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兵临城下
她收回目光,转头看了看岳飞、张宪、徐庆三人,又回望了一眼车队中护送宗泽灵柩的将士,缓缓道:「到了。」
岳飞目光凝重地望着那巍峨的关防,心中浮现出往昔抗金的战场。一年前,他随宗公镇守开封,与金兵血战。如今,他终于护送着恩相的棺椁回乡,这一路的风霜雨雪,他都默默承受。
但他更在意的是,此刻镇守独松关的并非宋军,而是明教北路军。
接近独松关时,早已有人来迎。
第三师师长徐明和第四师师长戚方带着数名副将曹魏、韩玉、庞荣、龙随,在关口迎候方梦华一行。
「教主!」徐明抱拳,朗声道,「独松关已完全接管,宋军辛兴宗部在撤退时未作抵抗,临安城内局势依然稳定。」
「辛苦了。」方梦华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关防,「关内物资储备如何?」
「粮秣充足,军械齐备。」戚方补充道,「此外,西路军石长老已经越过桐庐富阳,正在向临安逼近。」
岳飞听得眉头紧锁,他的视线扫过独松关的军容,不得不承认,这支明教军确实不同于一般的义军。他们的装备精良,队列严整,纪律森严,甚至比许多宋朝禁军还更有战力。
他低声问道:「杭州城内的宋军呢?」
徐明答道:「他们龟缩不出,赵楷的使者多次派人与我军接洽,但我们只做试探,尚未有正式回应。」
岳飞心神一震,赵楷的小朝廷如今尚未彻底崩溃,但他能否在明教大军南进的压力下维持局势,已是未定之数。
入关之后,方梦华亲自安排,将宗泽灵柩安置在独松关的一座庙宇之中,并在庙前设立祭坛,准备举行一场简单却庄重的悼念仪式。
傍晚时分,岳飞换上整肃戎装,亲自率领旧部,在灵柩前焚香跪拜。
「宗公在世时,以社稷为念,以百姓为先。今日弟子护送先生归乡,却不知此大宋江山还能否安然无恙。」岳飞低声道,双手抱拳,额头缓缓抵在地上。
徐庆、张宪等人也纷纷跪拜,低声喃喃,许多士卒亦是热泪盈眶。
方梦华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她心中感慨,宗泽是宋朝难得的忠臣,但他所在的这个王朝已然腐朽,若是宗泽泉下有知,看到南宋苟且偷安、风雨飘摇的局势,不知会作何感想。
临安城内,士绅百官噤若寒蝉,街市萧条,百姓躲在家中不敢外出,城墙上的守军虽仍披甲执戈,却个个面色灰败,士气低落。
城外三面旌旗飘扬,明教西路、北路、舟山三军合围临安,只有东南方向的候潮门水路尚未封锁,但此时的临安已成孤城,援兵绝无可能。
宇文粹中站在宫城内,透过御书房的窗棂远望北方城头,喃喃道:「天亡我宋室……天亡我宋室啊……」
独松关中,西路军军长石生与副将方成英步入大帐,向方梦华行礼。
石生拱手道:「禀教主,西路军按照战略部署,自富阳一路南下,仅用十几日便彻底控制整个两浙路,临安已被我军团团包围。」
方梦华微微颔首,目光转向方成英:「损失如何?」
方成英抱拳:「禀教主,此战打得极顺利,两浙百姓对明教军并无敌意,甚至许多地方乡兵地主主动献城。与故圣公起义时不同,这次我们不只是攻城,更在进城后迅速接管政务、安抚百姓,确立地方秩序。如今两浙各州府已恢复税赋征收,粮仓、库银、民生事务均已步入正轨。」
方梦华听后,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她很清楚,当年方腊败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战线拉得太长,却无稳定后方支撑,而这次她要做的,不只是夺取,而是建设。
「很好。」她轻轻敲着案几,「既然如此,临安就不必攻打了。」
石生微微一怔:「不攻城?」
方梦华嘴角微微上扬:「临安的赵楷并非赵宋正统,他手下不过一群摇尾乞怜的废物。我们不需要刀兵相见,只需把本座的大纛立在凤山门外,他自会明白该怎么做。」
石生和方成英对视一眼,同时露出会心一笑。
岳飞站在帐外,远远望着这座山河破碎的都城。
他知道赵楷不过是赵佶宠爱的皇子,根本无力执政,南宋真正的行在早已迁往江陵。但临安毕竟承载了太多的记忆,它是大宋在南方最繁华的城池,是无数读书人魂牵梦萦的天堂城,如今却成了瓮中之鳖。
方梦华走到他身旁,淡淡道:「岳师兄,你是不是心里不好受?」
岳飞沉默片刻,缓缓道:「临安虽非朝廷正统,却终究还是宋土。看到它被围,我心中难免……」
方梦华轻笑:「你该习惯,未来这样的事还会发生很多,不过师兄放心,我不会把赵家人怎么样的。」
岳飞皱眉看向她:「师妹真要取代赵氏?」
方梦华目
光深邃,轻声道:「我取代的,不是赵氏,而是这个腐朽的旧秩序。」她转过身,遥指凤山门方向:「明日,我们便去立纛。」
临安皇城,文德殿内烛火幽暗,映照出一张张愁眉紧锁的脸庞。赵楷端坐御座,目光游移,脸上尽是惊惶不安。这座宫殿本该是天下权柄的象征,如今却更像是一座笼中困兽的囚笼。
殿内百官神色各异,有人低头不语,有人偷偷打量四周,心思各异。高俅、宇文粹中、张九成等人站在殿前,等待嘉兴皇帝的最后决断。
赵楷咬着牙,目光扫过满朝文武,最终还是缓缓叹息了一声:「众卿可有良策?」
无人回答。所有人都清楚,明教三军已经团团围住临安,城中粮草不足,援兵无望,形势早已无可挽回。
赵楷捏紧扶手,低声道:「朕已决定,明日出城,向方梦华请降。」
话音落下,殿中众人尽皆低头,没人再做任何反驳。
宇文粹中上前一步,恭敬道:「官家英明,魔教贼人不过是乱臣贼子,必然也需要一个名义来安定天下。官家若能主动示弱,或许能为赵氏留下几分颜面。」
赵楷面色复杂,低声道:「朕……朕还能活着吗?」
宇文粹中躬身答道:「老臣定护官家周全。」
赵楷苦笑,似信非信地看了他一眼,最终挥手道:「罢了,退朝吧……」
朝会散去,高俅满面苍白,缓缓走回府邸。
他曾在徽宗朝不可一世,手握重权,纵横庙堂,但如今,他却成了人人喊打的丧家之犬。他很清楚,方梦华统率的明教并非寻常反贼,他们有纪律,有组织,甚至与北方的京东河东等绿林会势力互通声息。而自己当年在河北京东镇压这些明教盟友时,所造下的血债不可胜数。
「方妖女怎么会放过我……」
他坐在书房中,喃喃自语。
门外仆人来报:「高太尉,宫中有圣旨,召您明日随驾出城。」
高俅闭上眼睛,轻轻一笑,低声道:「不必了。」
他取出一根白绫,在烛火下端详良久,最后缓缓站起,将白绫挂在房梁上。
「太上皇兄弟,老臣先走一步了……」
烛火摇曳,书房内渐渐归于死寂。
宇文粹中回到府中,见族侄宇文琼庆已经披甲待命,顿时满意地点点头。
「明日护送官家出城,你务必贴身随侍。」宇文粹中沉声道,「魔教贼人虽表面言和,但他们未必真的愿意放过赵氏血脉。若局势不对,立刻带官家突围!」
宇文琼庆抱拳:「叔父放心,若贼人有异动,我定护官家杀出重围!」
宇文粹中轻轻点头,眼中透出一丝冷意。他从不相信明教的承诺,赵楷或许已是弃子,但只要他还活着,赵氏的旗号就能继续存在。
「若赵氏覆灭,我宇文一族又何去何从?」
他负手立于堂前,夜风微寒,吹拂着他的衣角。明日,临安将迎来最后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