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开胃菜???

邓天拉着温知意走向穿梭艇。!q\d?h~b_s¢.!c?o,m\

舱门如同活物般感应到主人的接近,无声息地向上掀起,内部柔和的白光倾泻而出,照亮了登机踏板。

舱内空间并不算特别宽敞,但设计极其精巧,

两排符合人体工学的悬浮座椅相对而设,深色的内饰与柔和的氛围灯营造出一种未来感十足的舒适感。

邓天示意温知意坐好,细心地帮她系上带有自适应磁吸装置的安全带。

“准备好了吗?”邓天坐在驾驶位,侧头看向她,嘴角噙着笑意。

温知意点点头,心脏因未知的旅程而微微加速跳动。

“游隼,启动。目标坐标:天穹零号。模式:全频段光学遮蔽,静默潜航。”邓天的声音低沉而清晰。

“指令确认。指挥官邓天,乘客温知意。光学遮蔽启动,静默引擎启动。预计抵达时间:2分17秒。”一个柔和但毫无情绪起伏的合成女声在舱内响起。

嗡…

一声极其轻微,几乎不可察觉的低频震动透过座椅传来,

温知意感到身体被一股柔和而坚定的力量托举着。

窗外,停机坪的景象瞬间变得模糊,扭曲,仿佛被投入水中的倒影,下一秒,

整个穿梭艇连同舱内的光线都发生了奇异的“褪色”——不是消失,

而是仿佛融入了空气本身,成为了背景的一部分。*秒+蟑,结~暁\税_旺~ `已_发~布′蕞¨歆`蟑,結·

窗外的基地景象在瞬间被拉成模糊的光带,接着被深邃的夜空取代。

他们正以远超普通民航客机的速度垂首拔升,

却没有丝毫超重的不适感,

反重力场完美地抵消了加速度带来的影响。

温知意能看到下方灯火璀璨的城市迅速缩小,

变成大地上散落的星点,蓝色的星球轮廓在视野边缘显现,大气层的边缘泛着梦幻的蓝晕。

“惊喜吗?这是反重力技术!”邓天开口说道。

“这就是…反重力技术?比想象中平稳太多了。”温知意忍不住赞叹,手指轻轻触碰着舷窗。

满是兴奋。

毕竟人生第一次啊!!!

“这只是基础应用。”邓天调整了一下悬浮座椅的角度,姿态放松,“关键在于能量场和空间曲率的精微控制。/齐\盛.暁*税·枉? ¨嶵*新·漳_结-哽*新?哙·后面你会看到更厉害的。”

穿梭艇持续高速爬升,刺破对流层,平流层……很快,下方变成了无垠的云海,在月光的映照下翻涌如银色的波涛。

然而,邓天的目标并非外层空间。

穿梭艇开始减速,前方出现了一片极其浓厚,

仿佛凝固般的巨大云团。

这团云雾呈现出奇异的灰白色,翻滚涌动,边缘却异常清晰,不像自然形成的积雨云,更像一层精心布置的帷幕。

“我们要进去?”温知意看着那片浓得化不开的迷雾,有些迟疑。

“当然,惊喜在里面。”邓天操控着穿梭艇,

毫无畏惧地一头扎进了浓雾之中。

迷雾内部并非预想中的一片混沌。

艇身周围萦绕着淡淡的,仿佛有生命的微光流,照亮了前方一小片区域。

雾气粒子在光束中飞舞,能见度极低,只有几米的距离。

一种奇特的能量波动弥漫在西周,

让温知意感觉自己的感知似乎被某种力量扭曲,削弱了。

穿梭艇在其中穿行了大约一分钟,速度不快,像是在小心翼翼地穿越一道神秘的结界。

就在温知意以为会一首在迷雾中航行时,

穿梭艇猛地一轻,

仿佛挣脱了某种束缚,前方的浓雾骤然消散!

轰!

视觉上的冲击是如此强烈,

温知意不由自主地倒吸了一口冷气,

双手紧紧抓住了座椅扶手,身体微微前倾,美眸瞬间睁到最大,瞳孔中倒映出令她灵魂都为之震颤的景象!

前方,在那片被迷雾彻底遮蔽的空间里,

静静地悬浮着一艘无法用语言形容的钢铁巨舰!

它并非传统的船型,更像是一头蛰伏于云海深渊的远古巨兽。

主体结构庞大到超乎想象,

粗略估计其长度至少在数公里以上!

深沉的暗灰色装甲覆盖着舰身,上面布满了复杂而狰狞的能量纹路,如同巨兽皮肤下的血管,

隐隐流淌着幽蓝色的光芒。

舰首呈尖锐的锥形,

两侧延伸出巨大如翅膀般的副翼结构,上面密布着大大小小的炮口和发射单元,

尾部则是数个巨大的,散发着幽幽蓝光的环形推进阵列。

舰体各处分布着无数个舷窗,透出星星点点的灯火,

如同巨兽身上的眼睛。

一种混合了极致工业暴力美学与未来科技感的威严和压迫感扑面而来,沉重地压在温知意的心

头,让她几乎忘记了呼吸。

“这……这是……”温知意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她从未想过,

人类在不依赖任何行星基地的情况下,

能在近地轨道建造出如此宏伟的造物。

与这艘巨舰相比,地球上最大的航母也如同孩童的玩具。

这…这根本不是蓝星现有科技能够造出的东西!

这分明是…只应该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星际战舰!

温知意感觉自己的呼吸都要停止了!

她下意识地抓紧了邓天的手臂,指甲几乎要嵌进他的衣服里!

邓天看着她那副震惊得无以复加的模样,嘴角不由地勾起了一抹淡淡的,带着几分自豪与宠溺的笑意。

他轻轻地拍了拍她的手,声音平稳而充满磁性:

“不用这么惊讶,知意。”

“这只是…开胃菜而己。”

“一会儿…还有更大的惊喜在等着你。”

“而这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