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薛宝钗
更何况,贾母内心深处对王家近年来势力膨胀,尤其在贾府内宅影响力过大,早已存了几分警惕和不满,王熙凤在府里已是说一不二,若再来一个王家女做了贾景的正室夫人,这贾府后宅,将来还姓贾吗?
见贾母没有开口应和的意思,屋内安静了片刻,只听得见细微的瓷器碰撞声和窗外隐约的鸟鸣,
半响,贾母这才缓缓睁开眼,目光平和的扫过众人:“你们啊,都为景哥儿着想,这份心是好的,不过,景哥儿如今的情形不同,他那是真刀真枪在战场上搏命,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他的婚事,不比其他,更需慎重,不仅要门第相当,最要紧的是女孩子的品性、韧性和担当,得是个能经得起事,能在他不在时撑起门户,能让他毫无后顾之忧的贤内助才行。”
贾母顿了顿,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继续道:“这事儿啊,急不得。得好生寻访打听,务必找个十全十美、方方面面都般配的。毕竟,这关乎景哥儿一辈子的前程,马虎不得。”
闻言,王子腾夫人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眼神微闪,随即又堆起笑意:“老太太思虑得周全,是媳妇们心急了。景哥儿的前程最要紧,这婚事自然要千挑万选,寻个最好的。”
之后屋内的气氛显得有些微妙和凝滞,王夫人有些尴尬的垂眸,王熙凤则借着给贾母添茶的动作掩饰神色,薛姨妈更是噤声不语。
恰在这时,一个丫鬟轻手轻脚的进来,走到王子腾夫人身边低声禀报道:“夫人,老爷那边派人来传话,说时辰不早,该回府了。”
王子腾夫人立刻顺势起身,笑着向贾母告辞:“老太太,您看,这说着话时辰就晚了,家里还有些琐事,我们便先告辞了,改日再来给您请安。”
贾母也不挽留,慈祥的点点头:“好,你们有事便去忙吧,路上慢些。”
送走王子腾一家后,王夫人便起身起身告辞离开,邢夫人、王熙凤、薛姨妈也纷纷告退,而贾母独自坐在榻上,捻着佛珠,眼神深邃。
.........
梨香院内。
薛宝钗正坐在窗下做着针线,穿着家常的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线的坎肩儿,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神态端庄沉静,一如往日。
这时,薛姨妈从贾母处回来了,脸上带着些微的倦意和若有所思的神情,进了屋后,由丫鬟服侍着脱下见客的大衣裳,换上家常的,便歪在炕上。
“你哥哥呢?又跑哪儿野去了?”薛姨妈揉了揉眉心,语气带着惯常的抱怨,“自打来了这京城,他便像是脱了缰的野马,成日里不见人影,真真叫人操心。”薛宝钗放下手中的针线,起身给母亲倒了杯温茶,柔声道:“母亲且歇歇,哥哥想必是出去会友了,他大了,自有分寸的。”
薛姨妈接过茶,叹口气,话题便转到了今日在贾母处的见闻:“今儿在老太太那里,可是看了出好戏。”她压低了些声音,将王子腾夫人如何提议联姻,贾母又如何挡回去的事情,细细说与宝钗听。
“……你姨母和凤丫头在一旁帮腔,那意思再明白不过,就是想亲上作亲,可老太太多精明的人?几句话就给岔开了,只说要慢慢寻个十全十美的,王家嫂子那脸上,当时就有些挂不住。”
宝钗静静的听着,手中无意识捻着线,她是从宝玉口中得知的贾景,印象谈不上多好,却没有想到如今已经成了京中各方眼中的香饽饽,连舅舅家都迫不及待的想将表妹嫁过去,以图巩固关系。
薛姨妈说着,忽然心中一动,半是玩笑半是试探的看向女儿:“我的儿,说起来,那贾景如今可是了不得的人物了,年纪轻轻便是总兵官,前途不可限量,模样嘛,虽未亲见,但听你姨父他们说起,也是极英武的……若是……”她顿了顿,观察着宝钗的神色,“若是你嫁了过去,那咱们薛家,你在贾府,岂不是……”
“母亲!”宝钗不等母亲说完,便轻声打断,脸上飞起两朵红云,带着女儿家惯有的娇羞嗔怪,“您浑说什么呢!这等没影子的事,怎好拿来取笑女儿!”她低下头,摆弄着衣带,心跳却不由自主的快了几分。
薛姨妈见女儿害羞,也只当是女孩儿家脸皮薄,笑了笑便不再深说,转而感慨起贾府如今的热闹。
然而,宝钗虽面上羞赧,心中却并非毫无波澜,贾景……那个名字如今在京城如雷贯耳,若真论起来,他虽出身贾府旁支,但凭自身本事挣下如此功业,其前程,恐怕比许多嫡系子弟还要远大,若能……似乎,也不是不行……这个念头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她心底漾开一圈微不可察的涟漪。
就在这时,帘子“哗啦”一声被猛地掀开,人未到声先至:
“母亲,姐姐!我回来了。”
正是薛蟠带着浑身酒气的闯了进来。
薛姨妈一见他那样子,闻着那冲鼻的酒气,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刚才因贾景之事升起的那点心思全被冲散了,指着他就骂道:“你这个不省心的孽障!又跑到哪里去吃酒胡闹了?跟你说了多少回,这京城不比金陵,水深着呢!达官贵人遍地走,你这般不知收敛,万一哪天冲撞了不该惹的人物,看你怎么收场!”
薛蟠浑不在意的摆了摆手,一屁股坐到旁边的椅子上,自有丫鬟赶紧奉上醒酒茶,他咕咚喝了一大口,敷衍道:“母亲忒也小心了!儿子不过是和琏哥儿还有几个刚认识的朋友小聚,能惹什么事?您就放宽心吧!”
薛姨妈见他这副油盐不进的样子,更是忧心,想起正事,便沉下脸道:“你少跟我打马虎眼!前儿你姨父特意问起你,说你这般年纪,总不能终日游手好闲,已经发下话来,让你明儿就去府里的义学读书,跟着先生好生进益!这事儿没得商量,你必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