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故地重游,咸鱼翻身后的风评
一辆漆面斑驳的桑塔纳,像一条不起眼的泥鳅,悄无声息地滑进了红星县的地界。′歆+捖^夲`鰰?栈. .更¢芯*最.快/
没有警车开道,没有地方官员前呼后拥。
车窗摇下一半,初夏的风灌了进来,带着一股尘土和青草混合的熟悉味道。
许正阳靠在后座,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心里五味杂陈。
街道拓宽了,两旁盖起了不少两三层的小楼,路边的商店也多了起来,不再是记忆中那副灰扑扑的萧条模样。
就连路上的行人,脸上似乎都多了几分生气。
「妈的,王富安那老小子,还真干了点实事。」
许正阳心里嘀咕了一句。
「不过这跟我有毛关系。等送走这尊大佛,老子就跟这个破地方彻底说拜拜。」
他偷偷从后视镜里瞥了一眼坐在副驾驶的老人。
楚老正闭目养神,那张清瘦的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
但许正阳知道,从进城的那一刻起,这位老人的眼睛,就没真正闭上过。
他像一台最高精度的雷达,无声地扫描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细节。
车子在许正阳的指引下,七拐八绕,最终停在了一座看起来颇为气派的大门前。
“红星县绿源食品有限公司”。
一行烫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里,就是当初那个半死不活,被他当成“躺平”基地的粮食局加工厂。
许正阳看着那扇崭新的电动伸缩门,一时间竟有些恍惚。
楚老在这时睁开了眼睛,他没有立刻下车,只是平静地看着窗外。
“看起来比我想象的要热闹一点。”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咸`鱼?墈`书. ·毋,错*内/容¢
“人心活了,街道也就活了。”
许正阳心里咯噔一下,没敢接话。
他现在只想当个哑巴导游,走完流程,立刻跑路。
两人刚下车,还没走到门口,一个穿着蓝色工作服,正叼着烟跟门卫吹牛的中年男人,猛地转过头来。
那人看到许正阳,先是愣了一下,使劲揉了揉眼睛。
下一秒,他嘴里的烟“啪嗒”一声掉在地上,整个人像是被雷劈了一样,呆立在原地。
紧接着,他爆发出一声石破天惊的叫喊。
“许……许厂长!”
孙光。
当初那个配合许正阳一起改进工艺,生产方便米饭的老同事。
此刻,他像一头发了疯的公牛,三步并作两步,猛地冲了过来。
许正阳头皮一阵发麻,下意识地想躲。
可己经来不及了。
孙光一把死死抓住了他的胳膊,力道大得像是要把他揉进自己身体里。
“许厂长!您怎么回来了!”
他激动得满脸通红,眼眶里瞬间就泛起了泪光。
“哎呀,您可是我们全厂的大恩人啊!”
这一嗓子,中气十足,把门卫室里打盹的几个保安都给吼了出来。
许正阳感觉自己的脸颊在发烫。
他想低调,想当个透明人。
可这孙光一嗓子,首接把他架在了聚光灯下。
“老孙,小点声,我就是……路过,随便看看。”
许正阳尴尬地想把自己的胳膊抽回来。
孙光却抓得更紧了,他根本没听许正阳在说什么,激动地上下打量着他,又把目光转向了一旁气定神闲的楚老。¢e~8¢z`w?.¢n.e~t^
他看到楚老一身朴素的旧布衫,立刻自作聪明地把对方当成了许正阳从省城带来的长辈。
“哎呀!这位老伯是许厂长的长辈吧?快请进!快请进!”
孙光热情得像一团火,不由分说地就拉着两人往厂里走。
“厂长回来啦!”
他一边走,一边扯着嗓子朝厂区里大喊。
许正阳想死的心都有了。
「我操你大爷的孙光!你他妈是怕我死得不够快是吧!」
他内心在疯狂咆哮,脸上却只能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进了厂区,孙光把楚老当成了亲爹一样伺候,又是搬凳子又是倒茶水。
他拉着楚老的手,滔滔不绝地,用最朴实的语言,开始了一场发自肺腑的“表彰大会”。
“老爷子,您不知道,当初要是没许厂长,我们这几百号人,早就喝西北风去了!”
“那时候厂子都快倒了,人心散了,谁都觉得没指望了。就许厂长,他硬是顶着上头那么大的压力,愣是把这个死局给盘活了!”
楚老端着茶杯,听得非常认真,脸上始终带着温和的笑意,时不时地点点头。
但他的眼神,却不时地扫过一旁坐立不安的许正阳。
许正阳感觉自己像个被公开处刑的犯人。
他听着孙光用各种夸张的形容词赞美自己,感觉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
“……您是没见着,就为了那袋装方便
米饭的配方,许厂长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三天三夜没出门!出来的时候胡子拉碴,人都瘦了一圈!”
许正阳嘴角抽搐。
「放屁!老子那是躲在里面睡觉看小说!」
“……还有那次,为了打开销路,许厂长一个人单枪匹马,去县里跟那些最难缠的二道贩子谈判!听说差点都动刀子了!”
许正阳眼角狂跳。
「胡说八道!老子就是请李三爷他们吃了顿饭,顺便把合同签了!」
孙光越说越激动,唾沫星子横飞。
“老爷子,我跟您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们这帮大老粗,不懂什么大道理。我们就认一点,谁能让我们有活干,有钱赚,谁能让我们婆娘孩子不跟着我们挨饿,谁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
他指着许正阳,声音激动地道。
“许厂长,就是把我们从死路上拉回来的那个人!”
楚老缓缓放下茶杯,没有说话。
他站起身,没有理会还要继续“歌功颂德”的孙光,径首朝着生产车间走去。
“带我去车间看看。”
他的语气很平淡。
车间里,机器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楚老没有走马观花,他走到一条生产线旁,拦住了一个正在包装方便米饭的中年女工。
那女工看到孙光陪着,连忙停下了手里的活。
“现在一个月能拿多少钱?”
楚老的声音在机器的轰鸣下显得很小。
女工愣了一下,随即脸上绽放出朴实的笑容。
“看手速哩!手快的一个月能拿三百多,手慢的也能拿二百出头!”
“比以前多吗?”
“多多了!”
女工的眼睛里放着光。
“以前那是死工资,干好干坏都一个样,一个月才几十块。现在是计件,干得多拿得多,心里踏实!这都得谢谢许厂长!”
楚老点了点头,又走向另一个正在操作和面机的老师傅。
“加班多不多?有加班费吗?”
老师傅擦了擦额头的汗,咧嘴一笑。
“现在订单多,想加班都得排队哩!加班费?那肯定有啊!许厂长当初定下的规矩,谁敢不给!”
楚老一路走,一路问。
他问得极细,从计件单价,到食堂伙食,再到劳保用品的发放。
每一个问题,都切中要害。
而每一个工人的回答,都真实、乐观,充满了对现状的满足和对未来的希望。
几乎每一个人的回答结尾,都会带上一句。
“这都多亏了我们许厂长。”
许正阳跟在后面,听着这些发自内心的感谢,心里那种别扭的感觉越来越重。
他感觉自己像个窃取了别人劳动果实的小偷。
这些成绩,明明是市场规律和工人们自己努力的结果。
怎么功劳全算到他这个只想躺平的咸鱼头上了?
离开工厂的时候,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横幅。
看到许正阳出来,他们只是站在那里,用一种最淳朴、最真诚的眼神看着他,脸上带着憨厚的笑。
有人远远地喊了一声。
“许厂长,常回家看看!”
许正阳的脚步,猛地顿住了。
一股莫名的暖流,毫无征兆地撞进了他那颗只想退休的咸鱼心里。
酸酸的,涨涨的。
楚老回头看了一眼这番景象,又转过头,看着神情复杂的许正阳。
他伸出手,重重地拍了拍许正阳的肩膀。
“小许。”
老人的声音,带着一丝意味深长的感慨。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你在这里,根扎得不浅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