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承州薛庆
「南北皆有战事,恐怕我们这承州是被挞懒大帅舍弃了。」完颜彪苦笑,目光扫过城外渐渐荒芜的田野。
然而,他未曾想到,风暴正在向承州逼近。
此时,城外的林间,一支千余人的骑兵队正隐蔽集结。他们个个身穿皮甲,腰挎弯刀,身后大旗上书「薛」字,正是流窜至此的西北马贼首领薛庆与他的亲信喽啰。
薛庆一身劲装,披着油布斗篷,坐在马上观察远处的承州城。他的副手焦三低声问:「大当家,咱们真的要动这座城?万一金狗的援军来了怎么办?」
薛庆冷笑一声:「援军?十万金兵全堵在扬州和楚州,就算知道咱们来了,难道能有余力再围第三个?这承州就是个落单的肥羊,咱们不宰,岂不白白浪费这机会?」
焦三仍有些犹豫:「可咱们只有一千多人,承州虽是小城,可也有五千金兵……」
「蠢货!」薛庆挥鞭指向城墙,「你看清楚了,那些金狗要么是挑粪的老兵,要么是走路都喘的病号。咱们马快人精,一波冲杀,砸开城门,拿下他们轻而易举!」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个个摩拳擦掌。
夜幕降临,风雨渐起,承州城内的金兵早已习惯了这段时间的安逸,城头守卫稀疏,只有少数士兵漫不经心地巡逻。
午夜时分,薛庆率领手下悄然逼近城门。他们用湿布包裹马蹄,减少声音,行动迅速且隐蔽。接近城墙后,数十名马贼悄无声息地攀上城头,将守城的哨兵一一解决。
「开门!」薛庆低声命令。
不一会儿,城门缓缓打开,千余骑兵如洪流般涌入城中。薛庆高声喊道:「杀光金狗,饶城中百姓不死!」
马贼们大喊着冲向金兵驻地。仓促应战的金兵根本无力抵抗,大批士卒在混乱中被斩杀或四散逃窜。短短一个时辰,薛庆便完全控制了承州城。
第二日清晨,薛庆召集全体部下与城中百姓。他站在城头,大声宣布:「自今日起,承州城归我薛庆所有!城中百姓听着,只要服从我薛某规矩,不助金狗,洒家保你们家宅平安;若敢通敌,杀无赦!」
百姓见金兵已被尽数驱逐,纷纷拜服。薛庆露出得意的笑容,转身对焦三道:「你马上去扬州方向联络方梦华,告诉她薛某为她断了金狗的后路!咱们要做的,是借她的东风,彻底在淮东站稳脚跟!」
焦三点头,立刻安排信使出发。而薛庆则开始召集人手整修城防,调配物资,为下一步扩张计划做准备。
楚州城内,安抚使赵立正坐于书房,神色凝重。他的幕僚顾思远开口道:「赵安抚,南面承州已然易主,那薛庆虽为马贼出身,却行事果断,数百骑竟能夺城,这等人不可小视。」
赵立轻叹:「如今楚州被金军围困,虽能勉力支撑,但粮草日益短缺。若能招揽这支人马,共抗金贼,或许能解我楚州之危。」
顾思远点头:「大人所言极是。然而薛庆本为贼寇,骄横跋扈,若仅以官职相诱,恐怕难以动摇其心。」
赵立沉吟片刻,忽然一拍桌案:「薛庆虽武勇过人,但听闻承州文吏尽失,城中难免混乱。我楚州正有一位博学之才,或可使他心服。」
「主簿国奉卿?」顾思远顿时明白了赵立的意图,「此人品行端方,又擅辞令,确是上佳人选。」
赵立点头道:「正是此人。我命国奉卿即刻启程,带上粮草数车,以安抚之意前往承州。若能劝降薛庆,此功当属国主簿!」
两日后,国奉卿带着数十名随从与三车粮草抵达承州城外。城头上,薛庆远远望见,一身青衫、手执折扇的国奉卿在风中颇显儒雅气派。
「薛将军!」国奉卿高声喊道,「楚州安抚使赵立命我前来,欲与将军共商大计!」
薛庆眯眼看着这个书生,冷笑道:「书生能有何大计?莫不是来劝我跪下受招安吧?」
「薛将军差矣!」国奉卿昂首说道,「楚州孤悬于淮东,而承州又处险要。将军若愿为大宋效命,安抚使定会以礼相待,共谋抗金大业。」
薛庆挥手道:「放他进来,倒要听听这书生有何妙计。」
国奉卿被引入承州城,薛庆设下酒宴招待。他虽粗豪,但心机深沉,酒过三巡,方才试探道:「国主簿,赵立派你来,怕不是只为送粮草这么简单吧?」
国奉卿微微一笑,沉声说道:「将军英勇夺下承州,功盖一方。然而,光有武力还不足以守住此地。将军手下虽勇,终究人数有限。倘若金兵回援,城池岂能长保?」
薛庆脸色一沉,却未打断国奉卿的话。
「反观楚州,有兵有粮,更有彭城猛虎赵安抚使坐镇。若将军愿与楚州联合,我等愿奉将军为承州守将,协同抗金,定能成就一番功业。」
薛庆放下酒碗,冷冷道:「听起来很好
,可为何总觉得是让洒家当赵立的属下?」国奉卿并未慌乱,继续说道:「非也!安抚使大人早已奏请朝廷,承州若能归顺,将军可领‘承州兵马都监’之职。届时,将军虽受朝廷节制,却能独领承州一方,非但不需听命于赵立,甚至还可调动楚州兵力,共抗外敌。」
薛庆哈哈大笑,拍案而起:「国主簿,这般话术虽妙,却当洒家是三岁孩童吗?这‘兵马都监’看似威风,实则不过是个摆设!」
薛庆忽然目光一转,低声问道:「国主簿,听闻赵立近日与金人暗通款曲,不知此事可有真假?」
国奉卿脸色微变,却很快镇定下来:「将军莫听谣言。赵相公虽为安抚使,但始终心系社稷,与金人合作绝无可能。」
薛庆冷哼一声:「若果真如此,为何割地议和的圣旨上写着‘北人归北’?莫非赵立也是这份议和的支持者?」
「将军!」国奉卿语气一沉,「当今天子被奸臣所误,此等屈辱之事,非忠臣所愿。安抚使大人正为此事愤慨不已,才决意联合各路义军,挽救大宋于危难之中!」
薛庆没有再言语,举杯一饮而尽,起身道:「国主簿一路辛苦,今晚便在城中歇息吧。我会好好考虑你的提议。」
入夜,薛庆召集亲信议事。他坐在椅中,脸色阴沉:「赵立这老狐狸派个书生来劝降,还给洒家画了个大饼,诸位以为如何?」
焦三冷笑:「大当家,咱们若真归了赵立,他会不会趁咱们松懈时动手剪除咱们?」
另一人说道:「可若不归顺,金兵回援时,我们又能守多久?」
薛庆眯起眼睛,缓缓道:「暂且假意答应,但不能完全信他。命人加紧修缮城防,同时派探子盯紧楚州,若赵立真敢与金人勾结,我薛庆绝不会放过他!」
承州内,表面上薛庆对国奉卿的招安表示考虑,实则暗中紧张备战。楚州方向,赵立正等待国奉卿带回消息,试图借此将薛庆势力纳入掌控。而金兵在扬州和楚州的围困仍在持续,承州的这一场风云,将成为淮东战局的关键变数。
承州城,夜色深沉,薛庆正与亲信商议下一步策略,忽然探子来报:「禀报大当家,山阳漕帮二当家关弼求见,自称奉江南明教之命,有要事商议。」
薛庆挑眉一笑:「明教的人倒是来得快。走,看看他们有什么好戏唱。」
关弼被引入堂中,他四十出头,身材魁梧,眉宇间透出精明之色。他双手抱拳道:「薛大当家,关某冒昧来访,还请海涵。」
薛庆哈哈一笑,端起酒杯示意:「漕帮可是这条运河的老主,今日肯登我承州寒舍,实在是蓬荜生辉。关当家此来,所为何事?」
关弼微微一笑,直入正题:「薛大当家既然夺下承州,想必也看出这淮东运河一带,如今已是风云际会之地。江南明教势力虽尚未正式明牌反宋,但大明新朝起于江南,却已是不争之实。」
薛庆点点头:「嗯,江南的明教这几年是有点名头,但也不过是打着抗金的旗号壮大自家罢了。听说你们绿林规矩不错,北方各路加入绿林会的兄弟都能分到钱粮,洒家倒想问问,这事可是真的?」
关弼笑着摇头:「大当家说得没错,也不全对。明教的确愿意供钱粮,但只给那些愿意共抗金贼、同建大业的人。至于那些尸位素餐、无意为百姓出力的旧官吏,或是见风使舵的墙头草,教主早已命人清理干净。」
薛庆冷笑道:「如此说来,你们是打算让所有人都归顺你们明教了?」
关弼并不退让,声音铿锵有力:「薛大当家,您是北方绿林出身,想必也知道‘守江必守淮’的道理。如今明教既然起兵,江南的局势早已不同于往昔。」
他顿了顿,语气越发郑重:「陆长老带领明教军队重创了侵入江阴和润州的金兵,如今正围困扬州,准备反包围歼灭南下的十万金军。若此战告捷,北伐夺下淮东便是顺理成章之事。」
薛庆眯起眼,盯着关弼问道:「那你们的意思是,洒家这承州要么投靠明教,要么等着被当成敌人?」
关弼摇头,笑道:「大当家误会了。我们明教向来以义字为先,不会逼迫任何人。但大当家要想清楚,如今江南已经大乱,宋廷的天子赵构已是自身难保,朝廷的诏令到了淮东更是无人理会。楚州的赵立不过是个弃子,他能给你的,只有被金军和明教夹击的困境。」
薛庆抿了一口酒,不动声色地问道:「若洒家答应归顺明教,你们能给洒家什么?」
关弼微微一笑:「粮草、兵器、人手,只要是大当家守住承州需要的,我们明教都可以提供。但更重要的是,将来明教北伐,若能夺下淮东,大当家可依功受封承州总兵,成为明教麾下的封疆大吏,这岂非胜过在乱世中自立一隅?」
薛庆听到这里,心中一阵冷笑。他表面上不动声色,端起酒杯道:「关当家此番远道而来,实在辛苦。今日天色已晚,不如就在承州歇息一夜,明日洒家再给你一个答复。」
关弼起身抱拳:「大当家如此厚待,关某不胜感激。」
关弼离去后,薛庆召集亲
信议事。他面色阴沉:「明教的胃口可真不小,竟想让咱们为他们当先锋打头阵。」焦三低声道:「大当家,这明教如今势头正猛,咱们若贸然拒绝,怕是日后难有好果子吃。」
另一人说道:「可咱们若真投靠了他们,岂不是成了他们的附庸?」
薛庆冷哼一声:「狗屁的封疆大吏,明教只不过想拿咱们的命去铺他们的路罢了。去查清楚他们在楚州和扬州的兵力部署,再看赵立那边的反应。咱们承州虽然小,但在这乱世中,可不能轻易站队!」
另一边,关弼回到漕船,随行的明教弟子问道:「关二爷,您觉得薛庆会答应归顺吗?」
关弼淡然一笑:「薛庆是个聪明人,越是聪明,就越难劝服。但咱们明教大势已成,他就算不归顺,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他顿了顿,目光深沉:「教主有令,守江必守淮,承州虽小,却是连接楚州和扬州的关键。无论薛庆的态度如何,只要明教的北伐计划顺利展开,他就没有拒绝的资格。」
承州城上空飘扬起薛庆的旗帜,成为连接扬州与楚州之间的一颗新棋子。这座小城虽不足以撼动全局,却像一颗火星,预示着更大的战火将燃遍淮东。
扬州府衙内,完颜宗望听闻承州失陷的消息,怒拍案几:「这些南蛮真是胆大包天!传令,务必收复承州!」
然而,他却低估了薛庆的狡猾与顽强,更低估了淮东地区即将掀起的腥风血雨。
承州局势风云莫测,薛庆表面上假意与明教周旋,实则暗中试探各方力量。而明教则凭借强势的军事行动和精密的布局,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场关于承州的争夺战,注定将成为乱世中各方势力角力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