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足以应对一般情况
当他带领众人抵达桑海,来到小圣贤庄,便见到了在藏书阁中阅读群书的焱妃。
“没想到你对这些内容如此感兴趣!”林天看着久未谋面的焱妃,平静地说道。
焱妃并未向林天解释原因,只是轻声说:“只是觉得生命有限,应当多学一些知识。”
林天对此观点表示认同,点了点头。
随着林天来到桑海,焱妃也没有继续留在小圣贤庄的藏书阁,因为蜃楼即将启航。
林天、大司命、少司命、小衣、紫女、端木蓉、念端,以及一些随行的阴阳家成员,这是阴阳家这边随林天出海的团队。
除了阴阳家,墨家也派出了荆轲和一些精英成员随行,他们将负责驾驶蜃楼。
普通的墨家成员跟随林天出海并无异议,但在林天见到荆轲时,一个小孩却先一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就是你建议建造那艘大船,父亲为了帮助你,所以才要离开我吗?”小孩年纪虽小,却有着一股勇气,直视林天,直接向他发问。
“天明!”
听到儿子的话后,荆轲急忙开口,斥责他。
林天却示意荆轲不必动怒,他看着小孩问道:“你叫天明?”
“没错,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荆天明是也!”也不知道是跟谁学的,这么小的孩子,却有一股匪气。
林天最初听到对方的名字时,产生了一些兴趣,但在听到这番话后,兴趣立刻消失了,“荆轲,看来你儿子欠教训啊!”
荆轲深表同意地点了点头,“确实欠教训!”
一边说着,还没等天明说些什么,他一把拉过天明,将他带到一旁。
随后,便传来天明的痛叫声和荆轲的训斥声。
“你是谁的小爷啊?”
“年纪轻轻不务正业,竟然模仿街头混混,看来我之前的态度还是太宽容了!”林天听到这些议论,脸上不禁露出了一抹轻微的笑意。
林天与天明这位原作中的主角首次相遇并不和谐,一开始,天明因为挑衅林天而被荆轲狠狠教训了一顿。
后来,公孙丽姬得知此事后,在荆轲教训完天明之后,也对他进行了一番严厉的训斥。
很难想象,像公孙丽姬这样温柔的女子,在教育孩子时竟会如此严厉。
那件事之后,天明显得规矩了许多,但林天还是能从他的眼神中捕捉到一丝怨恨。
事实证明,他与原作中的主角似乎性格不合,可能是因为他的存在已经彻底改变了这个世界的所有情节,导致天明失去了天命之子的身份,因此天明才会如此不满。
然而,在这件事之后,荆轲主动找到林天,向他道歉:“请国师恕罪,荆轲未能妥善教导儿子,让他冒犯了国师!”
林天摆了摆手说:“没关系,不过是孩子的话,我没必要和小孩计较。
倒是看他的年龄,似乎到了该找老师的时候了。”
荆轲点头表示同意:“国师有所不知,我确实曾尝试为他寻找合适的老师,但那孩子顽劣,一般人恐怕难以管教。”
“既然如此,不如我为你推荐一个人选如何?”林天想到了一个有趣的主意,对荆轲说。
“哦?是谁?”
“伏念!”
“伏念掌门?”荆轲听到林天提出的人选后,显得非常惊讶。
“怎么?不可以吗?还是你认为他是儒家的人?”林天问荆轲。
荆轲摇了摇头,“那倒不是,即便我是墨家的人,对伏念掌门也有所了解,知道他治学严谨。
只是,他作为儒家的掌门,真的愿意收这个孩子为徒吗?”
“如果你愿意,我可以为你写一封信。”林天继续说道。
荆轲没有犹豫,立刻回答:“既然国师愿意帮忙,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尽管他作为墨家的候选人,将儿子送到儒家掌门那里学习似乎有些奇怪,但反过来想,儒家掌门成为自己儿子的老师,这本身就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荆轲自然也不想错过。
伏念治学严谨,将孩子交给他教导,或许能够磨炼一下他的性格。
荆轲在短时间内考虑了很多。
而林天脑海中想的,则是原作小说的情节,在原作小说中,荆天明的第一个老师,正是伏念!
将天明推荐给伏念,也算是他的一点小趣味。
即使即将乘坐蜃楼出海,但在出发前,林天还是用几句话就将荆天明这位原作中的主角安排得井井有条,他写了一封信,交给了荆轲。
荆轲将书信交予公孙丽姬,待他远航离去,公孙丽姬将携荆天明赴咸阳。
荆轲期盼归时,家中少年能有所改变,不再如此顽皮。
林天在小圣贤庄稍作逗留,主要与荀子交谈几句,因山庄简单,无甚可游,便离开,前往山脚下的有间客栈小住数日。
这几日,庖丁竭尽所能,为林天烹饪各式佳肴,林天亦享受了一番。
一旦登上蜃楼,恐怕海鲜将吃到厌烦。
当然,他亦可选择不食。
然而,林天终究难以抗拒食物的诱惑,即便他已具备辟谷之能,但品尝美食,乃人之乐趣,不易舍弃。
处理完诸多杂务,他方有闲暇登上蜃楼。
蜃楼泊于桑海近海,自建成以来,经公输家、墨家多次调试,确认能横渡王阳后,方通报咸阳。
焱妃至桑海已久,她所做之事,便是将扶桑神树移植至蜃楼之上。
扶桑神树乃神奇之木。
其生命维系非水源土壤,而是阳光。
换言之,即便将此树自土中掘出,只要有阳光,它仍能存活。
乘船向蜃楼行进。
与原著中能载数千人的蜃楼相比,此蜃楼并不宏伟,毕竟林天无意携众多人出海,亦无需五百童男童女。
非为祭祀邪神,何必带五百童男童女。
此数人已足。
盖因推测仙岛上尚有物需搬运,林天特携阴阳家弟子,这些弟子,加上墨家留下的,协助操控蜃楼者,足以应对一般情况。
若遇非常情况,人多亦未必能解,故无需携众多人。
船至蜃楼旁停下,蜃楼中开一门,一通道延伸而下,如电梯般,公输家与墨家联手所造之巨舰确实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