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完善报销制度
按照王建安的指示,尹彬第二天一早就精心准备了礼物——两条高档香烟和两瓶本地的名酒,前往盘溪市场拜访刘大山老板。
盘溪市场早已人声鼎沸,空气中混杂着各种蔬菜、水产和调料的气味。
尹彬穿过拥挤的人流,找到了刘大山的批发档口。
档口规模不小,各种蔬菜码放得整整齐齐,几个伙计正忙着装卸货物。
刘大山本人正坐在档口后面的一把竹椅上,端着搪瓷缸喝茶,他约莫五十多岁,面色红润,眼神里透着生意人的精明。
尹彬上前,恭敬地递上礼物:“刘老板,冒昧前来拜访,没有打搅到你吧。”
刘大山放下茶缸,目光在尹彬脸上和手中的礼物上扫过,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示意伙计搬来个凳子。
“尹老弟,说啥子打搅哦,快坐快坐,今天来有啥子事哇?”
尹彬坐下,坦诚地说道:“刘老板,不瞒你说,山城市场大,机会多,我们想过来试试水。
这不,在南坪新村找了个铺面,刚准备开业,就遇到点小麻烦。”
接着,他便把“黑皮”那伙人上门索要“管理费”的事情,以及后来市场管理员解围的经过,简单说了一遍。
刘大山听完后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尹老板,黑皮那伙人,就是街面上的小混混,欺软怕硬,不成气候。
你们既然找到我老刘,这个忙嘛,按理说我可以帮。
不过合作嘛,要讲诚意,光靠我出面说句话,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你们是外地来的,想在山城站稳脚跟,得拿出点实实在在的东西。”
尹彬立刻明白了刘大山的意思,这是要谈条件了。
他早有准备:“刘老板,你说得对,诚意我们绝对有。
我们初来乍到,很多地方还需要你这样的老前辈指点。
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山城店需要的部分山城本地特色蔬菜,比如儿菜、空心菜这些,只要品质符合要求,我们优先从你这里进货,价格就按市场行情走,绝不让你吃亏。
另外我们合作社在蓉城有些特色的农产品,比如品质很好的草莓,还有再过一两个月就要大量上市的反季大棚蔬菜,像黄瓜、番茄、辣椒这些,在冬天都是紧俏货。
如果你有兴趣,我们可以以比批发价更优惠的价格供应给你,由你在盘溪市场这边代理销售。
这也算是我们双方优势互补。”
刘大山听着,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冬季的草莓和反季大棚蔬菜,在山城绝对是抢手货,利润空间大。
如果能拿到稳定的优质货源,对他的批发生意无疑是极大的助力。
他原本只想着帮个小忙,结个善缘,没想到尹彬提出的合作方案如此有吸引力。
他脸上的笑容变得真切起来,哈哈一笑,拍了拍尹彬的肩膀:“尹老板年纪轻轻,做事却很大气,是个爽快人!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你这个朋友,我老刘交了!”
他当场拿起那个年代罕有的“大哥大”手机,拨了个号码,对着那头语气强硬地说了几句:“……对,就是南坪新村那家新开的‘棚鲜生’,是我老刘罩着的,告诉黑皮和他那帮兄弟,眼睛放亮一点,别给自己找不自在!”
挂断电话后,他对尹彬说:“放心,黑皮那边搞定了,以后他们不敢再去捣乱。
在山城这边,遇到啥子麻烦事,尽管报我刘大山的名字,多少还是有点用的。”
有了刘大山这句掷地有声的承诺,尹彬心里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了地,踏实了大半。
这不仅解决了眼前的治安隐患,更重要的是,通过刘大山这条线,棚鲜生算是初步在山城的批发圈子里搭上了关系,为后续的发展打开了一扇门。
两天后,选在一个周末的清晨,山城“棚鲜生”南坪新村店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顺利开业。
红色的开业横幅格外醒目,门口摆放着庆贺的花篮。
尹彬和小赵店长带着张大姐、李姐两名店员,身着统一整洁的工作服,精神抖擞地迎接顾客。
为了吸引人气,开业期间推出了“全场八八折”、“满额赠送鸡蛋”等优惠活动,提前印制的宣传单也在小区周边发放了一轮。
优惠活动果然吸引了大批好奇的小区居民。
店内灯光明亮,环境干净,蔬菜水果摆放整齐,品相明显优于周边菜市场。
店员们经过培训,服务热情周到,耐心解答顾客的疑问。
尹彬特意留意了店外的情况,黑皮那伙人果然没有出现,看来刘大山的招呼非常管用。
开业后的头几天,生意都很红火,但尹彬和小赵不敢有丝毫松懈。
他们每天早早到店,检查菜品质量,晚上盘点到很晚,总结当天的销售情况。
尹彬注意到,山城居民口味偏重,更喜好麻辣,对叶类蔬菜的新鲜度要求极高。
同时对一些本地特色食材如火锅常用的毛肚、黄喉等也有很大需求,但这超出了棚鲜生目前的主营范围。
他将这些观察仔细记录下来。
每晚,他都会通过电话向王建安详细汇报店里的运营情况、销售数据以及遇到的各类问题。
王建安虽然远在李家沟,但凭借对商业的敏锐洞察和对棚鲜生模式的深刻理解,总能给出切中要害的建议。
“三哥,山城人比蓉城更吃得辣,我们的辣椒品种可以再丰富一些,看看能不能联系刘老板,找找本地优质的辣椒货源。
叶菜损耗大,一定要做好保鲜,当天卖不完的,傍晚可以打折处理,既减少损失,也能吸引一波下班客流。
至于火锅食材,目前我们先不碰,专注把蔬菜水果这一块做深做透,让顾客一想到买新鲜蔬菜就来我们棚鲜生”
王建安还提醒尹彬:“要注意培养回头客。可以试着搞个简单的会员登记,记录下常客的需求,逢年过节送点小礼品。”
尹彬一一记下,并着手落实。
小赵店长也很快进入了角色,不仅管理店内事务井井有条,还主动带着张大姐、李姐利用空闲时间走访小区,了解居民需求,宣传店铺。
棚鲜生南坪新村店逐渐有了些稳定客源,虽然日均销售额相比开业高峰期有所回落,但整体趋势平稳向好。
但这仅仅是开始,考验还在后面。
如何让习惯在传统菜市场或流动摊贩处购买的山城消费者,持续认可并信赖这个略显“高档”的外来品牌。
如何保证稳定的供应链和应对本地市场的独特需求。
都还需要尹彬团队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智慧去摸索、适应。
就在山城店稳步推进的同时,李家沟合作社也迎来了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
技术员小刘再次带来喜讯:在杨教授的极力促成下,农科院最终同意了将草莓脱毒组培技术授权给李家沟合作社进行试点应用和推广。
农科院将派出由小刘和另一位专攻组培技术的专家张老师组成的支持团队,常驻李家沟.
指导合作社建立标准的组培实验室和配套的育苗车间。
这意味着,合作社即将从相对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向依靠农业科技驱动的现代化生产模式迈出关键的一步。
王建安立即召集了张泽安、吴磨贵、张华强等所有合作社骨干成员开会。
会议上,王建安难掩兴奋之情,他拿着小刘提供的技术资料,向众人详细解释了草莓脱毒组培技术的原理和巨大优势。
“农科院这项技术,对我们合作社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飞跃机会.
简单说,就是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培育出不带病毒、生命力强、性状统一的草莓苗。
这能彻底解决我们这几年遇到的草莓品种退化、容易得病、产量不稳的问题.
用了这种苗,结出的果子更大、更甜、品相更好,产量估计能提高两三成不止!”
张泽安听着,既感到振奋,又有些疑虑:“建安,这技术听起来是厉害,可这么高深的东西,我们能搞得来吗?
再说了,建实验室、买设备,这投入肯定不是个小数目吧?
这钱花出去,啥时候才能赚回来?”
王建安理解大家的担忧,他早有准备:“泽安舅舅的担心有道理。
投入确实需要,初步估计,建实验室、买设备、付技术指导费,前期投入大概要五六万。
但是一旦我们掌握了这门技术,首先,我们自己种草莓,效益能大幅提升。
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对外销售这种优质的脱毒种苗。
未来搞草莓种植的人会越来越多,但好苗子难求,这就是个大市场。
我敢说,这绝对是个朝阳产业,现在投入,将来回报会非常丰厚。
至于技术,放心,有我在,绝对搞得定。”
吴磨贵虽然对技术细节一窍不通,但他对王建安的眼光和判断力有着近乎盲目的信任:“建安既然说能干,那就肯定能干成!
咱们合作社能有今天,不都是建安带着大家闯出来的?
我觉得这事可行,需要多少钱,大家想办法凑。”
春城也附和道:“就是。”
张泽安见大家都支持,心里的顾虑也消了大半,同时提出一个更实际问题:“那这实验室和育苗车间,打算建在哪儿?需要多大地方?”
王建安指向养猪场旁边的一块闲置坡地:“这里这块地是斜坡,建大型猪舍不合适,但用来建实验室和育苗大棚正好,面积足够,离水源、电源也近,方便。”
随后,大家就用地、资金、人工等具体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最终,全体骨干一致同意上马这个高科技农业项目。
会议决定:由张泽安主要负责,立刻着手向信用社申请专项贷款,并办理相关的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张春城则带领基建队,先行清理那块坡地,准备建材。
王建安则会同小刘和即将到来的张老师,进一步细化实验室和育苗车间的建设方案,并负责联系购买所需的专业设备。
与此同时,下半年反季大棚蔬菜的种植准备工作也在合作社范围内全面铺开。
今年,合作社的蔬菜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
除了去年种植大棚得几个村外,周边又有几个村子签订协议,加入了反季蔬菜种植的行列。
王建安统一协调,将从李家沟合作社抽调的几名经验丰富的技术员,组成指导小组,到各个村子进行技术指导。
尹彬在确认山城店运营基本稳定后,将日常管理权更多地交给了小赵店长,自己则返回了雁县,全身心投入到即将开始的大棚蔬菜收购和全局调度工作中。
今年夏季实施的“外采优品”策略,虽然利润薄,但为棚鲜生积累了在外地寻找、甄别、管理供应商的宝贵经验。
也建立了一些初步的可靠货源渠道,这为秋冬季节棚鲜生两家零售店以及潜在批发业务的货源保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保镇分厂在周建军的精心打理下,业务蒸蒸日上。
借着县里整顿屠宰行业、关停不合规小作坊的东风,分厂凭借其“规范化示范单位”的金字招牌和稳定的肉品质量,不仅彻底稳固了在保镇的市场地位,还将业务顺利拓展到了周边好几个乡镇。
赵老四负责的生猪收购网络也越发健全高效,他利用多年积累的人脉和经验,穿梭于各个村庄,保证了分厂有充足的、质量合格的猪源。
然而,就在这看似一帆风顺的时候,一个管理上的隐患悄然浮现。
这天,王建安正在新建的组培实验室工地上,和张春城一起查看地基开挖的进度,屠宰场的老会计拿着账本匆匆找来,脸色凝重地把王建安拉到一边。
“建安,有个情况得跟你汇报一下。”老会计压低声音,翻开账本指给王建安看,“上个月,保镇分厂那边,周建军报销了几笔招待费,数额有点大,加起来快抵得上一个工人小半年的工资了。
报销理由写的是业务洽谈、客户关系维护。
我私下问了周建军一句,他解释说就是请了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