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扬天下李丽质

第277章 新的四更

【我猜“铜豌豆”的意思是不是形容人性格坚韧啥的啊,像铜做的豌豆一样,蒸不烂煮不熟什么的......】

【楼上说的有点儿道理,但总感觉关汉卿用这个形容自己,没那么简单。.墈′书~君? *首,发,】

【我刚去千度搜了,这“铜豌豆”在元朝的时候好像是形容老狎客的,就是那种经常流连风月场所,经验丰富的人,俗称老嫖客。】

【卧槽,真的假的?那关汉卿这么说自己,口味有点重呐。】

【这么看来,沈歌提出这个问题,又是在给陈立言挖坑啊,估计陈立言也知道什么意思,沈歌明摆着在给他挖坑,而他也知道这是个坑,自然不愿意往里跳,但他不回答又不行,只能直接下播了。】

沈歌看着弹幕上众网友的讨论,笑着说道:“已经有网友说出正确答案了。

没错,在元代,‘铜豌豆’确实常被用来指代风月场中的老手。

关汉卿以‘铜豌豆’自比,实际是表明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

但按照陈教授之前的逻辑,关汉卿这样的大家,是不是也该因为这个自比,而被否定呢?他那些经典的元曲作品,是不是也都该被视作糟粕呢?”

【说到底后面沈歌对那个教授提问不过只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已,是对方一直咬着窑调不放,自作自受!】

【要是陈立言还在,估计得被气得直接背过气去。】

【估计现在正一个人生闷气呢。】

【他不会被气得隔天一大早吊死在学校门口吧?】

【其实我觉得本身今天这场直播讨论会就不该存在,本来《探清水河》好好的一首小曲儿,大家都喜欢听,而且也并没有什么不当的内容,这就够了。谁知道这楠开大学教授突然跳出来横插一脚,大概率要么收了其他人的钱,要么就是为了蹭流量......】

【看完这场直播我只能说沈歌是真的牛,从头到尾的解释都有理有据、天衣无缝,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来,而且还能听懂他话里的意思。如果说有准备稿子的话,能通过这一举动看出他对这场讨论会的重视;

如果没有稿子,之前说的话都是他自由发挥的话,那我只能说他太牛掰了,这份逻辑语言组织能力,太强了,怼到楠开大学中文系教授都说不出话来。】

此时此刻,弹幕一片对沈歌的支持声,即便有看沈歌不顺眼的,或者是某些梅姓艺人的粉丝发言,但很快就被庞大的弹幕给压了下去。

沈歌今晚这场关于澄清《探清水河》是否是文化糟粕的直播,不仅将《探清水河》的对错给解释清楚了,还顺带给观众科普了一遍关于“糟粕”的定义和看法,同时更是收获了大批的路人粉丝。~晓.说·宅, ·庚`新+嶵\全-

【主包好帅,路转粉了。】

【看完了这场直播,不懂就问,这是什么主播?】

【非遗、唱歌、画画、颜值,他都会,总有一个你喜欢的。】

很多人都没听过沈歌这个名字,也不知道他是哪个明星,只是围博热搜词条上有相关内容,抱着吃瓜的心态点进直播间,却没想到欣赏了一出如此精彩的辩论戏码。

就在网友们兴奋讨论的时候,沈歌话锋一转,“今天这场关于《探清水河》的探讨,本来应该是一场理性的交流,但没想到会发展成这样。

其实每一种文化作品,都有它独特的背景和发展历程,我们应该以客观、包容的态度去看待,而不是轻易地去否定和批判。

希望大家以后面对类似的文化问题,都能保持理性和思考,而不是带着偏见的眼光去钻牛角尖......”

【主播还是理性的,从始至终都没有因为对方的污蔑生气,而是一直在耐心地跟对方解释,总结就是凡事不能一杆子打死,要客观看待。】

【那位叫“陈立言”的楠开教授,师德师风不行啊。】

【有些网友觉得对方破防下播了,说不定人家现在正边数钱边偷着乐呢,沈歌这两天的《梨花颂》和《探清水河》树大招风,肯定无意间触犯了一些人的利益,这教授说不定就是被有心人指使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经历今天这个事儿以后,要是再有什么砖家叫兽跳出来污蔑抹黑,也得先在心里好好掂量掂量能不能拿捏住沈歌了。】

......

恭王府博物馆。

正在观看直播的白灵溪有些兴奋地站起身来,“沈歌辩论赢了,爷爷,那个教授见说不过他,直接下播了,哈哈哈。”

白绍礼微微一笑,一副早有预料的样子,“解决了就好,那楠开教授跳梁小丑一个。”

“就是没想到对方能被沈歌怼到下播。”

白灵溪说道。

白绍礼叹了口气,“白天我就说了,这些所谓的专家教授,有很多早就偏离了生活实际,不去依托老百姓的日常去做研究,而是偏要去研究那些无用的东西。

去年有人发表论文研究唐代女子发

髻的高度与社会地位的关系,洋洋洒洒三万字,最后得出结论是贵族女子发髻平均比平民高两寸。_完/夲_鰰?颤¢ \已`发+布_最.欣′彰.劫~”

“这有什么意义?”

白灵溪撇撇嘴。

“意义就是‘课题’、‘经费’和‘名声’......”

说着,白绍礼转头看向窗外渐暗的天色,“沈歌在网上唱京剧、唱京歌、唱燕京小曲儿,能让年轻人知道老燕京的民俗故事;能让很多人知道怎么做毛猴、兔儿爷,能让手艺传下去。可那些教授呢?”

“真正的文化传承,就是手里的窝头咸菜,去思考怎么让人吃得饱,怎么让人吃得好。

而不是像那些捧着显微镜研究绣花针角度的教授,有这闲工夫,还不如去问问菜市场卖鞋垫的老大妈,她们纳的鞋底比这些专家的脸皮还厚实。”

另一边,燕京戏曲学院。

叶文轩关掉了围博,平日里他上网的次数屈指可数,更别说像现在这样一连看了一个小时左右的直播了。

今天从白绍礼那儿听到沈歌的这次风波后,他当即便写了一篇文章支持沈歌,在网上经过一天的时间传播,如今也算是终于尘埃落定了。

只是没想到这小子不仅京戏唱得好,口才也这么好,堂堂楠开大学中文系教授,都被他压制得说不出话来。

“飞鸿,一开始白绍礼跟我说这小子能耐如何如何的时候,我还不信,这才有了跟他的赌约。只是没想到,白绍礼这次还真没吹大话,甚至还有点儿保守了。”

叶文轩抬头对一旁的裴飞鸿说道:“白绍礼当时说,沈歌还未必能看得上咱们学院里的这些学生,现在想想,学院的这些孩子放人家面前,还真不够看!”

“你想让学院里的学生从沈歌身上学点儿真本事,”裴飞鸿开口道,“不,不能这么说,说得好像跟咱们学的都是假功夫一样。你是想让他们尝尝卖票的困难?真正的本事都是在戏台上,观众刁钻的眼里磨出来的......”

叶文轩微微点头,“嗯,现在学院里不少学生,理论知识一套一套的,可真到了台上,面对挑剔的观众,就露了怯。

沈歌有真功夫在身,再加上性子沉稳,不骄不躁,不似一般孩子,学院的学生能在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裴飞鸿笑道:“很少见你这般重视了。”

又是大开绿灯让其借着国戏杯大赛的机会在学院里招人,又是主动撰文在网上为其发声解围,这些年来,他从未见过一直低调教学的叶文轩如此对待一个年轻人。

叶文轩悠悠道:“飞鸿,我们这些老家伙常把薪火相传四个字挂在嘴边,这沈歌和学院里的学生们,就是梨园薪火呐......”

......

虽然陈立言退出了直播间,关于《探清水河》的辩论结束,但沈歌并没有立刻关闭直播,今天这场风波在背后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闹得这么大,他自然也不能辜负了对方的良苦用心,这么大流量可不能就这么白白浪费掉。

一方面明天《探清水河》和《梨花颂》、《琵琶行》的正式版发布,他要宣传预热一下,让这几首歌卖个卖个好价钱。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梨春楼的事,前天叶文轩对他的劝告他并非不清楚,京戏的没落是没有争议的事实,酒香也怕巷子深,更何况在许多人眼里,京戏也没有那么香。

所以必须得造势,必须得尽力拉拢路人成为他的粉丝,只要关注的人多了,愿意试着看一下的人多了,总会像在《国潮惊鸿秀》舞台上时一样,留住一批对京戏感兴趣的人,愿意了解京戏的人。

此时此刻十万加在线观众的直播间,自然不能说下播就下播,白白浪费了这大好的流量。

【吃瓜点进来的新粉,甚至还没听过《探清水河》,主包主包能不能现场唱一下?】

【已经把《探清水河》的直播录屏循环几百遍了,主播能不能再唱一遍,我把它录下来听!】

【臣附议。】

看着弹幕里网友的呼声,沈歌笑道:“《探清水河》的正式版已经录好了,包括《梨花颂》、《琵琶行》。这三首歌明天会正式发布,上线各大平台,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正式版来了,好耶。】

【连上三首歌?沈歌大气!】

【哈哈哈笑死了,刚跟楠开教授辩论完,主播转头就宣布《探清水河》正式版上线。还记得陈立言在他那篇文章里建议下架封杀这首歌,现在非但没下架,反而把正式的端上来了。这下教授要被气死了。】

【你建议封杀,我偏偏上架,气死你。】

沈歌拿过一旁从音乐学院借来的三弦,对直播间众人说道:“既然大家都想听,那我就先在这里给大家唱一遍。”

【卧槽,先行版!】

【原版不是琵琶吗?改三弦了?】

【也是趁着这次直播听上内测版本了。】

“与琵琶相比,三弦的音色更适合这种小曲儿小

调,所以正式版改用的是三弦伴奏。”

说完,沈歌弹起三弦,开口唱道:“桃叶尖上尖,柳叶儿就遮满了天......”

【豪庭,爱听!】

【第一次听,这么好听的歌也能被教授喷?而且这里面哪有低俗内容了?】

【那个教授纯属黑子,故意抹黑而已。】

“一更鼓儿天,姑娘她泪涟涟......”

“二更鼓儿发,小六儿把墙爬......”

“三更鼓儿喧,月亮它照中天......”

沈歌唱完一更二更三更后,紧接着唱出了他新加上的四更。

“四更鼓儿打,明月照窗纱。”

“比翼鸟连理桠,俏脸儿泛红霞啊。”

“大莲哎递出,一方红罗帕呀。”

“帕上绣着比目鱼,莫学浮萍各天涯。”

四更一出,让听过《探清水河》的人都是一愣。

【四更?有四更了?!】

【第一次听《探清水河》的时候,我发现少了四更,就专门去搜了原词,四更内容确实是少儿不宜的内容,不是现在沈歌唱的这一种。】

【说实话有今天的争议纯属那个楠开教授上纲上线,四更的内容我也知道,露骨是露骨了,但沈歌在唱的时候已经把它给删了,而且删了之后对原曲也没什么影响,只能说懂得都懂就是了。】

【我觉得这四更的歌词改得很好,既摒弃了原来不合适的内容,新创作的歌词还符合大莲和六哥哥约会的情景,两人在月下起誓,相约永远不分离。】

【比目鱼成年后它的眼睛集中在一侧,所以在游动的时候需要两条鱼并排而行才能把握方向,这种双宿双栖的生活习性被古人看作夫妻相伴。

和鸳鸯一样,雄鸟为鸳,雌鸟为鸯,传说二者分离,单只鸳鸯会相思而死,所以才有了“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这句诗,我猜测主播应该就是化用了这个。】

【这一句歌词更是隐喻了两人未来的结局啊,一只鸳鸯死了,另外一只也会相伴相随,独留一个人在世上,也确实就像无根浮萍一样了!】

【主播有心了,这样一改,既合理,又不怕某些又蠢又坏的人来挑毛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