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 章 端午去试试

昨日出师未捷,陈夫子痛定思痛,决定现在,立刻,马上,就要将他的情诗送到谢先生的手中。

只是,到了门口,他这手,无论如何敲不下这门啊。

陈夫子灵机一动,将诗笺插到了门环上,不论谢先生是开门还是关门,皆能看得到。

一定不会遗失的。

陈夫子一走,祝英台与梁予兮便来了。

祝英台好奇的将那诗笺取下,敲响了谢先生的门。

谢先生开门见是梁予兮与祝英台,便笑着将他们让了进来。

梁予兮是她第三得意的大弟子,不知今日找她所为何事。

三人在桌边坐下,祝英台将那诗笺递给了谢先生。

谢先生打开看道:......墨字化喜鹊,鲜花赠红颜......

这般直白,既无意境,又无辞藻,实在是普通。

文笔普通,书法亦普通。

祝英台问道:“谢先生,这诗写得怎么样啊?”

“还过去得吧。”谢先生道。

哦,那就是不行,梁予兮心中有数了。

祝英台犹豫一下道:“先生明知我问的不是这个。”

“那你问的是哪个?”谢先生逗她道。

梁予兮不说话,看来,谢先生已经知道祝英台是女子了,否则,她是不会这样逗一个小郎君的。

还好还好,她的马甲捂的好。

祝英台今日来本来就是要问清楚的,遂也不再踌躇,问道:“如果,一个女子喜欢上了一个男子,那她的心中,是何感觉啊?”

谢先生又逗她道:“你是说小蕙姑娘吧?”

祝英台一愣道:“怎么说到小蕙姑娘了?”

“对啊,小蕙姑娘,你不是与小蕙姑娘挺投缘的吗?”

祝英台有口难言,只能说道:“就算是她吧,那喜欢一个人,到底是怎样的心情啊?”

谢先生虽说如今已经二十又八了,但她于感情上,确实还是一片空白。

她沉思一下后说道:“大概就是寤寐思服,辗转反侧之类的吧。”

祝英台急道:“那都是书上写的,哪能说得准啊?您还是多说一点儿吧。”

梁予兮表面稳得一批,但心中已经在翻江倒海了:说的准,说得准! 我们老祖宗们,于感情上热情奔放,于文笔上大胆火辣!

就好比“携手揽腕入罗帏,含羞带笑把灯吹。金针刺破桃花蕊,不敢高声暗皱眉。”

哎哟,露骨的嘞,羞羞。

虽然她还没有经历过,但是,好期待啊。

她赶紧以袖子挡着微热的脸,喝些茶,平复平复激情澎湃的心情。

谢先生无奈的说道:“我也不知道啊,除了学问,我从来没有想过男女之间的事情,对于这些事情,我跟你一样的无知。”

谢先生说着,将那首情诗丢进了笔洗里。

祝英台连忙说道:“谢先生,难道您就不想知道这写诗的人是谁吗?”

梁予兮摇摇头,谢先生不会想知道的,她刚想岔开话题,就听谢先生说道:“知不知道都一样,上个月,叔父已经将我许配给了王凝之。”

祝英台问道:“就是书法大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吗?”

谢先生点头,梁予兮叹了口气。

祝英台笑道:“你们王谢两家,是当朝权贵,豪门大户啊,这可是门当户对呢。”

“是门当户对,可是,不知道是对还是不对?”面对婚姻大事,谢先生也失去了平日里的洒脱。

梁予兮开口道:“这门当户对与人对不对,是两回事。为了往后的幸福,先生还是好好的查查这王凝之吧,反正王家子孙众多,不行咱就换嘛。”

谢先生失笑道:“叔父向来疼我,定会为我好好把关的。”

可是,大晋第一美人丞相,这次确实看走眼了。

梁予兮笑道:“他若是能经受的住你们叔侄二人的查探,岂不更好?那便是妥妥的金龟婿,大晋第一好男儿了呀。”

谢先生若有所思。

祝英台突然心生一计道:“先生是怕与王凝之心性不合,缘不相投?那不如,由我来替您去试试他吧。”

谢先生吃惊的问道:“你替我去试他?”

祝英台很是自信的说道:“放心吧,包在我身上。端午时节有假期,我们就这么说定了啊。”

“好啊。”谢先生也来了兴趣。

梁予兮双手托腮,她下一个剧情要来了,她哥的高光时刻,她要不要去瞧一瞧呢?

......................

与此同时,陈夫子送了情诗出去,正心旌摇曳呢,一回屋,却发现屋里坐了个儒雅的公子。

这公子看到他回来了,放下手中的笔道:“子俊兄?”

他与陈子俊不过几面之缘,如今来寻他,只是因为他是尼山书院的夫子而已。

陈子俊有些受宠若惊的说道:“凝之兄?”

“冒昧来访,子俊兄海涵哪。”

“哪里哪里,凝之兄是我请都请不到的贵客啊。”

两人寒暄几句后,陈夫子问道:“凝之兄突然造访,可有什么大事啊?”

自然是大事,人生大事。不过,王凝之说道:“大事没有,小事一桩。”

陈夫子问道:“凝之兄有话请直说。”

“我听说,贵院来了一位文才惊世的客座教席,是吧?”

陈夫子突然紧张起来,装傻道:“有吗?谁啊?”

“谢道韫。”我的未婚新娘,不过,她到底是何模样,还没见过。王凝之又接着说道,“听说此女姿容妙曼,在下想一睹其风采,望吾兄能够成全。”

此时,陈夫子刚刚的受宠若惊已经荡然无存,谢先生是他的神女,岂容他人沾染?

他拒绝道:“此愿望恐怕不能实现。书院圣地,男女分道,是任何人都不能逾越的。我既执掌着院务,更应该为众学子作表率,岂能为一己之私坏了书院规矩呢,是不是,凝之兄?”

王凝之沉默,他与陈子俊虽不曾深交,但他的为人他还是知道一些的,他有这么君子吗?

陈子俊见他不语,又立即说道:“世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凝之兄,咱们遵循孔孟之道,当慎之啊。”

王凝之没想到,这陈子俊竟然还是一个不婚不育之人,这便让他有些头疼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