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 章 卖茶大叔
虽然距离还挺远,但是两人依然放低声音,偷偷摸摸的说着话,一看就没憋什么好气。
王蓝田激动的说道:“看到了吗看到了吗,梁予兮落单了,马文才走了。”
秦京生了然的点头道:“蓝田兄,要不,你再给陈夫子送点礼?”
王蓝田立即瞪大了眼睛,踢了他一脚道:“谁家银子是大风刮来的?你这么想送,你为何自己不去送?我看你经常往屋里捣鼓些好东西,不如,你去送?”
秦京生讪笑一声道:“蓝田兄,我那点家当,给你塞牙缝都不够。其实,不送更好,靠自己,不是更显得我们有本事了吗?”
王蓝田立即说道:“是靠你,你记好了。”
马文才刚才可是说了,他回来会算后账的,这种事不用他沾手,秦京生就够了。
秦京生咬了咬牙,刚才马文才的话难道他就没听到吗?
只不过,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而已。
不过,秦京生不会傻到与王蓝田这等小人理论的,他连忙笑道:“一切有我呢,蓝田兄您就瞧好吧。只是,这事儿风险颇大,只怕马文才回来之后......”
“行了,不就是要银子吗?给你二两,事成之后,再三两。”王蓝田昂头说道。
秦京生无奈,王蓝田这阴险小人只对梁予兮大方,他真是,他真是......
罢了,他诅咒王蓝田生儿子没屁眼儿!
.................................
这边,马文才与祝英台一路打马下了山,来到了一处闹市。
看着街上的人来人往,祝英台叹了口气,问道:“文才兄,如今往哪里走?人海茫茫,既无画像又无地址,该如何寻找啊。”
马文才道:“我有办法。”
马文才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悬赏寻人。
祝英台看着他在大街上挂起的重金寻人启示,犹豫的开口道:“这个办法能行吗?”
马文才淡淡地说道:“为何不行?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之天性而已。”果然,人群立即便围了过来。
众人议论纷纷:
“天呢,黄金十两寻人,这人谁啊?”怎么不是我?
“这位兄台,这上面寻的是陶渊明,即是那位不为五斗迷折腰事权贵的五柳先生。”唉,可惜了,无缘一见啊。
一听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之人,人群中便有人悄悄地退了出去。
这等高风亮节之人,不可冒充坏了人家名声啊,还是忍痛撤离吧,眼不见为净啊。
但是,仍有三个无耻之徒当场举手道:
“我是陶渊明,不信,你可以去问问我爹娘!”
“你胡说,我才是陶渊明,我邻居皆可以做证!”
“不是,你们皆不是,我才是陶渊明,不信,你们可以去问我家娘子!”
看着这三人吵成了一团,祝英台大喊一声道:“住嘴!既然你们都是五柳先生陶渊明,那请问,采菊东篱下的下一句是什么?”
“我知道我的诗我如何不知道呢?采菊东篱下,喝碗菊花茶嘛。”其中一人立即喊道。
呵,还真的是想为财亡啊,这等读书人,简直有辱孔圣人。马文才上去便是一脚,将他踹翻在地道:“你是陶渊明?嗯?”
“啊,公子,在下错了,在下不该起了贪心,在下这便滚,这便滚。”那人爬起身来,来不及拍打拍打被踹脏了的新衣裳,一溜烟儿的便跑了。
那外两个人见这位公子气宇轩昂,气度不凡,加之那一脚实在是狠厉,便连忙说道:“不好意思啊公子,吾等开个玩笑,开个玩笑,后会无期,后会无期啊。”
说着,两人拱手作了个揖,也溜了。
马文才环视了一圈看热闹的众人,拱手道:“诸位,你们若有五柳先生的去向,可得赏金十两,本公子绝不食言。”
众一阵交头接耳,长吁短叹,这五柳先生,听倒是听说过,可也没见过啊,又没个画像啥的。
此时,一位卖茶大叔拨开众人,手中端着两碗茶水走了进来道:“两位小兄弟莫急,喝碗菊花茶清清神。”
祝英台看他一脸善意,不好意思拒绝,便伸手接了过来道:“大叔,多谢了。”马文才看他一身花衣,气质脱俗,不似市井中人,最重要的是,这般粗制滥造的茶碗,他曾经在予兮家用过,便抬手接了过来。
卖茶大叔爽朗一笑道:“两碗菊花茶,诚惠六文钱。”
祝英台......
刚好,她也渴了,便一口气喝干了,然后掏出六文钱给了他道:“大叔,给您茶钱。”
大叔接过钱来,笑呵呵的劝道:“世间并无五柳先生,我看二位还是莫浪费时间了,回去吧。”
怎么可能没有这个人?那可是师母的表哥。祝英台忙说道:“大叔,您在市井生活,难道不知道五柳先生陶渊明的诗文品性,是很受世人尊重的吗?”
大叔摇头道:“哎~~,那姓陶的自己说他自己是五柳先生,可你们上哪儿去找啊?啧啧,黄金十两啊,可真是值钱,可惜,与在下无缘哦。”
说着,大叔收回二人手中的茶碗,往茶担子里一放,挑着茶担子便走了。
他以为是何人找他呢,原来是两个后生,一看便知又是哪个书院的,不去不去,他这人,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才不去书院受那份苦呢。
再说了,熊孩子们有什么可教的,一天被他们气上八百回吗?
那还不如卖茶来得潇洒自在呢。
陶先生挑着茶担子,就好像身后有鬼在追,跑得老快了。
马文才直觉不对,他立刻就要追上去,却被几个人拦住了,他们寻问道:
“公子,便是能提供一点点可疑的线索也成吗?”
“这么说起来,小的也有一点点可疑的线索,小的前阵子在街上听两人说起什么在衣而为领,什么窈窕枯焦的。”
【宝,这里没有水字吧,嘿嘿,看我高风又亮节。b( ̄▽ ̄)d】
“哎呀,这是陶先生的诗!”祝英台兴奋的拉住了马文才的袖子。
马文才眉头一皱,一把甩开了她道:“若再动手,废了它。”
祝英台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