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淳化十一年

第一百四十七章淳化十一年

之后琥珀也寻过来,四人在木亭随意说着话,大多是晴雯和琥珀在说,贾景偶尔回应,大玉儿安静的听着,偶尔被问到才轻声回答几句。

过了一会儿,贾景见夜色渐深,便道:“好了,别着了凉,都回去歇着吧。”

晴雯和琥珀难得有时间跟贾景闲聊,虽然意犹未尽,但也乖巧的应了,大玉儿再次屈膝行礼,柔声道:“将军也早些安歇。”

.........

淳化十一年,一月。

临近年关,辽右大地早已被一片白茫茫覆盖,鹅毛般的大雪下了整整三日,至今未有停歇的迹象,千山山脉群山寂寂,万籁俱静,唯有寒风卷着雪沫,发出呜咽般的呼啸。

青苔峪。

王老三紧了紧手中的长矛,跺了跺有些冻僵的脚,目光警惕的扫过棱堡外,他是原宽甸的辽民,家人都丧在建奴手里,如今是东江镇的一名兵卒,被派驻到这座新建成、模样古怪的堡城。

这堡城并非位于青苔峪之上,而是青苔峪之后,牢牢的挡住身后前往长奠堡的道路,堡城不是很大,但修得是真结实,通体是用那种叫水泥的灰浆浇筑的,摸着又硬又冷,最奇的是它的形状,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而是带着好几个尖尖的角。

队长跟他们吹嘘过,说这叫啥“棱堡”,是贾总兵亲自定的图样,有了这玩意,建奴从哪个方向来,都得吃咱们交叉火力的亏,王老三不太懂啥叫交叉火力,但他信贾总兵,要不是贾总兵带兵打回来,他们这些辽民早就死在矿坑里或者逃难路上了。

王老三又回头望了望,角落里,几门炮蒙着油布,黑洞洞的炮口从那些尖角的射击孔伸出去,弩手和火铳手们抱着各自的家伙,靠在墙根下休息,但没人真睡着,耳朵都竖着呢,不过自从这棱堡立起来,短错江对面的建奴探马就再没敢靠得太近。

寒风顺着射击孔灌进来,王老三缩了缩脖子,心里却莫名的踏实,他想起几个月前,还在皮岛矿场上看着那些曾经耀武扬威的建奴像死狗一样挖矿,那时只觉得解气,现在,他握着长矛站在这坚不可摧的堡垒里,守护着身后从各地逃难过来、终于能喘口气的乡亲,心里头莫名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王老三当值到正午,与前来换岗的同伴交了班,搓着冻得发红的脸,踩着厚厚的积雪,“嘎吱嘎吱”的走下堡墙,朝着冒着热气的伙房走去。

棱堡内部空间利用得极为紧凑,除了必要的防御设施和兵舍,伙房是平日里最有人气的地方,一进去,一股混合着食物香气和汗味的热浪便扑面而来,驱散了外面的严寒。

“老三,快来!今天有好东西!”一个相熟的同袍看到他,连忙招手,脸上带着难得的兴奋。

王老三凑过去一看,果然,今日的菜色不再是往日里几乎顿顿都有的咸鱼干和杂粮饼,大锅里翻滚着的,竟然是切块的肉,虽然看起来有些柴,但浓郁的肉香已经勾得人食指大动。

“嘿!哪来的肉?”王老三一边接过伙夫递过来的满满一碗肉汤和两个粗面饼,一边好奇的问。

现在,整个东江镇的人都下意识的认为鱼不是肉。

那同袍兴奋的说道:“听说是巡逻的斥候队在附近林子里打的,碰上了一群饿昏头出来觅食的野猪,费了好大劲才弄回来,上头特批给咱们这边也分了些,打打牙祭!”

王老三闻言,心里更暖了,能在这种天气里吃到新鲜肉食,可是天大的美事,他找了个角落蹲下,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吸饱了肉汤的饼子,又喝了一大口热汤,只觉得一股暖流从喉咙一直滑到胃里,浑身都舒坦了不少。

周围的兵卒们也都埋头大吃,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神色。

正吃着,堡门处传来一阵动静,只见一小队人赶着四五辆马车,顶着风雪进了堡。

“是皮岛来的人!送被服来了!”有人眼尖,认出了来人的装束。

很快,负责后勤的队长就吆喝起来:“都过来领东西!皮岛被服厂新赶制出来的棉衣、棉被,每人一件新棉袄,一床厚棉被!动作都快着点!”

兵卒们立刻兴奋起来,纷纷放下碗围了过去,王老三也赶紧扒拉完最后几口,抹了抹嘴凑上前。

领到手里的新棉衣是厚实的粗布面,里面絮着厚厚的棉花,掂在手里沉甸甸的,远比他们身上那件穿了一冬、早已结板发硬的旧棉袄要暖和得多。那棉被更是蓬松柔软。

“嘿!真软和!”

“这下晚上能睡个踏实觉了!”

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着,脸上都是笑意。

.........

皮岛,总兵府邸。

书房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着从窗缝渗入的寒意,贾景端坐在书案后,批阅着各地送来的文书。

目前整个东江镇,经过大半年的整顿和经营,总算初步走上了轨道,内部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粮草方面,各岛的屯田,加上朝鲜、朝廷的粮草运输,勉强够用,更重要的是,有王一宁等一批懂得精打细算的文官负责开源节流,将有限的资源调配得井井有条,这方面贾景确实不用太过操心。

民生治理上,贾景早已定下规矩,实行分级管理。

辽南群岛,如广鹿岛、石城岛等,地域分散,事务相对简单,主要由他任命的各岛岛官负责日常民政,再配属少量民兵维持治安、防御小股海盗或建奴骚扰即可。

皮岛、身弥岛等核心大岛,人口众多,工坊、军营林立,事务繁杂,则由总兵府直辖管理,由王一宁总揽,确保政令畅通,资源集中。

至于前线重地宽甸六堡,情况特殊,既有军事防御重任,又要安置流民、组织生产。

贾景经过深思熟虑,将这块难啃的骨头交给了那批孙承宗送来的“罪裔之后”,如陈泰等人,自从被送到皮岛以来,平时都在总兵府协助贾景处理公务,如今不仅熟悉实务,还因为身份特殊而别无选择,只能紧紧依附于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