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 章 买棺

医舍,

梁予兮、王兰、王蕙三个人正坐在桌边说话,桌上已经扔了不少瓜子壳了。

王兰笑道:“予兮,你能想像吗?她一个大姑娘,半夜里偷吃大肘子,还噎着自己了,也不怕笑掉人大牙。”

王蕙回嘴道:“嘴长在人家身上,他爱笑就笑呗,我才不会被那些坏人影响到自己的好心情呢,对吧,予兮?我知道,你最懂我的。”

梁予兮煞有介事的点点头道:“你们俩个说的啊,都有道理。”

王蕙不依的说道:“哎呀,予兮,你不可两头都占,你只能选一头哎。”

梁予兮给她续上茶道:“我的好姑娘哎,做人嘛,一半装傻,一半装哑,不用什么都说的那么明白的嘛,来来来,喝茶喝茶,别闲着。”

梁予兮话音刚落,便听外面有人喊道:“兰姑娘,谷大娘晕倒了!”

接着,便见梁山伯抱着谷大娘快步走了进来,祝英台紧紧地跟在他的身边。

王兰忙站起身道:“快,将她放到医床上。”

梁山伯依言放下她,然后便退到了一边。

王兰立即给她诊脉。

梁予兮问道:“谷大娘怎么了?”

梁山伯看向自家妹妹道:“她,谷大娘她女儿,死了。”

“死了?”梁予兮不敢置信的看着她哥,重生的谷心莲居然没有活得过她的上一世?

看妹妹如此,梁山伯安慰的揽着她的肩膀道:“此事与你无关,你不必有什么心理压力。”

祝英台也连忙安慰她道:“山伯说的对,谷大娘晕倒也与你没有关系,她只是唯一的女儿死了,太过伤心,一时没有承受的住,这才晕倒的。”

都给我滚啊!梁予兮对天翻了个大白眼道:“我如何会有心理压力?她家女儿又不是我害死的,相反,是她要害我,只是我命好,被人救了。”

王蕙说道:“就是,害人者人恒害之,没错的。对了,她女儿是怎么死的啊?”

梁山伯摇头,那么年轻的一条生命,他有些惋惜的说道:“不知道。传信的人没说,只说让她去义庄领人。”

“那种地方,”王蕙说道,“不是磋磨死的,就是病死的,所以啊,不能做坏事,否则,就是这样的下场。”

“对,”梁予兮拍开她哥的手道,“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谷大娘她,其实也很可怜的,唯一的女儿行为不轨,遭此横祸,她怕是也活不长了吧。”祝英台道。

闻言,大家都不说话了。

王兰说道:“谷大娘没什么大事,就是急怒攻心而已,一会儿就会醒了。”

急怒攻心?梁予兮挑眉,不该是悲伤过度吗?

梁山伯松了口气道:“那就好。予兮,等谷大娘醒了,我便送她去义庄,然后再帮她办一下丧事。”

梁予兮可有可无的点头道:“好。”

梁予兮话音一落,谷大娘便醒了,她抹了把眼泪,起身道:“这是哪儿?我要去找我的女儿,我不能让她做一个孤魂野鬼,我要接她回家,回家!”

梁山伯忙上前扶住她道:“谷大娘,我送你过去吧。”

闻言,谷大娘拉住他的手道:“梁公子,你真是个大好人啊,心莲她泉下有知的话,也会感谢你的。”

梁山伯道:“谷大娘,你就别客气了,我们走吧。”

祝英台也道:“山伯,我与你一起。”

梁山伯看向祝英台,犹豫一下道:“你身子弱,义庄那种地方不适合你去。”

“没关系的,不是有你吗?”

“好,那就一起吧。”

王蕙看着他们俩像俩口子似的,一右一右的搀扶着谷大娘走了出去,脱口而出道:“我怎么看他们三人才像是一家人呢啊。”

王兰看了眼梁予兮,忙责备的看着王蕙道:“别瞎说,山伯英台他们只是很善良而已。”

梁予兮抓了把瓜子给王蕙道:“好了,别气了,别管我哥了,今天想通了一个道理,有些道理是想不通的。”

她哥这个人吧,虽然憨厚善良,但却是大犟种一个。

犟种这个东西,是她梁家的特产,他们老梁家,天生出犟种。

老祖宗们犟,好几百年来,就是不肯出仕做官。

她爹也犟,到他时,死活都要出来做官。

她哥也犟,疼的咳血了还要笑着说没事。

所以,不好说,随他去吧,反正这是梁祝的世界,他有主角光环。而且,失独老人在这个年代,只会更加可怜。

.....................................................

梁山伯问书院借了马车,亲自驾着马车送谷母下山去了义庄。

义庄的看门人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小个子老头,身高才到梁山伯腰上一点。

只见他木然的站在梁山伯的面前,看着他的腿,阴森森地说道:“今日昨日今日送来的尸体,从最西边第一行第一列开始找起。”

谷母闻言,一边哭一边跌跌撞撞的走到了那边,就见那边停放着几十个尸体。

都是一块破板子上躺着个人,身上从头到脚,盖了块要白不白,要黑不黑的白布。

她颤抖着手,这手就是伸不出去揭开这盖尸布。

梁山伯叹了口气道:“谷大娘,我来吧。”

说着,他慢慢的掀开了那块白布......

瞬间,谷母“嗷”的一声便趴到了那具尸体上,哀哀痛哭了起来:“心莲,心莲,我的女儿啊,你的命太苦了,你走了,让娘以后可怎么活啊......”

梁山伯扶起她道:“谷大娘,还是先把心莲姑娘带回家吧。”

祝英台也劝道:“谷大娘,还是听山伯的吧。”

看门人阴禁禁的说道:“老嫂子,你的女儿还算幸运的,还能捞个全尸,这位公子说的对,还是赶紧走吧,免得吵到了别的尸体,若是诈尸了,可别怪我没提醒你。”

“什么?还会诈尸?”祝英台害怕的靠到了梁山伯的身上。

梁山伯忙安抚她道:“别怕,我们马上就走。”

梁母的哭声也是一顿,她不能让女儿再留在这种地方了,她看向梁山伯道:“梁公子,能否帮忙,将我女儿送回家?”

“这个自然,谷大娘稍等。”

梁山伯带着祝英台,两人很快的便来到了镇上的棺材铺子里。

掌柜的看到有人来了,立即迎了上来。

来他这儿的人,都不可能是问路的,定是家中有事的。

而且,看他的脸色,定不是喜事,而是丧事,是以,瞬间,掌柜的眼中便泪光闪闪了起来。

梁山伯一愣,这位掌柜的这般难过,难道家中也......

想到谷母哭到晕厥的样子,梁山伯不忍多问,忙道:“掌柜的,我要买口棺材。”

掌柜的问道:“不知公子要的是何种颜色的?”

他这里的棺材有三色:红、黑、原木色。

其一,用红色棺材的皆是喜事,比如嫁娶。当然了,丧事中也可用,但代表着是寿终正寝的意思,是“善终”,是五福之一,是喜丧,年过八旬的老人家才有资格用这种红棺材,且子孙也要高高兴兴地为其办丧事!

其二,黑色棺材不可乱用,这是给自尽、早丧或死于战争的人使用的,简单点来说,就是死于非命的人才用黑棺。

其三,原木棺材,这种棺材时下用的人很多,是百姓们的首选。尤其是那些穷人家,因为刷漆很昂贵啊,一般人家刷不起,当然了,要是想刷,价格另算。

还有人家干脆用石棺,那个更便宜。

至于金色棺材么,这是帝王专用,自不必多说了,他这里是不可能有的,若是有,那便是谋逆大罪了。

梁山伯想了想道:“掌柜的,就原木色吧。还有,我需要掌柜的帮我找四位抬棺人,今明两天,当然了,银子不会少给的,请放心。”

掌柜的也不多问,立即便应下了。

一会儿之后,四个人抬着棺材来到了义庄。

祝英台递上一套崭新的衣裳道:“谷大娘,你给心莲姑娘换上吧。”

谷母接过新衣裳,眼泪扑簌簌直掉,女儿身上的衣裳,比乞丐好不到哪儿去。

姑娘家的,哪有不爱美的啊,这套新衣裳,她一定会喜欢的。

待将谷心莲收殓入棺之后,抬棺人抬着棺材便来到了谷家。

原本应该停灵三日,但是,谷母伤心过度,没有能力办好这个丧事,梁山伯与她商量了一下,便决定明日天不亮就下葬,让她早日入土为安。

事情商量完,谷母看着堂屋中的棺材,喊了一声“娘的心莲啊”,便眼一闭,又哭晕了过去。

梁山伯赶忙扶住她,祝英台犹豫一下道:“那我,我去给她请个大夫吧?”

梁山伯忙阻止她道:“英台,这里你不熟,一个人出去不安全。谷大娘她应该和那会儿在书院时一样,是因为悲伤过度才晕了过去的。这样吧,我们把她送回房,让她歇息会儿,至于这晚上的守灵,就我们两个一起吧。”

“好。”祝英台一个千金大小姐,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待在这样的地方,但是,她不怕,只要山伯在她身边,她就什么都不怕了。

两人将晕倒的谷母送到了她的房间,谷家房子小,加堂屋就才三间屋,谷母的房间很好找。

梁山伯给她盖上被子后,便拉着祝英台悄悄地退了出来。

他们俩一走,梁母闭着的眼珠子突然动了一下。

随即,有泪珠子从眼角流入了她斑白的鬓角里。

别怪她,若是放梁公子走了,谁来给她家心莲将这丧事办的体体面面的啊。

她家心莲活着的时候没过过一天好日子,不是打渔就是卖花,受尽了旁人的欺负与白眼。

如今走了,她要让她走的体体面面风风光光的,让她以后也能投个好胎,一生富贵。

她家心莲才十八岁啊,这个贼老天,欺负人啊。

不,不怪老天,都怪自己,是自己对不起心莲,对不起官人,对不起谷家的列祖列宗啊。

老天为何不带走她啊?她宁愿死的是自己,也不愿是她的心莲啊!

她该死啊。

.....................................................

这边,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人在灵堂内坐下了。

祝英台看了眼棺材,往梁山伯身边靠了靠道:“山伯,我就知道你会留下来的。”

“英台,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谷大娘她如今孤身一人,我帮衬她一下,也是应该的。”

“嗯,山伯,我会帮你的。”无论山伯要做何事,她都会帮他的,她不想山伯不高兴。

两人说着话,不由的都看向了那个棺材,祝英台又往梁山伯跟前靠了靠。

梁山伯的心中有些难过,这个棺材里,躺着一个年轻的姑娘。

这个姑娘的生命,本来可以如夏花那般灿烂,却因为一时的犯错,香消玉殒,令人唏嘘。

祝英台看梁山伯面色戚戚,忙安慰他道:“山伯,你别这样,生死之事,谁都说不准的。”

“嗯,我明白,我就是在想,谷大娘她无依无靠,以后该怎么办。”梁山伯发愁的说道。若是心莲姑娘之前没有害过予兮,那他还可以把她安排到家里去。

祝英台想了下道:“要不这样吧,让她去祝家庄,庄子上可以给她养老。”

庄子上也不是没有这样的孤寡老人。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待心莲姑娘下葬之后,我们问问谷大娘吧。”梁山伯道。

“好。”祝英台觉得,谷家如今就剩她一个人,谷大娘肯定不会拒绝的。

但是她没想到,当她第二日跟谷大娘提及此事时,谷大娘却拒绝了,她宁可留在书院的浣衣房里继续上工。

而且,时常她与梁山伯正在路上走着呢,便会碰到她,谷大娘对山伯嘘寒问暖的,就像对待自己家孩子一样。

而山伯对待谷大娘也很好,也是嘘寒问暖的,就像对待自己家长辈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