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天子审问

黎明前的紫禁城,是一座浸泡在墨汁里的巨大囚笼。

冰冷的晨风,卷着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意,在太和殿前那空旷的汉白玉广场上呼啸而过,刮得那些矗立在丹陛之上的铜鹤、铜龟,都仿佛在无声地战栗。

天,还未亮。

可大周朝,所有在京的三品以上大员,无论文武,无论派系,却早已身着最肃穆的朝服,齐聚于此。

没有人交头接耳,没有人窃窃私语。

整个广场,死一般的寂静。

只有那一声声,沉重的,压抑的,仿佛能将人心脏都活活震碎的登闻鼓余音,还在每个人的耳膜之中,嗡嗡作响。

他们知道,出大事了。

出,足以,让这天,都塌下来的大事了!

“吱呀——”

伴随着一阵,令人牙酸的,沉重的枢轴转动之声,那两扇象征着帝国最高权力的,紧闭着的太和殿朱红大门,缓缓地,向两侧开启。

所有人的心,都在这一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他们的目光,如同一道道,最锋利的刀,齐刷刷地,射向了那扇,开启的,通往未知命运的大门!

先被押入的,是那个,早已吓得,瘫软如泥,如同被抽干了所有精气神的宁国府贾珍。

紧接着,是那名,面容冷峻,浑身散发着冰冷杀气的风字营校尉,赵祁。

他的手中,高高地捧着一封,用火漆密封得严严实实的,散发着不祥气息的密信。

而最后,走入大殿的,是一个,身形单薄,面容还带着几分病弱苍白的九岁少年。

贾环。

他,孤身一人,走在那空旷得,能听到回声的,冰冷的金砖大殿之上。

他的身后,没有一个,为他说话的人。

他的面前,是那,高高在上,象征着至高无上皇权的,九龙宝座。

他的两侧,是那,大周朝,最顶尖的,文武百官。

那一道道,充满了“审视”、“惊疑”、“幸灾乐祸”与“冰冷杀机”的复杂目光,如同一张无形的、足以将钢铁都彻底碾碎的巨网,从四面八方,朝着他,当头罩下!

可他,却依旧,只是静静地走着。

他的腰杆,挺得笔直。

他的脸上,没有半分的惊慌与恐惧。

只有一片,冰冷的,令人心悸的平静。

那姿态,竟不像是,来接受审判的囚犯。

反而,更像是,一个,即将,踏上自己加冕之路的王。

“陛下,驾到——”

伴随着司礼监掌印太监戴权那,尖细的,不带半分感情的唱喏之声。

一道,身着明黄色九龙衮服,头戴十二旒冠冕的,巍峨如山的身影,缓缓地,从那屏风之后,走了出来。

天子,亲临。

他没有立刻升座。

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那双深邃如海,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眸子,缓缓地,从那,早已是,噤若寒蝉的文武百官的脸上,一一扫过。

那目光,不带半分的温度。

却让这,本就压抑凝重的太和殿,瞬间,化作了一座,冰封万里的九幽地狱!

所有的人,都在那目光的注视之下,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将头,深深地,埋进了那冰冷的金砖之中,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许久,许久。

天子,才缓缓地,走上了那九层丹陛,在那张,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缓缓坐下。

他,没有去看那,跪在地上的贾珍。

他,也没有去看那,呈上来的谋逆密信。

他那,如同两柄无形利剑般的目光,只是,死死地,锁定在了那个,从始至终,都只是平静地跪在那里,不卑不亢的少年身上。

“贾环。”

天子的声音,冰冷而平淡,却又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最终审判。

“你,可知罪?”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心,都猛地漏跳了一拍!

他们都以为,陛下,会先审那,惊天的谋逆大案!

可谁也没有想到,陛下这,第一刀,竟是,斩向了那个,看似是“功臣”的少年!

贾环,缓缓地,抬起了头。

那双黑沉沉的眸子,平静地,迎上了天子那,足以,让山河变色,日月无光的恐怖威仪。

“臣,知罪。”

“哦?”天子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玩味的弧度,“说来听听,你,何罪之有?”

“臣,罪在,妄动国器,惊扰圣听!”贾环的声音,平静而清晰,不带半分的个人情绪,“登闻鼓,乃太祖高皇帝所设,非,泼天之冤,通天之案,不得敲响。臣,一介白身,却擅自,命风字营校尉,敲响此鼓,致使,京城震动,朝野不宁。此,乃是,臣,之死罪!”

他,竟是将所有的罪责,都揽到了自己的身上!

“既然,知是死罪。”天子的声音,愈发的冰冷,“为何,还要,如此行事?”

这,才是,真正的,诛心之问!

贾环,再次,重重地,将头,磕在了那冰冷的地面之上!

“启禀陛下!”

他的声音,不再平静,而是,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属于孤臣的悲愤与激昂!

“只因,事态紧急,已到了,刻不容缓,稍纵即逝的生死关头!”

“皇后与北境大将吴达的阴谋,已迫在眉睫!其,欲以贵妃娘娘之性命,来栽赃陷害东宫太子!若臣,循规蹈矩,层层上报,只怕,还未等奏报,送达御前,宫中,便早已是,血流成河,铸成大错!”

他猛地抬起头,那双黑沉沉的眸子里,燃烧着两簇,前所未有的,疯狂的火焰!

“臣,斗胆,敲响登闻鼓,非为一己之私,更非为一家之利!”

“而是,要用这,石破天惊的雷霆之势,将此事,彻底公之于众!要让那,隐藏在暗处的魑魅魍魉,再无,任何,暗中串联,毁灭罪证的可能!”

“臣,此举,看似鲁莽,实则,是为了,保全太子,保全贵妃,更是为了,保全我大周的社稷,与国本的安宁!”

“此,乃是,万不得已之下的险招!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无奈之举!”

一番话,掷地有声,字字诛心!

它,将一场,看似是“妄动国器”的死罪,硬生生地,给扭转成了一场,为了“保全社稷”的,无奈之举!

他,更是,巧妙地,将那最终的,裁决权,再次,踢回到了天子的手中!

太和殿内,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那,最终的审判。

天子,沉默了许久,许久。

他那双,深邃如海的眸子里,看不出半分的喜怒。

终于,他缓缓地,从那龙椅之上,站起。

他,没有再去看那个,跪在地上的少年。

他只是,用那冰冷得不带半分感情的声音,对着殿外的禁军,下达了,最终的命令。

“传朕旨意。”

“将皇后,张氏,给朕……”

“押解至殿前,对质!”

话音刚落,整个太和殿,都为之,猛地一震!

所有的人,都知道,这场,足以,动摇国本的惊天大案,即将,被定为,铁案!

然而,就在此时!

一个谁也想不到的变故,发生了!

“父皇!儿臣,冤枉啊!”

伴随着一阵,充满了无边悲愤与绝望的凄厉哭喊!

一道,身着白色孝服,披头散发的身影,竟是不顾所有禁军的阻拦,疯了一般,从殿外,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

竟是那,本应,被禁足于毓庆宫的,东宫太子!

他,一进门,便“噗通”一声,重重地跪倒在地,对着龙椅之上的天子,疯狂地,磕着响头!

那额头,瞬间,便磕出了一片,触目惊心的血红!

“父皇!母后,是被冤枉的!”

“儿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

“母后,绝无,半点,谋逆之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