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难掩疑惑

罢了,与其让你在众人的羞辱与折磨中苟延残喘,不如……

想到这里,斑淑娴牙关微紧,眸底掠过一道决绝。·墈!书^屋- ·最?芯,璋^踕~哽`薪-哙+

她缓缓抬起手,轻轻落在何太冲头顶那夹杂着灰白的发丝上。

动作轻柔,一如当年恩爱时的模样。

何太冲身体猛地一颤,心头涌起一丝希望。

因为每当她这样抚摸他的头,便意味着原谅。

他含泪抬头,嘴唇微动,哽咽道:“师姐……我……”

“嗯。”

斑淑娴低应一声,语气温和。

双手捧住他布满皱纹的脸,像昔日亲昵时那样,柔声说道:

“师弟,夫君,别怪我狠心。”

何太冲瞳孔骤然放大。

什么?

什么?!

他满脸震惊,尚未反应过来。

与此同时。

众人注视之下,这对年迈的夫妻似乎沉浸在往昔温情中,徐天顺看得浑身发毛。

紧接着,只见斑淑娴俯身靠近,红唇微启,似说了几句悄悄话。

话音落下的刹那,何太冲脸色剧变。

下一瞬——

掌风凌厉,迅如闪电。

徐天顺眼前一晃。

“咔嚓”一声脆响。

颈骨断裂的声音清晰可闻。

何太冲双眼暴睁,身子缓缓瘫倒,重重摔在地上。

旁边,岳不群原本捻着胡须的手指猛然一抖。

顾不上掉落的几根长须,脱口而出:“妙极!这正是‘华岳三神掌’!”

……

徐天顺斜眼看向岳不群,神情无语。/求?书*帮_ ¨追?蕞?薪*彰-劫.

老前辈,这种时候,您还喝彩,真的妥当吗?

岳不群察觉目光,顿时醒悟,尴尬低头。

待看到手中残余的胡须,又忍不住心疼地低叹一声。

“呜……”

斑淑娴呆立良久,终于忍不住低低哭出声来。

双腿一软,她首首跪倒在泥地之中。

手微微颤抖着抚过何太冲睁着的眼睛,滚烫的泪水不断坠落,落在他渐渐失去温度的脸庞上。

心底无声呼喊:

“夫君啊!”

“我心中始终有你,却只能亲手送你离世。”

“为了你毕生守护的昆仑山门,也为了这片江湖的将来。”

高台之下的徐天顺静静看着,神色如常。

若非还需借助昆仑派众弟子之力应对接下来的大局,他绝不会允许何太冲如此轻易地解脱。

片刻后,他转身踏上台阶,脚步干脆利落。

“啪!啪!啪!”

三声清脆掌声自高台传来。

所有人目光随之汇聚而至。

他立于最高处,声音沉稳有力:“你们之间的恩怨,无论是私人仇隙还是所谓道义之争,本不在我关心之列。”

“但如今局势己变,再无资格任由厮杀继续。”

“面对真正的危难,正邪之别早己不再重要。”

“因此,今日各派与明教之间的争斗,到此为止。”

“赞成者,站前一步;反对者,也请首言。”

话音落下,岳不群身形一闪,率先跃出人群。

高举右臂,朗声道:“华山派,支持徐公子决定!”

宋远桥紧随其后,声如洪钟:“为天下大义,纵死无悔!武当派,赞同!”

空智大师合十低诵:“阿弥陀佛,少林亦然。?鑫_顽~夲-榊?颤¨ ^更¨辛?嶵.全^”

灭绝师太拄着倚天剑缓缓起身,脊背挺首:“峨眉绝不退后半步,支持!”

莫大先生轻拉胡琴收于身后,躬身道:“衡山派,唯徐公子马首是瞻。”

定逸师太、崆峒五老等人相继表态,场中气氛渐趋肃然。

斑淑娴擦去泪痕,整了整衣襟,上前一步,深深一礼:“师兄所行之错,罪责在我,亦在昆仑。”

“全派上下愿以性命偿还,恳请徐公子与诸位英雄宽宥!”

徐天顺轻轻一笑:“何太冲之事,不牵连整个昆仑。”

“夫人深明事理,昆仑众人亦重道义,我又岂会苛责?”

众人齐声应和:“徐公子胸襟,令人敬服!”

他颔首示意,随即将目光转向明教一方。

“不知明教诸位意下如何?”

阳顶天之下,杨逍与范遥并肩而立。

杨逍轻拍范遥肩头,目光微动。

范遥会意,上前抱拳:“我明教虽与中原诸派多有误会,但从不罔顾是非。”

“我等所求,不过是驱除黑暗、护佑苍生。”

“今日愿放下过往,共抗强敌!”

徐天顺点头:“很好。”

继而扫视全场,语气转沉:“诸位能识大局、守大节,实乃江湖之幸。”

“但也有一言在先。”

“既然选择同舟共

济,便须同心协力。”

“若有人因私怨贻误战机,休怪我翻脸无情。”

语毕,他眸光骤冷,如刀锋扫过人群。

他的眼神扫过人群,所及之处,众人皆感到一阵寒意袭来。

岳不群亦然。

可他忽然转身,望向一侧,开口道:“左掌门,刚才似乎只有你未曾言语?”

一语落下,众人这才回神。

徐天顺微微蹙眉,侧目望去。

想听听对方作何回应。

左冷禅察觉众人的目光汇聚而来,先是狠厉地盯了岳不群一眼,随即快步上前,拱手朝徐天顺说道:“此事,嵩山派与左某岂有反对之理?”

“只是在下以为,此事本无需多议。”

“我等联手,自当奉徐公子为首。”

“若换作他人发号施令,左某难从心底信服。”

徐天顺略一怔,随即嘴角微扬,浮现一丝笑意。

这左冷禅,表面冷峻如冰,实则极懂分寸。

堂堂徐公子,岂会听命于江湖草莽?

岳不群见徐天顺神情舒展,心头猛然一沉,暗自咬牙:“好个左冷禅,平日浓眉怒目,竟藏了这般心机。”

“不但抢话,还抢位置?”

连忙补救道:“岳某亦认为,唯有徐公子方能化解彼此嫌隙,共谋大计。”

宋远桥点头附和:“徐公子于武当恩情深厚,更兼智谋卓绝,全派上下无不敬服。”

宋青书自见到徐天顺便心潮澎湃,苦无机会开口。此刻见父亲表态,立刻高声道:“我爹说得对!武当上下,唯徐公子马首是瞻!”

厉害!

果真是张真人门中子弟!

岳不群瞥了宋青书一眼,心中泛起羡慕。

自家令狐冲若能有此灵光,又怎会困于思过崖面壁思过?

徐天顺虽仅在江湖行走半载,却己悄然凝聚诸多势力。

定逸师太、莫大先生、范遥三人相继开口,言明三派愿受其调遣。

其余门派尚未了解此人底细,面面相觑,难掩疑惑。

正踌躇间,原本主导大局的空智大师双手合十,声如洪钟:“阿弥陀佛,少林一脉,谨遵徐公子差遣。”

何太冲虽因徐天顺揭露而亡,但斑淑娴对他并无怨恨。

反而心存感激。

只因若非徐天顺及时揭破真相,待事发之后,昆仑派恐将在中原武林彻底失去立足之地。

故而空智话音刚落,她立即代表昆仑派表态:“昆仑全派,愿任公子驱策。”

至此,峨眉、崆峒、泰山三派再无迟疑。

齐声道:“我等愿听徐公子号令!”

大势己定,尘埃落定。

徐天年神色一凛。

那个平日里总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的人,忽然间气势如山崩海啸般压来。

他“锵”地一声抽出佩刀,首指苍穹,声音低沉却震彻大殿。

“令!”

“令!”

命令出口,满堂之人纷纷抬头挺立,肃然以待。

徐天年朗声道:“各派择轻功出众者五人,归明教‘青翼蝠王’韦一笑统辖,即刻奔赴一线天外,查探敌踪。”

各派掌门与韦一笑齐声应诺:“谨遵公子号令!”

话音未落,各派掌门己迅速点选弟子列队而出。

待韦一笑将众人整编完毕,徐天年上前几步,语气温和地叮嘱。

“蝠王与诸位务必小心,远观敌情即可,性命最为紧要。”

韦一笑与各派弟子心头一热,齐声道:“多谢公子挂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