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未来佛,弥勒!
在帝尊心目中。^小¤说=C%?www. st21 ?更|?新&最|.?快?′
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能成为天选之人,岂会是个脓包。
弥勒能被接引准提一眼看中,收为亲传,并钦定为接班人。
后来多宝上位,佛门进行改革,佛道双修。这弥勒,仍是钦定的未来佛,地位不曾有丝毫动摇。
这至少能证明,弥勒在某些方面,绝对远超常人。
也许圣人和如来,都能感知到:佛门的未来,只能是弥勒。
现在自己要做的:就是让弥勒的某些思想,能提前生根发芽。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帝尊必须先了解弥勒,看看弥勒对门派的理解。
从这个角度切入,或许能让弥勒有所启发。
帝尊对佛门的理解,就是个半吊子。
自己在后世看到的,大多是佛门的积弊。
至于如何改善,根本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围。
那是弥勒要思考的事情。
因此。
帝尊问出这个问题:“弥勒,你理想中的门派,应该是什么样子?”
弥勒一愣:这个问题,他还没想好。
但道尊发问,必有深意。
他只能努力思考,以求回答更完美些,好让道尊满意。\m?y/r\e`a-d\c-l,o^u/d/._c¢o~m?
“晚辈觉得,门派存在的意义。就是将一群志同道合的生灵,聚集起来,为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去拼搏、去奋斗。
“而这个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必须是伟大的,必须对洪荒有着莫大好处的。”
帝尊忍不住点头。
弥勒的这个认知,已经超过了自己对门派的理解。
在后世的蓝星,有许多教派。
每个教派,都有自己特有的经文和理念。
帝尊从没有想过,这些教派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在他眼中:“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但弥勒的话,让他对门派,有了一种新的感悟。
帝尊赞叹道:“弥勒,说的很好。
“门派若无理想,若不利于洪荒,必被铲除。门派若不能聚集志同道合之人,则理想永远无法实现。
“本尊想创建的佛门,就是一个拥有伟大理想,为了这个理想,所有众生会共同为之奋斗的伟大门派。
“佛门的存在,对洪荒来说,绝对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帝尊的话,很有感染力。
弥勒听得是热血沸腾。
若是能有这样门派,他愿意为之粉身碎骨,奋斗终身。
弥勒迫不及待的发问:“道尊,佛门的目标和理想,又是什么呢?”
帝尊一愣:这个问题,自己也没想好。^y¢e`x,i?a′k-e·.?c!o^m¨
但作为道尊,自己必须表现出全知全能。
努力思考着未来的知识。
帝尊将话说得模棱两可:“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们只有先确定这个问题,其他事情,才能围绕这个问题展开。”
弥勒点头如捣蒜,非常佩服道尊的思维高度。
不愧是道尊。
在两句场面话的间隙,帝尊已经想好,如何回答弥勒的问题。
“本尊觉得,佛门的目标和理想,必须是利他的。因为我们要让洪荒,变得越来越好,要让洪荒众生,越来越幸福快乐。这个利他的过程,本尊称之为:度化众生。
“而要‘度化众生’,必须围绕两个问题进行:一个是‘因果’,另一个则是‘信仰’。”
因为某种私心。
帝尊将佛门的因果和愿力,篡改成了因果和信仰。
他觉得,愿力不如信仰高级和可靠。
因为愿力,很容易改变。
但信仰,却会坚如磐石。
弥勒的眼睛变得越来越明亮。
嘴里喃喃着几个词语:度化众生,因果,信仰。
“道尊,能展开讲讲吗?” 弥勒继续追问。
帝尊搜肠刮肚,整理着自己的知识体系。继续开口。
“先说信仰。必须要想清楚一件事:我们是为什么奋斗的?这个答案就是我们的‘
信仰’。
“比如盘古神国,信仰的是父神盘古。因为盘古父神开天辟地,才有了盘古神国,才有了洪荒中的一切。若有生灵要剥夺或扭曲这一切,本尊就会与之抗争到底,不死不休。”
弥勒闻言,忍不住感叹。
“这信仰果然神奇,能轻易将一群志同道合的生灵,凝聚在一起,并发挥出极大的力量。”
帝尊点头,深以为然。
在蓝星,有一群人,为了信仰,曾经以小米加步枪,打败了飞机大炮。信仰之力,恐怖如斯!
“所以,要度化众生,必须从‘信仰’方面下手,提出一个信仰,让众生坚信和认同,众生为了维护信仰,就会紧紧的团结在一起,发挥出超强的力量。
“咱们再说说因果。因果法则,是众生最容易感知的法则。
“比如吃饱了就不饿,修炼就会变强,挑衅别的生灵就会挨揍,等等等等。佛门若是围绕着因果之力展开,更容易发展教众。”
弥勒闻言,频频点头。
“晚辈对因果法则,也有研究。上次在须弥山,也是听了道尊对因果律的阐述,深得吾心,晚辈才最终决定追随道尊。”
弥勒道:“不瞒道尊,接引准提为我们讲道,讲的就是因果律。但他们讲述中,因果无非是‘种瓜得瓜’,前世因结出后世果。还说万法皆空,唯因果不空。说因果无法改变。
“而道尊讲因果,说因果不但可以改变,还可以操纵。从那时起,晚辈就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因果律。比接引准提的道,高出千倍万倍,不可同日而语。
弥勒被激发打开话匣子,变得滔滔不绝。
“接引准提,也说要度化众生,但他们的度化众生,是被动的。只是告诉众生,前世种下什么因,得到现在果。这种模式,在当下或许是有效的。
“但若有一天,恶人当道,当生灵看到恶人得好报,好人得恶报时,这种模式,就会起反作用。让所有众生,都不信因果。”
帝尊的好奇心被彻底勾了起来。
弥勒说的情况,在后世的蓝星,已经发生。
倒地碰瓷讹诈人的恶棍,大多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赚得眉开眼笑。而好心扶人救人的善人,却被搞得倾家荡产,心力交瘁。
这个时候,谁还会信因果?
谁还会信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谁还会相信,举头三尺有神灵?
当律法不再保护善人,而是变成了冰冷的文本游戏。当律法变相成为恶人谋利的工具时。
所有的文明和千年的信仰,就会轰然垮塌。
帝尊看向弥勒。
神情变得庄重无比。
“弥勒,在你看来,这因果律,应该如何修改?才不会出现你所说的,这种负面作用?”
弥勒侃侃而谈。
“道尊,晚辈觉得,接引准提的因果律,在度化众生时,太过于被动。”
“想改变这种结果,唯有化被动为主动。”
“逆因果而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