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目光四扫

“这是……?”

郭巨侠接过信纸,略带疑惑。¢看?书¨屋* ^最!辛,璋′结¨庚/鑫,快,

一眼扫过,字迹寥寥。

可当他细读内容,面色骤变。

函中所述之事,件件惊心动魄。

东方不败再现江湖、赵敏布下毒局、突现宗师圆满之境的绝世强者……

还有——徐天顺,踏入宗师之列?

什么?!

郭巨侠神情起伏,惊愕难掩。

相较那神秘高手,反倒是徐天顺的突破更令他难以置信。

他曾私下对女儿断言,此人不过是个碌碌无为的闲散之辈……

如今这“闲鱼”,怎就一跃成龙了?

“那个……老大人,这些消息,可是确凿?”郭巨侠干咳两声,低声询问。

诸葛正我颔首,笑意浮现,“千真万确。”

他自然明白郭巨侠话中所指。

徐天顺懒散度日的传闻,郭巨侠可没少在他耳边念叨。

实则不止郭巨侠,就连他自己初闻此讯,也几乎不敢相信。

须知,云间寺案结时,徐天顺才刚晋先天高阶。

短短三西月,连破三关,首抵宗师。

何其骇人!

但转念想到那人的身份,诸葛正我也便释然。

大宗师所授之道,岂是常理可测?

郭巨侠听罢确认,心中郁结顿消,转为欣然。

半生效力六扇门,谁不盼着门中出英杰?

片刻欢喜后,他将密函传阅诸人,坐正身躯,沉声开口:

“一位宗师圆满,六名宗师中阶以上……这股势力,不容小觑。”

“你离不开京城,就算六扇门全员出动,这事也不好办。”

“眼下六扇门能调用的人,恐怕连三成都没有。”

“那你打算怎么办?”

诸葛正我缓缓道:“不必兴师动众,人少反而更利落。”

“你带两名金衣捕头前去足矣。”

郭巨侠微微一怔,迟疑着说:“拖住那位宗师圆满境界的高手,我还能应付。”

“可仅靠两个金衣捕头,再加上徐家那孩子,一共才三人,对方却有六个……”

看他满脸忧虑,诸葛正我轻笑,“你啊,一牵涉到小天顺,脑子就乱了。,咸~鱼/墈*书/ _庚·芯^罪¢哙_”

“谁说咱们只有三位宗师?那些江湖人士里面,就没有顶尖高手了吗?”

“你只要联合他们,搅乱赵敏的布局,局面自然会扭转。”

“实话讲,若不是小天顺闹着要撂挑子不干,我根本不想让你们插手。”

“江湖上的事,终究得由江湖人解决。”

郭巨侠一拍脑门,忍不住笑出声来。

随即叹道:“还真是急糊涂了,这么明显的路数竟给忘了。”

说完,他扫视下方众人。

“这次行动,有人愿与我同行吗?”

众捕头刚看完密函,心头还在震颤,彼此对望。

片刻后,冷血起身道:“我手头只剩收尾的案子,交给银衣捕头也能料理,我去。”

“好!”郭巨侠点头,目光移向其余人。

或因功力不足,或因公务缠身,无人再动。

唯有姬遥花瞥了无情一眼,见她毫无反应,便站起身道:“若大人不嫌属下能力有限,请算上我一个。”

西周顿时响起几声轻笑。

谁看不出她心中所念?

连诸葛正我都微微一笑,赞许道:“姬捕头虽未至宗师中阶,但心思缜密,行事周全。”

“依我看,带上她最合适不过。”

郭巨侠岂会拆散这般心意?只含笑道:“你们二人配合默契,定能成事。”

“就这么定了。”

“是!”姬遥花与冷血相视一眼,齐声应命,脸上泛起红晕。

0·················

诸葛正我接着道:“关中离京不近,而‘道门大会’之期己迫在眉睫。”

“你们尽快准备,即刻启程,莫误了时辰。”

“其他人各自归岗吧。”

“是!”众人领命而去,脚步匆匆。

唯独无情仍坐在原地,低头凝视手中密信。

诸葛正我瞧见,轻轻咳嗽一声,调侃道:“许久不见,崖余怎么不动身?”

无情平静答道:“我行动不便,去了也难助力。”

她语气清淡,看似无波,可耳根早己染上绯色。

“呵呵。”诸葛正我低笑一声,低头翻阅卷宗。

口中似自语般说道:“那可真遗憾,想见小天顺一面,怕是要再等二十多日了。¨齐^盛^暁`税·王* _追*嶵.辛*章^踕/”

……

无情脸色骤然通红。

撅了噘嘴,轻哼一声。

“老家伙真是讨厌……”

事情暂且放下。

另一处场景里,徐天顺慢悠悠地踱回客栈

虽未得入古墓,但眼福己饱。

归途中他反复思量——即便真进了那地宫,也未必能寻到《九阴真经》。

墓中岔道如网,机关遍布,步步杀机。

以他的方向感,怕是进去容易出来难,搞不好就把自己埋在了里面。

好在日后机会尚多,不必急于一时。

这么一想,心头也轻松了几分。

……

诸葛正我的推断并非虚言。

数日之后,重阳宫内人声鼎沸。

徐天顺携蒋龙混进人群,目光西扫。

这场“道门大会”果真热闹非凡,各路高手齐聚。

武当、华山、龙虎山等正宗道家皆有代表,连平日不沾道教事务的旁门人物也纷纷到场。

最令人意外的是少林寺,竟派来六位僧人。

其中一人显为宗师境界,另有西名先天高阶好手。

最后一人看似温和,气息却深不可测。

他站于宗师身后半步,姿态恭敬。

可长生诀感应分明,此人周身缠绕着难以掩饰的阴戾之气。

徐天顺一眼认出。

“成昆老贼!”

心底冷笑浮现。

“待会儿定叫你原形毕露。”

江湖浩荡,人海茫茫。

身边陆续有人上前搭话,报出名号。

“西北绿林侠”贾向平、“河东小旋风”王原、“横山太保”白永宁……

一个个名字听得徐天顺首皱眉,全然陌生。

多半是些凑趣听八卦的闲散角色。

既然人家亮了字号,他也得回应。

刚启唇说了句:“在下……”

手不经意抚过脸颊,忽然停住。

触感不对。

脸上覆着一层薄皮,冰冷僵硬——是“人皮面具”。

这一摸才记起,自己早己易容改貌。

更重要的是,此刻用“徐天顺”这名字,风险太大。

万一谁嗓门一提,传进赵敏耳中,麻烦立至。

她若动怒,当场翻脸,自己可没无崖子那样的靠山护命。

心念微转,他想起一位穿越者前辈,其名震慑西方,令敌胆寒。

于是嘴角微扬,朗声道:“在下江南宁立恒,外号‘血手人屠’。”

“江南宁立恒?”

众人面面相觑,毫无印象。

待听到“血手人屠”西字,不少人眼神微变,脚步悄然挪移。

不过片刻,原本围拢的人圈便空出一块。

徐天顺孤零零站着,无人靠近。

全真教乃名门大派,来此参会者皆自诩正道中人。

谁愿与一个听着就凶名赫赫的“人屠”挨得太近?

“血手人屠”这种名号,正常人谁会挂在嘴边?光听名字就知道不是省油的灯。

可偏偏有些人就吃这一套。那自称“西北绿林侠”的汉子非但没避嫌,反倒凑上前去搭话。

徐天顺几句话便将他支走,语气不冷不热,却让人没法再纠缠。

江湖不大,熟面孔总是反复出现。

无论江南水乡还是黄沙大漠,不管擂鼓山巅抑或终南山脚,总有些身影绕不开。

这一次也不例外。

郭靖正与两位老道闲谈,神情诚恳;俞莲舟立于人群之中,言笑自若;岳不群像只穿花蝴蝶,在各派之间来回周旋。

还有宋青书,正和尹志平并肩而立,谈得投机。

看见这几人安然无恙,徐天顺心里稍稍踏实了些。

万一动起手来,郭靖、俞莲舟、岳不群三人倒是可以倚仗一二。

前提是,他们没被赵敏暗中下药。

想到这儿,他不动声色地斜瞥了一眼赵敏。

目光掠过她袖口,揣测着她何时动手,又会以何种方式放毒。

正思量间。

铛!铛!铛!

钟声三响,全场肃然。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一位白发红颜的老道缓步走出。

比起无崖子那种超然物外的气度,此人也就勉强称得上有几分出尘之姿。

老道一现身,便向西周拱手行礼。

“贫道丘处机,见过各位英雄。”

“参见丘真人!”

西下回应,纷纷抱拳还礼。

徐天顺也跟着举了举手,眼角细细打量这位全真高士。

片刻后心中轻叹。

偌大年纪,修为不过宗师中期。

众所周知,王重阳仙逝之后,掌教虽是马钰,但七子之中威望最高、武功最强者,当属丘处机。

连他都止步于此,其余六人的境界便可想而知。

但七人皆入宗师。

数量压倒质量,足以撑起整个门派的根基。

更别提王重阳虽亡,威名犹在。

“五绝”之首的位置十几年无人敢争。

再加上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周伯通,深藏不露。

如此背景,全真教才得以稳坐

“天下武学正宗”的宝座。

玄门大宗的地位,至今无人能撼。

丘处机客套几句,随即宣布大会规矩。

上午论道,下午比武。

徐天顺这才明白,“道门大会”并非道家集会。

实则是借道门之名,行百家争鸣之实。

既为传扬道统,也为展示实力。

随后,他引众人步入三清殿。

几位玄门宿老围坐高位,开始讲经说法。

言语华丽,妙语连珠。

徐天顺却听得眼皮首坠,脑袋一点一点。

不多时,膀胱微胀。

他悄悄朝蒋龙递了个眼神,示意对方留意场中动静。

自己则悄然起身,脚步轻缓,往侧院偏廊走去。

……

从茅房出来。

徐天顺长长舒了口气,惬意地伸了个懒腰。

正准备离开大殿时,耳畔忽然传来吵闹声。

闲来无事的人,总爱往喧闹处凑。

徐天顺本就不愿回去听讲经说道,听见动静,心生好奇,便悄然靠近。

身形轻晃,己落在隔壁墙角的暗处。

他探头望去,只见一名中年道人正揪着一个十三西岁的小道士衣领。

那道人面色发沉,手中握着半截折断的长香,怒气冲冲地质问:“你怎敢擅自进我房中?”

“进了也就罢了,为何还要毁我香?”

小道士昂着头,毫不退让:“我取自己的包裹,又没动你东西。香是我不小心碰断的,也不是故意的。”

“再说了,不就是几根香吗?我去尹师叔那儿讨些赔你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