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皇后命格
在那静谧的宫廷之中,有两个孩子尚不知晓,当他们的目光偶然交汇的那一瞬间,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大手,悄然拨动了命运的琴弦。天道之下,那早已被冥冥注定的命运齿轮,就此开始缓缓转动,而此前被刻意遮掩的天机,也如同被揭开神秘面纱一般,彻底展露无遗。
钦天监内,齐天尘正沉浸于对星象的思索之中,忽然间,他仿若有所感应。只见他缓缓闭上双眼,凝神静气,手指如灵动的精灵般快速掐算起来。片刻之后,他的眼中陡然闪过一抹精光,那光芒锐利而明亮,仿佛穿透了层层迷雾,直抵命运的核心。随后,他缓缓抬头,目光深邃而悠远,静静地看向了后宫的方向。
在他的独特视角里,一股浓郁至极的金色凤气正冲霄而起,那光芒耀眼夺目,仿若要将整个天地都照亮。其光芒之盛,几乎遮天蔽日,磅礴的气势更是如同汹涌的潮水,迅速蔓延开来,竟将整座天启城都笼罩其中。在那璀璨的金光之中,隐约可见一只尚还稚嫩的凤凰虚影,它仿佛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之中,若隐若现,散发着一种神秘而又令人敬畏的气息。
李长生亦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奇异的变化,然而,他却只能默默凝视,无法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因为,这是属于她的命运,那命运的轨迹如同星辰运行,自有其不可抗拒的规律,任何人都难以改变。
在后宫那偏僻冷清的宫殿里,叶昭正守在萧若风的榻前。她仔细地确认着萧若风的状况,见他的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呼吸也变得平稳有序,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她知道,自己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在这个敏感的时刻,叶家的处境本就艰难,若被皇帝发现她这位叶家大小姐与一位皇子有过接触,只怕又会引发皇帝那深深的疑心,给叶家招来更多的麻烦。
此时的萧若风,身体依旧虚弱不堪。即便有大转丹为他的身体注入了新的生机,可想要恢复元气,仍需要一段时间的精心调养。他再次缓缓闭上眼睛,陷入了沉睡之中。
叶昭轻轻起身,准备离开。就在她转身的刹那,沉睡中的萧若风似乎察觉到了她的动静,下意识地伸手想要抓住她。他那虚弱的手臂在空中微微颤抖着,虽然没能抓到她的手或衣袖,却意外地抓住了她手中刚刚用来为他润唇的帕子。那帕子被茶水浸湿后,带着一丝淡淡的茶香,此刻被他紧紧地攥在手中,几乎全部揉在了掌心,握成了拳头,就如同溺水之人在绝望中紧紧握住了那根救命的浮木一般。
叶昭见状,微微一怔,试图将帕子拿回来。然而,病中的男孩力气虽弱,却执拗得很,她试了几次,都未能成功。无奈之下,她只好放弃了。反正那帕子上只在角落里绣了一朵她练手时绣的桃花花瓣,绣法寻常,并无什么特别之处,更没有其他特殊的标志,便也就不再计较了。
叶昭转身快步离开,脚步匆匆不停。
在赶回宴会的路上,叶昭遇到了一位白眉白发的老人。老人手执拂尘,身着一袭白底黑边的道袍,气质平和而又超凡脱俗,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道法自然的韵味。他正静静地站在原处,目光和蔼含笑地注视着叶昭。
文君虽未曾见过这位老人,但心中已然猜到了他是谁——国师齐天尘。
国师微微颔首,轻声唤道:“叶小姐。”
叶昭不敢怠慢,连忙礼貌地问候道:“国师,您唤小女是有什么事吗?”
齐天尘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容,缓缓点头说道:“是有事,一件好事,一件大事。”
叶昭闻言,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惑。她深知,无缘无故的,齐天尘这样的人物断然不会特意出现在她面前。可她又暗自思忖,自己不过是个年幼的孩子,在这偌大的宫廷之中,不过是默默无语的小人物罢了。究竟是什么样的大事,竟能与自己有关呢?
国师的第三句话,如同石破天惊一般,在叶昭的耳畔响起:“孩子,你我之间有一场天定的师徒之缘,我欲收你为徒,你可愿意?”
听闻此言,叶昭反而镇定了下来。她是个聪明而有自知之明的孩子,心中清楚自己天赋异禀,有着远超常人的潜力。
叶昭微微欠身,恭敬地说道:“国师,小女就要跟随家人离开天启了,恐怕是不能受您教导了。”
国师齐天尘轻轻摆手,神色从容地说道:“无碍,你跟我走吧。”
就这样,齐天尘带着叶昭去见了太安帝。而叶昭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次的相遇,将会彻底改变她的一生。
崇德殿的宴会方才开始没多久,太安帝端坐在大殿最上首,威仪赫赫。就在这时,五大监之首的掌印大监浊清公公悄然来到太安帝身边,俯身耳语了几句。太安帝听后,微微点头,随后便先行退场离开了。
“齐天尘要朕见的人是谁?”太安帝一边走着,一边在心中暗自揣测。
从崇德殿前往摘星楼的路上,太安帝的神情愈发凝重起来。国师齐天尘,出身黄龙山,乃是真正的有道高人,尤其擅长占卜测算之术。平日里,若无重大要事,齐天尘一般不会主动前来见他。
方才浊清向他禀告,齐天尘请他务必去见一人。浊清在收到消息后,便迅速派人去查探相关情况。只是时间太过仓促,详细的消息还未传回来,他只能将目前所掌握的明面上的消息,恭顺地向太安帝回禀道:“国师身边只带来了一个女童,是叶大将军的女儿,叶昭。”
太安帝听后,不禁疑惑地皱起了眉头。一个女童?这女童究竟有何特异之处?竟值得齐天尘如此着急地特意让他前去相见?而且,见面的地点还是那神秘的摘星楼。太安帝心中暗自思忖,此事定然事关重大。
此时的太安帝正值年富力强之时,倒也并不畏惧。尽管心中有着诸多揣测,但他面上依旧沉稳威严,步伐坚定地朝着摘星楼走去。
太安帝上去时,只带了浊清一人。当他终于走到最高处的观星亭里,果然只见到齐天尘和一个女童的身影。
齐天尘一见太安帝到来,神情立刻变得严肃起来。他微微躬身行礼后,缓缓开口说道:“陛下,天象有变,臣观得八字——‘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这一场谈话,从此被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成为了往后许多年的绝密。除了在场的齐天尘与叶昭师徒、太安帝与浊清主仆,以及天启城里始终关注着此处的李长生以外,再无人知晓其中详情。
而天下人所知的,只有在摘星楼的这一场神秘谈话之后,一场巨大的变革,正悄然在这世间拉开帷幕……
太安帝与国师齐天尘并肩而行,一同返回了那崇德殿中尚未落幕的群臣宴会。此刻的崇德殿内,气氛本就因宴会而显得热烈非凡,众人或交谈,或饮酒,或欣赏着殿中的歌舞。然而,随着太安帝与齐天尘的归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将众人的注意力都聚焦在了这两人身上。
太安帝缓缓走上高台主位,目光扫视一圈殿内的群臣,而后郑重地开口,当众宣布了一道圣旨。这道圣旨,犹如一颗重磅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瞬间在殿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这是一道册封太子妃的圣旨,而册封的对象,竟是皇帝的结义兄弟、叶大将军的女儿——叶昭。
一时间,崇德殿上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汇聚在了那个跟随在齐天尘身后缓缓进来的少女身上。她身姿轻盈,面容尚带着些许稚气,却在这万众瞩目之下,展现出了一种超乎年龄的沉稳。
叶昭快步跑到了父母身边,眼中流露出一丝不安与依赖。叶家和百里家,向来有着一桩众人皆知的娃娃亲。此刻,两家人听闻这突如其来的圣旨,心中皆是一惊。在他们看来,皇帝此举,无非是想将叶昭留下,当作牵制叶家的一枚人质罢了。
叶昭微微抬头,看着父亲,轻声唤道:“父亲。”
叶羽微微皱眉,上前一步,躬身行礼道:“陛下,臣即将带着家人前往南境,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再回天启。况且,如今储君尚未确立,此时便立太子妃,恐怕为时尚早。昭昭年纪还小,这等大事,还需从长计议啊。”
一旁的百里东君,却是忍不住跳了出来,急切地说道:“爷爷,你说过的,昭昭妹妹是我的,长大了我要娶昭昭妹妹。”
百里洛陈见状,连忙伸手捂住百里东君的嘴,一脸无奈地对太安帝说道:“陛下恕罪,东君自幼和昭昭一起长大,感情深厚,所以才会如此口无遮拦。陛下,储君未立,这时候就立太子妃,着实有些操之过急了。不如就先册封为未来太子妃,由羽弟带回家悉心教养,等储君册立之后,再回天启完婚。孩子年纪小,总是离不开父母照顾的。”
太安帝微微叹了口气,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与心疼,缓缓说道:“孤知道你们是心疼女儿,孤又何尝不心疼呢?只是国师夜观天象,算出昭昭乃是皇后命格。这命运的安排,不得不慎重对待。孤想着早点把名分定下来,也好让她日后无需担忧。至于教养之事,既然是太子妃,自然住在东宫为宜。孤会安排专人照顾好她的,你们不必过于担忧。而且,国师欲收昭昭为徒,有师父在旁教导,你们也可放心些。”
叶云听闻此言,眼眶微红,焦急地说道:“父亲,不能将昭昭一个人留在天启啊,父亲。”
叶羽亦是满脸忧虑,再次躬身行礼道:“陛下,臣不懂天象之说,可昭昭如此年幼,臣实在不忍心让她这么小就离开臣的身边。不如就如同义兄说的那样,由臣带回家好生教导,等她长大些,再回天启吧。”
叶羽心中何尝不想拒绝这道圣旨?自家女儿成了太子妃,这本该是件荣耀之事,可偏偏如今没有太子,这意味着所有的皇子都将目光聚焦在自家女儿身上。册封太子妃,却迟迟不册封太子,这无疑是向那些心怀叵测的皇子们传递了一个信号——娶了太子妃,便可成为太子。这其中的凶险,让叶羽怎能不忧心忡忡?
太安帝看着叶家众人的担忧之色,神色一正,坚定地说道:“孤意已决,册封叶家之女叶昭为太子妃,居于东宫。东宫之中,即便没有太子,她也是唯一的主子。”
叶昭见家人为了自己如此为难,心中一阵酸涩。她深知,此时若再推辞,只会让家人更加为难。于是,她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跪地谢恩道:“臣女谢陛下恩典。只是陛下可否每年让臣女去见一见家人?”
太安帝见叶昭接了圣旨,且以退为进提出这样的请求,心中也明白她的思乡之情。于是,太安帝微微点头,顺势答应了下来:“准。”
叶云见太安帝执意如此,心中满是担忧,却被母亲死死拽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妹妹被留在天启。百里东君被自家父亲捂着嘴,眼中满是不甘与无奈,却又无法挣脱父亲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