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撤离

华兴集团的新闻发布会后,将东京金融市场压抑已久的贪婪与狂热彻底点燃。

一种无可阻挡的共识形成了:日经指数,只会涨,不会跌!

交易大厅里,人声鼎沸,空气中弥漫着肾上腺素的气息。

屏幕上,日经指数的每一次回调,都被视为“千金难买”的上车机会。

家庭主妇、退休老人、上班族……全民皆股。

“会长,日经指数突破两万点大关!”

“三菱地所的股价,这个月又翻了一倍!”

“疯了,全都疯了……”一位华兴的年轻分析师看着几乎呈90度直线上扬的k线图,喃喃自语。

周毅将一份数据递给刘光天,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董事长,根据模型测算,东京证券交易所的总市值,已经快要追上整个美国纽交所了。

而日本的gdp,只有美国的60%。”

刘光天平静地翻阅着报告,仿佛在看一份与己无关的预言书。

他知道,这列失控的过山车,正冲向悬崖。

与此同时,一场更为荒诞的狂欢在房地产市场上演。

“社长,银座五丁目那块地,我们昨天刚以每平米一亿日元的价格拿下,今天就有买家出价一亿五千万!”

“签!立刻签!”

类似的对话,在东京每一个房地产开发商的办公室里重复着。

东京23区的地价总和,竟然可以买下整个美国!

这种在今天看来如同天方夜谭的论调,在当时的东京却是被广泛接受的“常识”。

帝国广场酒店顶楼的酒吧里,刘光天和周毅坐在窗边。

楼下是灯火通明、如同黄金铸就的城市。

“董事长,这地方……现在呼吸一口空气,是不是都带着钱味儿?”周毅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豪车,感叹道。

刘光天晃动着杯中的威士忌,冰块发出轻微的碰撞声。

“不是钱,是欲望,是即将凝固的岩浆。”他的目光冷静得近乎残酷,

“他们现在用一亿日元买一个座位,很快,就会为这个座位付出失去三十年的代价。”

次日,华兴作战指挥室。

巨大的屏幕上,日经指数依旧是一片灼目的红色,曲线昂扬向上,仿佛一条永不回头的亢奋巨龙,每一次跳动都伴随着指挥室内因浮盈飙升而难以抑制的兴奋低呼。

然而,在这片资本燃烧出的烈火烹油之景前,刘光天负手而立的身影却显得格外冷静,甚至带着一丝寒意。

他平静地注视着屏幕,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像一道冰流,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周毅,启动‘落叶计划’。”

周毅脸上的兴奋瞬间凝固,化为错愕。

他快步上前,指向屏幕上那条势不可挡的阳线,语气急切:

“董事长,市场情绪一片狂热,买盘汹涌,流动性前所未有地充沛!

现在正是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的绝佳时机!

我们此时离场……是不是太早了?

这等于将后续的巨大利润拱手让人啊!”

刘光天没有转身,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屏幕上虚假的繁荣,看到了未来那一泻千里、哀鸿遍野的崩盘惨状。

他无法解释那注定到来的“失去的十年”,只能以不容置疑的权威下达指令。

“执行命令。”他的声音带着千钧之力,在安静的指挥室里异常清晰,

“我们投入的资本规模太大,已然是这片市场中的巨鲸。巨鲸转身,将是惊涛骇浪”

他终于缓缓转过身,目光锐利如刀,扫过周毅和每一位核心操作员,

“记住,永远不要在宴会的最高潮留恋不去,那终将和醉汉一同埋葬。我们要在雪崩之前,像落叶一样,无声无息地飘离雪山。”

周毅瞬间明白了其中的深意与凶险。

华兴此刻的持仓规模过于庞大,若像之前一样集中、快速地平仓,巨大的卖盘会瞬间砸穿市场,不仅会引发恐慌性踩踏,导致利润急剧缩水,更会暴露自身战略意图,成为众矢之的。

“我明白了,董事长!”周毅神情一肃,再无半分犹豫,

“‘落叶计划’核心在于‘慢、散、隐’。我们将把庞大的头寸拆解成数以万计的小单,通过上千个分散账户,模拟自然卖盘的行为模式,在不惊动任何大鱼的情况下,悄然离场。”

刘光天微微颔首,补充道,语气带着一丝冰冷的嘲讽:

“把这些带着我们利润的筹码,喂给那些还在疯狂涌入,自以为能抓住牛市的……‘勇士’们。让他们,替我们站好最后一班岗。”

随着“落叶计划”启动,一场历时三年的精密撤离悄然展开,与之前雷霆万钧的攻势不同,这一次,它转入了一种极致耐心和隐蔽的模式。

而华兴的战场,从喧嚣的交易所,转向了日本真实的产业腹地。

此时,整个日本社会都沉浸在“日本第一”的狂热中,资产价格高企,许多日本企业正挥舞着钞票在全世界进行豪奢的并购。

刘光天却反其道而行之,他要利用这前所未有的流动性,在日本本土,买断他们的根基。

一家为丰田供货、掌握着特殊金属热处理工艺的小型工厂,正在濒临破产。

刘光天团队的出现,如同救星。

他们没有压价,而是提出了一个“资产剥离”方案:

华兴出资买下工厂的核心设备、专利技术以及整个技术团队,并承担部分债务。

而工厂原有的土地和厂房等“泡沫资产”,则被剥离出去。

对工厂主而言,他保住了最值钱的土地,甩掉了债务包袱。

而对刘光天而言,他用看似高昂的价格,买到了汽车产业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工艺和一支成熟的团队。

在车上,周毅总结道:“董事长,这段时间,我们以合资、技术收购、专利购买、团队整体招募等方式,已经拿下了十七个高端制造、半导体材料和精密化工领域的项目。

刘光天满意地点点头:

“记住,我们不要他们那些虚高的土地和办公楼,那是即将破裂的泡沫。

我们要的是藏在泡沫下面的真金——技术、专利、人才,这些才是下蛋的金鸡。”

“日本人现在正陶醉于用金钱征服世界,他们急于脱手这些‘枯燥’的实体经济,去追逐更刺激的金融和地产。

而我们,就默默地,把这些他们暂时看不上的‘基石’,一块一块,搬回我们家里去。”

当东京的夜色再次亮起,刘光天知道,他在日本的故事即将告一段落。

他不仅带走了惊人的资本利润,更带走了一个现代化国家赖以崛起的工业之魂。

夜色深处,丧彪的身影仍在游走,将更多的“基石”悄然转移。

这场真正的收割,无声,却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