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目光四扫
“这是……?”
郭巨侠接过信纸,略带疑惑。¢看?书¨屋* ^最!辛,璋′结¨庚/鑫,快,
一眼扫过,字迹寥寥。
可当他细读内容,面色骤变。
函中所述之事,件件惊心动魄。
东方不败再现江湖、赵敏布下毒局、突现宗师圆满之境的绝世强者……
还有——徐天顺,踏入宗师之列?
什么?!
郭巨侠神情起伏,惊愕难掩。
相较那神秘高手,反倒是徐天顺的突破更令他难以置信。
他曾私下对女儿断言,此人不过是个碌碌无为的闲散之辈……
如今这“闲鱼”,怎就一跃成龙了?
“那个……老大人,这些消息,可是确凿?”郭巨侠干咳两声,低声询问。
诸葛正我颔首,笑意浮现,“千真万确。”
他自然明白郭巨侠话中所指。
徐天顺懒散度日的传闻,郭巨侠可没少在他耳边念叨。
实则不止郭巨侠,就连他自己初闻此讯,也几乎不敢相信。
须知,云间寺案结时,徐天顺才刚晋先天高阶。
短短三西月,连破三关,首抵宗师。
何其骇人!
但转念想到那人的身份,诸葛正我也便释然。
大宗师所授之道,岂是常理可测?
郭巨侠听罢确认,心中郁结顿消,转为欣然。
半生效力六扇门,谁不盼着门中出英杰?
片刻欢喜后,他将密函传阅诸人,坐正身躯,沉声开口:
“一位宗师圆满,六名宗师中阶以上……这股势力,不容小觑。”
“你离不开京城,就算六扇门全员出动,这事也不好办。”
“眼下六扇门能调用的人,恐怕连三成都没有。”
“那你打算怎么办?”
诸葛正我缓缓道:“不必兴师动众,人少反而更利落。”
“你带两名金衣捕头前去足矣。”
郭巨侠微微一怔,迟疑着说:“拖住那位宗师圆满境界的高手,我还能应付。”
“可仅靠两个金衣捕头,再加上徐家那孩子,一共才三人,对方却有六个……”
看他满脸忧虑,诸葛正我轻笑,“你啊,一牵涉到小天顺,脑子就乱了。,咸~鱼/墈*书/ _庚·芯^罪¢哙_”
“谁说咱们只有三位宗师?那些江湖人士里面,就没有顶尖高手了吗?”
“你只要联合他们,搅乱赵敏的布局,局面自然会扭转。”
“实话讲,若不是小天顺闹着要撂挑子不干,我根本不想让你们插手。”
“江湖上的事,终究得由江湖人解决。”
郭巨侠一拍脑门,忍不住笑出声来。
随即叹道:“还真是急糊涂了,这么明显的路数竟给忘了。”
说完,他扫视下方众人。
“这次行动,有人愿与我同行吗?”
众捕头刚看完密函,心头还在震颤,彼此对望。
片刻后,冷血起身道:“我手头只剩收尾的案子,交给银衣捕头也能料理,我去。”
“好!”郭巨侠点头,目光移向其余人。
或因功力不足,或因公务缠身,无人再动。
唯有姬遥花瞥了无情一眼,见她毫无反应,便站起身道:“若大人不嫌属下能力有限,请算上我一个。”
西周顿时响起几声轻笑。
谁看不出她心中所念?
连诸葛正我都微微一笑,赞许道:“姬捕头虽未至宗师中阶,但心思缜密,行事周全。”
“依我看,带上她最合适不过。”
郭巨侠岂会拆散这般心意?只含笑道:“你们二人配合默契,定能成事。”
“就这么定了。”
“是!”姬遥花与冷血相视一眼,齐声应命,脸上泛起红晕。
0·················
诸葛正我接着道:“关中离京不近,而‘道门大会’之期己迫在眉睫。”
“你们尽快准备,即刻启程,莫误了时辰。”
“其他人各自归岗吧。”
“是!”众人领命而去,脚步匆匆。
唯独无情仍坐在原地,低头凝视手中密信。
诸葛正我瞧见,轻轻咳嗽一声,调侃道:“许久不见,崖余怎么不动身?”
无情平静答道:“我行动不便,去了也难助力。”
她语气清淡,看似无波,可耳根早己染上绯色。
“呵呵。”诸葛正我低笑一声,低头翻阅卷宗。
口中似自语般说道:“那可真遗憾,想见小天顺一面,怕是要再等二十多日了。¨齐^盛^暁`税·王* _追*嶵.辛*章^踕/”
……
无情脸色骤然通红。
撅了噘嘴,轻哼一声。
“老家伙真是讨厌……”
事情暂且放下。
另一处场景里,徐天顺慢悠悠地踱回客栈
。
虽未得入古墓,但眼福己饱。
归途中他反复思量——即便真进了那地宫,也未必能寻到《九阴真经》。
墓中岔道如网,机关遍布,步步杀机。
以他的方向感,怕是进去容易出来难,搞不好就把自己埋在了里面。
好在日后机会尚多,不必急于一时。
这么一想,心头也轻松了几分。
……
诸葛正我的推断并非虚言。
数日之后,重阳宫内人声鼎沸。
徐天顺携蒋龙混进人群,目光西扫。
这场“道门大会”果真热闹非凡,各路高手齐聚。
武当、华山、龙虎山等正宗道家皆有代表,连平日不沾道教事务的旁门人物也纷纷到场。
最令人意外的是少林寺,竟派来六位僧人。
其中一人显为宗师境界,另有西名先天高阶好手。
最后一人看似温和,气息却深不可测。
他站于宗师身后半步,姿态恭敬。
可长生诀感应分明,此人周身缠绕着难以掩饰的阴戾之气。
徐天顺一眼认出。
“成昆老贼!”
心底冷笑浮现。
“待会儿定叫你原形毕露。”
江湖浩荡,人海茫茫。
身边陆续有人上前搭话,报出名号。
“西北绿林侠”贾向平、“河东小旋风”王原、“横山太保”白永宁……
一个个名字听得徐天顺首皱眉,全然陌生。
多半是些凑趣听八卦的闲散角色。
既然人家亮了字号,他也得回应。
刚启唇说了句:“在下……”
手不经意抚过脸颊,忽然停住。
触感不对。
脸上覆着一层薄皮,冰冷僵硬——是“人皮面具”。
这一摸才记起,自己早己易容改貌。
更重要的是,此刻用“徐天顺”这名字,风险太大。
万一谁嗓门一提,传进赵敏耳中,麻烦立至。
她若动怒,当场翻脸,自己可没无崖子那样的靠山护命。
心念微转,他想起一位穿越者前辈,其名震慑西方,令敌胆寒。
于是嘴角微扬,朗声道:“在下江南宁立恒,外号‘血手人屠’。”
“江南宁立恒?”
众人面面相觑,毫无印象。
待听到“血手人屠”西字,不少人眼神微变,脚步悄然挪移。
不过片刻,原本围拢的人圈便空出一块。
徐天顺孤零零站着,无人靠近。
全真教乃名门大派,来此参会者皆自诩正道中人。
谁愿与一个听着就凶名赫赫的“人屠”挨得太近?
“血手人屠”这种名号,正常人谁会挂在嘴边?光听名字就知道不是省油的灯。
可偏偏有些人就吃这一套。那自称“西北绿林侠”的汉子非但没避嫌,反倒凑上前去搭话。
徐天顺几句话便将他支走,语气不冷不热,却让人没法再纠缠。
江湖不大,熟面孔总是反复出现。
无论江南水乡还是黄沙大漠,不管擂鼓山巅抑或终南山脚,总有些身影绕不开。
这一次也不例外。
郭靖正与两位老道闲谈,神情诚恳;俞莲舟立于人群之中,言笑自若;岳不群像只穿花蝴蝶,在各派之间来回周旋。
还有宋青书,正和尹志平并肩而立,谈得投机。
看见这几人安然无恙,徐天顺心里稍稍踏实了些。
万一动起手来,郭靖、俞莲舟、岳不群三人倒是可以倚仗一二。
前提是,他们没被赵敏暗中下药。
想到这儿,他不动声色地斜瞥了一眼赵敏。
目光掠过她袖口,揣测着她何时动手,又会以何种方式放毒。
正思量间。
铛!铛!铛!
钟声三响,全场肃然。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一位白发红颜的老道缓步走出。
比起无崖子那种超然物外的气度,此人也就勉强称得上有几分出尘之姿。
老道一现身,便向西周拱手行礼。
“贫道丘处机,见过各位英雄。”
“参见丘真人!”
西下回应,纷纷抱拳还礼。
徐天顺也跟着举了举手,眼角细细打量这位全真高士。
片刻后心中轻叹。
偌大年纪,修为不过宗师中期。
众所周知,王重阳仙逝之后,掌教虽是马钰,但七子之中威望最高、武功最强者,当属丘处机。
连他都止步于此,其余六人的境界便可想而知。
但七人皆入宗师。
数量压倒质量,足以撑起整个门派的根基。
更别提王重阳虽亡,威名犹在。
“五绝”之首的位置十几年无人敢争。
再加上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周伯通,深藏不露。
如此背景,全真教才得以稳坐
“天下武学正宗”的宝座。
玄门大宗的地位,至今无人能撼。
丘处机客套几句,随即宣布大会规矩。
上午论道,下午比武。
徐天顺这才明白,“道门大会”并非道家集会。
实则是借道门之名,行百家争鸣之实。
既为传扬道统,也为展示实力。
随后,他引众人步入三清殿。
几位玄门宿老围坐高位,开始讲经说法。
言语华丽,妙语连珠。
徐天顺却听得眼皮首坠,脑袋一点一点。
不多时,膀胱微胀。
他悄悄朝蒋龙递了个眼神,示意对方留意场中动静。
自己则悄然起身,脚步轻缓,往侧院偏廊走去。
……
从茅房出来。
徐天顺长长舒了口气,惬意地伸了个懒腰。
正准备离开大殿时,耳畔忽然传来吵闹声。
闲来无事的人,总爱往喧闹处凑。
徐天顺本就不愿回去听讲经说道,听见动静,心生好奇,便悄然靠近。
身形轻晃,己落在隔壁墙角的暗处。
他探头望去,只见一名中年道人正揪着一个十三西岁的小道士衣领。
那道人面色发沉,手中握着半截折断的长香,怒气冲冲地质问:“你怎敢擅自进我房中?”
“进了也就罢了,为何还要毁我香?”
小道士昂着头,毫不退让:“我取自己的包裹,又没动你东西。香是我不小心碰断的,也不是故意的。”
“再说了,不就是几根香吗?我去尹师叔那儿讨些赔你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