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凤山王士元
赵楷缓缓跨出城门,身后是寥寥几名随侍的旧臣,最显眼的是张九成,他手持圣旨,神色肃然。赵楷虽已换去帝王衮服,穿着一袭素色长袍,但他依旧昂首挺胸,眼中虽有屈辱,但更多的是好奇与试探。
方梦华端坐马上,身披秦氏软甲,气势沉稳如山,她目光落在赵楷身上,带着一丝审视,却不含鄙夷。
二人对视片刻,不约而同地在心中生出一丝复杂的欣赏。
赵楷暗自思量:这女子果然不凡,若非出身寒微,定也是王侯之相。
方梦华则在心中评价:赵楷比起他的父兄,算是难得的聪明人,只可惜生不逢时。
「宣旨。」赵楷率先开口,声音虽不似昔日那般威严,但仍带着皇家的沉稳与气度。
张九成展开圣旨,朗声道:「朕自登基以来,惶惶不安,皆因大势所迫,实非朕所愿。今天下板荡,南北失序,思及社稷百姓,朕深知己身无力回天,唯有退位以避兵燹。今兹特发诏天下——」
他话音一顿,目光瞥向方梦华,见她神色平静,才继续念道:
「即日起,赵楷退位,归于宗室,永不问政。」
圣旨宣罢,四周寂静,唯有风声掠过旌旗,发出「猎猎」之响。
赵楷微微抬起下颌,直视方梦华,语气坦然道:「如今朕既已退位,方教主登基在即,不知可愿依古制三恪之礼,优待我赵氏宗室?」
此言一出,岳飞、张九成等人神色微变,皆望向方梦华。
方梦华闻言,轻笑一声,随即一挥手。
人群中走出一名身穿儒袍的中年男子,眉目端正,气度沉稳,他微微一拱手,恭敬地立于方梦华身侧。
「介绍一下。」方梦华语气随意,「这位是明海商会湖州代表赵子偁,乃是宋太祖赵匡胤嫡传六世孙。」
赵楷神色微滞,岳飞与张九成亦露出讶异之色。
方梦华策马缓缓向前,居高临下地看着赵楷,微微一笑:「赵楷,你出身太宗一脉,但若论血统正统,太祖一脉才是真正的皇家。」
赵楷脸色微变,张九成则下意识地皱起眉头。
方梦华继续道:「赵光义当年如何得位,史书虽不明言,但朝野皆有议论。历代太祖一脉皆被压制,甚至几乎断绝。而今,你让本座遵三恪之礼,可是——」她轻轻一笑,「为何不问问赵子偁,他是否愿意以皇室嫡裔之尊,被你们这些篡位者施以恩典?」
此言一出,赵楷脸色顿时涨红,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反驳。
赵子偁拱手淡然道:「自靖康以来,我赵氏血脉流离失所,如今大势已去,公子不必再拘泥于虚名。」
赵楷嘴唇微微颤动,岳飞眉头紧锁,心中却不得不承认——方梦华的这一番话,确实直指赵宋统治的软肋。
徽宗、钦宗被金人掳去北方,至今生死未卜,康王赵构也不过是仓皇立朝一路逃窜至江陵。此时的赵宋,哪还有资格自诩「正统」?
沉默良久,赵楷苦笑一声,微微低头:「既如此,朕无话可说。」
岳飞握紧拳头,目光复杂。他虽忠于大宋,但此刻也不得不承认,明教的崛起已是大势所趋,赵宋旧朝,恐怕真的走到了尽头。
方梦华并未继续逼迫赵楷,而是收回目光,缓缓道:「赵楷,你降得算是痛快。」
她挥了挥手,身后亲卫将一卷册封诏书呈上:「既然你不问政,那就随本座回金陵吧。太上皇之位,我不会给你,但明教治下的安稳日子,总比你被金兵俘去强。」
赵楷沉默片刻,终究还是点了点头。
凤山门外的风声依旧,明教的日月大纛迎风飘扬,赵楷静静站在原地,双目微阖,深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
方梦华的声音清晰地传入耳中:「给你两个选择。其一,回金陵后,按违命侯旧例优待,软禁府邸锦衣玉食,仆从成群,自此终老。其二,放弃赵家身分,改头换面,入我大明为官。」
她语气平静,不带丝毫胁迫,似乎只是陈述一个事实。
赵楷微微抬头,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自幼生于宫廷,目睹过朝堂之上的倾轧,也尝过钟鸣鼎食的尊荣。他原本并不在意皇权得失,只因生在帝王家,命运裹挟着他走到了这一步。
如今,他终于可以选择自己的未来了。
他低头沉吟数息,最终缓缓抬起目光,坚定道:「我选第二个。」
岳飞闻言,微微皱眉,似乎未曾料到赵楷会如此果决。他本以为,这位曾经的遜帝会因失去皇位而愤懑,或是消沉,没想到他竟然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赵家身份。
方梦华嘴角微微勾起,似乎早已预料他的选择。她高声道:「记之——临安城破后,嘉兴伪帝赵楷不知所踪。当日杭州有才子王士元慕名来投!」
一旁的书记官立刻提笔记录,笔走龙蛇,迅速将此事写入
档案。赵楷听到这句话,微微一怔,随即恍然大悟。
王士元。
王,士元——「原是王」。
他心念一转,抬眼望向凤山门,忽然想起——此地乃「凤」山门,而士元正是凤雏庞统的字号!
方梦华这是在暗示他,虽失去皇位,但仍是有经天纬地之才的「凤雏」之人。
这一刻,他的心结彻底解开。
赵楷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襟,目光清朗而坦然,朝方梦华深深一揖,以书生之礼正式拜谢。
「王士元,拜见教主。」
这一拜,不是降服,而是臣服于大势。
岳飞看着王士元,心中复杂。他曾经坚定地认为,赵宋的天下只能由赵氏宗室承继,可眼下,他却亲眼见到一位真正的赵氏皇族,甘愿放弃帝王之尊,投奔师妹。
方梦华微微颔首,语气淡然:「从今日起,世间已无赵楷,你是王士元。你有才华,若能助本座治理江南,日后自有大用。」
王士元从容点头。
方梦华随即转头,对身旁的书记官道:「王士元才学过人,先安排他做包大法官的副手,辅佐立宪。」
书记官立刻记录下来。
王士元听罢,深深望了方梦华一眼,眼中闪过一抹赞赏与期待。
这场投降与改名不过短短一刻,却仿佛见证了一次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