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八章 赶尽杀绝

可李狗蛋却觉得脸发烫,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紧紧攥着衣角,不知该如何回答,毕竟当时他可是吹了大牛。

“拔旗的功劳是大家的,但你能拔下旗帜,说明你说到做到了。”朱祁钰坐直身子问道:“你想要什么赏赐?”

拔旗虽然是集体干的,但对拔旗的人,总得给点特别奖励,不然以后谁还敢冲在前面?

之前朱祁钰就说过,要是抓到贼头,李狗蛋想要什么他就给什么。

现在正是兑现承诺的时候。

李狗蛋一听,立刻握紧拳头,鼓起勇气抬起头,看着皇帝的脸说:“小人想加入神武卫!”

???

朱祁钰惊讶地看着李狗蛋,笑着问:“为什么?朕可以给你田地,再封个爵位,不是更划算吗?”

李狗蛋发现自己盯着皇帝看,赶紧低下头,小声说:“小人以前吹过牛,就是想进神武卫,现在我也听说了,神武卫立功多,以后想进来更难了。”

“有意思,朕准了。”

朱祁钰听了,忍不住笑出声来。

“你跟朕来。”

朱祁钰没等李狗蛋谢恩,就站起身说道。

他带着李狗蛋来到旁边的院子。

门口有铁栏杆,从外面就能看到里面的情况。

守门的是两个神武卫。

他们看见朱祁钰,挺起胸膛,齐声喊:“陛下好。”

朱祁钰点点头,抬头说:“这是新来的学员,叫李狗蛋,你们应该认识吧。”

守卫只是瞥了李狗蛋一眼,就说了句:“认识。”

“开门。”

在朱祁钰的命令下,大门缓缓打开。

李狗蛋跟着走进去,走在平整坚硬的水泥路上,两边是明显移植过来的树,还没长出新叶。

不过李狗蛋能想象,如果树木茂密起来,这条路就会被遮住,形成一个像门洞一样的长廊。

再往前走几步,就听见喊声。

“立正!”

“稍息!”

朱祁钰绕过中间的建筑,带李狗蛋来到。

原本冷冷清清的院子,此刻站满了年纪不大的孩子。

“最小的六岁,最大的十六岁,都是神武卫的人。”

朱祁钰笑着说道。

指挥训练的神武卫看到朱祁钰,立刻大声喊:“全体立正!”

这些新来的孩子已经训练过,虽然还不太熟练。

随着孩子们站好,神武卫又喊:“陛下好!”

孩子们清脆响亮地喊道:“陛下~好~”

朱祁钰向孩子们挥手问好:“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同学,李狗蛋。”

介绍完李狗蛋后,孩子们并没有因为他的名字而笑,因为在他们这里,这种名字很常见。

这里没有女孩,因为神武卫不会把女孩送进来。

虽然打仗挺顺利,但还是有人牺牲了。

他们知道,这些孩子将来会成为圣人的武器和保护。

“你当过兵,但年纪还小,文化不够,还得继续学习。”朱祁钰回头对李狗蛋说,“去跟他们站在一起吧。”

李狗蛋深吸一口气,说:“是,陛下!”

朱祁钰看着一张张年轻的脸,问道:“吃得好吗?”

“好~”

孩子们回答。

看着他们红润的脸庞,朱祁钰又问:“穿得暖和吗?”

“暖~”

孩子们齐声回答。

他们穿着制衣坊做的长袖棉衣,圆领,中间有扣子。

“好,很好,你们要好好学习,锻炼身体,以后让所有人都吃饱穿暖。”

朱祁钰不住点头,大声说道。

“是,陛下~”

不管有没有听懂,孩子们都一起回应。

他们的识字和体育老师,是从神武卫中挑选出来的副班长。

对于圣人的命令,神武卫自然毫不犹豫地执行。

目前的情况,朱祁钰没办法给他们最好的教育,其他学校也一样,男老师是他向于谦要的。

现在,各个学校里没有寒门子弟,全是真正的农民。

安顿好李狗蛋后,朱祁钰说了几句话就离开了。

随着“千金买清倌儿”的消息传出去,王府外面经常能看到戴着面纱的女子在转悠。

但敢走进王府的人,一个都没有。

回府的路上,朱祁钰站在门口看了几眼,叹了口气,便回府去了。

战后的京城整体还算平静,伤员和死者的抚恤金也陆续发了下来。

现在京城最热闹的是复工复产。

今年冬天,农民不用再去砍树了,因为树早就被砍光了,朝廷让各县官员负责发放柴火,按人头领取。

没活干的农民,朝廷也不会让他们闲着。

不管是关隘,还是通州到京城的运河,都要开始修建。

这些工作都有钱可赚。

不过那些跑出去又回来的人心里却很不爽。

原因很简单,之前朱祁钰花了很多钱,直接把西城那边全都买了下来。

建了织布坊和学堂,剩下的地方还有很多,而且这里是郕王府所在地,地价随着朱祁钰的名气一路飙升。

可问题是,地契全都在朱祁钰手里。

以前这里都是低价交易,朱祁钰也没想过要炒地皮,只是这些房子和地空着怪可惜的,再加上秋收之后农闲时节,不如就利用起来。

西市每天都在闹腾,最特别的是马顺,被砍头前还在喊“吾皇”。

朱祁钰听到这个消息,愣了一下,最后只能苦笑着摇头。

至于太后之间的争执,最终还是闹到了朝堂上。

朱祁钰揉着太阳穴,听章文一个劲儿地说个不停。

孙太后是皇帝的正妻,而吴贤妃呢?

不过是个侍女,因为得到皇帝宠爱,皇帝死后才被认可,身份自然比不上正统的孙太后。

还有人甚至说吴贤妃是汉王的侍女,是罪臣的女儿,所以一直养在宫外。

正是因为这个,才闹到了朝堂上。

问题的关键,其实就在于朱祁钰赐死了夷王。

如果夷王是太上皇,那孙太后再加个尊号,自然还是高过吴贤妃一等。

但现在夷王死了,孙太后和吴贤妃的位置就变得尴尬了。

母凭子贵,按理说吴贤妃当太后也是说得过去的,那孙太后呢?

“贤明仁孝,伦序当立,已遵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于宗庙,请于皇太后。”

当章文说完,朱祁钰才开口问道:“说完了?”

章文听了有些惊讶,赶紧说:“陛下,臣……说完了。”

“那请太后、德王和周氏进殿。”

朱祁钰随即说道。

章文猛地抬头看向皇上。

事情其实很简单,但这些人偏偏喜欢把简单的事弄复杂。

太后是夷王的生母,德王是夷王的儿子,至于周氏,根本不用提。

皇家的私事被拿到朝堂上,还牵扯到圣人,这背后想的可不是现在,而是以后。

大臣们都低着头,安静无声,只听见朱祁钰趁着大家还没到齐的时候问道:“除了礼部尚书章文,还有刚才那几个御史,如果还有问题,都提出来吧。”

奉天殿里,只有皇帝的声音回荡着。

这可不是嘉靖帝,内阁里只有一个于谦,是皇帝的得力助手,而且还是个有能力的帮手。

从一开始,于谦就一直沉默不语,毕竟这是皇室内部的事,他自然不好插嘴。

一直在慈宁宫待着的孙太后,这次终于有机会出来了。

不过这次她被请到了奉天殿。

和以前不同,这次朱祁钰坐的位置比她还高。

孝顺是一回事,皇权又是一回事。

当听说朝臣拿太后的尊号做文章时,孙太后只是苦笑着。

如果是她,她绝不会这么做,不是因为别的,只因为德王。

那是夷王的后代,而朱祁钰并没有赶尽杀绝。

现在,不就是在逼着皇帝把事情做到极点吗?

孙太后坐在皇帝下方的台阶上,眼神里带着一丝冷笑,盯着章文。

她可是皇室的主母。

等皇帝说完话后,孙太后才开口:“这些小事,听陛下的安排就行,臣妾不敢多说,但请陛下让臣妾见见自己的孙子。”

她看着跪在地上的朱见深,眼里满是温柔。

她甚至愿意拿自己的命换朱见深的命,只求皇帝能给夷王的后代留条活路。

“德王朱见深,起来吧,你喜欢吴奶奶吗?”

朱祁钰点点头,望着跪着的小孩。

虽然跪着,但那双大眼睛一直在偷偷看他。

“喜欢!”

朱见深站起来,大声回答。

“你过来,到朕这儿来。”

朱祁钰招了招手,但朱见深却回头看向周氏。

“周氏,你也起来,去太后那边。”

看到这情形,朱祁钰又说了一句。

朱见深看了看,眼睛一亮,笑着跑到了朱祁钰身边。

整个奉天殿以台阶为界,上面是皇室,

章文心里明白,事情不对劲了。

只见朱祁钰把朱见深抱起来,指着章文说:“这个人挑拨我们之间的关系,你说该怎么办?”

听了这话,朱见深皱了皱眉,想起自己每次犯错都被叔叔打屁股,便小声说:“打屁股!”

“好,就打屁股。”

朱祁钰摸了摸朱见深的头,然后看向孙太后:“太后掌管慈宁宫,朕没意见,但吴氏是朕的生母,对太后有什么错?”

“没错。”

孙太后点了点头。

“还有刘兴、庄鸿、苏浩……”

朱祁钰念了一串名字,每念一个,那些人就抖一下。

“之前朕没追究你们让家人南下的事,现在却敢侮辱朕的生母,要是不惩罚,那你们眼里还有朕这个皇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