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蒲多芬
此刻,军营内,一名身披华贵长袍的大食商人正满面笑容地坐在案几前,身旁站着几名随从,鼻梁高挺,皮肤黝黑,显然是远道而来的外国人。
这位大食豪商,正是名震东海的蒲多芬。
「尊敬的将军们,」蒲多芬用生硬的开封官话说道,脸上堆满笑容,「感谢明教的仁义,我们这些商人才能安稳做买卖,特奉上一整船椰枣,以表敬意。」
他拍了拍手,立刻有仆人送上精美的漆木盒,揭开后,里面满是晶莹饱满的椰枣,散发着甜美的香气。
熊志宁、廖公昭、黄昊三人对视一眼,暗觉这大食商人果然豪气。
蒲多芬见他们面露喜色,笑着继续道:「三位将军,我听闻贵军神兵利器无双,尤以火器称霸战场。我大食商队愿与明教军做笔交易……」
熊志宁挑眉:「哦?什么交易?」
蒲多芬竖起一根手指,笑道:「一船石油,换一桶火药。」
此言一出,三人微微一愣。
「石油?」廖公昭若有所思,「你们大食人拿这东西做什么?」
蒲多芬哈哈一笑:「石油可炼灯油,可制燃料,我大食匠人已试验多次。更何况,贵军既然能造出火器,必然知晓石油妙用。」
三人对视一眼,均觉划算。
火药珍贵,但这次南征,面对的不过是闽南、广东的宋朝厢军,普通冷兵器足够应付,火绳枪和震天雷反倒成了负担。更何况,石油的价值不言而喻,未来或许还有大用。
「除此之外,」蒲多芬眼睛微眯,压低声音道,「我还愿意高价收购贵军的火绳枪、震天雷、火箭,价格定让三位将军满意。」
黄昊忍不住皱眉:「蒲商人,你收购这些火器,是要卖去何处?」
蒲多芬坦然一笑:「自然是转卖给大食各国,甚至波斯、天竺。我大食商人重利,不问是非。」
熊志宁沉吟片刻,终是笑道:「好,既然蒲商人如此有诚意,这笔生意,我们就做了!」
翌日,明教军秘密押运军械至泉州港口。
整整三百杆火绳枪、二十桶火药、五百枚震天雷,以及数百支火箭,在一船船货物中悄然装载上蒲多芬的商船。
而作为交换,蒲多芬则奉上满满一船石油,还有大量黄金、香料、珠宝,以示诚意。
望着渐行渐远的大食商船,熊志宁摩挲着下巴,笑道:「这一趟,赚大了。」
廖公昭却若有所思,低声道:「但愿这些火器,不会哪日落到敌人手里。」
黄昊叹道:「至少在我们眼下的战场,火器已经不重要了。」
三人同时望向西南方——那里,是潮州、是广南东路,是接下来的战场。
夜幕低垂,泉州城内一片静谧。
蒲多芬的庄园位于港口附近,院墙高耸,门口站着几个全副武装的护卫,手按弯刀,目光犀利地扫视着四周。自明教军入城后,治安虽得以维持,但蒲多芬从不相信任何异族的承诺——唯有力量和财富,才能保证他的安全。
庄园深处,一间密室之中,灯火微明,空气中弥漫着乳香和没药的香气。
蒲多芬身着白色长袍,脱下金丝绣边的外衣,赤足跪拜于一块精美的波斯地毯之上。他转身面向西方,缓缓举起双手,对着那个他一生信仰、却早已无法归返的圣地——耶路撒冷。
他默默祈祷,双唇翕动,念诵着故乡的语言:「???????????????????????????????????……」
他虔诚地叩拜三次,额头贴地,心潮翻涌。
二十九年前,那些自称「基督勇士」的法兰克人席卷而来,攻破了他的家乡——圣城耶路撒冷。阿尤布家族的祖先们曾在此统治,阿拉伯人、犹太人、东方基督徒在这里共存,而今,一切都化为乌有。
他记得那一天的惨剧。
十字军攻入城门,砍杀、纵火、掠夺,安拉的子民被驱逐、妇孺遭屠戮,而圣殿的圆顶清真寺,被改成了他们的教堂。一个自称「耶路撒冷国王」的野蛮人(鲍德温一世),登上了他的祖辈们曾经统治的高台,宣布这里再无清真之地。
于是,他被迫踏上流亡之路。
他从大马士革到巴格达,从波斯到天竺,从占城到广州再到泉州。二十九年的漂泊,他见过无数伟大的国度,也见过无数衰败的帝国。他以商贾之名四处求生,但内心深处,却始终燃烧着一个信念——终有一日,他要助圣城重归那真正的主。
而如今,机会终于来了。
东方的拜火教崛起,他们自称明教,信仰的源头甚至可追溯至波斯的琐罗亚斯德,而这个新的教派,竟然掌握了一种可怕的巫术——会爆炸的黑色粉末。
三年前舟山军攻克厦门岛消灭泉州水师那一日,他亲眼见过明教的火器。
火铳铁炮喷吐烈
焰,震天雷炸开城墙,火箭拖着长长的焰尾落入敌阵,掀飞士兵的血肉……这等杀戮之术,若是运往大马士革,若是为大食诸国所掌握,谁还能挡住他们的复仇之剑?「安拉啊,赐予我智慧,让我成为大食之光。」
蒲多芬缓缓起身,目光坚定。
他已经在商船上安排了最机密的货舱,满载着火绳枪、震天雷、火箭、黑色爆炸粉末。只要这批货能顺利运回大马士革,他蒲多芬将成为大马士革的英雄,被世代铭记。
他的名字,将在宣礼塔的祷告中被吟诵。
他的财富,将被苏丹加封为公爵之荣。
他的后裔,将不再是流亡者,而是耶路撒冷光复之战的缔造者!
想到此处,他嘴角微微上扬,披上外袍,走出密室。
夜色之中,他看见港口的方向,远方的海面上,点点灯火闪烁,几艘大食商船正悄然准备启程。
他的命运,即将改变。
而另一边,吕师囊快马加鞭,将军中将领私卖军火之事急报金陵。
此事非同小可,明教的火器乃军中重器,岂能随意外流?尤其是这些胡商远道而来,背景复杂,谁知他们会不会把这等利器卖给未来的敌人?
然而,回信很快从金陵送达,信上只有几句话:
「交易本身无碍,此番易货,我军并未吃亏。但军纪不可废,私自倒卖者,严惩。」
吕师囊盯着这封简短的回信,皱紧眉头。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圣姑竟然不在意军火外流?
他满腹疑问,却不敢违逆方梦华的圣火令,当即将熊志宁、廖公昭、黄昊三人召集至福州的帅府议事厅。
议事厅中,气氛凝重。
熊志宁等三人皆低头不语,面色各异。
吕师囊缓缓环视一圈,冷声道:「你们可知罪?」
熊志宁抱拳,沉声道:「属下知罪。」
廖公昭拱手:「确是属下大意。」
黄昊叹了口气:「军长,我等并非要抗命,只是胡商开出的价码实在划算。」
吕师囊厉声道:「军令如山!再划算的买卖,也轮不到你们私下决定!」
三人皆默然。
吕师囊敲了敲桌面,沉声道:「圣姑已知晓此事,她的意思是,交易可以,但私自倒卖者必须受罚。」
三人闻言,脸色微变。
吕师囊继续道:「你们三人,各领一百军棍,罚俸一年,军中示众,以儆效尤。」
熊志宁等人相视一眼,终究不敢反驳,皆拱手领罚:「属下领命。」
吕师囊见他们态度端正,才稍微缓和了脸色,道:「此外,胡商的背景如何,可曾探查清楚?」
廖公昭拱手道:「那蒲多芬自称是大食国大马士革府来的豪商,在泉州经营多年,与宋朝官府、海商多有往来,此番以石油换取火药,应非有恶意。」
吕师囊微微颔首:「但也不可掉以轻心,着人盯紧他的商队,看看他们的货物运往何方。」
黄昊犹豫了一下,低声问道:「军长,教主既然不反对交易,是否意味着……日后此类买卖可以继续?」
吕师囊目光深邃地看了他一眼,淡淡道:「你觉得圣姑为何不反对?」
黄昊一怔,熊志宁皱眉道:「这批火器,终究是要流入大食之地……教主莫非是想借此影响西方战局?」
吕师囊缓缓点头,语气低沉:「圣姑向来谋划深远,既然她认为可以卖,那必有其用意。」
他站起身,望向远方:「你们只需记住,军纪不可废,火器流向必须掌控在我们手里。至于未来如何,我们看着便是。」
九月的金陵国会大厦,方梦华批阅完吕师囊的奏报,合上书卷,靠在椅背上,目光微微闪动。
她的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低声道:「十字军东征正如火如荼,若大食人提前掌握火器,或许能加快历史的进程……」
她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那些熟悉的历史画面。
本该数百年后经历黑死病和君士坦丁沦陷,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开始文艺复兴,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的航海家们才会掀起大航海时代探寻东方,如今,她是否能提前推动这个世界的变革?
她嘴角微微一扬,轻声呢喃:
「中世纪的黑暗……或许,能更早结束呢。」的黑暗……或许,能更早结束呢。”的黑暗……或许,能更早结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