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扬我国威,汉匈之战

霍去病只是一眼就看到了自家舅舅的眼神,当即明白了陈庆与周亚夫不过是在逗弄他而已,当即便抱着胳膊,装作严肃的冷静了下来。


“这还需要什么理由与证据吗?”


他在陈庆等人的面前,就没有再伪装出来那么的古板严肃了。


眨了眨眼睛后说道:“我相信这件事情很轻松就能够看出来,若是看不出来的话,我真的要怀疑庆侯于条侯的威名到底是不是虚假得了。”


周亚夫听了这话微微一顿,而后哈哈大笑起来,他指着一旁的卫青说道:“哈哈哈哈好一个牙尖嘴利的小子,这小子可是比你的性格好多了。”


身为武将,事实上喜欢的并不是卫青这种闷葫芦,而是霍去病这种张扬的少年。


他有些可惜的看着霍去病说道:“只是可惜了,你的年岁太小,否则这一次的汉匈之战倒是可以让你上场见识一下。”


霍去病眼睛猛的一亮,他看着周亚夫说道:“那如果我长大了,就能够上战场了吗?”


周亚夫摸着自己的胡子,这些年他越来越像是一个慈善的长辈,与历史中的那个倨傲的他完全不同了,他笑眯眯的看着霍去病说道:“若是老夫还活着的话,我第一个同意。”


霍去病瞥了一眼自己的舅舅:“那若是我舅舅不同意怎么办?”


周亚夫装作吹胡子瞪眼的样子看了一眼卫青:“老夫还活着的话,能轮得到他说话否定我决定的事情?


卫青苦笑连连,他看着周亚夫说道:“条侯说得对。”


霍去病的眼珠子滴溜溜的转着,眼睛中也是带着些许的笑容,他要的就是周亚夫的这个承诺,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舅舅也好,姨妈也好,都是不愿意自己上战场的。


他们更愿意让自己一辈子平安无忧的生活。


所以自己的名字甚至都是“去病”。


只是很可惜,他并不喜欢那样子平安的生活,反而是喜欢战争!


他想要在战争中得到刺激,得到自己的归属。


.... ......


武帝九年夏。


随着一场大暴雨的恍惚落下,匈奴与大汉之间的战争开始了。


在这一场战争开始之前,谁也没有想到这场战争会持续这么久——或者说双方都没有想到对方竟然能够抗那么久。


而在第一场准备完全的偷袭战争失利了以后,匈奴也不得不和大汉打起来了持久战,可他们也明白,在持久战中,他们是打不过大汉的。


只是......


战争的泥潭便是这样,一旦陷入进去,谁都无法轻易的出来。


...... ......


武帝十年,春。


未央宫中


武帝来回的在这大殿中走动着,他的脸上难得带着些许紧张的神色,因为今天是十分重要的日子。


一阵匆忙的脚步声响起,而后一个内侍走了过来,手中还高高的捧着一卷绢帛,他武帝扫视过去,就从他的脸上看到了惊喜和兴奋,当即快步往前走了两下。


“如何?”


那内侍高高举起手中的绢帛:“回禀陛下,边境来急报,庆侯、条侯率军大胜匈奴,斩敌首三千五百,破贼敌军两万。校尉卫青率军斩敌首一千五百余众。”


“如今,边境安稳!大汉随时可以发动反攻!”


听闻这个消息,武帝的脸上顿时浮现出惊喜与愉悦之意,他缓慢的在大殿内踱步,细细的品味着这属于他的胜利和愉悦。


“哈哈哈哈哈哈哈——”


最终,他还是没有控制住自己脸上的笑容,哈哈大笑出声。


“好好好!”


“传朕令!”


“庆侯、条侯有功,加食邑两千!”


“校尉卫青斩敌首立功,封骁骑将军,食俸禄一千石!”


他的眉宇中带着兴奋至极的神色,整个人都陷入了癫狂状态,这是自高祖年间的“官渡侯陈喜”之后,大汉第一次对外战争的胜利!


这象征着他身为皇帝的武功之巅!


他如何能够不惊喜、不开心呢?


建功立业!


而此时,又有一个侍女快步走来,脸上同样是带着惊喜的神色:“启禀陛下!夫人诞下皇子!”


武帝猛的回头,一双眸子中带着如同猛虎一般的锐利,又仿佛是如同青龙一样的霸道:“哈哈哈哈哈好!”


他猛的上前几步,比方才还要兴奋。


为什么?


在他看来,建功立业之事随时都可以,但子嗣的事情却一直都是他心头的大问题!


一个寻常的男子到了他这个岁数没有子嗣都要紧张、害怕、以及开始担忧自己的家业问题了,更何况他这是真的有皇位要继承的皇帝呢?


当即大手一挥:“好!”


“加卫子夫为夫人!诞育皇嗣有功,赐千金!”


此时的武帝人逢双喜精神爽,甚至想要加封卫子夫为皇后了——毕竟在他看来,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一定要是嫡子!


如此一来,既是嫡子,又是长子,占据嫡长子的名义,这就是他为孩子准备的最大的底气!


只是加封皇后这种事情,可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在这个大汉的构架中,虽然皇后没有拥有原本那么强大的权力了,但大汉的构架依旧是两宫制!


皇后的位置依旧是十分重要的,而不是像是一些没有传承、没有底蕴的朝代一样,这皇后说废就废、说换就换。


好似一缕头发就能决定皇后的位置一样。


简直是可笑的蛮夷之辈。


.... .....


武帝十一年。


在外抗击匈奴的庆侯、条侯率兵回到了京都,而此时的武帝率领文武百官正在长安城门等候。


万千凯旋而归的士卒看着如此隆大的场景,心中都十分的振奋和热烈,他们没有想到皇帝会亲自来迎接!这是自古以来都不曾有过的事情!


“吾皇万岁!”


不知从谁的口中喊出来了这个口号,而后.....山呼万岁的声音便回荡在长安城外。


.... .....


武帝十一年,秋冬。


长乐宫中


卫子夫无奈的按着额头,她看着面前十一二岁的少年郎,语气中带着不解:“难道长安不好吗?如此繁华富贵,为何你总和你舅舅一样,想着出去打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