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稻穗报春
那年冬天来得格外早,也格外狠。3狐\?[恋§文}学?? ]?免£÷.费?{阅|读?a<刚入冬月,朔风便如饿狼般在山坳里呜咽,卷着雪沫子,打得人脸生疼。老槐村的人缩在漏风的茅草屋里,听着屋顶被雪压得吱呀作响,心里比这天气还凉。开春时遭了旱,夏末又闹了蝗,地里收的粮食,填不满仓底的一角。如今大雪封山,眼瞅着就要断顿了。
村东头住着个叫石头的娃,才十岁,却瘦得跟根芦柴棒似的。他爹娘开春时就饿倒了,没熬过夏天,只留下他一人守着间四面透风的破屋。石头靠着左邻右舍偶尔接济的一碗稀粥、半块糠饼,硬是挺到了现在。可如今,家家户户都揭不开锅了,谁还能顾得上他?
这天,雪总算停了,但天阴得厉害,寒气直往骨头缝里钻。石头饿得前胸贴后背,肚子里像有只手在抓挠。他实在熬不住,便裹上件补丁摞补丁的破棉袄,趿拉着露脚趾的草鞋,一步一滑地往村外走。他想碰碰运气,看能不能在雪地里刨到点冻死的野物,或是寻些能勉强下咽的树皮草根。
雪厚得没过小腿肚子,石头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着,冷风像刀子一样刮着他的脸。不知不觉,他走到了村口那片荒废多年的老田。这片地不知多少年没好好种过,杂草都比人高,如今被大雪盖得严严实实,一片死寂。
石头正垂头丧气地准备往回走,眼角余光却忽然瞥见一点异样。?h′u?l,i*a?n¢w^x,.\c?o_m+就在田埂边,靠近一丛枯草的地方,似乎有什么东西在雪地里微微泛着光。他心里一紧,难道是块银子?他使劲揉了揉冻得发花的眼睛,小心翼翼地拨开厚厚的积雪。
雪层下,露出的不是金银,而是一穗稻谷!
那稻穗足有石头小臂那么长,沉甸甸的,颗粒饱满得像要胀开。每一颗谷粒都金灿灿的,在阴沉的天光下,竟仿佛自带一股暖意。石头愣住了,他长这么大,从没见过这么壮实的稻穗。这荒郊野岭,大雪封地,哪里来的这么好的稻穗?难道是神仙掉的?
他不敢多想,只觉得一股热流从心底涌起。他小心翼翼地捧起那穗稻谷,像捧着稀世珍宝。冰冷的谷粒贴在他手心,却烫得他心头发颤。他四下望望,白茫茫一片,连个鸟影都没有。他忽然想起爹娘在世时说过,种地不能断了根,种子就是命根子。这穗稻谷,说不定就是老槐村的命根子!
石头顾不上冻得发麻的脚,也忘了饿得咕咕叫的肚子。他跪在雪地里,用冻得通红的小手,在坚硬的冻土上拼命地刨挖。碎石和冰碴子划破了他的手背,渗出丝丝血迹,他却浑然不觉。?z¨x?s^w\8_./c_o.m-终于,他刨出了一个小小的土坑。他轻轻地将那穗饱满的稻谷放了进去,又仔细地把冻土盖回去,用小手拍得结结实实。他在心里默默念叨:“稻穗啊稻穗,你好好睡,等春天来了,你一定要发芽,长出好多好多粮食,让村里人都有饭吃……”
做完这一切,石头像是耗尽了所有力气,瘫坐在雪地里。他看着那片被重新抚平的雪地,心里却生出了一丝从未有过的希望。他拖着疲惫的身体,一步三回头地回了村。
日子在饥饿和寒冷中缓慢爬行。石头时常偷偷跑到那片老田,扒开积雪看看他埋下的稻穗。可每次看到的,都只有冻得硬邦邦的土地。村里人见他往荒田跑,都笑他傻,说饿疯了魔怔了。石头也不辩解,只是心里那点希望的火苗,却怎么也熄不灭。
终于,熬过了漫长的冬天,第一缕春风吹进了老槐村。冰雪消融,土地解冻,枯黄的草芽悄悄探出了头。石头第一个跑向那片老田。他蹲在当初埋稻穗的地方,屏住呼吸,轻轻拨开松软的泥土。
一点嫩绿!一点比针尖还细的嫩绿,正从土里怯生生地冒了出来!
石头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他几乎要叫出声来。他像守护着最脆弱的宝贝,每天都要来看上好几遍,拔掉周围的杂草,甚至省下自己本就不多的口水,小心翼翼地浇灌上去。
那嫩芽仿佛感受到了石头的期盼,在春风春雨的滋润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着。它抽叶,分蘖,长秆,转眼间,就长成了一片绿油油的稻禾。这片稻禾长得格外健壮,秆子比寻常水稻粗了一倍,叶子也宽厚油亮,在阳光下泛着健康的光泽。村里人渐渐注意到了这片神奇的稻禾,都围过来看稀奇。
“我的老天爷,这稻子长得可真俊!”
“石头娃,这真是你埋的那穗稻子长出来的?”
“看这长势,怕是要有大收成啊!”
石头听着大家的议论,心里既自豪又紧张。他每天更是寸步不离地守着这片稻田,像母鸡护着小鸡一样。
转眼到了秋收时节。这片稻禾果然没有辜负石头的期望。它们成熟时,金灿灿的稻穗沉甸甸地垂下来,几乎要挨到地面。每一穗都颗粒饱满,圆滚滚的,在阳光下闪着诱人的光泽。村里人帮忙收割下来,一打量,全都惊呆了——这些稻谷,竟比寻常的稻谷大了足足三倍!捧在手里沉甸甸的,颗颗都像小金珠子。
大家用这新收的
稻谷磨了米,煮成饭。那米饭一出锅,就飘满了整个村子的奇香,白花花,油亮亮,吃起来又软又糯,带着一股说不出的清甜。饿了大半年的村民,终于吃上了饱饭。许多老人吃着吃着,眼泪就掉了下来。
石头把那片地里收下的所有稻谷,全都分给了村里的乡亲们。他说:“这是报恩稻,是老天爷可怜我们,送来的活命粮。大家都有份,一起熬过难关。”
村民们捧着这些金贵的稻谷,心里都热乎乎的。他们学着石头的样子,特意挑选出最大最饱满的稻穗,小心地收藏起来,留作来年的种子。
第二年春天,老槐村的田地里,第一次全部种上了这种“报恩稻”。有了好种子,又有了盼头,村民们干活格外卖力。春去秋来,又是一年丰收季。这一次,整个村子的稻田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收成,仓廪充实,家家户户的脸上都洋溢着久违的笑容。
从此以后,老槐村再也不怕荒年。村民们世世代代精心保存和培育着“报恩稻”的种子,感恩着那个雪地里捡回希望的孩童,也铭记着那份在绝境中依然心怀善意、播种希望的朴素道理。那片曾经埋下稻穗的老田,也被村里人保护起来,立了一块小小的石碑,上面刻着三个字:报恩田。它静静地躺在那里,诉说着一个关于善良、希望与感恩的古老故事,代代相传,温暖着每一个老槐村人的心。