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儿复仇记《刃藏温情与仇尽新生》
第一百零六章 刃藏温情与仇尽新生
初夏的雨来得急,豆大的雨点砸在家具厂的石棉瓦上,发出“噼啪”的响。.1-8?6,t¢x,t′.\c?o¨www. 肖斌蹲在工作台前,手里攥着一块磨得发亮的铁片——那是当年仇老五手下用来撬他家门的撬棍碎片,边缘还留着铁锈,他磨了三年,磨成了一把小巧的刮刀,如今正用来给松木桌腿修边。
“肖斌哥,这雨下得这么大,县城的木料怕是送不过来了。”小柱子抱着一摞砂纸跑进来,裤脚溅满了泥点。肖斌抬头看了眼院门外的雨帘,把刮刀别在腰间,起身走到墙角,掀开一块松动的青砖,里面藏着一个用油布裹得严实的布包。他打开布包,里面是一沓泛黄的纸张,最上面那张画着简易的地图,标注着“黑风岭-仇老五藏货点”,墨迹己经有些晕开,却是他藏了五年的念想。
“等雨停了我去接,”肖斌把布包重新裹好,塞回砖下,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刮刀,“县城到这儿的路我熟,当年躲仇老五的时候,这条路上的每棵树我都认得。”小柱子没接话,他知道肖斌哥的旧事——五年前仇老五霸占了肖家的铁匠铺,还把肖斌的爹逼得跳了河,肖斌带着母亲逃到村里,这些年一首憋着劲要报仇。
雨停的时候己是傍晚,夕阳把天边染成了橘红色。肖斌套上蓑衣,推着板车准备去县城。张磊正好从周爷爷家回来,手里还拎着半袋周爷爷给的新米,见他要走,赶紧递过一个油纸包:“把这个带上,里面是王大娘刚烙的饼,路上垫肚子。”他顿了顿,目光落在肖斌腰间的刮刀上,“县城那边……仇老五的人还有动静吗?”
肖斌接过油纸包,指尖触到温热的饼,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暖了一下。“上个月去拉木料,听说仇老五在牢里病了,他那几个手下散的散,跑的跑,没什么动静了。”他低头系紧板车的绳子,声音轻了些,“当年我拿着刀要去找他拼命,是你拦着我,说‘报仇不是把自己搭进去’,现在想想,要是真拼了,哪能有现在的日子。”
张磊拍了拍他的肩膀,指了指院子里新做好的二十套学生桌椅:“这些桌椅是给县城第三小学做的,校长说下周就要用,你路上小心,别着急。”肖斌点点头,推着板车走进暮色里。板车轮子压在泥泞的路上,留下两道深深的辙印,像他心里那些慢慢被抚平的伤痕。·x_x*n′y!d+..c^o\m¢
走到半路,肖斌忽然听见路边的草丛里有动静。他握紧腰间的刮刀,放缓脚步,借着月光看过去,只见一个瘦小的身影蜷缩在草堆里,怀里还抱着一个破布包。“谁在那儿?”肖斌的声音带着警惕,那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当年仇老五的手下就是这样躲在暗处偷袭他的。
草丛里的人动了动,露出一张蜡黄的小脸,是个约莫七八岁的孩子,身上的衣服又脏又破,手里紧紧攥着半块干硬的窝头。“我……我不是坏人,”孩子的声音发颤,“我爹是仇老五的手下,他去年跑了,我娘病了,我想去找他……”
肖斌的手猛地一紧,刮刀的边缘硌得掌心生疼。仇老五的手下——这五个字像根刺,瞬间扎进他心里,当年他爹被逼死的场景又浮现在眼前。他往前走了两步,想把孩子赶走,可看到孩子眼里的恐惧,又想起自己当年躲在草堆里的样子——也是这样饿,这样怕,怀里也抱着一个破布包,里面装着母亲给他缝的护身符。
“你叫什么名字?”肖斌的声音软了些,把腰间的刮刀收了回去。“我叫小石头,”孩子抬起头,眼里满是怯意,“我娘说,爹去了南方,让我去找他,可我走了半个月,还没走出这县。”肖斌沉默了,他从油纸包里拿出一张饼,递了过去:“先吃点东西,晚上天凉,跟我回家具厂,明天我帮你打听你爹的消息。”
小石头接过饼,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饼渣掉在衣襟上,他都小心翼翼地捡起来塞进嘴里。肖斌看着他的样子,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仇老五的错,不该算在一个孩子身上。他想起母亲临终前说的话:“斌子,报仇可以,但别把心变成铁,不然活着比死还累。”
回到家具厂时,张磊还在等他,看到肖斌带着一个孩子回来,有些惊讶。肖斌把小石头的事说了一遍,张磊没多问,只是从屋里拿出一套自己的旧衣服,递给小石头:“先去洗个澡,换上干净衣服,我让王大娘给你做点热汤。”小石头接过衣服,眼里满是感激,小声说了句“谢谢叔叔”。
王大娘来得快,手里端着一碗热汤,还带着两个煮鸡蛋。“这孩子看着就可怜,”她把汤碗递给小石头,又对肖斌说,“你也是,心太软,要是这孩子的爹真不是好人,你还得操心。+齐!盛?晓`税~网! `更^薪~嶵-全¢”肖斌笑了笑,没说话——他知道自己不是心太软,是这些年在家具厂的日子,让他慢慢找回了丢失的温情。
夜里,小石头睡在肖斌的屋里,很快就睡着了,还发出轻微的鼾声。肖斌坐在床边,看着孩子瘦弱的背影,又摸出了那块撬棍碎片做的刮刀。月光透过窗户照在刮刀上,泛着冷光,他忽然想起当年拿着刀要去杀仇老五的场景——那时候他眼里只有
恨,可现在,他手里的刮刀用来修家具,心里的恨也慢慢被日子磨平了。
第二天一早,肖斌去了镇上的派出所。老所长是张磊的远房表哥,当年肖斌躲仇老五的时候,老所长还帮过他。“仇老五的手下里,有个叫刘三的,去年确实跑了,听说去了南方打工,具体在哪不知道。”老所长翻着档案,抬头看了眼肖斌,“你找他干什么?还想着报仇?”
肖斌摇了摇头,把小石头的事说了一遍:“那孩子就想找他爹,不管刘三以前做过什么,孩子是无辜的。”老所长愣了愣,随即笑了:“没想到你这小子,现在倒学会心软了。我帮你联系一下南方那边的派出所,有消息了就告诉你。”
从派出所回来,肖斌路过镇上的铁匠铺。铁匠老张正在打一把锄头,看到他过来,笑着打招呼:“肖斌,好久没见你了,要不要给你打把新工具?你那把刮刀都用了三年了。”肖斌摸了摸腰间的刮刀,摇了摇头:“不用了,这把还能用。”他忽然想起父亲当年在铁匠铺里打铁的样子,火星溅在父亲的脸上,父亲却笑得很开心——那时候肖家的铁匠铺还在,日子虽然不富裕,却很安稳。
回到家具厂时,院子里格外热闹。张磊正带着小柱子和小石头给学生桌椅刷漆,小石头手里拿着小刷子,学得有模有样,脸上还沾了点白漆,像只小花猫。“肖斌哥,你回来啦!”小柱子跑过来,手里举着一把刚做好的小凳子,“这是我和小石头一起做的,你看好看吗?”
肖斌接过小凳子,凳面打磨得光滑,凳腿也做得笔首,虽然有些地方还不够精细,却是两个孩子用心做的。“好看,”他笑了,这是他这五年来笑得最轻松的一次,“比我第一次做的凳子强多了。”小石头站在一旁,也跟着笑了,眼里的怯意少了很多。
接下来的几天,肖斌每天都去派出所问消息,可刘三的消息还是没着落。小石头也不着急,每天跟着小柱子学做木工,从打磨木料到画简单的图样,学得很认真。王大娘每天都来给他们送吃的,有时候是一碗热汤,有时候是几个馒头,还帮小石头洗了衣服,把他收拾得干干净净。
这天下午,肖斌正在给松木柜门装铜活,忽然听到院门外传来熟悉的声音。他抬头一看,是老所长,身后还跟着一个穿着破旧外套的男人,手里拎着一个布包,脸上满是疲惫。“肖斌,这就是刘三,”老所长指着男人说,“他听说孩子在这儿,特意从南方赶回来的。”
小石头听到声音,跑了出来,看到男人,眼里瞬间亮了:“爹!”他扑进刘三怀里,放声大哭。刘三抱着孩子,眼泪也掉了下来:“对不起,爹不该丢下你和你娘……”肖斌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里像放下了一块大石头——仇老五的仇他报了,现在,他更想守护眼前的这份温情。
刘三抱着孩子,走到肖斌面前,深深鞠了一躬:“肖兄弟,谢谢你照顾小石头,当年我跟着仇老五做了不少错事,现在我知道错了,以后我一定好好做人,再也不做坏事了。”肖斌扶起他,摇了摇头:“过去的事就过去了,以后好好照顾孩子和你娘,比什么都强。”他从腰间解下那把刮刀,递给刘三:“这把刀你拿着,是用当年仇老五手下的撬棍磨的,现在给你,希望你以后用它来谋生,别再用它来作恶。”
刘三接过刮刀,紧紧攥在手里,眼里满是感激:“肖兄弟,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你。”当天晚上,刘三带着小石头离开了,临走前,小石头把他和小柱子一起做的小凳子抱走了,说要留给娘坐。肖斌站在院门外,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夜色里,心里忽然觉得很轻松——他的仇报完了,不是用刀,而是用日子里的温情,把心里的恨慢慢融化了。
雨又下了起来,这次的雨很轻,像牛毛一样落在脸上。肖斌回到工作台前,拿起一块松木,开始做一张小桌子——是给王大娘做的,王大娘家里的桌子腿坏了,他早就记在了心里。张磊走过来,递过一杯热茶:“仇的事,彻底了了?”肖斌接过热茶,喝了一口,暖得心里都热乎起来:“了了,以后再也不想这些事了,就想好好做家具,跟你一起把家具厂办得更好。”
张磊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以后咱们一起干,不仅要在村里办家具厂,还要在县城开分店,让更多人用上咱们做的好家具。”肖斌点点头,看着工作台前的木料,眼里满是希望——他终于走出了仇恨的阴影,找到了新的生活,而这份生活里,有朋友,有温情,还有他热爱的木工手艺。
第二天一早,肖斌起得很早,他把家具厂的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又把木料分类整理好。小柱子来了,手里拿着一张新画的图样:“肖斌哥,你看我画的衣柜图样,以后我要给我娘做一个这样的衣柜。”肖斌接过图样,仔细看了看,笑着说:“不错,比上次画的好多了,就是这抽屉的尺寸还得再改改,不然放不了多少东西。”他拿起铅笔,在图样上改了起来,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们身上,像给他们镀上了一层金边。
日子一天天过去,家具厂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肖斌不再把刮刀别在腰间,而是把它挂在了工作台上方的墙上,旁边还挂着他和张磊、小柱子一起做的第一套学生
桌椅的照片。有时候,村里的孩子来家具厂玩,他会指着那把刮刀,给他们讲当年的故事,不过,他讲得更多的是怎么用木工手艺给人带来快乐,而不是当年的仇恨。
有一天,县城第三小学的校长来了,手里拿着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匠心筑梦,情暖校园”。“谢谢你们做的学生桌椅,孩子们都很喜欢,”校长握着肖斌和张磊的手,笑着说,“以后我们学校再有家具活,肯定还找你们。”肖斌接过锦旗,心里满是成就感——他终于用自己的双手,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比报仇更让他觉得满足。
傍晚的时候,肖斌坐在院门口的老槐树下,看着夕阳慢慢落下。他想起当年躲在草堆里的日子,想起父亲跳河时的场景,想起仇老五被抓时的样子,再看看眼前的家具厂,看看身边的朋友,心里忽然明白——报仇不是人生的终点,好好活着,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才是对过去最好的告别。
他起身走进院子,拿起刨子,开始给一张新的书桌刨木。刨子划过松木,卷出一卷浅褐色的木花,像朵小小的白云落在地上。肖斌看着木花,笑了——他的仇尽了,新生也开始了,以后的日子,他要和张磊、小柱子一起,用木工手艺,给更多人带来温暖和幸福,让家具厂的笑声,传遍整个村庄,传遍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