。七年前的那封信,他仍记得如此清晰,甚至在今日这个场合,主动提及。
「你们的圣姑……」他的嗓音低沉而有力,「当年曾写信给朕,指引朕如何走出大辽崩毁的困境,如今她竟然真的在江南立国。」
毕勒哥汗面色一僵,似乎想起了什么(方梦华刚接掌江南明教时曾派汪末泥和邓荣来高昌重迎圣火,由他册封为「白莲圣女」,他以为是方梦华背信弃义撺掇耶律大石吞并高昌)但很快恢复平静,毕竟他如今只是个附庸。
耶律大石放下国书,目光炯炯:「她能远隔万里,洞察漠北、草原、西域的一切,这等手段,连我都不得不佩服。」
华光大师微微一笑:「成吉思皇帝英明神武,兼并西域、统御草原,岂非与我教教义相合?光明普照天下,信仰虽有不同,但道路相通。」
邓荣接着说道:「当年圣姑不过是点出一条本就属于陛下的道路,如今明国既已立足江南,正是与西辽合作共抗金国的好时机。」
金樽中的烈酒映着烛火,气氛静谧而微妙。邓荣端坐席间,心中却隐隐察觉,西辽的狼主,或许早已做出了决定。
邓荣心念急转,谨慎道:「圣姑素来推崇‘光明遍照’之道,既然看出大石林牙天命所归,自然希望狼主能顺势而行。」
耶律大石轻轻一笑,指尖在酒盏边缘摩挲,低声道:「你可知,那封信让朕何等惊怒?」
他顿了一下,目光深邃,仿佛回到了七年前那个风雪交加的夜晚。
彼时,燕京城破,他率残部仓惶北遁,狼狈之极。西夏与金暗通叛辽,西域诸部局势未明,唯有北方尚有退路。正当他踌躇下一步棋该如何落子时,一封自海上而来的书信送到了他手中。
信上,竟将他此刻心中尚未成型的计划一一写明,仿佛远在江南海岛的那位「摩尼圣姑」正透过时空,直视他的心思。
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让西州回鹘误以为大辽还是那个东部的五京之地仍在的大辽,骗它投降,以西域为契丹新基业。这个念头还在他心里升起尚不足为外人道也,竟然早已被她完全洞悉。
「金国的贪婪,终有一日会燃烧整个草原。女真人狡诈多疑,西夏的背叛只是时间问题,而你,才是大漠真正的狼主。」
「既然如此,何不先去肯特山收服蒙兀室韦,得‘合不勒’之助,以蒙古诸部为牙兵?再召克烈、鞑靼、乃蛮群雄立成吉思汗,以苍狼白鹿之裔为先锋?再向西取高昌,以草原与丝路双重基业,图大业于未来?」
每一个字,都像是在他的心头投下惊雷。
他尚未决断之事,竟有人已替他布局?
他震怒,却不得不承认,此计可行,甚至是他最好的退路。于是,他照着信中所示,一步步行事——
他挥师漠北,在肯特山与合不勒汗缔盟,得蒙古十二万弓骑效忠,随后又以迅雷之势收服克烈、韃靼、乃蛮,草原各部尽归旗下。他成为真正的成吉思狼主,并以此身份强认耶律南仙为妹令西夏李乾顺承认自己为「大舅哥」,遏制了西夏投金的倾向。
至于西州回鹘……
他冷笑一声,本有实力取之,又何必再借信息不对称来欺骗?
那封信,最终成为了他建立西辽的基石。
如今,七年过去,来信的那个女人,竟然也在南方崛起。
他放下酒盏,抬眼望向鄧榮:「你们明国,既然能在东南撼动金军,便当知女真人并非不可战胜。」
邓荣正色道:「正是。狼主当年高瞻远瞩,如今南北两方已有足够筹码,何不共谋大计?」
耶律大石轻轻一笑,目光深邃:「你们希望我如何助你?」
邓荣道:「西域商道通畅,便是对金国最大的威胁。明国可为西辽提供南方的珍货,而西辽可将金国所忌惮的物资运入草原。更何况,狼主若再向东收回故地,金国定会不安。」
耶律大石眸光微闪,沉思良久,方才缓缓道:「此事,朕会考虑。」
宴席上,气氛渐渐轻松,然邓荣知晓,这位狼主的试探还未结束。
光明与苍狼的合作,或许才刚刚开始。
耶律大石眼中闪过一抹锐光,语气却显得意味深长:「你们明国虽能在东南独立,但金国并非寻常之敌。你们真有能力撼动女真十旗?」
「金国未必无懈可击。」邓荣不卑不亢地说道,「七年前陛下能在危难中逆势崛起,今日明国亦可在夹缝中开疆拓土。」
耶律大石盯着他,片刻后朗声笑道:「你们明国,倒是很有几分胆魄。」
他放下酒杯,神色逐渐变得严肃:「当年朕若未得圣姑指点,或许仍困守可敦城,难有今日的草原霸业。她对朕有知遇之恩,如今她既已在南方成国,朕愿与她共商大计。」
他顿了顿,目光炯炯:「不过,合作是一回事,盟约是一回事。你们明国能带来什么?」
邓荣缓缓起身,郑重说道:「大明国的北海商行愿意向大辽提供东南的火器、丝绸、粮秣,并协助草原商道恢复通行。」
「火器?」耶律大石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明国的火器,已多次击溃金军。」邓荣自信地说道,「倘若大辽愿与明国盟约,明国愿意提供部分武器予草原轻骑使用。」
这番话令在场众人微微骚动,毕勒哥汗的脸色更是微妙,他虽早知明国的崛起,但没想到他们竟有底气向草原强权提供火器。
耶律大石沉思片刻,忽然笑了:「好!既然圣姑当年曾赠朕明灯,如今你们又带来了盟约,朕便给明国一个承诺。」
他抬手示意,身旁的辅政皇后萧塔不烟缓缓起身,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大辽承认大明为盟友,取代背叛大辽的宋朝为中原正统。若金国大军南下,大辽轻骑愿在北方的云中府、大定府、临潢府、黄龙府、会宁府一线给予压力。」
邓荣和华光大师对视一眼,心中微松。这一趟高昌之行,终于达成了他们的主要目标。
宴席继续,酒樽交错,但邓荣心里清楚,这场盟约的意义远比表面上更深远。
七年前,方教主在遥远的江南,为这位草原霸主绘制了一幅未来的蓝图,如今,那幅蓝图正在一一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