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大孙,不是咱不疼你,是爷爷没时间了!

握着毛笔的赵勉,整个人都凌乱了。


他从未听说大明皇帝有遗珠在外啊?


而且,咱大明皇帝是何许人也?


虽说有点惧内,但马皇后乃是一代贤后,如果得知皇帝在外边有别的女人,就算是生气,也会将其母子带回宫中,根本不用藏着掖着啊。


更何况,马皇后都薨逝多年,咱皇帝这么乾纲独断的人,万万不该如此谨小慎微啊!


就在赵勉胡思乱想之际,朱元璋冰冷的声音响起。


“不许胡思乱想,也不许胡说八道!”


“今天咱说的话,一句都不许外漏,否则咱诛了你九族!”


赵勉闻言,赶忙跪地叩首,指天发誓不会外漏。


不过,本着臣子的本分,他还是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必须,尽管您对那秦牧宠爱有加,可臣还是要提醒陛下一下。”


“您忘了触龙说赵太后之事了吗?”


“父母之位子女,则为之计深远……”


“陛下如此妄加赏赐,虽然是您的一片仁爱之心,可对于秦公子本人来说,这可未必是好事呀!”


“大胆!”


朱元璋听到这话怒不可遏,气得直拍桌子。


然而,在发了一通火后,朱元璋的一双虎目流下心酸的泪水。


“把关于玄武卫秦牧的旨意全烧了吧!”


“啊?”


赵勉本来都准备好迎接皇帝的愤怒了,却未曾想有峰回路转之机。


“陛下圣明!”


朱元璋听着赵勉的恭维,脸上没有丝毫开心,反而哭的更加伤心。


“咱对不起这孩子啊,咱让他受委屈了,呜呜呜……”


尽管朱元璋心中充满了对秦牧的愧疚,恨不得将天下最好的东西,一股脑打包送到秦牧面前。


可他不得不承认,赵勉说的有道理。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秦牧虽是他的爱孙,但却于国未有尺寸之功,贸然封赏不是爱这孩子,是给这孩子招祸。


只要他两眼一闭,不管他生前做了多充分的准备,这孩子还是会被人嫉恨。


最让朱元璋痛心的是,他现在不能公布秦牧的身份。


今天寿宴之上,那帮子文臣集体称赞朱允炆,一口一个皇长孙,那可不是白叫的!


这证明朱允炆已经有了一些大臣的支持,而且朝廷上下已然对他有了认可。


此时贸然公布秦牧的身世,不是在帮这孩子,而是给这孩子招祸。


因为他的根基太浅,立他为太孙肯定会招致朝野的反对,甚至会有人质疑他的身世。


而最重要的是,他已经没有时间去替他扫平这一切了。


因为,他现在只剩三天时间!


……


随着一张张圣旨颁发,整个大明朝堂都陷入惶恐的气氛之中。


藩王们集体质疑圣旨的真实性,吵着闹着要见父皇。


最后太监拦不住,只能放他们进入乾清宫。


当他们看到父皇那威严的面孔,只得夹着尾巴赶紧收拾东西离京。


诸藩王中,只有朱棣最痛快,接到加封和让他立即离京的旨意后,没有一句话,转头就出了宫,带着几个儿子和一众护卫离京。


唯有秦王闹的欢,哪怕亲眼见到自家老爷子,还是不愿意走。


最后被锦衣卫派人给“护送”出去了。


相对于藩王们的不配合,三位国公就显得淡定和从容多了。


傅友德接到旨意后,只是跟老妻道了个别,随即骑上一匹快马,带上三五个随从就去山东赴任了。


因为他知道,这不过是唐太宗故智罢了。


唐太宗晚年重病在床,也将手下的大臣贬谪出去。


这是方便继任之君给予这些被贬谪的大臣封赏,让他们对新君感恩戴德。


傅友德接到这个旨意后,第一时间就想明白其中关节了。


由此可见,皇帝陛下遇刺可能受伤不轻,其性命也就在几日之内。


现在所做的所有安排,都在做身后事的安排。


宋国公冯胜发了通牢骚,但也没敢拖延,当天夜里就坐着马车去了云南。


只有梁国公蓝玉,在接到皇帝的旨意后,拿着一瓶毒药上路。


他先是去懿文太子目前哭拜一番,然后骑着快马前往福建。


他知道自己的结局会如何。


即使老皇帝留他一命,新皇帝也断断不会让他活在这个世上!


不说别的,就说太子妃吕氏那贱婢,就会千方百计的撺掇新皇帝弄死他。


至于扶立外孙秦牧当皇帝……


这是蓝玉已经放弃了。


因为没有皇长孙的名分,就算他起兵造反,其成功的概率也是极低。


他死不足惜,万一害死了秦牧,他有何面目去见死去的姐姐和姐夫,以及太子和常英子两口子!


因此,为了秦牧好,他最好的选择就是接受旨意,然后将这个秘密永远的烂在肚子里,去福建安静的等死!


如果秦牧能平安度过这一生,也算是他的幸运了!


……


紧张的一夜很快就过去了,有人欢喜有人忧。


忙碌了一夜的朱元璋,早晨之时略显疲惫。


然而,他却不愿意睡觉。


因为他怕一旦睡着就再也醒不来!


他叫来到了李太医,找他要了一颗药丸,服下后果然精神了许多。


“李太医,此药当真神奇啊,咱吃上就精神百倍,呵呵呵……”


李振石见到陛下此时还有心情打趣,伤心的在一旁不停的抹眼泪。


“请陛下恕罪,此物乃是用异域的一种果实汁液入药,可以止痛,提神,但过量服用,却会损伤人体的机能,使人容易上瘾……”


“如果陛下不是到了……臣是万万不敢给陛下服用的,呜呜呜……”


李振石也是跟着朱元璋的老人了,在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就已经投奔了他。


“李太医莫要伤心,人生在世谁都有这么一遭,咱能活这么大岁数,不比陈友谅,张士诚之辈强出百倍啦?”


“来来,咱一会儿要去个地方,李太医不管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咱都希望你永远烂在肚子里,千万莫要传出去!”


“如果……如果有可能的话,咱也希望你能帮咱照拂一下他……”


“忠毅伯,给咱备马车,带咱去玄武卫转转!”


“对了,别忘了把咱桌子上那紫檀木盒子带上!”


二虎听到朱元璋的这一声忠毅伯,直接泪崩。


“皇爷,我不稀罕啥忠毅伯,我就希望您能长命百岁,呜呜呜……”


不管别人咋骂皇爷,说他是刽子手也好,说他是朱屠户也罢。


可在二虎的心中,皇爷永远是恩人。


如果没有皇爷招他入军,他十几岁的时候就饿死了……


如果没有皇爷提携,他也不可能娶得上婆姨,养的起娃。


因此,皇爷是他的恩人,也是他的贵人。


就算是为了皇爷去死,他也不带皱一下眉头。


朱元璋刚刚服过药,精神头不错,笑着打趣道。


“哟!”


“二虎这是嫌咱给的爵位低了,要不咱把诏书收回来,赏你个忠毅公吧?”


二虎听到这话,气鼓鼓的道。


“皇爷!”


“都啥时候了,您还逗弄二虎!”


“二虎是那种人吗?”


“二虎只是看着皇爷心疼,难受,恨不得替皇爷去死,呜呜呜……”


朱元璋闻言也有些黯然,不过很快就振作起来。


他这一辈子经历了太多太多的事。


有过樯橹灰飞烟灭的快意恩仇。


也有过挥师百万廓清寰宇之波澜壮阔。


更有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之刻薄冷血。


然而,不管成也好,败也罢,他从未后悔过。


他从一介乞丐之身,缔造如此强大的一个帝国。


就算是死,他也可以笑傲群雄。


哪怕见到华夏历代先贤他也可以骄傲的说一声,咱这个后辈干得不错!


敢与秦皇汉武论一论重建华夏,开疆拓土之功!


也敢与唐宗宋祖论一论恢复衣冠,泽被万民之德!


可唯一让他有点胆怯的,就是即将见到之人。


秦牧,他所最钟爱的大孙!


然而天不假年,他没时间再给大孙铺路了。


朱元璋靠在马车的车壁上,手里捧着紫檀木盒子。


这个盒子里装着他最珍爱的东西,他和大孙的合影!


更重要的是,在合影下方有册封朱允炆为皇太孙的诏书!


礼部尚书赵勉说的没错,父母之爱子女,就为之计深远。


自己赏赐秦牧再多的东西,也不如给他一个泼天的功劳!


这册封诏书,就是他送给秦牧的功劳。


有了扶立之功,秦牧至少也能富贵一生了!


朱元璋想到这里,心里不由替秦牧这孩子感到委屈和难过,鼻子更是一酸,两行清泪扑簌簌的从脸上滑过。


大孙!


对不起!


不是爷爷不疼你,是爷爷真的没时间了!


哪怕上天给爷爷三个月,咱也要把这个皇位传给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