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明1128西洋湖边

第670章 赣南皆反

当初完颜拔离速挥军南下,攻破洪州(南昌)、抚州、袁州(宜春),直追南逃的隆佑太后之时。金军所至,焚烧抢掠,官民家产荡然无存,民间更谣传金人欲尽屠南土,以震宋廷,沿途百姓纷纷逃亡山野。

然护送隆佑太后的宋军亦非良善。时孟太后仓促南逃,随行官员、禁军将士无粮无饷,竟纵兵劫掠。沿途郡县疲于应付,一面接济太后,一面应对失序的护军,百姓怨声载道,甚至有愚民言:「金人杀吾,朝廷亦杀吾,何异哉?」

至万安县,军民怨愤渐浓,愈有不测之兆。一日,禁军一部至冷水镇征粮,不顾镇民求告,竟抢夺米囤,怒杀反抗者数人。其夜,饥民纠结义士数百,火烧军屯,弓弩射杀官兵数十,护军仓皇逃走。此役一发不可收拾,周遭村镇群起效仿,杀巡检、焚粮仓,直至吉州、虔州一带尽成乱境。

吉州守将李唐臣见民情鼎沸,恐生变故,欲闭城自守,却有亲兵私言:「外间百姓皆恨朝廷,若反者成勢,恐城中亦有变。」李唐臣闻言大惊,急遣人向行在求援,而隆佑太后闻讯亦惶恐不安,催促大军加快南逃。

时完颜拔离速大军正逼近吉水,见民间多有反抗,虽肆意屠戮,亦遭到四面伏击,损失甚重。完颜沙里质见状,向完颜拔离速言道:「此处地势山多路狭,民变已起,恐难久留,不若暂取潭州,伺机西略,再图直捣江陵。」完颜拔离速默然不语,望着烽火连天的江南山河,亦隐隐生出一丝不安。

虔州(今江西赣州)大雨初霁,然满城民怨沸腾,如烈火在暗中滋生。洪抚沦陷、金兵南逼,隆佑太后仓惶南窜,沿途禁军滥杀劫掠,百姓流离失所,怨气日深。及至虔州,乱象更甚,城中兵民不满官府无能庇护,街巷间耳语四起,群情激愤。

是时,旧时乡勇陈辛号召父老乡亲,聚众万余人拥至景德寺,意欲向孟太后申诉,请求整肃护军、赈济饥民,若朝廷已无力保江南,便请孟太后发诏,许民自行组织义军抗金。

景德寺内,孟太后正与亲信滕康、刘珏商议脱身之策,忽闻民变临门,惊怒交加,急召卫军统领辛永宗:「此辈蠢动,若不立慑其心,恐全城反矣!」辛永宗慨然受命,率禁军五百,披甲出寺,大喝道:「圣人脚下,岂容尔等刁民造次!还不速退?」

陈辛持杆怒指,厉声道:「我等乃赤子请命,何罪之有?若太后不愿庇民,何不还我等一条生路!」

辛永宗面色铁青,抽刀指向前方,冷声道:「圣人威严,岂容尔等逼迫?敢有异议,杀无赦!」话音未落,刀锋已见血光,禁军斩倒前排数人,百姓大惊,哭喊声四起,然未及退去,寺中忽有火光冲天,烟雾弥漫。

孟太后竟下懿旨:「焚寺清乱!」

火起之时,禁军竟趁势纵火肆掠,见财则抢,遇人便杀。景德寺内僧侣哭喊逃窜,四周房舍接连起火,风助烈焰,顷刻间火势漫延,焚城之祸遂成。

「太后纵兵杀民,与金人何异!」陈辛目眦尽裂,提刀奋战,然乱军中已无退路,终被禁军格杀。民众见领袖喋血,无不惊恐溃散,然而此刻城门已闭,四面烈焰翻腾,虔州一夜之间化为焦土。

天明,孟太后自景德寺狼狈撤离,转赴南安军避祸。虔州城内尸横遍野,余烟未散,民怨冲天,未来的大乱,已不可收拾……

虔州大乱,焚城之祸犹未平息,幸存百姓衣衫褴褛、饥寒交迫,唯有恨意未曾冷却。孟太后南遁,禁军四散,虔化县(今江西会昌)地方官无力镇压,反而加紧搜括民间粮食,强行征募丁壮,以防金军南下。民怨至此再无可忍,终于在八月初六,李敦仁兄弟揭竿而起。

李敦仁,本是进士出身,曾于州府为官,然目睹朝廷无道、贵族贪暴,遂弃官返乡。其弟李世雄自幼习武,结识江湖豪杰,与地方壮勇交好。二人见景德寺之乱后,官府不仅未惩治祸首,反而更加横征暴敛,遂决意反抗,联络乡中豪杰,于罗源山中聚义。

是日,李世雄率众夺取县库粮饷,焚衙门,逐县令,宣布起义,乡民闻讯,扶老携幼纷纷投奔,三日内聚众数万,义军声势大振。李敦仁遂设坛誓师,称「罗源义军」,自号「大宋忠义军」,立旗曰:「靖南讨暴」。

罗源义军势如破竹,十日内连破石城、宁都、广昌、雩都四县,斩杀贪官豪绅十余人,尽焚恶吏府宅,释放囚徒,散粮赈民。随后,李敦仁遣使前往汀州,请求明军援兵,意图联合福建吕师囊,合势抗宋。

虔州大地烈焰翻腾,义军四起,昔日繁华州郡成了宋廷无法掌控的乱世战场。罗源李敦仁义军席卷四县,攻破州府南部防线,而瑞金之地亦是暗潮涌动,准备响应起义,与虔州诸寨合力反宋。

瑞金的钟十四、郭四闲,皆是当地豪杰,久受宋廷横征暴敛之苦。早在洪州之变后,瑞金百姓便遭金兵与宋军双重蹂躏,孟太后南逃时,禁军沿途劫掠,百姓无以为生,地方恶吏更是趁乱敲诈,收拢粮草以献江陵行在。民怨沸腾,终于在罗源烽火燃起时,瑞金义军亦是揭竿而起。

八月十四,钟十四在白鹭岭设祭天地,率数千壮勇起义,直攻瑞金县城。郭四闲则分兵控

制南北交通要道,断绝官府外援。一时之间,瑞金县内响应者不计其数,义军连夜攻城,知县吴孝本与仅存的五百守兵负隅顽抗。

鏖战三日,城门终被破开,钟十四率先杀入,挥刀怒喝:「吾等揭竿而起,乃为百姓复仇,今日诛恶吏、除贪官,尔等再敢助逆者,便是与天下百姓为敌!」

官兵本已军心涣散,见义军如潮水涌入,纷纷弃甲降伏。知县吴孝本与县丞刘仲德被生擒,当场斩首示众。

至此,瑞金义军正式与虔州明教起义军连结,南方十余万义军互为犄角,控制虔南十余县,寨连五百余处。

九月初一,陈颙、罗闲十、蓝细禾率领虔州明教诸寨,联合钟十四、李敦仁、郭四闲等瑞金、罗源义军,齐聚崆峒山大营,共商大计。陈颙站在石台之上,朗声道:「我等起义,非为私怨,乃是为天下寒士百姓讨回公道!宋廷昏庸无道,视吾等为贼,然而真正的贼寇,却是压榨百姓的贪官污吏!」

众义军齐声高呼:「诛贪官!讨暴宋!」

罗闲十拔刀指向东方:「今日虔南已定,若想立足,便需夺取杉关!乃闽西要冲,若我军取之,可得福建吕信陵大军响应,届时,江南再无宋廷立足之地!」

众首领商议后,决定兵分三路,由钟十四、郭四闲率部先行进攻杉关,陈颙、罗闲十则聚集主力,准备大军压境。

烽火已燃,义旗飘扬,赣南大地,已然成为起义军的天下。

此时,虔州明教已聚众十余万,寨连五百余处,各路寨主闻讯,纷纷响应。陈颙、罗闲十等豪杰遂合兵策应,一时之间,虔州大地烽火遍起,州府告急,文武官员仓皇北逃,投报江陵行在。

「官逼民反,天命难违!」李世雄立于罗源寨高台之上,俯视万众,沉声道:「宋廷昏庸,卖国丧权,禁军残害忠良,贵族掠夺百姓,此等朝廷,焉能再效忠乎?」

「愿随将军,诛暴讨贼!」众人高呼。

此刻,虔州已非宋廷之虔州,而是义军的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