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拜访
一时间,贾府门前车水马龙,宾客盈门,仿佛重现了祖上荣光时的盛况。
而今天贾政刚下朝回府,官袍还未换下,便被早已等候在侧门的贾赦和贾珍一左一右,几乎是半推半架的拉走了。
“二弟,你可算回来了!快些,有要紧事商议!”贾赦脸上泛着红光,语气急切,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兴奋,贾珍在一旁也是连连点头,眼神热切。
贾政被他们弄得有些莫名其妙,蹙眉道:“大哥,珍哥儿,何事如此匆忙?容我换了官服再说……”
“哎呀!还换什么官服!自家人,不拘那些虚礼!”贾赦不由分说,拉着他就往贾母院子的方向走,确切的说,是往贾母院附近那间常用于家族议事的偏厅走去。
一路上,但见府中仆役穿梭忙碌,脸上都带着与有荣焉的喜气。
贾政心中隐隐猜到了几分。自从贾景被正式擢升为东江镇总兵官的消息传开后,这几日门庭若市,来访的勋贵、官员络绎不绝,都是来打探消息、攀附交情的。
三人快步走进偏厅,只见邢夫人、王夫人、甚至一向不太管事的贾母都端坐其中,连带着王熙凤也在旁边站着,脸上带着精明的笑意。
刚一落座,贾赦便迫不及待的开口,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二弟!你可知如今外面都传疯了?景哥儿如今是真正的总兵官了!开府建衙,便宜行事!这可是实打实的封疆大吏之权!我贾家……我贾家复兴有望啊!”
贾珍也连忙附和:“是啊,政叔!如今多少人家都想跟咱们拉上关系,就指着能在景兄弟面前说上话,或者沾点光!咱们可得好好谋划谋划!”
王熙凤笑着插话:“可不是嘛,老爷们是没见着,这几日咱们府上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送来的拜帖、礼单,都快堆成小山了。”
贾政听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心中明了。
“治国公府和齐国公府就都递了话,想请咱们帮忙牵线,把他们府上几个不成器的子弟,送到宽甸景哥儿麾下,好歹混个前程呢!”
说完,贾赦猛地一拍大腿,红光满面:“看看!看看!连齐国公、治国公这样的门第都要求到咱们头上来了!这可是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事,二弟,此事我看可行!景哥儿那边正是用人之际,安排几个自己人去,既能帮衬他,也能让咱们几家关系更紧密,这可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贾珍也连连点头:“赦叔说得是!都是世交老亲,这个忙不能不帮。再说了,有咱们自家人在景兄弟身边,往后有什么消息,或是……或是些好处,不也能先紧着咱们几家?”
王夫人虽未直言,但端着茶盏微微颔首,显然也乐见其成。
而贾政眉头越皱越紧,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烦躁,沉声开口,声音不大,却像一盆冷水浇在了众人头上:
“大哥,珍哥儿,还有你们……都把这事想得太简单了!”
他目光扫过众人兴奋的脸庞:“齐国公府、治国公府?他们那是看中了景儿的前程,想提前下注,塞几个纨绔子弟去军中镀金捞功劳,你们以为他们是真心实意去帮景儿打仗的?”贾政语气加重,带着警告:“景儿在辽东,那是刀头舔血,是在奴酋眼皮底下搏命!军中事务,千头万绪,岂是儿戏?若是塞过去几个不成器的,非但帮不上忙,反而会拖累他,败坏军纪!到时候功劳立不下,祸事倒先闯出来,你们让景儿如何处置?是依法严办,伤了世交和气?还是徇私包庇,自毁长城!”
一番话,说得贾赦、贾珍等人脸上的兴奋渐渐僵住。
偏厅内顿时安静下来,方才的热烈气氛荡然无存,贾母缓缓睁开半闭的眼睛,看了贾政一眼,淡淡道:“政儿说得在理,树大招风,景哥儿不易,咱们帮不上忙,也别给他添乱。”
王熙凤眼珠转了转,立刻笑着打圆场:“到底是二老爷思虑周全,是我们一时想左了,光看着热闹了,既如此,那两家的请求,咱们便寻个由头,委婉回绝了便是。”
而贾赦和贾珍虽然心有不甘,但见贾母发了话,贾政又言之凿凿,也只得讪讪的不再言语。
而就在众人不欢而散之时,堂外的林之孝忽然派人传信。
“禀老太太、各位老爷太太,王家舅老爷携夫人和长公子过府拜访,车驾已到门口了!”
这一声通报,让刚刚还在为如何拒绝齐、治两国公而烦恼的贾赦、贾珍,眼睛瞬间又亮了起来。
而王夫人下意识的整理了一下衣襟,脸上难以抑制的流露出与有荣焉的神色,那可是她的娘家兄长。
不过贾政和贾母的眉头却皱得更深了,王子腾以往因为皇帝讨厌勋贵,几乎快要与贾府断绝关系,此时来访,怕是不简单啊。
“快请!快请至荣禧堂奉茶!”贾赦几乎是跳了起来,连声吩咐,脸上重新堆满了兴奋的笑容,仿佛刚才的不快从未发生过,贾珍也连忙整理衣冠,准备一同前去迎接。
“去吧,莫让他久等。”贾母发话,贾政这才起身,向荣禧堂走去。
荣禧堂内,茶香袅袅。
王子腾身着常服,端坐客位,气度沉稳,一股久居高位养成的威仪,长子王仁则略显拘谨的站在身后。
见贾政等人进来,王子腾方缓缓起身,拱手为礼,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存周兄,恩侯兄,许久不见,别来无恙。”
“子腾兄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贾赦抢先一步,热情的回礼,贾政也拱手还礼,神色平静:“子腾兄怎不提前知会一声。”
一番寒暄落座后,王子腾并未过多绕弯子,品了口茶,便看似随意的提起:“近日在京中,听得最多的,便是贵府贾景贤侄在辽东的赫赫战功了,阵斩奴酋大将,收复宽甸,独镇一方,真是英雄出少年,令人钦佩啊。”他目光转向贾政,“存周兄,贾家出了如此栋梁之才,实乃家门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