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东京之行

时间回转,当刘光天从蜀都的山坳回到港岛,空气中弥漫的已是截然不同的紧张与机遇。

华兴集团顶层总裁办公室,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维多利亚港繁忙的景致。

刘光天深坐在宽大的皮椅中,听着秘书的汇报:

“董事长,赴日团队已全部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出发。”

他的目光掠过窗外那片象征着资本流动的海港,没有多余的犹豫,平静地下达指令:

“通知下去,明天出发。”

9月十五日,东京,羽田国际机场。

刘光天率先步出舱门,东京初夏微湿的风扑面而来。

他身后是精简而干练的华兴核心团队——西装革履的金融分析师手提装有绝密文件的提箱,

神情警惕的法务顾问指间还夹着未合拢的协议草案,

而魏大海率领的安保团队已如本能般散开站位,锐利的目光在熙攘人流中织起一张无形的警戒网。

一支早已静候多时的接机队伍迅速而有序地迎了上来。

为首的正是华兴汇丰银行日本分行的总经理周毅。

这位在东京金融圈深耕多年的老将步履沉稳,身后紧随着八名核心业务骨干,所有人统一身着深色职业装,在喧嚣的机场中构筑起一道沉稳干练的风景线。

“董事长,欢迎莅临东京。”

周毅的声音不高,却沉稳有力,“车队在vip通道等候,丸之内总部的作战指挥室也已全面启用,随时听候您的指令。”

两支队伍在机场大厅无声汇合,深色西装组成的行列在往来人流中显得格外凝重醒目。

落地窗外,新宿副都心的摩天楼群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座即将见证全球资本格局历史性转折的远东金融中心,正静待着他们的登场。

车队无声滑入丸之内大厦的地下专属通道,电梯直达顶层。

当指挥室的厚重隔音门在身后合拢,外界的一切喧嚣瞬间被隔绝。

环形的巨大屏幕占据整个视野,各色数据流如瀑布般奔涌不息。

空气中弥漫着低沉的设备运行声与键盘敲击声,压抑着风暴来临前的紧绷。

刘光天径直走到指挥台前,双手撑在台面,目光扫过主屏幕上波动的日元汇率曲线。

他转过身,视线落在紧随其侧的周毅身上,没有任何寒暄,直接切入核心:

“周经理,我之前交代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周毅深吸一口气,汇报到:

“董事长,所有部署均已按照您的指令,准备就绪。”他语调清晰沉稳:

“汇市方面,我们通过分散的离岸账户,在过去三个月内已建立总额超过预期目标的多头头寸,平均成本控制在安全区间。”

“资产端,针对东京核心区银座、丸之内部分顶级物业的股权收购,已通过三家不同的离岸基金完成。对索尼、丰田等核心出口企业的股票吸纳也已按计划完成建仓。”

说到这里,周毅语气变得凝重:“不过,根据我们监控到的资金流动情况,这片海域并非只有我们一艘船。”

“最新消息!”

“国际资本方面,华尔街的多家顶级对冲基金,包括卡尔·安德森的‘财富基金’,量子基金的代表团,都已经在东京设立了前线指挥部。

他们表面上声称是进行‘常规资产配置’,但根据其账户建仓方向和资金杠杆率判断,他们显然也嗅到了血腥味,正在大规模布局日元多头。”

“此外,来自伦敦和瑞士的几家老牌银行系资本也异常活跃。

可以说,全球最顶尖的掠食者,此刻都云集东京,等待着同一个信号。”

周毅抬头看向刘光天,语气中带着一丝凝重:“董事长,群狼环伺。

我们前期投入的1000亿资金已基本部署完毕,目前账户上仅剩数亿流动储备。

他们若联合行动,是否会对我们的布局造成冲击?”

刘光天嘴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资金的事,你不需要担心。我这次亲自坐镇,带来了4000亿美元。这笔钱,就是要确保万无一失。若有需要,后方还能持续筹措更多。”

他目光如刀,扫过屏幕上那些代表国际资本动向的光点:“这些人,要么乖乖跟着喝口汤,要么,我就把他们永远按死在东京的股市里。”

周毅闻言,心头一震。

他原本以为己方已是倾力而出,没想到董事长手中还握有如此庞大的后备力量,语气中的杀伐决断更是他前所未见。

刘光天缓缓起身,走到巨幅屏幕前。

流动的数据映在他深邃的瞳孔中,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潮水涌来时,不会因为游泳的人多就改变方向。”

“他们依靠的是情报、分析和嗅觉,”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种超越在场所有人的笃定,

“而我们,掌握的是必然。让他们去争抢残羹剩饭吧,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场盛宴开席时,坐在唯一的主位上。”

他抬手指向屏幕上那个即将到来的历史性节点,下达最终指令:

“按原计划,保持静默,继续锁定目标。

记住,在这场风暴里,知道风从何处来、往何处去的人,才是真正的掌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