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昨天、今天和明天

“秘书长,今天我可是有备而来的。”于海棠手里抱着笔记本,一坐下便迫不及待地道出了今天来的目的,“您不能再拒绝我了。”

“这话从何说起啊——”

李学武好笑地抬起头看了她一眼,故作玩笑地反问道:“我还有这么不近人情的时候?”

“我都数不过来有多少次了,反正每一次您都有借口。”

于海棠话说的夸张,这会儿更是笑中带嗔地提出了要求,“您得接受我的采访,红星访谈节目。”

其实说起来,这个访谈节目最初还是在李学武的关心和指导下创建的。

当时的于海棠刚刚因支持李主任而获得信任,参与到红星广播站的建设和发展工作中。这是她担任副站长以后做的最杰出的节目了。

按照当初李学武给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访谈的对象和目标并不固定。有的时候会采访集团领导,有的时候也会采访车间工人。

更多的则是站在时事热点上采访当事人,或者在各级比赛和评比中获得优异成绩的集团职工。

除此之外,政策的发布、重点项目建设、重大发展成绩等等,也会就各部门负责人进行采访。

作为集团的宣传利器,在企业组织机构变革以后归属到文艺出版社统一管理,拥有了更大的合作空间。

升级成为联合广播电台以后,更是与联合工业报展开了全面的合作。不仅拓展了彼此的影响范围,更深层次地对基层优秀事迹进行挖掘展示。

作为该节目的负责人,即便于海棠在去年已经担任广播电台台长职务,可依旧在一线工作。

你可以说她恋栈不去,但必须得承认这两年红星访谈节目之所以能如此成功,还是有她的贡献。

从节目创建的一开始,于海棠就想找他“访谈”,但均被李学武推辞了,理由也是五花八门。

于海棠想要请李学武做节目,可不全完是想巴结他,讨好他。更因为李学武作为集团领导参与了很多项目从立项到运营的过程。

如果红星访谈想要深入且具体地了解某个项目,或者某个事件从本质到表面上的情况,选择采访李学武绝对不会让听众们失望。

现在可能很少有人有资格听李学武在会议上的讲话,在李学武担任秘书长以前,有不少人对他的业务能力和思想解读仍旧记忆犹新。

无论是多么复杂的上级指示精神,亦或者是突然的正治指令,红星厂这几年在执行的过程中稳如泰山,必须得讲一句秘书长真牛哔。

熟悉机关工作的谁不知道,全集团承上启下所下达的正治思想文件,有百分之八十出自秘书长之手。剩下的百分之二十也难说没有秘书长的指导和影响。

你就说负责全集团思想工作的谷副主任,她应该是对上级政策和意见掌握最充分的人了。可实际上呢?在经过这么多次的“实验”后,基本上所有人都服了秘书长。

别看李主任最近对秘书长的工作多了几分挑剔,可你让他不用秘书长,他也没有这个魄力。

于海棠早就想请他做一期有关于正治思想和时代发展相关话题的访谈节目了,就是一直没有机会。

在接连几次遭到拒绝后,她早就没了信心,已经很久没向秘书长发出邀请了。那这一次为啥她如此有信心,还敢在李学武面前放肆?

原因很简单,这次来并不是她的个人意愿,而是接到文艺出版社负责人的指示来做访问前采访的。

是丁自贵丁主任,如果没有领导的指示,她可没有信心来碰壁。

越是得不到的,越是想得到。

突然收到领导的指示,于海棠喜出望外,很是做了一番准备工夫,这便带着希望来采访他了。

李学武本是打电话给丁自贵,请他收敛一下,不要过度地宣传他。可一通电话下来,他没能劝住丁自贵,反倒被对方给说服了。

丁自贵如此主动和积极,未尝没有站队和巴结的嫌疑。但是只要在这个游戏场中,就没有人能脱离这个游戏规则,都在选队站队。

李学武所仰仗的无非是一点点工作能力和现有的工作成绩,他自然不会眼高于顶,把自己看成无所不能。

所以对于丁自贵这个时候主动示好,他也难得糊涂,选择性地忽视了前段日子机关这些人的嘴脸。

当他的正治地位和岗位岌岌可危,飘忽不决的时候,可少有人雪中送炭。但锦上添花他也不能拒绝,否则不就成了主动结仇了嘛。

丁自贵在电话中讲了一些弯弯绕,就是为了劝李学武高调一点。

李学武觉得他说的也有几分道理,想一想便也就同意了。

不过他以为丁自贵多了也就是在联合工业报上多登几篇有关于他的文章,谁能想到安排他上红星访谈呢。

于海棠可是怀着满满的信心来的,李学武也是不好意思拒绝她。

“其实我也没什么好谈的。”

李学武笑了笑,并没有在意于海棠语气中的娇嗔和期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说道:“我现在不负责具体的业务,你要是想了解机关的情况还可以。”

“我们的访谈又不仅仅局限于工作,可以聊聊您本人嘛。”

于海棠见他没有立时拒绝,便知道丁主任的安排有戏。这会儿更是乘胜追击地说,“可以从您当兵开始讲,给我们的青年观众分享一些您这几年成长过程中的感悟。”

“当然了,您也可以讲一讲现在的工作,或者展望一下未来。”

“呵呵——”李学武端着茶杯微微摇头,道:“那你们的节目可以叫‘昨天、今天和明天’了。”

“叫什么无所谓,就是这么个意思。”于海棠听见他这话眼睛不由得一亮,嘴里讲道:“不过您的这个说法还真是妙啊——”

从她的性格中就不难看出这是一位十分要强,性格坚毅的姑娘。要不是有处处争先的品质,也不会年纪轻轻就有了今天这份成就。

可如此自信要强的于海棠也不得不承认,有的时候女人就是比不得男人,更比不得优秀的男人。

且听李学武随口一言,便是一个成熟的意见,就连红星访谈这个节目都还是在他的指导下创建的。

有的时候承认自己的不足很难得,在自己不足之处承认别人的优秀就更难得了。

于海棠心中依旧对李学武充满了钦慕,只是她知道,这辈子或许都没有这个机会了。



咚咚——

正聊着,耳后传来了敲门声。

于海棠回头,却见是文工团副团长王亚娟正站在门口。

她脸上的表情不变,即便目光中多了几分惊讶。现在集团人事变动较大,可红星厂的老人谁没听过王亚娟同秘书长李学武的闲话。

王亚娟同她一样,也是隶属于文艺出版社。只是文工团的组织性质比较特殊,在业务上同主管宣传的领导接触更多。

两人是互相认识的,也一起开过会,就是没什么交情。

这会儿回头见李学武也望向了门口,她便主动结束了这次对接。

“秘书长,您把我准备的问题看一下,我就不打扰您工作了。”于海棠站起身,笑着说道:“虽然我相信这些问题难不住您,可我也知道您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

她主动伸出了手,“希望咱们合作愉快,做一期最好的节目。”

“那就合作愉快。”李学武点点头,站起身同她握了握手。

“谢谢领导的支持,我先回去了。”于海棠转身摆了摆手,充满了青春的活力,道:“周六见。”

王亚娟侧身站在办公室门口看着这一切,直到于海棠同她点头打招呼,这才点点头,却没说什么。

等对方离开后,她这才看向了李学武,道了一声“报告”。

“来,这么严肃呢。”

李学武从办公桌上拿起茶杯走了过来,招了招手示意她进来。

王亚娟见他去茶柜边续热水,抿了抿嘴角,迈步进了办公室。

“怎么?找我有事啊?”

李学武背对着她,换了杯中的茶叶,又拿起暖瓶重新泡了热茶。

想起办公室还有一个人呢,便转回头看向她问道:“你喝不喝茶?”

“不用了,我不渴。”

王亚娟的声音莫名的有些干涩,语气听起来虽然努力地保持着平和,可也难掩失落和忐忑。

“怎么了?有为难的事了?”

李学武端着茶杯走回来,目光上下打量了她,问了这么一句。

王亚娟则从进门后便一直低着头,直到这会儿才抬起头回道:“我要结婚了,来给您送喜帖。”

“是嘛,这么突然呢?”

李学武表情微微一滞,点点头看了她从包里掏出的红色喜帖,问道:“怎么没听你说处对象了?”

王亚娟强忍着鼓起勇气看他的脸,这会儿依旧舍不得挪开视线。

只是他语气里的意外让她的内心终于有了几分波澜,可没能从他口中听出遗憾,终究是她的遗憾。

李学武将手里的茶杯放下,就站在办公桌旁仔细看了那封喜帖。

红彤彤的,硬壳大红纸精心裁剪折叠成了对开的样式,上面用黑色毛笔写了一个娟秀的“囍”字。

“年底了哈,这些天倒是时不时地有人来给我送喜帖。”

李学武的语气不显波动,但也难掩一丝丝的感慨。

他似是而非地讲道:“最近的应该是彭晓力了,就是刚刚出去的于海棠,两人说是下月底结婚。”

“我爸妈催我了。”

不知什么时候王亚娟又垂下了脑袋,好像正努力地克制着什么,声音有些颤抖地说道:“我们是相亲认识的,工会组织的。”

李学武转过头看了她,并没有说什么,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现在联合储蓄银行工作,是六六年进厂的大学生。”王亚娟继续解释道:“我爸妈对他很满意,我也去见了他的父母……”

也许内心过于激荡,情绪便有些不稳,王亚娟积攒的力气只能说到这,再往下如何都说不下去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