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湘赣焦土
洪州城内顿时大乱,众军无主,百官惊恐。适逢土人朝请郎李积中素有声望,众人推举其暂代知州,权主州事。李积中登城巡视,见金军云集城下,旌旗漫天,铁骑如潮,心知洪州难守,竟未作抵抗,遂开城降金。完颜拔离速入城,严令军纪,不纵劫掠,安抚百姓,洪州遂归金军掌控。
不日,金军南下,完颜拔离速又遣兵攻临江军(今江西樟树),守臣吴将之亦弃城而遁,临江军旋即失守。
完颜拔离速命偏将分兵抚、袁(今江西宜春)二州,守臣王仲山、王仲嶷兄弟皆不战而降,金军长驱直入,占据江西大部。唯有建昌军(今江西南城)尚未攻破,守军兵马监押蔡延世誓死不降。
完颜拔离速遣将率兵三千攻建昌军,蔡延世亲率将士登城拒守。金军用云梯攻城,蔡延世命军士掷下火油、檑木,将攻城兵阻于壕下。金军改用投石车猛攻城门,蔡延世见城门危急,命士卒架木柱加固,并率弓弩手自城上疾射,金兵死伤甚众,攻势稍缓。
完颜拔离速见建昌军久攻不下,大怒,遣精骑绕城西门,意图破城。蔡延世料敌先机,伏兵于城西,金军甫至,伏兵四起,乱箭齐发,杀伤金军无数。金军攻势受挫,完颜拔离速怒而令兵再攻,蔡延世力战至暮,不退半步,终保建昌不失。
此役,蔡延世以孤军御敌,虽势单力薄,却以坚守之志,挫败金军锐气,成为江南抗金的一道屏障。
完颜拔离速攻陷洪州,江西震动,金军势如破竹,直逼吉州(今江西吉安)。朝廷闻报大惊,正在省亲祈福的隆祐皇太后与权知三省枢密院滕康、刘珏等人在吉州紧急商议对策,众人皆惶恐失措,滕康进言道:
「吉州已危,金兵旦夕可至,江西无险可守,不如暂避虔州(今江西赣州),南岭天险尚可凭恃,或能待朝廷援军。」
众人皆称是,遂定南狩之策。太后与近上妃嫔、宫女数十人由陆路急行,百官分散逃亡,舟行者顺赣江南下,陆行者经太和县(今江西泰和)、万安县,绕道虔州避敌。沿途仓皇无备,官员士卒皆衣甲不整,军心浮动,乱象横生。
大军行至永丰县(今江西永丰),护卫统制杜彦、后军统制杨世雄素闻金军势盛,心生叛意。二人密谋曰:「金人席卷江南,宋室势危,若降大金,或能得官爵富贵,不如趁乱反正!」
是夜,杜彦、杨世雄聚集部众,突然作乱,刀兵四起,杀入县城,擒知县赵训。赵训厉声叱道:「汝等受国恩,乃军中将校,岂可背主降贼?」杜彦冷笑道:「大势已去,降金者富贵,抗金者死!」遂挥刀斩杀赵训,纵兵洗劫县城,焚署府、掳妇女,永丰一时血流成河,百姓惊恐逃散。
孟太后闻乱,仓惶加快行程,惊魂未定。滕康、刘珏亦胆战心惊,急召亲军护卫,勉力支撑,幸而金军未至,才得以渡赣江南行。
完颜拔离速率金兵抵吉州,知军州事杨渊闻金人逼近,未作抵抗,弃城而逃。金军见城门洞开,不觉疑虑,完颜拔离速命先锋乌凌阿道:「宋人向来诈降,不可贸然入城,先屯兵城外,察其动静。」
于是金军未即入城,而在城下驻营休整,静观其变。吉州百姓见宋军不战而逃,金军未入城中,群情惶恐,唯恐大军入城屠掠。
是时,隆祐皇太后已南渡赣江,前往虔州,朝廷命运危如累卵,江南震动,风雨飘摇之势已成。
完颜拔离速破江西诸郡,搜寻隆祐皇太后未果,遂移兵湖南,沿途连克萍乡、醴陵、湘潭等县,直逼潭州(今长沙)。守臣向子諲闻金兵将至,急整军备战,遣成忠郎赵聿之守城,自己则亲率兵马列阵于城外,以壮声势。
这日,宋金两军对峙,旌旗蔽日,金军战鼓擂响,完颜拔离速立马阵前,高声诓道:「你家孟太后已被我擒至军中,长沙守臣还不速降,以免生灵涂炭?」
向子諲闻言大怒,厉声骂道:「北金番奴,有辱国母,罪该万死!」言未毕,帐下武经郎刘价纵马舞刀而出,厉声道:「敢辱吾国太后,且看刀下见真章!」
完颜拔离速微微一笑,摆手止住欲出战的完颜沙里质、耶律马五,回顾身旁一少年道:「沃侧,你阿玛完颜麻吉乃昔日名将,可惜早殁。今日一战,当继父志!」
完颜沃侧拍马出阵,挺枪直取刘价,二人斗不到十合,刘价臂膀一震,枪势一滞,完颜沃侧瞅准破绽,挺枪疾刺,刘价翻身坠马,气绝当场。
完颜彀英见堂弟完颜沃侧一击得胜,亦跃马提刀,率五百铁骑冲阵。宋军见敌势汹汹,不禁阵脚大乱,向子諲大惊,勒转马头,向城中奔去。王暕见状,怒斥道:「督师相公如何弃军先走?」却无奈军心已乱,只得策马迎战完颜彀英。两军交锋数合,王暕力怯,被完颜彀英一刀劈翻马下,血溅三尺。
完颜彀英、完颜沃侧乘胜追击,直逼潭州城下。赵聿之早已在城头严阵以待,
见金军近前,亲率弓弩手万箭齐发。金军骑兵在乱箭下折损数十人,完颜彀英、完颜沃侧也被射退,遂引兵回阵。完颜拔离速观战良久,抚掌叹道:「吾族少年,真乃虎狼之师!」完颜沙里质趁机进言:「既然二位侄儿已夺敌军锐气,不如趁势攻城。」完颜拔离速点头,当即指挥大军围困潭州,昼夜攻打。
赵聿之虽是太祖宗室之后,然性刚勇,誓死不降,亲自巡城督战。向子諲见赵聿之忠勇,感叹道:「赵君宗室之子,不可效仿他人苟且偷生。」赵聿之闻言,感激流涕,拜道:「我誓杀金人,与城共存亡!」
八日后,金军猛攻不止,耶律马五率勇士攀城而上,纵火焚烧城楼,宋军难以抵挡。向子諲见势不支,率官吏突围遁去。赵聿之率军巷战,身中十余刀枪,血染铠甲,犹大呼:「誓不为奴!」遂引剑自刎,壮烈殉国。
潭州陷落,完颜拔离速下令屠掠六日,城中生灵涂炭,血流成渠,金军焚城而去。向子諲闻金军撤退,复率残部回城,收拾残局。江陵朝廷闻潭州失守,震怒,赵构下诏贬向子諲,然转运副使贾收上奏道:「向公督兵巷战,又收溃卒复入治事,理应殊勋。」赵构思量再三,遂诏复其旧职。
江南局势危急,金军锐不可当,然宋臣之忠勇未泯,亦如赵聿之者,死而后已,英名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