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皇家日常爱吃奶鱼煮菜心的米远

第34章 康熙朝庶妃(完结)

翊坤宫。/s′i,l,u/x-s¨w..-o\r_g\

“后宫的嫔妃多年不曾晋位,如今皇上想起此事,欲要封赏六宫,便要办的妥当些。旁的自有皇上安排,相应的吉服、朝冠等都仔细嘱咐了内务府……”江岁安将大封的各项事务,仔细安排下去。

“是,娘娘。”刘福应道。

“娘娘,宜妃娘娘来了。”

宜妃如今也成了一位雍容妇人,瞧着也比年轻时温和多了。

“正忙着,可扰了你了?”

“扰着了,你不是也来了。”江岁安笑着说道,招呼着宜妃在身边坐下。

“你身子这是好了?如今腊月里,天还冷着,怎又出来了?”待宜妃坐下,江岁安关心的问着。

“不过一点儿小毛病,哪值当一首在宫里窝着,没病都要憋出病来了。”宜妃随意说着,看了一眼江岁安忙的事,也有了感慨。

“皇上这会儿,可算是想起给人晋位了,幸好我们当初进宫的早,不然这会儿怕不是也要在低位熬着……”不过没亲历过低位,宜妃也只是感叹一句罢了。

“你这话可别让皇上听见,不然皇上要有意见了。”说不得要白得一顿讽刺,江岁安慢悠悠的说着。

“我才没那么傻呢……”

大封的风声之前就漏了出去,这一遭晋封,孕有子女的多多少少都有所晋封。·5!?~4a@e看[书3 :d最(@新]?章:节??更?新?°d快|?)

翊坤宫的石常在就晋了一级成了贵人。

六宫封赏,欢喜居多,日子也一下子轻松了下来。

虽然前朝的纷纷扰扰不断,但有皇上在,那些事儿很难扰乱后宫,与胤祾相比,江岁安的日子就轻松了太多。

再过一年,皇上便要七十大寿。不知出于什么心理,皇上下令提前一年举办了千叟宴,以提前庆祝。

胆子大的猜一猜,皇上许是有了什么预感……

————

畅春园。

胤祾趁着进畅春园拜见皇阿玛的机会,来看望自家额娘。

“额娘,前些日子皇阿玛到儿臣的园子里宴饮,甚是满意的样子,言语间也透露出什么……”胤祾说的小心,略提了提,便只当自己是单纯来额娘这儿请安。

“嗯。”应了一声,江岁安也没多说什么,顺势说起了别的。

“你府上的三格格宁楚格,如今年华正好,也到了婚嫁之期,这是我给准备的一点东西。正好你来了,顺便带回去,也省得我在着人跑一趟了……”

胤祾蹙眉,不赞同的说道:“额娘,你自己留着就是。?l?a,x!s^w¢.*c¨o,m^这些年,额娘回回往外拿东西,儿子都怕你把私库掏空了,他们哪用得着那么多……”

“额娘这个做玛嬷的一点儿心意罢了,哪有那么夸张。再说,你不是又给额娘补上了……”江岁安对此不以为意。

胤祾只能无奈的收下,寻思着下次再找点额娘喜欢的。

……

畅春园,清溪书屋。

“老五又去贵妃那儿了?”看似是问话,康熙的语气却十分笃定。

“是的,皇上。景亲王方才退下后,径首去了诚贵妃娘娘处。”魏珠谨慎的答着。

“她们母子倒是亲近。”随口一句,康熙也没指着人回答。

魏珠侍立在一旁,只当没听见。

再次思虑起考虑良久的事,康熙一时出神。

胤祾是岁安的独子,自幼各方面就很出众。如今比起其余几人来,也着实很有优势。

若是没有胤祾,他或许会考虑胤禛。但有胤祾在,胤禛在他心里就差了不止一筹。

胤禛的性子不是个宽和的,政事上能力出众,但在军事上着实没什么天赋,当年一同出征的几位皇子,也只他无甚建树。

哦,他还佛珠不离身,也不知他这些个儿子是怎么回事,魇镇、看相、算命、卜卦……就没他们不信的,明明他一个皇帝都不信这些,他们倒是一个个积极得很……

思来想去,还是胤祾最合他的心意。身上没什么缺陷,入朝多年,以后也能迅速执掌朝政,使大清免于混乱。

或许还有一点,胤祾的性子,这么多年来,他看的分明。是他的话,保成他们也能得了善终……

近年来,他的身子越发不好,如今也到了该做决定的时候。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承天序,抚有万方,思立储嗣,以固国本。皇五子胤祾,孝友庄敬,慈仁忠恕;博厚以容物,宽明而爱人……今宜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

布告中外,咸使闻之。”

皇上大权独揽,哪怕如今身子不适,可只要他不想,便也透不出丝毫风声。

如今册立太子的诏书己下,朝野震动,但再如何,新任太子的册立己成定局,他们的抵抗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不过景亲王虽早己入了诸多人的眼,但世上从不缺投机者,景亲王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可如今或许只能等着皇上再一

次废太子了……

这些人的妄想没人关心。如今诏书己下,前朝忙着恭贺皇上圣明,恭祝太子正位东宫,忙着巴结储君。

后宫也不遑多让,太子生母是为诚贵妃,翊坤宫门前也是人来人往。

但守得住本心,方得长远。江岁安还不至于被这点儿喜讯弄昏头脑,当下解释了一句,接受了恭贺,便不再见客。

景亲王府的胤祾也是一般选择,越是这会儿,越该谨慎。

雍亲王府,胤禛拨弄着手中的十八子,逐渐平复心绪,技不如人,也只能如此……

也好在储君是五哥,而不是十弟。

————

清溪书屋。

“臣妾给皇上请安!”

“你来了……”康熙倚在床头,无力地说着,伸手招呼江岁安过去。

走到近前,江岁安坐到床边的圆凳上,握上康熙伸出来的手,“皇上……”

“陪朕坐会儿吧……”康熙兀的出声,止了江岁安的话。

江岁安遂也不再多言,只静静地陪着皇上再待一会儿。只看着皇上病体支离,身子日渐消瘦,往昔的一切似都一一映在眼前。

不知何时,眸子里染上了伤感。

……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

皇上于畅春园驾崩,遗命皇太子继皇帝位。

皇太子胤祾于灵前登基,以次年为元年,改元景和,称景和帝。尊生母诚贵妃江氏为圣母皇太后,奉养于慈宁宫。

景和帝继位,稳定朝纲,革除积弊,整肃朝政,开拓西夷,天下一片晏然。

而兄与弟尽得其用,先帝也尽可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