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 章 望梅止渴

马文才看王蓝田一脸凶相,嗤笑一声道:“姓王的,你觉得他瞎了,是说我的腿短?”

王蓝田一噎,立即满脸堆笑的说道:“不是不是,马公子的腿当然比我的长了!我,我不说话就是了。”

说着,他端着餐盘,赶紧走到一边的桌上坐下了。

梁予兮一看,还真是巧了,就是她刚才看到的最后的那张桌子。

秦京生一看王蓝田跑了,他不敢一个人坐在这里,便端起餐盘恭敬的说道:“马公子,不好意思,不打扰您用餐,那个,我也过去了。”

说着,他低着头,急忙跑到王蓝田那里去了,好像后面有鬼在追似的。

看这两只小强终于都走了,梁予兮心里嗨皮,但脸上不显,她端着餐盘,礼貌的问道:“我可以坐到这边吗?”

马文才淡然的夹起一块肉道:“这里又没有写我的名字。”

梁予兮看一眼他的餐盘,好家伙,物种丰富啊,土里长的,水里游的,山里跑的,天上飞的,齐活儿啊。

再看看自己的餐盘,就数土里长的最多。

她笑呵呵的坐下说道:“谢谢。”

这是谢他刚才帮她赶走了那只臭蟑螂呢。

反派二号对上反派一号,完败。

马文才看他一眼道:“以后少拿我当筏子,后果,只怕你承受不起。”

闻言,梁予兮眸色一闪,不愧是世家精英子啊。

她心中明白,面上不显,嘴里叼着一根土里长的青菜,茫然的侧头看着他道:“啊?”

马文才见他嘴边挂着一根青菜,屁股不动声色的往旁边挪了挪,不再说话,安静的吃起了饭。

梁予兮就看到了,他夹起了一块鸡肉,然后,又是一块鱼肉,再接着,是一块鹿肉,再然后,是一块鸽子肉。

梁予兮低下头,决定望梅止渴,眼角死死的盯着人家的餐盘,嘴里塞着青菜。

别说,作用真的......几乎没有哎。

梁山伯与祝英台端着各自的餐盘也坐了过来,坐在了梁予兮与马文才的对面。

梁予兮看了一眼,她与哥哥的餐盘里是一样的,祝英台与马文才的差不多。

祝英台夹了几块肉给梁予兮与梁山伯道:“太多了,你和山伯帮我吃一些。”

梁山伯知道她的胃小,没有拒绝,将自己碗里的辣椒夹了一些给她道:“这个给你。”

梁予兮将筷子在她没动过的汤碗里洗了一下,把自己盘子里的辣椒也夹给了她道:“我这个也给你,没动过。”

英台喜欢吃这个,她们家人都知道,所以她刚才特意没动过。

马文才看他们三人互相夹菜,不由得又靠梁予兮远了一些。

有了肉,梁予兮的余光终于收了回来。

她很快的吃完饭,说道:“山伯英台文才兄,我吃好了,你们慢慢吃,我先告辞了。”

说着,她将餐盘交到苏安那里,便快步走了。

梁山伯看着她的背影,不知道为什么妹妹要吃这么快。

祝英台道:“山伯,你别担心,予兮心中有数的。”

梁山伯点点头,妹妹向来便是个有成算的人,很小便帮母亲操持家务了。

但饮食过快,对身体不好,还是要与她说说的。

这边,梁予兮快步回了地十八号,此时,铬烟正坐在桌前昏昏欲睡呢。

梁予兮敲敲桌子道:“快去吃饭吧,别等下没菜了。”

铬烟立即便醒了,她条件反射一般的问道:“小姐,今日翠姨做什么好吃的了啊?”

梁予兮笑道:“看看这是哪里,这是书院啦,快去吃饭吧。”

铬烟立即不好意思的笑了:“公子,那我去了啊。”

“去吧去吧。”

待铬烟走后,梁予兮看看床,她是不是该学着祝英台,在床上堆一个书墙?

但这书墙一堆,似乎有嫌弃马文才之嫌,不好,对大反派应该尊重些,别让他觉得自己冒犯到他了。

至于祝英台的书墙,哥他不会有什么想法的。

梁予兮从箱笼里翻出她在家中没有完成的绣品,躲在窗下,绣了起来。

剧中,祝英台给谢先生绣订亲贺礼之时,马文才看到了,说:“大男人在房里刺绣,你可真忙啊。”

所以这事儿,得偷偷的进行。

她多绣几个帕子卖了,也好改善一下她们四人的伙食。

梁予兮跟做贼似的,窝在窗边,一心两用。

一刻钟后,她看到马山文才进了院子,“嗖”地一声便窜去里间藏起了绣品。

然后坐回到窗前,手中捧了本书,摇头晃脑的看了起来。

马文才进屋时便看到他在看书,指了指他的书道:“拿反了。”

梁予兮一脸正色的说道:“我正在尝试,倒背如流。”

“呵。我看你全身上下,也就嘴最硬了。”马文才拿起墙上的弓箭,坐到了桌前,开始保养他的爱弓。

梁予兮眉眼一弯,嘴边笑涡甜甜的,她脸皮颇厚的说道:“多谢夸奖。”

马文才擦弓的手一顿,看向梁予兮道:“我何时夸你了?”

“有啊,你夸我嘴硬,就是说我是硬汉,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说的便是,区区在下了。”

“呵,果然嘴硬。”马文才放下弓,转手拿起了箭。

梁予兮放下手中的书,趴了过来,仔细的看了看他的箭,问道:“你这弓箭,是民用的还是军用的啊?”

马文才检查了一下箭端,反问道:“你说呢?”

“做弓这般精良的,肯定是军用的了。”梁予兮戳了戳他的弓,问道,“可以借我试试吗?”

“你居然会射箭?”马文才看向了梁予兮,她上午身上穿的衣裳分明就只是精棉衣裳,且袖口磨至发白。

他这般的家庭,绝不可能拥有一张做工如此精良的弓箭,更别提军用弓箭了。

“我自然会。我爹是会稽县前县令,梁东亮。”梁予兮语气中颇多自豪,嘴角的笑涡也明媚而张扬。

马文才眼睛闪了闪,以箭轻敲桌子道:“靠远点。”

“哦,”梁予兮又缩回身子道,“你听说过我爹吗?十年前,他政绩斐然、声名远扬,只可惜......”

“只可惜,英年早逝。他治水有功,惠及了一方百姓,我自然知道他。”马文才接口道。

当年他七岁,曾见母亲黯然落泪,对身边的妈妈说道:“梁县令那般好的人,怎么会意外去世呢?老天太不公平了,总是好人命运多舛,坏人却横行霸道。”

“夫人,是啊,这就是世道啊。再者,梁县令为民治水,那水是什么?都说洪水猛兽啊,他发生意外,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啊。”

“是啊,可怜他那一双儿女了。听说,大的才七岁,与我们文儿一样大,小的才五岁,这以后的日子,孤儿寡母的,可怎么办啊。”

梁县令的葬礼结束之后,便再也没有了那一家三口的消息了。

“真难得,除了我们梁家兄妹,居然还有小孩子记得我爹呢。”梁予兮真没想到,马文才能记得她爹。

就冲着这点,大反派也不能喜欢上她未来的大嫂啊,不然,真情错付,空留一生遗憾哪。

“记得你爹的小孩子,估计不少。因公殉职,一生正直的官儿太少,自然会被许多人记住。”马文才边擦拭着弓箭边说道。

没想到大反派居然能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可见,马文才黑化之前,也算是个有识青年了。

【有识青年是指有智慧、有见识,能够明辨是非、善恶,具备较高的认识能力和判断力的青年。】

梁予兮叹了口气,蔫蔫的说道:“如此,我爹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马文才看他如此,沉默一下,将弓递给他道:“你试试,若是弄坏了,加倍赔偿。”

闻言,梁予兮偷笑,这把弓,从头到尾都是他的最爱,没想到却这么轻易的便借给了自己。

这番试探证明,这人,能处!

梁予兮笑呵呵地接了过来,拿上箭来到了院子里。

她挽弓搭箭,对着树上便射了过去。

一连射了三箭,三箭三个位置:一箭在树冠,一箭在树干,一箭在树枝。

马文才……

“这便是你说的自然会?”马文才居高临下的看着梁予兮,伸出手来。

梁予兮讪讪地将弓箭交还到了他的手中。

马文才挽弓搭箭,问道:“射哪儿?”

“就最里边,那个青果子!”她三箭都想射它来着。

马文才目光如电,全身的气势一变,“嗖”的破空声响起,随即便见一只利箭钉在了果子之上!

果子没有碎裂,亦没有掉落,力道把握的刚刚好,一看便知是个中高手。

梁予兮的好话不要钱似的直往外面喷:

“箭矢如风, 矢无虚发,好箭好箭! ”

“弓如满月,箭术高超,人送外号‘百步穿杨侠’,厉害厉害!”

“诗经曰‘舞则选兮,射则贯兮’,膜拜膜拜!”

马文才不为所动道:“拍马屁的话本公子听多了,你有这功夫,不如去给我把箭拿回来。”

“好嘞!”梁予兮看了下那高度,至少要桌子上摞椅子,她再踩上去才行。

她屁颠屁颠的回屋拎了个桌子放到了树下,试了试,桌子晃动,此地不稳。

她挪动了下桌子,试了试,桌子依然晃动,她又挪了挪桌子。

马文才摇摇头,除了一张嘴和一身的力气外,哪儿哪儿都不行。

他走过去按住他的肩膀道:“拎着你的桌子,退开。”

“哦哦。”梁予兮什么也不问,果真拎着桌子闪开了。

马文才身轻如燕,一跃而起,捏起箭尾轻轻一拔,人便又稳稳的落在了地上。

梁予兮真是小刀拉屁股,开了眼了,老祖宗的轻功它是真的俊啊。

“文才兄,你这功夫俊啊。”梁予兮双眼亮晶晶的瞅着他,眼看着就要下跪拜师了。

马文才闪身进屋道:“你不行,根骨奇差。”

梁予兮……,她心中有句麻麻批,不知当讲不当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