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官方认可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今晚的节目开始前,
请先跟随我们的镜头回顾今天清晨那震撼人心的一幕——十里长街,
万人空巷,无数市民自发聚集,只为送别一位企业家。
但在感动的泪水背后,我们更应思考:
究竟是什么,让华兴集团刘振华先生赢得了整座城市的真心?
今晚的《深度观察》,我们将从三个维度解读这场非同寻常的送别:
第一维度:情感溯源——那些画面之外的故事
我们的记者回访了今天镜头中的主人公。
那位献画的小女孩告诉记者:"我画的是天使,因为刘叔叔就是守护我们梦想的天使。"
乌蒙山的老茶农捧着他最珍视的茶饼说:"这饼茶,我想让他尝尝,让他知道,他把希望种在了我们的土地上。"
希望小学的校长红着眼眶说:"他走的时候说'后会有期',我们知道,这不是客套,是承诺。"
第二维度:模式解析——"华兴模式"的良性循环
特邀经济学家王教授深入剖析:
"华兴模式的核心在于构建了'教育筑基、产业造血、安居稳民'的可持续发展闭环。在这个闭环中,孩子们有学上,
父母有工做,家庭有房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正向循环。这不仅是商业投资,更是社会投资。"
第三维度:城市变革——一种理念的重塑
城市规划专家李主任表示:
"华兴带来的不仅是资金和项目,更重要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他们真正把人的需求、人的发展、人的幸福放在了首位,这正在深刻改变着我们城市的发展逻辑和精神气质。"
主持人:正如我们所见,今天这场送别,早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离别。
它是一次关于城市未来与发展路径的全民启示,是对"什么样的发展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发展"这个时代之问的生动回答。
这,就是华兴故事带给我们的最深启示。
当夜间的新闻画面传遍千家万户,那些因故未能亲临现场的人们,才真正意识到自己错过了怎样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在城东的安居小区里,刚下夜班的陈师傅看着电视上的画面,懊悔地拍着大腿:
"早知道是这样,我说什么也要请假去啊!
刘总帮我们盖了这么好的房子,我连声谢谢都没能当面说……"
大学生宿舍里,几个学生围在电脑前观看新闻回放。
"太震撼了,"
班长推了推眼镜,"我们还以为就是普通的送行,没想到是这样的场面。早知道应该组织同学们一起去。"
小吃街上,忙着出摊的老板娘看着店里的电视直叹气:
"早上路过的时候看见人多,还以为是搞活动,谁能想到是送刘总啊!
这要是知道,说什么也得关半天店去送送。"
出租车里,司机听着广播里的报道,对乘客感慨:
"我今天拉了好几拨去送的客人,还纳闷怎么这么热闹。
早知道是送刘总,这趟车钱我说什么也不能收啊!"
这份迟来的知晓,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化作了一声声叹息、一次次惋惜。
翌日,省长办公室。
吴省长轻轻放下手中的《蜀都日报》,头版那张万人空巷的送别照片在晨光中格外醒目。
他凝视着照片上涌动的人潮,指尖在红木桌面上有节奏地轻叩,办公室里静得能听见时钟的滴答声。
"小陈,"省长终于开口,声音平稳如常,却让侍立一旁的陈秘书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背脊,
"这件事,你事先知不知情?"
陈秘书喉结微动,谨慎地向前半步:
"省长,这件事……下面确实没有报送任何信息。据我了解,连市政府方面也是直到群众聚集后,才得知具体情况。"
他稍作停顿,又补充道:"这完全是一次群众的自发行为,没有任何官方组织背景。
吴省长听完陈秘书的解释,并未继续责备,而是陷入了更深的沉思。
他再次拿起那份报纸,目光扫过照片上每一张真挚的面孔。
“小陈,”他语气凝重地开口,“你马上通知在家的相关班子成员,三十分钟后,第二会议室开个紧急短会。”
“是,省长!”陈秘书立刻领会了事情的严重性与紧迫性。
三十分钟后,小型会议室内,气氛严肃。
吴省长将那份《蜀都日报》放在会议桌中央,开门见山:
“今天的报纸,大家都看到了吧?我想先听听各位的感受。”
与会领导们纷纷点头,神情复杂,有震撼,有感慨,也有一丝与省长相似的遗憾。
“民心如水,润物无声,亦可载舟。”
吴省长环视众人,声音沉缓而有力,
“我们天天在讲招商引资,在讲优化营商环境,
在讲乡村振兴,
在讲凝聚人心。
而华兴集团和刘振华先生,用三年时间,给我们上了最生动、最深刻的一课!”
他站起身,指着报纸上的照片:
“这是什么?这不是一次简单的送别,这是人民群众用脚步为我们投出的信任票,是检验我们发展成果最直观的试金石!
它证明了‘华兴模式’——即教育筑基、产业造血、安居稳民的融合发展之路,是行之有效的,是深入人心的,是真正符合我们地方发展需求和人民根本利益的!”
他停顿片刻,让话语的力量渗透进每个人的思考。
“对于这样一位为我们地方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企业家,
对于这样一个展现了新时代社会担当的企业典范,
我们官方层面,此前未能给予其应得的、及时的荣誉和评价,
在告别时刻更是集体缺席,这是一种失察,更是一种遗憾。”
“我们必须有所行动,不仅要弥补遗憾,更要以此为契机,树立标杆,昭示方向。”
吴省长的语气变得斩钉截铁,“我提议,并敦促落实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
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正式授予刘振华先生‘蜀都荣誉市民’称号,
并起草一份情真意切的感谢信,由我亲自签发,
致送华兴集团总部及刘光天董事长,对刘振华先生及华兴集团为蜀都发展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
“第二,
由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牵头,联合学术界、企业界,尽快筹备召开‘华兴模式与新时代企业家精神’高级别研讨会。
要深入总结、系统阐释华兴经验,
将其从民间的感人口碑,提升为我们区域发展战略中的一块重要拼图,
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
“第三,
由省发改委、农业农村厅、住建厅等部门负责,研究出台更具针对性、激励性的政策措施,
鼓励和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效仿华兴,投身于我们的乡村振兴与城市更新事业。
这个政策,可以内部先称之为‘华兴条款’!”
吴省长最后总结道:
“同志们,我们要通过这次事件和后续举措,向全社会明确传递一个信号:
在蜀都,在这片土地上,谁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谁真正为地方发展倾注心血,谁就必将获得最高的礼遇和最坚实的支持!
我们要让‘华兴’二字,不仅成为一个企业的名字,更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一个我们共同追求的发展方向!”
会议结束后,省长的指示被迅速落实。
一股强大的官方力量开始运转,旨在将那股民间的温暖洪流,凝聚成能够塑造未来的制度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