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3章


以郑城那些企业的实力来看,只要保证公平,拿到的帮扶政策和资金就一定会更多,毕竟那些想要扩张的企业,在省内都会更愿意选择在郑城注册,这里的市场更大,基础条件更好。

张恪清也满口答应下来:“这个也没问题,我也是郑城市委书记。”

确实他不能给郑城更多的倾斜,那样会让人觉得他私心太重,对将来的南河发展也不利。

但只是保证公平,这点绝对没问题。

从这些要求也能看出来,祝文渊确实是仔细思考过,也开始适应了现在的岗位。

“你想对民营企业给予更多的帮扶,具体方案有了吗?”张恪清问道。

祝文渊马上回答:“还在制定中,不过已经有了一些笼统的想法。”

“主要是想加强我们市里的一些支柱产业的帮扶,支柱产业都有规模和集群效应,付出同样的资源,对经济的增长贡献会更大。”

“比如我打算对汽车工业进行更多的帮扶,我们不是引入了两家新能源车企么,市里也还有一些老牌车企,也有自己转型的新能源车企,上下游产业非常多。”

“但是现在那些老牌车企的情况很不好,虽然市场在扩大,每年上牌的汽车数量都在增加,但我们市里的几家车企的销量都在下滑。”

“销量下滑,利润就跟着下滑,税收跟着下滑,那些车企员工的收入也跟着下滑,影响了消费能力。”

“我让人简单调研了一下,发现消费者不愿意购买我们本地车企生产的汽车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品牌不够大,开出去没面子,另外则是性价比不高,现在很多年轻人买车都追求性价比。”

“所以我想着是不是给那些本地车企一定的税收减免,帮助他们可以降价销售,提升性价比,也就增强了竞争力,肯定能提升销量。”

张恪清有些惊讶的看着祝文渊,之前他还觉得祝文渊的一些行事风格有些老派和保守,现在看来还是很新潮的,哪怕是别人给出的主意,祝文渊敢使用,就比很多人都强。

不过这样一来,对gdp的增长有明显帮助,但对税收的增长却没什么帮助,毕竟减税了。

“文渊同志,你这个想法很好,确实能很大程度的刺激百姓购车。”

“不过这样一来,税收不会有明显增长。”

“其实我也想到了一个办法,既能增加车企的销量,又能保证我们的税收也跟着增加。”

“我们不给那些企业税收减免,而是直接给与购车补贴,在4s店买车,立减一定的金额,最高一万元。”

祝文渊呆呆的看着张恪清:“张书记,您的意思是这钱直接给4s店?一台车可以降低一万块?”

如果是这样,确实也提升了那些车的性价比,会很吸引消费者。

同时销量高了,车企的收入会增加,车企、4s店等缴纳的税收也会增加。

当然市里虽然税收增加了,可成本也增加了,毕竟要拿出现金给予补贴。

这个模式,他感觉很熟悉呢,像是那些电商平台的满减?

满减刚出来的时候,谁也没想到效果如此之好,销售额提升一大截,利润也提升了一大截。

不过政府跟那些电商平台还不同,政府得到的只有税收增加,gdp增加,那些车企的利润分红可落不到他们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