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扬天下李丽质

第276章 破防下播

【这给我干哪儿来了,这还是探讨《探清水河》对错的直播间么?!】

【来不及了,就这个直播间吧。,二!八!墈-书/旺~ .勉-废*悦+渎~】

【好一个吟诗作赋。】

【原来古人的诗词也有这样的,辫子竟长在我头上。】

【超管呢,超管在哪里!】

【直播间不会被拿下吧,我还想继续吃瓜呢。】

直播间热度爆炸,弹幕疯狂滚动,沈歌的这番操作看得直播间里的众人和对面的陈立言是一愣一愣的,他这是要干什么?

【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教授不是爱追根溯源么,现在沈歌就把其他例子给他举了出来。】

一连串说了好几首古人写的诗,沈歌故作不懂地向陈立言教授开口问道:“教授,向您请教一下这几首诗分别都是讲的什么意思?”

“哼——”

闻言对面的陈立言冷哼一声,身为楠开大学中文系教授的他又怎能不懂刚才沈歌念的那几首诗的意思,这小子分明是抓住他刚才拿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举的例子不放,故意强词夺理!

“你举的这些都只是个例,拿个别例子来强词夺理,有什么用?!”陈立言皱着眉头,反问道,“倒是你自己,好端端的为什么背这么多艳情诗,是不是你本人就是这样,喜欢低俗,才能记住这些内容,才能唱出《探清水河》这种窑调?!”

“诶——”

沈歌急忙否认,“陈教授,您给我扣的这顶帽子我可戴不起,之所以能记得住这么多内容,无非是专业相关,喜欢看书而已。只是这里面有不懂的地方,所以才说出来向您请教。”

“你......”

陈立言语气一滞。

不给对方说话的机会,沈歌就继续说道:“刚才我念的这些诗句,有出自王实甫的《西厢记》、有冯梦龙的《三言二拍》、有柳永的《蝶恋花》,这几位人物可都是历史上响当当的诗人词人文学家剧作家。

《西厢记》更是一出经典的元杂剧,到现在被改编成了许多戏曲,京剧昆曲《西厢记》、京剧《红娘》、豫剧《拷红》......

还有奉旨填词柳三变,著名的婉约派词人柳永,他最喜欢流连于烟花柳巷,很多经典诗词便是在风月场所所作,死后更是有诸多歌女为其送葬;

提到柳永,就不得不说周邦彦,这位与名女支李师师的关系可不一般,甚至宋徽宗与李师师独处一室幽会时,这位婉约词派的大师,就躲在床底下偷听着二人对话......

柳永、周邦彦,这二位可都是历史上有名的烟花柳巷、风月场所的常客!”

沈歌的语气不卑不亢,既然他向陈立言教授请教了,对方不愿意回答,那他便自己一字一句地说给众人听。/x/i¢a?o~s+h\u~o~g+u,a\i`.`c′o′m!

直播间更是炸开了锅,众人这才反应过来,刚才沈歌突然吟了几句诗,并不单纯只是简单地举例而已,而是把背后的作家诗人也都给挖了出来啊。

【好猛,沈歌这是火力全开!】

【提问:两边哪个是楠开大学中文系教授。】

【这陈立言的脸都黑了。】

【陈立言作为中文系教授,不会不知道沈歌说的这些内容吧。】

【就我一个人注意到沈歌说的,宋徽宗跟李师师约会,周邦彦躲在床底下偷听?卧槽,还有牛头人剧情?】

【楼上,再给你补充一点,沈歌提到周邦彦躲在床底下听到了宋徽宗和李师师两人对话,但他不止是听哦,他是谁?诗词大家!所以在听完两人的对话后,他还把听到的内容填了一阕新词。】

【楼上和楼上的楼上,再给你们俩补充一点,他不仅把人家的对话填成了词,还把词教给了李师师唱,后来李师师就把这首词当着宋徽宗的面唱了出来......】

【我去,不但有牛头人剧情,还当面牛、反复牛、互相牛?!】

......

在直播间吃瓜网友疯狂发弹幕讨论时,陈立言的脸色已是阴沉似水,现在的局面完全脱离了他的掌控,本以为拿捏一个十八九岁的小毛孩子轻而易举,却没想到对方年纪不大,却如此的牙尖嘴利!

完全扭转了他抨击《探清水河》是窑调的风向。

“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陈立言冷声问道。

沈歌轻笑一声,平静的眼神下却暗藏锋芒。

“陈教授,如果按照您说《探清水河》源自窑调,那它就是文化糟粕的逻辑。只要和青楼、嫖客沾边的都算糟粕,那王实甫、柳永、周邦彦这样的大家是不是都该被封杀?

他们那些收录在课本里的经典词作是不是也都该删去?

改编自他们作品的电影电视剧是不是也应当下架?!”

“《雨霖铃》《苏幕遮》......这些千古名篇,难道就因为作者有过和青楼

女子交往的经历,就该被一竿子打死,从文化的传承中抹去?”

一连几声反问,无形中沈歌的气势已然盖过了陈立言,陈立言阴沉的脸上闪过一丝无措。

【攻守易形,就跟辩论赛一样,你们有没有发现沈歌已经掌控了现在的局面。\n\i,y/u_e?d`u`.?c′o¨m`】

【关键是沈歌说的确实有道理啊,按照这位教授的逻辑,凡是跟不好的东西沾点边儿,那就不可原谅了呗。】

【一天是欧克瑟,你这辈子都是欧克瑟!】

【纯属这陈立言活该,一开始自己就没什么道理,只能死咬着《探清水河》的出身不放。现在好了,沈歌解释完后,反而抓住他这根尾巴不放了。】

沈歌一脸从容,他这番话也是根据对方的逻辑说出来的,此刻以此提出质疑回怼对方,并不代表这些话是对的,所以不等陈立言开口,他就率先补充道:

“《西厢记》描绘的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虽然涉及到一些男女之情,但里面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精神、生动的人物刻画和引入课本的文字,难道它就不是经典了吗?

冯梦龙的《三言二拍》更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里面的故事对人性的剖析、对社会现象的揭示,这些价值难道都要被忽视,只因为其中可能有一些所谓的‘低俗’情节?

您身为大学教授,本应客观、全面地看待文化,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将一些事物直接定义为文化糟粕。

我们今天探讨《探清水河》,也应该从多方面去分析,而不是凭借您个人的主观判断,就轻易否定!”

【说得好,沈歌说的太对了!】

【陈立言:他说的全是我的词儿啊!】

【给这位教授机会他怕是都说不出这种词,我很怀疑这位教授的水分。】

【两人一比较,高下立判,这位楠开大学中文系教授不管是在人品修养上,还是在知识辩论上,都不如沈歌这个学生。】

【从始至终沈歌对他的称呼都是“您”,而他从最开始的“沈歌同学”,再到现在皱着眉头跟沈歌说话,已经证明了陈立言人品太差。】

【虽然刚才沈歌说的话很有道理,但明显也是为了怼他才那么说的。】

......

听着沈歌连续不断地发问,甚至到最后还质疑起了他身为大学教授不经调查就粗暴下定义,陈立言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此时此刻沈歌在他眼里就好像是那些与老师顶嘴的刺头学生。

陈立言平时在生活中一直将君子修养挂在嘴边,但到这时,他已经有些坐不住了,额角青筋微微跳动,“柳永周邦彦是什么身份?他们是开创一代词风的文学宗师!艺术家为了体验生活深入市井,和市井小民传唱淫丨词艳曲能一概而论吗?”

“哦?”

闻言沈歌眉梢一挑,“听陈教授这话里的意思,是说艺术家、文学家,或者说有名气的人,他们流连于烟花柳巷风月场所是为了灵感、为了创作;而普通人听一曲《探清水河》,甚至已经是正常版本的《探清水河》,都算低俗咯?”

“你......”

陈立言瞪了瞪眼,不过他话里的确就是这个意思。

【他急了他急了!】

【陈立言教授刚才的这波发言很危险呐。】

【如果我没听错的话,这个教授的意思是,同样一首曲子或者一件事物,艺术家名人欣赏就是阳春白雪,普通人看就是下里巴人咯?】

【艺术家嫖女昌叫采风,老百姓听歌叫低俗?】

【好家伙,艺术家特权论都出来了】

【教授是不是觉得自己穿长衫就高人一等?】

【那照陈教授的逻辑,某些明星说自己吸粉是为了找创作灵感也是正确的了?】

不知是哪位网友在弹幕中发了这样一句话,凑巧被陈立言在滚动的弹幕中看到了,他浑身一个激灵,脑子终于清醒了几分。网友扣的这顶帽子太大了,他可承担不起,此刻连忙否认,“我不是这个意思,你们不要曲解我的话!”

【不是这个意思,那是哪个意思?】

【建议查查这位教授的学历,还有是不是行走的五十万!】

这位楠开教授今天突然发文抨击自己,虽说没添多大麻烦,但在网上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沈歌没打算这么轻松地就放过他,立刻追问道:

“那陈教授您倒是说说,您到底是什么意思?您一边强调柳永、周邦彦等大家的作品不能因为其创作背景而被否定,一边又坚决认定《探清水河》是低俗的窑调,您这双重标准是不是太明显了些?

《牡丹亭》里杜丽娘还因梦生情相思而亡,《红楼梦》里贾宝玉和袭人的‘初试云雨情’,按您的标准是不是都该列为禁书?”

【双重标准,简称双标!】

【对的,按照这个思路,我们现在的大部分电视剧、课本教材就都应该删除了。】

【贾宝玉和袭人初试云雨情?不对吧,

我记得明明是‘刘姥姥初试云雨情’。】

“你这是在强词夺理,不可理喻,”陈立言一脸孺子不可教也的神色,他摇摇头,无奈地叹了口气,“我从未见过你这样的学生!”

【他破防了,他破防了!】

【说不过就说不过了呗,还什么从未见过这样的学生,不要脸。】

【我觉得关于《探清水河》这件事的结果已经很明显了,沈歌在开始已经解释了《探清水河》的改编过程,而且还大大方方的承认了确实是起源于窑调,不像某些人强词夺理,还死鸭子嘴硬,现在更是被沈歌举实例扯下了遮羞布。】

【这位教授还直接爆典了,说什么艺术家嫖女昌不算,普通人就是低俗。】

【我现在怀疑陈立言的学历有水分,他不会连知网是什么都不知道吧?】

【有种在看诸葛亮骂王朗的感觉。】

......

另一边,天娱传媒正在观看直播的梅亦辰同样被气了个半死,在刚开播的时候他还对这位楠开大学教授寄予了厚望,毕竟从他写的那篇文章来看,也挺有实力的,哪里会想到对方此刻能被沈歌怼成这个鸟样?!

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亏他还给对方刷了个梦幻城堡!

废物,太废物了。

本来是天娱打压沈歌的一次计划,现在却被搞成了这个样子。

“妈的!”

梅亦辰盯着直播画面中的陈立言,心中暗骂一句,现在他都有点怀疑这教授是不是和沈歌联合起来气他的了。

楠开教授就这水平?还不如他呢,如果他可以出面与沈歌连麦,肯定能把对方骂得哑口无言!

......

强词夺理?

不可理喻?

听到对方给自己打的两个标签,沈歌笑了,“陈教授,前面的问题您不想回答没关系,我这儿还有一问。

著名元曲四大家之一的关汉卿曾经说过,‘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陈教授您是楠开大学中文系教授,您不会不知道‘铜豌豆’是什么意思吧?”

“你......”

“你——!”

陈立言拧着眉头一脸怒火,最后甩手冷哼一声,“鸡同鸭讲,对牛弹琴,白费口舌!”

说罢,竟然直接关掉了直播。

弹幕一片问号。

【???】

【咋回事,直接走了?】

【还能咋,自知理亏,说不过沈歌,破防了呗。】

【教授就这心态?】

【主包主包,话说铜豌豆到底是什么意思?】

看到这条弹幕,沈歌笑道:

“问屏幕前的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