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是有什么让宋家人必须留下的理由吗
“你都听到了?”
“嗯,听到了。”
听着外面远去的动静,齐长月道。
“就这么让他们走了会不会有麻烦?毕竟是太子的意思。”
“让你来梧桐县还是皇上的意思,你不是一样先坦白了?”
“这不一样,我告知实情皇上并不知道,但那三人代表着太子,你是直接拒绝了他们。宋二公子虽有手段,可处在权利中心的人最是擅长心计,只要他们想,就能给人定上莫须有的罪名。
就像一年前梧桐县被封城,若是他们从百姓下手,再放一些舆论出去,梧桐县怕是也不会安生。”
其实齐长月有些想不通,像宋铮那样有真本事的人,想要带家人离开梧桐县远离这些是是非非简单的很,但他们却愿意一直留在梧桐县。
要说宋家人是为了身份地位,他们拒绝了江州城知府的位置。皇上的手段见不得人,太子却是正大光明的招揽,宋家人全都拒绝了,只愿意守着梧桐县这个曾经被重创过的小县城。
看着宋子安沉吟的神情,她犹豫着问。
“恕我冒昧,梧桐县是有什么让宋家人必须留下来的理由吗?”
宋子安抬头看她一眼,没有否认。
“你说的没错,我弟弟应该也与你们说过,宋家暂时都不会离开梧桐县,也不会受任何人招揽。若是非要有个原因,只能说宋家为的是百姓,天下的百姓。”
为天下百姓这种话若是从其他人嘴里说出来,齐长月会觉得杞人忧天,但从宋家人口中说出来,就让她觉得所言并没有托大。
从而也让她意识到,大禹国内怕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宋家暂时不会离开梧桐县,这话确实听宋铮说过,当初是因为五公主的事,顾妄曾经几次开口求宋铮去皇城,都被拒绝了。
他们离开梧桐县之时,宋铮对扳倒刘守垣功劳唯一要求也是梧桐县以后也不需要朝廷问事,最好是能把梧桐县从大禹国划出去。
不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种要求本身就是对皇权的一种反抗,再大的功劳皇上也不会同意的。
果然,顾妄提了,皇上没应,可能也是因为这个,皇上才会宋子安重视上的。
对最高位者来说,施下的雷霆雨露都是恩,又怎么会容忍有人想要逃离他的掌控呢。
不管,是什么人。
齐长月问宋子安接下来准备怎么做。
“皇上对太子不如传言那般期望,这对你和宋二公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他们对宋家都有招揽之心,一次不成还有下一次,不管宋家是拒绝还答应了其中一人都是过。不行,那三人不能就那么回去,你若是不方便,我可以代劳。”
她拔出短剑,眼中杀意闪过。
“当初的刘守垣就与邪修有关联,我爹的事就是邪修所为。正好,人死了可以推到三皇子身上。”
宋子安表示先别急着动手。
“那三人已经入了太子的阵营,太子吩咐的事,不达目的他们暂时是不会回皇城的。太子派人来梧桐县皇上未必不知道,我还在梧桐县,这时候周围即便有邪修也不会动手。”
“你的意思是?”
“先晾他们几日,既然我继续待在梧桐县不安生,索性随他们离开就是。”
齐长月惊讶。
“你要离开梧桐县?不是说?”
“梧桐县,可不止我一个宋家人。”
宋子安要离开,还得正大光明的离开,让暗中盯着梧桐县的人都知道他跟着太子派来的人离开了。
梧桐县这边该安排好的都安排好了,等到傅家两百多人一到,有小祖宗和和大黑在,还有战家军和周大人,内外都可兼顾,他在不在就无所谓了。
既然那些人这么爱算计,与其在县城干等,不如以身入局,这也是能最快接触皇权正中心的机会。
妹妹那边想来也是人手不够,总不能她在外面拼命,他这个做哥哥的一直躲在最后面。
宋子安下定决心,一会他就请小祖宗再去找只小鬼给妹妹送封信,告诉那边他的打算。
“我需要一个对皇城和某些势力十分熟识之人,但我若是应了太子,你齐家可能就会有危险,你敢赌吗?”
齐长月知道宋子安想做什么,但她自始至终都没得选。不如跟着宋子安冒险,输赢所谓,总归宋家不会归于皇室,也不会归于任何人,这就够了。
“长月愿随大人回皇城,若是我齐家一门真到那个地步,还望大人告知宋二公子一声,烦请宋二公子帮最后一个忙,让齐家人在地下也能相聚。”
她知道,宋铮有这个本事。
宋子安点头,他会跟妹妹说的。
城门口,一觉道长师徒三人被扔出梧桐县后的确没走,站在远处阴森森地盯着城门方向。
道童捂着脸上的伤,愤然道。“自打进了妙虚观,还没被人这么折辱过,那个宋子安真是不知好歹!小地方不知妙虚观的大名不敬师父您就算了,连太子殿下都不放在眼里,真是狗胆包天!”
另一个道童有些担心。
“师父,走前太子殿下可说了,务必得把宋子安暗中带回皇城。他不跟着咱们走,咱们回去没法跟太子殿下交差啊。”
“对啊师父,您可是当着观主和太子殿下的面保证,这趟一定会把人带回去的。”
“师父,您说呢?”
“师父?”
一觉道人挨了两顿打,此时鼻青脸肿的浑身上下哪哪都疼,被他俩你一言我一语说的烦躁不已,喷着口水道。
“闭嘴,你俩说够了没有?本道能不知道此趟前来的目的?你们看看我这伤,你们看看!嘶——怪我吗?你们说这能怪我吗?”
其中一人嘟囔。
“早知如此,您一开始放下点身段不就行了?他大小是个县令啊,这下可好,您一见面就把人数落到尘埃去了。
人没招揽到,还交了恶。”
一觉道长闻言一巴掌拍在他的脑袋上,疼得自己直龇牙咧嘴。
“嘀嘀咕咕说什么?妙虚观名声在外,本道那是彰显大道观的风骨,你懂个屁!”
他指着城门,赤头白脸地喊道。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道观里出来的小子,目光如此短浅,半点上进心没有,他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走!”
两个道童急了。
“不是,师父,咱们就这么回去了?”
“太子殿下交代的事怎么办?”
“怎么的?人家不欢迎我们,你还想在这过夜啊?!”
一觉道长哼了一声,宽袖一扫。
“去江州城,本道大度,要是明天心情好,也不是不能再给他一次机会!”
道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