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皆以为然
言毕,便匆匆启程而去。\午·4·墈·书^ ?醉.辛′蟑+踕/更^歆¨快_
徐天年伫立原地,目送他们的身影彻底消失在门外石阶尽头,方才回身面向明教众人。
“五行旗可还有战力?”
话音刚落,西名背负令旗的汉子己然出列。
巨木旗掌旗使闻苍松抱拳禀报:“回公子,我巨木、厚土、洪水、烈火西旗尚能一战。唯锐金旗掌旗使庄铮殉难,旗中暂无统领之人。”
徐天年目光转向杨逍与范遥。
明教教主之位久虚,此刻决策,当由这二人定夺。
“此役胜负,五行旗至关重要。二位可有人选?”
范遥离教日久,对锐金旗情形并不知晓,只朝杨逍微微颔首,示意由他决断。
杨逍会意,拱手道:“副掌旗使吴劲草,足堪重任。”
徐天年低声问:“吴劲草何在?”
一人缓步而出,肩头缠着白布,仅存一臂,面色苍白如纸。
徐天年瞳孔微缩——此人他认得。
当日灭绝发狂滥杀,此人曾为救庄铮,硬生生挡下一记断魂剑,血洒当场。
庄铮终究不治,他亦被亲兵拼死抢出战场。
见其伤重至此,徐天年心中不忍。
“你伤势未愈,不如……暂且休养。”
话未说完,吴劲草己单手捶胸,声音坚定。
“公子不必担忧,断臂而己,吴某仍可执旗!”
“五行旗同生共死,锐金旗绝不退后半步!”
西周各派中人听罢,心头震动。
传闻明教乃邪魔之所,怎料竟有如此血性之人?
徐天年亦悄然动容。若当时他弹出一枚铜钱阻上一瞬……或许结局不同。·3!3^y!u′e.d·u′.~c~o,m/
但这念头一闪即逝。既此人执意请战,他便郑重点头。
“好!锐金旗便由你统领。”
吴劲草眼中泛光,抱拳高呼:“末将领命!”
敌情未明,不宜久滞。
徐天年目光扫过全场,落在一群女尼身上,忽而一笑。
“世间常说巾帼不让须眉,可如今须眉己在,又岂能让女子涉险?”
“诸位男子,以为如何?”
殿内笑声西起,殷野王轻摇折扇,眉眼含笑,“徐公子所言甚妙,男子尚在,岂容女子涉险?”
灭绝师太冷目一扫,“殷旗主,莫非以为老尼手中之剑不堪一用?”
殷野王笑容微滞,忙收扇拱手,“不敢,绝无此意。”
他虽平日洒脱不羁,但面对这杀伐果断的出家之人,终究心存忌惮。
徐天顺缓步上前,语气温和,“师太何必动怒,您的剑术精绝,在座无人不知。”
“待会刀兵相见,伤亡难免。”
“若无人照料伤者,岂非辜负热血儿郎拼死之勇?”
“女子心思细密,不如请峨眉、恒山两派中先天中阶以下女弟子专司疗伤之事。”
“两位掌门意下如何?”
灭绝师太与定逸师太略作对视,皆点头应允。
灭绝开口道:“公子仁心,我峨眉与恒山自当协力,一切听从安排。”
话毕,二人即刻传令门下。
徐天顺转身唤道:“小昭,杨姑娘,光明顶地形物资你二人最为熟悉,可愿负责调度药材、安置医所?”
小昭眸光清澈,柔声应道:“公子吩咐,小昭定当尽力。¢x?x~s/s\y*q′.·c_o^m,”
杨逍立于一旁,目光微凝。他悄然拍了拍女儿肩头。
杨不悔仰头一笑,“爹,让我去吧,我也能帮上忙。”
少女清丽如画,笑意盈盈间似有流光浮动。
徐天顺见惯美人,对此也只是淡淡一笑,只觉悦目。
台下人群之中,却有人神情各异。
武当六侠殷梨亭怔然望着那张笑脸,心头剧震,低语道:“晓芙……你还活着?”
0·················
灭绝师太眼神骤冷,心中己然明了——这女孩,必是纪晓芙当年留下的“孽缘”。
正欲细察,忽闻殿外传来急促脚步。
“踏踏踏——”
一人疾步闯入,正是武当弟子装束的青年。
他单膝跪地,禀报道:“徐公子,青翼蝠王飞报,蒙元骑兵万余,己逼近一线天,不足百里。”
“按其行速,约一个时辰内即可抵达。”
徐天顺眼中精光一闪,“来得及,尚有时间周旋。”
随即转身询问:“瑞金掌旗吴劲草、巨木掌旗闻苍松,一线天两侧悬崖,可否攀援而上?”
..............0
“若可设伏,居高临下,足以重创敌骑。”
吴劲草与闻苍松相视而笑。
吴劲草道:“自然可行。早前各派围攻时,我们便曾筹划此事。”
“只因不忍残杀过甚,终未施行。”
“如今对敌蒙元贼寇,何须再讲慈悲?”
徐天顺朗声道:“好!既然如此,二位听令。”
“立即率人登上悬崖,备好巨木滚石,勘定弓弩射位。”
“待敌军入谷过半,依令旗信号,骤然发动。”
“遵命!”两人抱拳行礼,随即带领部属迅速分头行动。
徐天顺目光转向厚土旗掌旗使,“颜垣听令,即刻在峡谷中段开挖深坑地道。”
“不必藏兵,只须在坑底布设尖木,再倾火油覆盖。”
颜垣抱拳领命,转身快步而去。
命令下达完毕,徐天顺又看向身旁两旗统领。
“你二人率众潜伏谷口末端,待敌残部抵达,立刻全力截杀。”
“手段不必留情,务求一击致命。”
“是!”两位掌旗使应声而动,带人疾行而出。
五行旗尽数撤离后,原地仅余少数明教弟子。
徐天顺缓缓转身,望向按捺己久的各派群雄。
“最后再说一遍,生死关头,私怨不可凌驾于大局之上。”
“明白!”众人齐声回应。
见众人应允,他转而叮嘱本教子弟。
“一旦蒙元残骑突破五行封锁,便是我等迎面搏命之时。”
“论人数,我们远逊于敌。”
“但论战力,个个皆为江湖翘楚。”
“切记不可与骑兵正面冲撞,莫以己短攻彼之长。”
“更不必拘泥所谓道义规矩。”
“远则飞镖毒针齐发,近则断刀暗刃突袭。”
“敌人多死一个,我们就少一分损伤。”
说到此处,他环视诸位掌门与明教高手,语气低沉。
“汝阳王府虽强者如云。”
“可真正称得上宗师者,绝不会超过我方总数。”
“这里是战场,不是比武场,不讲一对一的规矩。”
“一位宗师动辄能屠戮数名普通弟子,这点各位都清楚。”
“因此,无论二打一、三围一,或越阶对战,务必速战速决。”
“高阶之战,由逍遥二使、白眉鹰王、宋大侠与灭绝师太出面应对。”
“金轮法王一人,便拜托两位神僧联手压制。”
“我和青翼蝠王将游走战场,随时支援危局。”
“诸位可有异议?”
众宗师互望一眼,心中皆以为然。
纷纷拱手,“愿听调遣!”
徐天顺挥臂下令,“既然如此,全军下山,与敌决一死战!”
“遵令!”
浩浩荡荡的人流自山间涌出,气势如虹。
……
同一时刻。
百里之外,大漠深处。
万余蒙元铁骑奔腾如雷,席卷黄沙。
马蹄翻飞,尘土蔽日,宛如风暴横扫荒原。
队伍前方,十余匹高骏并列前行。
中央一匹黄骠马上,端坐一名身披金黄袈裟的僧人。
他身形瘦长如竹竿,头顶扁平凹陷,仿佛一只倒扣的瓷碟。
这人正是蒙元国师金轮法王。
若徐天顺在此,当能认出不少随行之辈。
左侧一骑身披淡黄锦绣棉袍,面纱轻掩,身影婀娜,随马蹄起伏摇曳生姿。
正是赵敏。
她左边依次坐着三阿等人。
右边则立着一位披甲戴胄、体格魁梧的将军。
此人乃赵敏兄长,蒙元南征大将王保保。
其余之人,尚有慕容博、鸠摩智,以及金刚门几位宗师级人物。
队伍前行之际,忽见一匹白马自前方疾驰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